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叶片,给月季把脉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5年第10期邓必忠随着城市的绿化铺天盖地,城市森林大幅崛起,众多花草树木都要与月季朝夕相伴。一些植物所寄生的害虫和月季自身的虫害席卷包裹,大大地威胁着月季的生存。有些食杂性很强的昆虫(近亲),已开始蚕食月季,其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当务之急,要追溯月季害虫的“家史”,展示“脸谱”,曝光行为,从而抓住机遇,切中要害,达到钳制虫害,降低虫率,给月季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环境。月季主要害虫简历白蝇(小白蛾):粉虱类,刺吸性害虫。成虫全身发白,有翅,体长3mm,善飞翔。若虫浅绿色,纺锤形,体长0.3mm,爬行快。谷雨时节,成虫成群迁移到月季植株上,产卵于嫩叶背面。一周后,若虫孵化开始危害叶背、虫多口密,在叶背吮吸叶汁后,叶面斑白点点,点点连片。十天半月内,叶组织坏死,叶白失水,萎缩殆尽。武汉地区,气温越高,成虫越活跃,气温徒降,成虫又成群离去。蛹留守越冬。白蝇蓟马:蓟马类,刺吸性害虫。成虫黑色,角触角暗黄色,复眼较大,翅窄,周围有细而长的毛,体长约左右。若虫初卵时体长,浇黄色。用倍放大镜看,蛹浅黄色,纺锤形,身体横向有三条褐带。立夏时节,若虫在嫩叶背叶肉内吮吸为害,还不时排泄褐色物质。受害叶背,花蕾萼叶背均不同程度褐变。叶面失去光泽,叶片扭曲伸展不平。武汉地区,从立夏到白露时节均有受害症状。寒露时节,嫩叶背的产卵处,点点凸凸,卵在叶肉内越冬。乌桕白轮蚧:蚧虫类,刺吸性害虫。雄成虫介壳长形,长约,白色,蜡质状;雌成虫介壳椭圆或圆形,圆径大的约,小的约,白色,蜡质状,身体中部凸出。立夏时节,成虫成群聚集在植株中部的枝条接踵点上,或疙疙瘩瘩里装身,交配。若虫从雌虫体内爬出后,窜至周边枝条吮吸为害。受害枝条干燥发白,皮下形成层坏死,再也无力回天了。武汉地区,从立夏到冬至时节,虫害不断。一般药物很难杀灭,成虫自身保护性强。一株受害,不易向另一株传播。冬至以后,成虫、蛹、若虫都可在老枝皮缝中越冬。锯叶蜂成虫锯叶蜂危害状月季锯叶蜂:叶蜂类,食叶性害虫。成虫体长不等,全身兰黑色,壳体有光,外形与蜜蜂相似。立夏时节,成虫飞舞惊食叶片危害。飞舞时起伏不定,有跳动感,姿态毫无规律,但能准确降落在刚刚摊平的成熟叶片上。骑在叶缘,便能快速切割。成虫体大,切割的半径大。专注切割一处,是它食叶的特征。一张复叶被切割成狼牙锯齿,枝头显得狼狈不堪。成虫产卵活动,越冬地点均在野外草丛中,或隐避的建筑角落处。卷叶虫幼虫卷叶虫:卷蛾类,食叶性害虫。成虫,展翅约,灰褐色。幼虫左右,头部褐红色,下身桔黄色,动作灵敏。卷叶虫危害状小满时节,幼虫危害嫩叶及成熟叶片,吐丝裹叶,或黏叠叶层,笼身于卷叶之中就开始馋食周边的叶肉、叶芽。在它基身之处不时有粪便堆集、外泄。幼虫受惊,很快脱离卷叶,口吐单丝下垂逃离。武汉地区,芒种时节是危害高峰期。立冬时节,幼虫吐丝裹茧,缠绕在叶柄或刺根部,基身越冬。红蜘蛛:螨类,刺吸性害虫。雌成螨暗红色,体长;雄成螨红色,体长。体形如蜘蛛。若螨乳白色。小满时节,雌螨、雄螨、若螨齐聚叶背吮吸危害,活动多集中在植株中下部的叶背,嫩叶处很少见以。虫口密度大时,叶面失水淡黄,表面像砂纸打磨过,显得粗糙。严重时,叶片侧脉,主脉也窒息,整片复叶脱落。武汉地区,小暑时节是虫害的高发期,传播极快。小雪时节,成螨及若螨均在老枝叉及枝皮缝内,基身尺蠖:食叶性害虫。成虫不详。尺蠖深铁褐色,体长。尺蠖危害状芒种时节,尺蠖出现在月季嫩叶上,动作弓行步,食叶凶狠。据资料报道,尺蠖采食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但月季上的尺蠖,白天(漫光下)照样馋食,猖獗。其它尺蛾类幼虫(尺蠖)均危害油桐、桉树、水杉等树种。这次观察,月季上的尺蠖从树顶坠落觅食,是否与武汉高温、空气干燥关系所至。月季四周的蔷薇,一片片复叶已被啃咬得只剩下主脉和侧脉,真乃凄惨。这类食杂性很强的害虫,应该引起种植者的关注。按理常无,尺蛾类的蛹应在地表下越冬。小袋蛾(小蓑蛾):袋蛾类,食叶性害虫。雄蛾体长4mm,前翅黑色,后翅银灰色;雌成虫无翅,蛆形,体长6mm8mm,头部咖啡色,胸部黄白色,幼虫类式蛆。小满时节,幼虫利用碎枝、碎叶、碎皮,将碎渣黏织成口袋,口袋外表似同蓑衣,基身入内,吸附在叶背,悬挂式移动着啃食叶肉。有的叶片被蛀齿成若干个空洞,有的叶片残食成网状。类式的还有大袋蛾(大蓑蛾),举止行为相同。小袋蛾幼虫袋囊长约8mm;大袋蛾幼虫袋囊长30mm。武汉地区,霜降时节,幼虫封囊并悬挂枝条,等待越冬。“简历”的启示虫害屡见不鲜,害虫世代重叠。从整理的“简历”来看,能否找到治害虫,防虫害,以防为主的切入点,不妨分析一下。害虫在月季植株上危害,从叶片反映,基本活动三个类型:一是寄生在叶片丛中,饱食终日,世代繁殖,从不离去的常居者,例如,月季长管蚜、蓟马、乌桕白轮蚧、红蜘蛛、卷叶虫、小袋蛾、月季尺蠖。二是“借巢下蛋”,成就子孙的暂居者,例如,白蝇。三是掠夺无常的流窜者,例如,月季锯叶蜂。当然,月季的害虫还有钻柱枝条的星天牛幼虫,食叶的软体动物同型巴蜗牛等。尽管类型有别,危害轻重不一,但它们都要借枝托叶,产卵挂蛹进入越冬状态,寄望于翌年孵化第一代若虫、成虫,乃至代代递增。综观所叙,抓住害虫的静止状态,在卵和蛹即将越冬之前,竭尽全力进行一年一度的“封杀”。