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时训练1(本溪一中、庄河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二个子细胞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d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2(台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识别与有密切关系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运动速度d.既有水溶性部分,也有脂溶性部分3(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0.3g/ml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保卫细胞清水中气孔开放表皮细胞叶绿体气孔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4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5(2009年高考浙江卷)对某动物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面的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6(2011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a胞吞和胞吐bo2进入肺泡细胞c动物细胞融合 d白细胞吞噬病原体7(2011东北第一次联考)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8(2011青岛模拟)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9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10(2011房山质检)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d由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11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b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旋酶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2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生活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这种交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或胞吞b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增大,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降低c人体红细胞吸收水分、葡萄糖的方式不同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13(2011长春质检)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a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14.如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15.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磷脂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亲水端与疏水端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2)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结构同时具有_的特点,脂质体中裹入dna就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一种工具运载体,原因是_。(3)由脂质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同时也可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_。解析:(1)脂质体由于亲水端在外,疏水端在内,因此在水溶液中能稳定存在。(2)脂质体类似于细胞膜,易与受体细胞融合,因此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3)水分子进出细胞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