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本章测验 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手段监测板块的运动,读下图并结合观测资料,回答13题。三角形监测网边长(千米)o监测站t0t1650千米t0t2350千米t1t2450千米板块运动速度和运动方位观测结果监测基线t0t1t0t2t1t2运动速度(毫米/年)44847649运动方位()nw53nw571. r板块是 ()。a南极洲板块 b非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解析据图中海陆分布状况,可推测该地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半岛附近,r为太平洋板块,加利福尼亚湾附近为南极洲板块。答案c2监测加利福尼亚湾两侧板块运动的手段最可能是 ()。agps技术 brs技术 cgrs技术 dgis技术解析rs是指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指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可用gps技术监测加利福尼亚湾两侧板块位置的变化,推测其运动状况。答案a3据显示信息可知,t0t1和t0t2的距离在加大,则t1t2运动方位为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解析结合表中数据信息及教材中所学板块构造知识,可推知:t1t2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之上,随太平洋板块一起向西北方向运动。答案d读下图,回答45题。4关于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山系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均有分布,北冰洋没有c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d中轴为裂谷,多发火山、地震5图中有一段尚未确定的洋中脊,其通过了_海峡 ()。a麦哲伦 b德雷克c莫桑比克 d白令解析此题组借世界洋中脊分布图考查了洋中脊的分布特点。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在四大洋中均有分布,且在各大洋分布不同;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的是大西洋中脊。由图可见,尚未确定的洋中脊通过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答案4.d5.b读下图,回答67题。6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7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 bln ckm dkm解析第6题,首先明确这是一幅地球剖面图,其次从图中可知此剖面线经过亚欧大陆和南美洲,此时可以判断该剖面线经过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一个斜剖面。反映出的板块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注意六大板块中没有大西洋板块。第7题,可以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判断:l和n为正在向两侧扩张的海岭,m和k为板块碰撞处的海沟。同为海岭处的岩石年龄无法判断哪处老,哪处年轻,因为岩浆涌出时间无法确定。根据海底扩张理论中距海岭愈近年龄愈轻,距海岭愈远年龄愈老的规律,可判断km。答案6.b7.c下图为5n纬线圈附近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其中丁板块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据此回答812题。8己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9关于六大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西侧的海洋面积不断缩小b乙北侧夏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丙板块全部位于东半球d戊板块跨经度最多102012年4月1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8.6级地震。本次是“平移型”地震未移动大量海水。该地震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戊、乙11主要位于甲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乙、丙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解析在5n纬线附近,丁是太平洋板块,那么丙应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甲是非洲板块,戊是南极洲板块,己是美洲板块。甲西侧为大西洋,其面积在不断扩大;乙北侧为印度洋,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丙板块跨东西半球。印度尼西亚地震是乙、丙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位于甲板块上的大陆是非洲大陆,这里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乙、丙两大板块碰撞而成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答案8.d9.d10.b11.a12.a二、综合题13读“海底形态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回答问题。(1)世界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d、e、f三处的_处,说明其原因。(2)图中字母b表示的含义是_。(3)目前寻找开发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_处,锰结核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_处。解析渔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浅海大陆架,因为浅海大陆架有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且入海河流会带来陆地上的营养物质,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在有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分布区,也易形成渔场。答案(1)d大陆架浅海地区水浅,光照充足,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加上陆地淡水汇入的营养物质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因而世界主要渔场均分布在大陆架浅海地区。(2)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表层(3)df1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处的海底地形是_,其特征主要有哪些?(2)图示海域是_洋,该洋南部的轮廓特征是什么?(3)图中共有_大板块,该大洋北部的群岛从成因上看属于_岛,它一般形成于_(温度带)海域,为什么?解析认真读图很容易看出。图示海域为印度洋,其中“入”字形的海底地形为洋中脊,图示区域共有5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印度洋北部由于纬度较低,所以多珊瑚岛。答案(1)洋中脊中轴为裂谷,其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2)印度开敞,海岸线平直。(3)5珊瑚热带或亚热带因为珊瑚虫生活在温暖、清洁、光线充足的热带或亚热带浅海环境中。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是下面哪两个板块相撞形成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解析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的分界线,深海沟岛弧链地处板块消亡边界,由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而成。答案a2005年适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4月2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执行我国首次跨越三大洋的环球航行的科学考察任务。2006年1月22日顺利返回。据此回答24题。2选择在4月份而不选择在8、9月份出航的原因是 ()。a4月份最适合太平洋高纬度作业,而8、9月份季风引起的风浪带来不便b环球考察期间北半球昼越来越长,利于在海上作业c北半球逐渐进入雨季,便于船上收集淡水d4月以后北半球气温越来越高,海底热液活动强烈3关于大洋中脊的正确叙述是 ()。