越冬后,如在疏漏的少量的若虫,幼虫露头,有针对性的采用药物触杀,钳制虫害发生,降低虫率。越冬前的措施:一、修枝摘叶。修剪弱枝、病枝、嫩枝、老枝、交叉枝、重叠树、摘除全部叶片。这些残枝残叶基有大量的常居类的卵、幼虫,必须集中全部焚烧。二、消毒清洗。泡制0.5%石灰溶液,沾液清刷裸露的枝条、皮刺、枝叉、接踵点及根茎部位,刷除难以灭杀的乌桕白轮蚧。清刷时切勿抹平了芽点。三、清理场地。扒除周边杂草,清扫修枝接叶和洗刷后的残留物。四、翻松咱植场地表土,深度约4cm5cm,让尺蠖虫蛹暴露在外,低温冻灭。五、根浇1%石灰溶液,进一步追杀。越冬后的措施:一、腋芽萌动时,根洗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虫剂。二、抽枝放叶时,定期喷洒药物(使用的药物,团体购买,药物门类众多,商品手册指导明确;个人购买,市场小包装一应俱全),抵御害虫入侵。三、在谷雨时节,要杜绝暂居类白蝇“留宿”,可喷雾2%烟叶汁与1%大蒜头汁混合液,残留气味持久,白蝇反感。在立夏时节,要警惕月季锯叶蜂“打劫”,可喷雾杀菌剂多菌灵,它嗅之飞离而去。治理月季的生态环境,除虫治病,不希望发生在花好叶茂的生长期,不然,费时费力,还影响了观赏的价值和情绪。加强园艺管理,冬季人工防治,使害虫断代,让虫害隔层,应该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月季病害: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月季灰霉病月季霜霉病月季煤污病月季枝枯病月季根腐病月季黄萎病月季细菌性根癌病月季病毒病月季绿瓣病月季缺素病看叶片,给月季把脉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5年第10期邓必忠一位美国亚利桑纳州的妇女在译价里程碑月季(日本杂交)时说:“它的叶子是黑绿色的,花的颜色像一团火,花和叶的美妙结合,它夺得冠军是勿庸怀疑的。”叶能滋养花、烘托花;叶被病菌污染后,也能败坏花,断送花。所以,预防病菌入侵叶片,保护绿茵茵的叶色,才是护叶的动机。护叶,除了保障供给月季养分,增强抵抗力;治理虫害,避免传播外,还要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病害症状入手。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月季白粉病春分至清明时节内,白粉病就开始在月季的叶片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像漂浮着不均匀的白粉。中期,面积逐渐增大;后期,白粉增厚,有绒质感,覆盖一张张复叶,不久,叶质变软,扭曲,叶柄下垂呈披发状。为害初期,易误认为叶面是灰尘,用手擦拭后,白粉又片刻滋生出来。擦拭后的手指,再抚摸健康的叶片,立刻就被传染。发病从植株的中上部起源,层层传递嫩叶至花蕾,花序严重受害。武汉地区,立夏时节起,白粉病在月季身上缓缓消失,秋分以后也很少出没。白粉病的菌丝体多寄生在腋芽体,由于月季生长需要,花后要经常修剪,寄生的环境大多留在植株的中下部越冬。月季萎缩病谷雨时节,日低温在15时,月季复叶的顶端叶片上,主脉开始褐变,不久,侧脉也随之褐化。褐色在叶片上逐渐扩散,叶绿体被一一吞掉。病源起点除了褐色加深,叶片增厚,部位枯槁外,叶尖还覆盖着一层白粉状绒毛。为害后期,叶尖朝下翻卷,叶缘扭曲,叶柄下垂,一碰便可脱落。武汉地区,从谷雨到白露时节,雨水连绵,空气湿度饱和,月季萎缩病通常发生。秋后,此病再不复发。专家验正,萎缩病的病源,属外囊菌目。病菌孢子随着在枝条和腋芽上越冬。月季黑斑病立夏时节,气温渐高,月季黑斑病开始迅猛为害。它是月季病源的头号“杀手”。潜伏深,很难摆脱。黑斑病兆多发生在叶片的主脉和侧脉周围,黑斑由小增大,黑斑边缘呈放射状,放射的周边,叶缘黄化,后期褐变,枯焦一张复叶,从发病到自动脱落,两周内就可从植株上消失。武汉地区,从立夏到寒露时节,病期不断,只是在药物治理下,或多或少的产生为害。此病原为黑盘孢子,依附在残叶、枝条上越冬。月季褐斑病芒种时节,月季褐班病开始小范围产生为害。一株受害,不易传染到另一株。受害部位,叶片最为明显,其实枝干旱以发病。从叶片上看,褐色斑点多出现在叶片的侧脉上,褐点外围有黄褐色晕圈。主脉受染,叶面、叶背及叶柄全部黄化。此时,褐变仍然加剧。从枝干上看,为害进度缓慢,只是褐斑密度增加,枝条皮层的绿色也随之渐渐消失。后期,褐斑集中的几个点,开始凹陷、溃烂。枝干形成层严重破坏,生长毫无活力。武汉地区,芒种至夏至时节,在梅雨不断的环境下,潜伏的真菌就开始为害,一年到头,真菌都依附在枝干的皮层上。月季日灼病小暑时节,日高温超过35时,植株严重脱水,月季最容易遭受日灼病为害。在日照强烈的环境下,特别是露天种植的月季,枝梢的嫩叶和刚刚成熟的叶片、叶尖普遍灼焦、灼黑。腋芽也有不同程度受害。植株造成严重的封顶现象,生长暂时停止。武汉地区,夏季漫长,称这种受害状态为半休眠。月季根癌病在月季生长期内,从一株种植的情况上看,叶、枝的外表都很正常。但久而久之,它的生长状态却毫无起色。与其它植株相比,它显得有些矮小。起苗,检查根系,主根,支根都吊挂着像核桃肉大小的肿瘤。红褐色的根瘤,表面颗粒凸起,圆滑,富有肉质感。这些根瘤是切断供养、截留养分的关节。受害一般多由于伤口引起。种植前根系在运输、修剪中产生伤口;种植后根系在松动表土时钝器戮破伤口。伤口愈合缓慢,加之根癌土壤杆菌侵入,在偏碱的土壤内生殖,受害更为广泛。