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abcb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cd三者数量相互制约,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解析a项中,草的数量增加(减少),引起其他生物数量都增加(减少)。根据此点判断,c是草,食物链关系是cba。b项中,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三个方面,a、b、c中没有分解者,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c项中,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生产者(c)。d项中,三者数量相互制约,维持平衡状态,这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a2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缸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a的耗氧量随着时间变化,在8h15h,有光照时释放氧气,所以应该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b的耗氧量c的耗氧量,说明b是第二营养级,c则为第三营养级。答案d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不是简单地分为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而是根据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是哪一种具体成分。a项,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从异化作用看,微生物一般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类。c项,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的开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生产者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稳定性。d项,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一种成分,但个别生物或部分生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属于两种成分,如捕蝇草既可作为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答案c4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甲己)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甲乙丙丁戊己枯叶年输入量/thm2a11.507.5011.507.59.550.0枯叶现存量/thm244.0035.0015.005.03.05.0分析上表可知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己b己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没有关系d分解者作用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甲解析枯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微生物分解作用越强,土壤中枯叶现存量就越少。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土壤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甲,分解者作用最强的生态系统是己,己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答案b5. 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 (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答案:d6(2010海南生物)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仅仅是部分生物,不能组成生态系统。答案d7(2008广东生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解析所有的生产者都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可以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生产者可能为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的细菌。答案d8.(2009广东理基)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依题意是生产者,是初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e1为生产者利用的能量,应是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释放出的能量,应为热能,故c正确。答案c9(2008上海生物)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最多,应该属于生产者;乙与丙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相近,二者之间不可能构成捕食关系,应该属于同一营养级;而丁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最少,应属于下一营养级。所以选a。答案a10(2009广东生物)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正确。有的同学误以为最高级的消费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事实上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答案c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答案c1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传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答案b13.(2009浙江理综,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答案a14.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听课记录:答案a15.(2011黄冈调研)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答案c二、非选择题1.如图是某小岛上食物网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构成,猫头鹰属于第_营养级。(2)该小岛上所有的猫头鹰构成一个_。(3)在此食物网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4)对猫头鹰而言,从绿色植物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5)流入食草的昆虫的能量,一部分在昆虫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则用于_。解析:图示中有4条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对猫头鹰而言,从绿色植物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食物链。流入食草的昆虫的能量,一部分在昆虫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则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答案:(1)4三、四(2)种群(3)捕食和竞争(4)绿色植物鼠猫头鹰(5)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实验探究)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某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设计如下实验。条件小鱼(相同)水草(相同)泥沙适宜光照密封“”表示具备的生物和条件(1)装置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_是生产者,_是分解者,_是消费者,_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对照可以说明_;对照可以说明_。(3)从小鱼存活时间上看,预测可能的结果及原因。结果:_。原因:_。解析:本题中实验目的是验证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的开放性逐渐增大,相互对照,说明问题。装置中模拟的是小型人工生态系统,利用小鱼的存活时间长短说明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答案:(1)水草泥沙中微生物小鱼空气、光照等(2)光照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空气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3)结果:小鱼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原因:中没有光照,水草和小鱼都消耗o2,o2消耗尽所需时间很短;中有足够的o2和光照;条件较适宜;中水草能产生o2,但营养关系太简单,稳定性极差3(2011全国)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的关系。(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g/kg鲜重)0.003 70.003 70.0350.0350.34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解析(1)因引入外来物种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下降,说明引入物种与本地原有物种间可能存在着竞争、捕食、寄生的关系。(2)甲、乙种群重金属含量相同,丙、丁种群重金属含量相同且高于甲、乙,戊种群重金属含量最高,说明甲、乙为第一营养级,丙、丁为第二营养级,而戊则为第三营养级。答案(1)竞争捕食寄生(2) 4.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发生改变。(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能力。答案:4.(1)三或第四 竞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 减少,最终达到平衡 一定的自动调节解析:(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沙氏变色蜥向上、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变化了。 (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5.(2011新课标卷,3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汉字对话课件
- 网红经济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 2025年农村土地转让协议模板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第5课时 可爱的小猫
- 水表井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燃气设备紧急故障应急方案
-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差控制技术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物流与仓储方案
- 消防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方案
- 2025届高考日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主旨题”解题技巧 课件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初开学摸底考数学(B卷)试题2
- 干部廉政档案登记表
- 吊篮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第七单元 专题突破9 聚焦变异热点题型-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
- 2023年海南省社区网格员真题九十天冲刺打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客观题A卷
- 《初中数学变式题》课件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课件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