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2.种群数量的变化()。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基础回扣: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_,是种群_的数量特征。(2)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_的比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数总数的比例。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增长型:种群中_个体很多,_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_。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_,种群正处于_时期。衰退型:_个体较少,而_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_。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1)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形式对事物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_。(2)意义: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等。(2)数学公式:_。(3)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呈“j”型。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自然界的_是有限的。(2)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的增长曲线。(3)k值:又称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4)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即环境最大容纳量)后将停止增长,有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考点剖析:考点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分析: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图解(2)析图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除图中影响因素外,气候、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2种群年龄组成图形解读(1)模式图图示析图种群年龄组成情况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所属类型a幼年多,老年少增加增长型b各年龄段比例适中波动稳定型c幼年少,老年多降低衰退型 (2)曲线图图示析图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3)统计图图示下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析图a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11。ba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cb国家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应为增长型。db国家若需要控制人口,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4)柱形图图示析图图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对位训练: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abcd2(2010海南卷,17)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衰退型,乙是增长型,丙是稳定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3(2011上海卷,19)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曲线所示,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abcd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5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 化为()6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bcd考点二、 “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分析: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前提条件(判断依据)若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即可判断为“j”型曲线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无环境阻力状况。(2)公式:ntn0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若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若1,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若1,数量不变,为稳定型种群)。(3)曲线及解读曲线1曲线2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达到k值不再增加的原因: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最终达到平衡。(2)曲线及解读 曲线1曲线2曲线3(3)k值含义: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以后保持稳定。3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灭鼠捕鱼k/2(最大增长速率)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k值(最大环境容纳量)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4.k值变动的示意图(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5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对位训练:1. (2010山东卷,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2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种群数量最大的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始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后种群数量应该在图中的哪一点abacdbdcbacdbcbdcadc考点三、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分析:1样方法:样方的获取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样方的大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样方的数量不能太少,计算时应去掉特别悬殊的数据,并求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2标志重捕法: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有大的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不能易脱落。3显微计数法:计算时不要忘记稀释倍数的计算。对位训练: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2011北京卷,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3(2010海南卷,1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4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数量特征的核心是种群密度,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法不一样。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初次捕获并标记只数(m)重捕只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数(m)32364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5.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小时。(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块田地里(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只/平方米。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_。考点四、对两种种群增长曲线分析不到位分析:1. (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增长速率曲线不同: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k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j”型增长是在一种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界中的“j”型增长往往是短时期的,如一个物种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的短期内的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增长。(2)“增长率”是否就是曲线的斜率: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初始个体数;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时间。其实,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率。“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但其增长速率(等于曲线的斜率)却逐渐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先不变后下降,其增长速率(相当于曲线斜率)是先增后减。(3)“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是不是“j”型增长曲线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先不变后下降,而“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如有些种群迁入一个食物 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迁入后种群数量马上就会呈指数形 式增长,不存在适应过程;而“s”型增长曲线的前段是种群对新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始终存在环境阻力。对位训练:1.(2010浙江卷,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2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除上述影响外,在一定环境中,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的影响,生物因素有_和_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即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Feelingsandemotions词汇拓展短语背记(二)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司索信号工培训知识课件
- 移动商务基础(第二版)教案全套 第1-8章 移动商务概述 - 社会化客户服务
- 项目服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化妆培训基础理论知识课件
- 网络现象面试题目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6483-2018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
- 天津文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龙马高中2024数学试卷
- 化妆品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国网农电工考试题库(精华版)
-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
- 北京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机械基础 第三版 课件(郁志纯) 模块二 机械零件的材料
- 法律与合规培训教程
- DB3705-T 11-2023 野大豆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 城市社会学课件
- 精益生产中的6S管理
- 初中英语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 《货物运输实务》课件-铁路货物运输
- 牙体解剖生理 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