所以,月季比其它花卉更易感染此病,应加倍观察 .十管作法手册一、管好种植土壤。土壤除药物消毒,强光高温曝晒外,要认真筛选。土壤颗粒在8分目左右,并综合一定比例的有机纤维物质,达到有效弹性和团粒。杜绝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入内。二、管好外购种苗。杜绝病虫害苗木进门。做到株株检查,种植前要株株清洗、消毒。对人为伤害的植株,要及时修补,医治。三、管好种植问题。一年生苗木,行距40cm、株距30cm;二年生苗木,行距50cm,株距40cm;多年生苗木,行距80cm,株距60cm。苗木成长壮大后,应及时在休眠期调整。减少因植株过密,病菌容易“串门”的后遗病。行距间要开沟引水,少积水,少为害。四、管好灌溉水源。沉淀积水,切断污染水源。五、管好有机肥料。沤制有机液肥,必须渡夏,高温沤制后要离年使用。液肥兑水,沉淀后根浇,切勿污染枝和叶。污染后要清水淋洗。填埋的有机团体肥,要经曝晒,完全失去水分后,深埋或远埋。六、管好虫害泛滥。防止虫害发生,及时触杀害虫,避免病菌依托害虫传播。害虫携带病苗,尸体要毁灭性处理。七、管好园艺工具。特别枝剪,使用后一定要消毒处理。另外,也要管好自己的手指头,不要任意触摸。八、管好残枝败叶。修剪下的残花、残枝和落叶,要及时清理,集中焚烧,最好不要过夜。九、管好越冬植株。植株越冬时,除修枝、摘叶外,应裸枝“洗澡”,消毒。十、管好地表土壤。地表土壤经过一年的折耗后,几乎也成了病虫害滋生的温床。如有条件,可地刨二寸,松土消毒,经冷冻后为好。人工抑菌作用,符合现代园艺管理,提高园艺水准的措施。只要认识了病原体的为害,了解到它依赖又能托附扩散的媒介和环境,及时动手,把病菌扼杀在“摇篮”内,必定是事半功倍。花卉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潍坊天宝公司网页)(1) 蚜虫蚜虫是一种青黄色的小虫,几乎为害所有花木。春夏之间,常密集在月季、石榴、夹竹桃、菊花等新梢或花苞上。用口器吸食液汁,造成嫩叶卷曲萎缩,严重时不仅影响生长、开花,还会使植株枯萎。蚜虫一年可发生2030代,卵能越冬。防治方法:用3%天达啶虫脒乳油稀释1500倍液加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稀释1500倍液喷雾。(2) 刺蛾刺蛾,俗称刺毛虫、痒辣子。这种害虫咬食月季、白兰、牡丹、石榴、梅花、荷花、蔷薇等叶片。受害严重时,不到几天整盆花卉的叶片就被吃光。刺蛾专门潜伏在叶子背面,如不注意常被忽视。一年中发生2代,6月上旬发生一次,6月下旬发生一次,10月中旬后就结茧越冬。防治方法: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1500倍液加25%天达灭幼脲悬浮剂稀释1000-1500倍液喷雾。(3) 叶螨叶螨,又名红蜘蛛。常为害杜鹃花、月季、一串红、海棠以及真柏、金橘、代代、仙人掌、龙柏等,其中杜鹃花、真柏受害最为严重。叶螨虫体小,呈红色,肉眼很难看到。喜在叶子背面吸取液汁,被害叶子发黄,出现许多小白点,不久枯黄脱落。叶螨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发生10余代,常在高温低湿的环境滋生。防治方法:用2.0%天达阿维菌素乳油稀释3000-4000倍液加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1500倍液喷雾。天牛天牛,又名蛀干虫、蛀心虫。常为害葡萄、月季、杜鹃花以及桃、杏、梅等。防治方法:剪去受害树干,捕捉消灭之。或用小刀清除虫粪、木屑后,从蛀洞口注入用45%天达毒死蜱乳油稀释的1500倍液,再用泥浆封住洞口。(5) 金龟子金龟子,又名白地蚕、白土蚕。其幼虫叫蛴螬,食性很杂,是多种花卉的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用45%天达毒死蜱乳油稀释1000倍液加2.0%天达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500-2000倍液灌根。月季煤污病【症状】病害先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面布满黑色煤尘状物。病菌的菌丝体覆盖叶表,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copyright dedecms【病原及发病规律】煤污病(Capnodium sp. )为煤炱菌属一种,属于囊菌亚门核菌纲。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在叶面或枝上越冬。春、秋为病害盛发期,过分荫蔽潮湿时容易感病,病菌由介壳虫、蚜虫经风雨传播。紫蔽上蚜虫分泌的蜜汁给病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源。织梦内容管理系统【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性。煤污病的防治应以治虫为主,可喷洒10-20倍的松脂合剂及50硫磷乳剂15002000借液以杀死介壳虫(在幼虫初孵时喷施效果较好),或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杀蚜虫。1.01千克/升的石硫合剂杀菌效果也较好。