a分布于大洋中间,关于两岸对称分布b是大洋中部由于板块挤压而隆起形成的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洋中脊彼此相连d大洋中脊处地壳相对稳定,地壳的年龄相对较老4关于海底环境极端恶劣性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海底的氧含量远远低于正常环境b热液喷发能产生剧毒物质c海底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强光辐射d海底的压力之大使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解析第2题,环球航行时间从4月份至次年1月,北半球经历了春、夏、秋、冬季节,故b、c、d不正确。第3题,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板块生长边界,地壳不稳定,附近岩石年龄较轻,并不一定关于两岸对称分布。第4题,主要考查海底环境的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推出结论。答案2.a3.c4.c5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属于板块张裂形成的有 ()。红海大西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岸山脉a b c d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洋中脊和海洋。答案a6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属于板块挤压形成的有 ()。东亚岛弧黄土高原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a b c d解析板块交界处,板块俯冲形成海沟、岛弧与海岸山脉;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答案b7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叙述是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日本列岛属于太平洋板块a b c d解析从六大板块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日本列岛属于亚欧板块。答案a范公堤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北宋时期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堤坝(北起连云港南至启东的拦海大堤)而命名的。图中陆缘为现代海岸线。读图,回答810题。8当年范仲淹主持修建海堤的主要目的是 ()。a围海造田b防止海岸线后退c建盐场 d防潮9甲区域由海洋逐渐变为陆地的主要直接原因是 ()。a沉积作用 b地壳上升c海平面下降 d人类活动10下列关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是 ()。a发展旅游业 b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c在滩涂上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解析第8题,修建海堤的主要目的是防潮。第9题,沿海地区逐渐变为陆地的直接原因是陆地上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的。第10题,沿海滩涂不适合开发用来种植水稻。答案8.d9.a10.c11有关大地构造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陆漂移学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b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c板块构造学说是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d联合古陆是在地幔层上漂移、分离的解析联合古陆是在不断流动的软流层上漂移、分离的。答案d12科学家依据下列哪个事实推断海底在扩张 ()。a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b海底有高原、盆地、海岭、海沟等多种地形c大陆会漂移d海底有火山爆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本中的基本知识,不难作答。答案a13读下图,若图中某地质构造是板块构造的分界线,其位置可能是 ()。am、p bn、q cp、q dm、n解析板块的边界主要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两种类型。生长边界一般位于大洋中脊,消亡边界一般位于大洋地壳。答案c二、综合题1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戊、己两地中,位于消亡边界上的是_,甲位于_板块。(2)8月23日23时乙处发生4.5级地震,当时丙处区时是8月_日_时。(3)乙处测得的震级为4.5级,己处测得震级为4.6级,丙处测得的为4.4级。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a三处烈度不同b距离震中远近不同c横波不能传播至丙处d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不同(4)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丁山脉的成因。(5)乙地位于板块内部,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解析第(1)题,板块边界主要指海沟、洋中脊、断层、造山带等构造带,而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观察图可以看出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附近,应为消亡边界,甲位于“入”字形洋中脊西则,位于非洲板块上。第(2)(3)题,较为简单。第(4)题,由图可知丁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其形成原因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后形成的山脉。第(5)题,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而大板块又分的若干小板块,板块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答案(1)己非洲(2)233(3)d(4)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5)大板块分成若干小板块,乙位于小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剖面图为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剖面图。查阅有关地图资料可知,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_(东,西),属于_的自然延伸部分。(2)琉球群岛是东亚岛弧(包括我国台湾岛及日本千岛群岛等)的一部分,它是_板块向_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3)东亚岛弧的东侧(北太平洋西侧)有_暖流(洋流)流经,该洋流的流向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_。(4)东亚岛弧东侧(北太平洋西侧)的洋流与热带海区赤道逆流、赤道暖流有密切的关系,海水温度的变化会对太平洋两岸地区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海监管属地管理办法
- 资本运作与新质生产力
- 出行安全培训
- 全新2025年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出租车疲劳驾驶课件
-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考题和答案
- 2025西安市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特定条件下的赠与合同
- 2025砂石料供应合同模板
- 出入相补原理课件
- Unit1Weletotheunit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高考真题】海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含答案)
-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课件
- 局工作秘密管理暂行办法
- 银行员工职业操守课件
- 初中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课
- 艺康servsafe培训课件
- TDT1067-2021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
- 加气站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再生铝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