copyright dedecms月季黄萎病月季黄萎病学名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V.albo-atrum Renet Ber主要为害月季和玫瑰,是一种常见病害。症状染病植株症状表现在茎部,顶端叶片叶脉间有褪绿现象,后逐渐变褐枯萎。下部叶片黄化。有时病茎基部木质部出现褐色至黑色斑。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死亡。病原属于半知菌类真菌。发生规律该病菌在土壤中或病部越冬,通过带菌土壤从根部或经过带菌的嫁接芽、枝等传染。该菌生长适温为22-23,棚室中月季组织幼嫩易发病,品种间抗性有差异,其中Ragged Robin、Ddorata发病最重。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理病残物,减少病源。 (2)选用抗病砧木种植。 (3)种植时不要与番茄、马铃薯、菊花、向日葵等作物连作。避免病菌的传染。 (4)发生严重时可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好药后,每株灌0.5L。月季、玫瑰、蔷薇、病害1(农业中国网)月季褐色枝枯病症状又称褐色溃疡病。为害茎、叶和花等植株地上部位。茎染病产生形状不规则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渐干枯下陷,中央浅栗褐色至灰白色,有深紫色边缘,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或雨天溢出浅黄色孢子角。叶片染病产生紫褐色或较大坏死斑。幼花染病出现“眼斑”,后花瓣变褐枯萎,花蕾受害后不开放。病原 Cryptosporella umbrina(Jenk.)Jenkins et Wehmeyer称掩荫小隐孢壳,属子囊菌门真菌。多个子囊壳生在子座内,球形,有聚集在一起的长颈,孔口外通处为盘状结构。子囊圆筒形,大小2050x68(m)。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811 x34(m)。无性态为Fu- sicoccum sp.分生孢子器生在子座内,分生孢子卵形,无色,大小为511x23(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条病斑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发病。肥水管理跟不上,受害受涝、伤口连片易发病。湿冷的环境,发病重。防治方法参见月季、玫瑰枝枯病和月季、玫瑰黑斑病。月季根癌病症状在近地面或根颈部位接穗与砧木接合处附近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呈木质节结状,大小数厘米,有时也发生在根、茎的上部,月季染病后生长不良、叶小株矮、缺少生机,花瘦弱或不开花。病原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Conn.称根癌土壤杆菌或农杆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l3x0.40.8(m),有14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能形成荚膜。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土壤中的病原细菌通过水流传播从伤口或嫁接口侵入植株,引起发病。该菌除侵染月季外,还可侵染樱花、桃树、贴梗海棠、蔷薇、苹果、葡萄、天竺葵等观赏植物。碱性潮湿土壤利于病菌侵染,22左右适于癌瘤的形成,低于10侵染后常不表现症状。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2)病区应实行2年以上轮作,雨后及时排 水,防止传染(3)栽植前把根及根颈处置人68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水剂20003000倍液中浸泡23小时。(4)生物防治。用放射形土壤杆菌radiobacterK84菌液,浸泡插条、接穗或裸根苗,有效。月季、玫瑰黄萎病症状染病株茎顶端叶片叶脉间褪绿,后逐渐变褐枯萎。下部叶片黄化,落叶始于茎基部,后向上扩展。有时病茎基部木质部出现褐色至黑色斑。发病轻的病茎能继续生长发育;发病重的也可造成全株枯死。病原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称大丽花轮枝菌和V.albo-atrum Ren. et Ber.称黄萎轮枝菌,均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形态特征参见菊花黄萎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株体内或病残体上越冬,常通过带菌土壤从根部或经过带菌的嫁接芽、枝等传染。2223适合该菌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棚室中月季组织幼嫩易发病,月季品种间感病性不同,Ragged Robin、Ddorata发病重。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砧木如Manetti对轮枝菌高抗。(2)嫁接时,选用健康不带病的枝条。(3)注意不要与番茄、马铃薯、菊花、向日葵等作物连作。(4)必要时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 L。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 ml。月季绿瓣病症状花瓣狭长且呈绿色的萼片状或叶片状,整朵花变为绿色,故称花变叶、绿萼。感病植株较健株矮,侧枝增多,开“花”多,自始至终表现花变叶,但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过数日,在花柄基部产生离层,稍一触动,花即脱落。花瓣变绿、叶化,花的变小、变绿、多育,植株矮化和小叶等症是本病主要特征。该病在病理学家看来系一种病变,但在园艺上则被视为月季的珍贵品种之一。病原 Montliy rosse,phytoplasrma称月季类植物菌原体,异名Mycoplasma - like organisim,MLO。在罹病花冠基部和幼嫩叶部的韧皮部细胞中,植物菌原体呈椭圆形和结节状,具双层结构的单位膜,新个体则多呈球状,直径100800 nm;结节状植物菌原体长可达2m以上。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目前已知可通过嫁接传播,以绿萼侧芽作接穗、茶香月季作砧木嫁接可成功,而反过来则不成。介体昆虫是否传播,尚不明确。防治方法 (1)月季绿瓣可用于观赏。(2)如需要防治时可拔除病株或不以绿瓣植株为接穗和繁殖材料。(3)喷洒杀虫剂防治可疑的传毒介体昆虫,如叶蝉、蚜虫等。(4)必要时喷洒医用土霉素4000倍液有效。月季、玫瑰病毒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沿叶脉褪绿,叶片上产生不规则的浅黄色至桔黄色斑块,有的成环状或栎叶状花纹,有的出现小角斑、线形叶、局部畸形或黄脉或黄色花叶等。斑块附近小的叶脉透明。病原Rose mosaic virus RMV,称蔷薇花叶病毒,属李坏死环斑病毒组。病毒颗粒球形,大小约25nm。此外还有Arabis mosalc vlrus,ArMV,称南芥菜花叶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 spotvlrus,SLRSV,称草莓潜隐环斑病毒。Tobacco streak virus,TSV,称烟草条斑病毒。Prunus necroticnng spot virus,PNRSV,称李坏死环斑病毒等。寄生在蔷薇属植物上。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株带毒,除草莓潜隐环斑病毒由线虫传播外,其他病毒主要通过接穗或砧木嫁接传毒。气温1020,光照强,土壤干旱或植株生长衰弱利于显症和扩展。夏季温度高常出现隐症或出现轻型花叶症。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毒的品种。(2)在生长季节注意防治线虫、蚜虫,减少传毒。(3)热处理把病株置于38下处理4周能使植株体内的病毒失活达99%。提倡使用脱毒组培苗。注意采用无病接穗和砧木作繁殖材料。(4)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0.5%抗毒剂l号水剂3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月季缺素症症状一缺氮叶片变浅绿色。二缺钾先在老叶叶尖或下部叶片出现黄化,后黄化向叶中部扩展,严重时扩展到基部,叶卷缩畸形。三缺铁多始于幼枝新叶,叶脉仍保持绿色,叶脉间也变黄,后期可见黄叶上现绿色网纹,严重的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其余全变成黄白色。四缺镁初发病时,叶缘两侧中部现黄色的不规则状条斑,扩展后,中脉两侧融合成黄色条带,主脉和基部保持近三角形绿色或全叶变成黄褐色,造成落叶和枝枯。病原一是土壤或基肥中缺氮。二是砂性土壤中有机质少,雨水冲淋后钾素易流失,此外土壤中施过量氨态氮以后,阻止根对钾元素的吸收,出现缺钾症。三是碱性土壤中碳酸盐或碳酸钙含量多时,铁元素易被固定,出现缺铁症状。四是在酸性土壤中,老叶易出现缺镁症。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2)严重缺钾时,冬季或春季株施少量硫酸钾;轻微缺钾时,叶面喷施0.5%硫酸钾23次。(3)月季缺铁时采用高压注射法注入CH - 01浓缩果树黄化注射液,1针即见效,一般注射一次可维持45年。(4)缺镁时,喷洒0.5硫酸镁溶液有效。花木病虫-月季(深圳豪科网)症状月季花叶病毒病以小的失绿斑点为其特征,有时呈现多角形纹饰。病斑周围的叶面常多少有些畸形。有些症状呈环形、不定形的波状斑纹,以及林叶型的褪绿斑,对生长势一般无影响,或有轻微影响到严重的矮化。病原月季花叶病的病原为月季花叶病毒( RoseMosaicVirus,RMV)。病毒质粒结构球状,约2 5纳米。致死温度为54,稀释终点l:125,体外存活期6小时(室温)。传染途径月季花叶病毒在寄主活组织内越冬,通过病芽、病接穗和有病砧木传播,在芽接和嫁接时传染发病。防治方法1、避免用感病月季做繁殖材料。2、在38温度下保持一个月,用热处理方法可钝化消除病毒月季黄萎病症状初期症状光是部分叶发黄,渐全林黄萎枯死。病茎观察,髓部呈浅茶褐色。病原大丽轮技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分类地位属丛便抱目,丛硬孢科,轮枝菌属。初菌丝白色,老菌丝浅茶褐色,具隔膜。分生孢手 梗立生,轮状分枝,每梗上轮中15个枝层,每层分枝23个。孢子梗和轮枝端部生1个椭圆形分中孢子,单胞,大小23X2.56.2微米。用病望髓部变色的鲜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上能迅速长出丰茂的营养肉丝,后形成黑色微菌核及串生的厚坦孢子。病菌生长温度530,适温2024 ;菌丝和微苗核60时经10分钟死亡。侵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微菌核在土壤寄主残体上越冬。翌年均以菌丝形式从根部伤口。表皮或根毛侵入,在维管束中繁殖,最后进入髓部。寄生输导组织由个受到侵染破坏,死亡失水而至干枯。治方法1、发现始发病株,整林全部挖出。火药剂防治重病地在繁地时,每667平方米可撤施50多菌灵35公斤,耙入上中消毒,或在定植时,每 667平方米用 50多菌灵 1.01.5公斤,配成药土施入定植穴中。定植缓苗后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l3公厅药水,隔10天灌1次,连灌2一3次。月季皱叶病(暂定名)症状为系统性病害,即全株叶、花都可表现症状。叶面出现黄色坏死斑点,造成叶片皱缩。花警片有时变成叶状,花蕊也变绿多少与叶相似,整个花朵即使能开,也呈萎缩状,失去观赏价值。从植株基部萌发的枝条,也呈萎缩状,叶面有黑褐色坏死斑。病原可能是类菌原体或病毒。传染途径可能通过嫁接传染。自然传染媒介尚不清楚。防治方法 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不从病株获取繁殖材料。月季绿瓣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花瓣细窄,呈绿色等片或叶片状,花冠变绿,花变叶,是月季绿瓣病的典型症状。凡患有此病的植株,在同样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株型都要比一般的月季品种矮化,侧枝繁生,叶形窄小,叶柄和茎较少呈现出红色。花多育,开花累累。直至冬季,绿花历久不衰,但在夏季高温时,花柄基部易形成离层,稍一触动即脱落。病原MycoPlasmalike organisim(类菌原体)此类菌原体存在于“绿萼”叶状花冠基部和幼嫩叶柄的韧皮部细胞中,呈椭圆形和结节状,分裂后形成的新个体多半是球状体,个体直径100800纳米。传染途径菌目前已知传毒的主要途径是人为的嫁接传毒,在自然界中是否还存在传毒昆虫等介体:尚待调查研究。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防止有病毒的苗木带入无病区。2、及时防治剌吸口器害虫等可疑的传播媒介。3、用无病植株作繁殖材料,及时拔除病株,减少传播菌源。月季黑斑病月季黑斑病又名褐斑病,为世界性月季病害。症状月季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 1 5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但个别品种上边缘也可整齐光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在扩大镜下,病部可见黑色疱状的小粒体。病斑往往几个相连,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使得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容易脱落,但有些月季品种却不脱落。幼嫩枝条和花梗上产生紫色到黑色条状斑点,微下陷。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张新叶。病原为放线孢属的真菌Actinonema rose(Lib)Fr。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角质层下,以后突出表皮。大小为108198微米,分生抱子梗短,不明显。分生炮子长椭圆形或鱼鳔状,大小为 1825 X 56微米,双细胞,上小下大,分隔处略有缢束。顶端如喙状,常偏向一侧。传染途径以菌丝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早春,形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分生拖子也是初浸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孢子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 02 5,PH值为78,潜育期1011天,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一般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发病重,炎夏高温干旱季节病害扩展缓慢。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但无免疫品种。防治方法1、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2、盆栽时不要放置过密,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以免地面积水时盆土过湿,最好的是放在阶梯形的植台上。改进浇水方式和时间,应从盆沿浇入,避免喷浇。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3、药剂防治。夏季新叶刚刚展开时,即应开始喷药,一般710天1次。使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1:1:100倍波尔多倍液,或70甲基托市津10001200倍液。冬季修剪后也可喷波美35度的石流合剂,以铲除病菌。月季灰霉病症状月季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的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可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从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的部位。病原为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丝孢纲、丝孢目的一种真菌。传染途径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病都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危害。温室月季中湿度大,易发生灰霉病。另外放置过密,可引起通风不良,湿度较大,也易发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防治方法1、 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2、温室要适当通气,不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各个月季盆之间应有适当空隙。浇水时从盆沿浇入,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晴天切花,伤口愈合容易。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即喷药保护,使用1:1:100倍波尔多液时可2周喷药1次。喷雾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晚)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 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喷洒药液量每667平方米不少于5060公斤。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在温室栽培月季时,还可试选用以下施药方式: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平方米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250克,熏34小时。粉尘法:也可于傍晚喷撒10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l公斤,911天一次,连续使用或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月季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是月季上普遍发生的病害。在部分地区危害相当严重。症状叶片、叶柄、花蕾及嫩稍等部位均可受害。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向反面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病原病原菌有性世代为单丝壳属的真菌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Lev.。闭囊壳球形至梨形,直径85120微米。附属丝菌丝状,少而短,暗棕色,有隔膜。含1个子囊,子囊宽椭圆形到球形,大小为88115X6975微米。子囊孢子8个,大小为2027X 1215微米,宽椭圆形。无性世代为白尘粉孢菌(Oidium leucoconium),分生孢子串生。传染途径月季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地区可以闭囊壳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子孢子作初次侵染。随风传播,直接从表皮侵入或气孔侵入。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迅速。月季的相品种对白粉病抗性件在差异,一般光生、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但抗病性常因产生新的生理小种而丧失。土壤中氮肥过多、钾肥不足时发病较重。防治方法l、早春修剪和销毁所有死亡的感病枝梢,可以减少侵架来源。初期病叶应及早摘除。2、温室栽培时,应增加通气,使湿度不致过高。施肥时应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3、使用药剂防治时,喷药要全面周到,保护好幼嫩部位,新梢生长盛期和雨季应增加喷药次数,发病初可选用15粉镜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50%多流悬浮液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月季霜霉病症状月季的叶、新消和花均可发病。初期叶上出现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斑块,后扩大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为灰褐色。边缘较深,渐次扩大蔓延到健康的组织,无明显界限。在潮湿天气下,病叶背面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如同被化肥、农药烧灼状。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相似,但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黄脱落,新梢腐败而死。病原病原菌为月季霜霉菌(Perenospora sparsaBerk),属卵孢菌纲、霜霉菌目。胞囊梗长 350微米,呈锐角叉状分枝,顶端微弯而尖。孢子囊近椭圆形至亚球形,大小为1722X1418微米。孢子囊在水中18时只要4小时即可前发,低于4、高于27不萌发。卵孢子不常见。传染途径月季需霉病菌有卵孢子时以此越冬,但茎于内菌丝体可多年生存,进行越冬、越夏,以饱子囊产生胞囊拘于蔓延侵染。该病主要在温室中发生,3月底到4月上中旬和11月中旬较严重,90一100湿度和相对低的温度有利病害发展。温室月季苗床上苗密集时发生多。通风不良,盆上过湿,氮肥过量时病重。防治方法:1、清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减少侵染来源。2、温室中通风降湿,可减少发病。3、发病初期喷洒58瑞毒锰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与65代森锌按l:2混合后的500倍液,或40乙磷铝(疫霉灵)200250倍液,或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田霜铝铜25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6天1次,连续34次。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喷雾时应均匀周到。月季枝枯病症状月季枝枯病限于在茎杆上发生溃疡斑,初在茎上发生小而紫红色的斑点,小点扩大,颜色加深,边缘更加明显。斑点的中心变为浅褐色至灰白色。围绕病斑周围,红褐色和紫色的边缘与茎的绿色对比十分明显。病菌的分生抱于辞呈微小的突起出现。随着分生抱了器的增大,其上的表皮出现了纵向裂缝,潮湿时涌出黑色的泡子堆,此为该病特有的症状。发病严重时,病斑迅速环绕枝条,病部以上部分萎缩枯死,变黑向下蔓延并下陷。病原病原为蔷薇小壳霉菌(Coniothyrium *e-lii Sa),属腔孢纲、球亮孢目。分子孢子器埋生于枝条表皮下,扁球形,器壁黑色,直径180250微米。分生炮子近球形、短椭圆形或卵形,大小为2.54.5X2.53.0微米,有色。分生孢子梗短,无色。传染途径月季枝枯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植株病组织内越冬,为次年初侵染来源。病菌借风雨传播,主要从伤口侵入,特别是修剪后的伤口或虫伤等,嫁接苗也可以从嫁接口侵入。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冬季剪除病枝烧毁。要晴天修剪,伤口容易干燥愈合。台风雨后的伤折枝也应及时剪除。剪时切口应尽量靠近腋芽处,并应连同部分健枝同时剪去。2、药剂防治 修剪后用1:1:15的波尔多液涂抹。生长期也可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700溶液,或50多亩灵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 0 .1的代森锌和0.1苯来特混合液。月季根癌病症状在靠近土面的月季根颈部位,或砧木与接穗结合处发生大小不一的肿瘤。植株受害后,表现生长不良、矮化和缺少生机,叶小,提早发黄落叶,花也瘦弱。病原细菌中的根肿野杆菌Agrobacterium tumafacieus(Smith et Towns.)Conn。菌体杆状,大小为13X0.40.8微米,单细胞,单生或链生,有1一4根周生鞭毛,有美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琼 脂培养基上,菌落白色,圆形,光滑,透明。发育最适温度22。 PH值范围为5.79.2,7.3最为适宜。传染途径月季根瘤病病菌在肿瘤组织表面和土壤中习居越冬,可达几个月到一年以上。通过虫伤、嫁接伤口、修剪伤口、插条切口或其他伤口侵入。靠雨水或浇水传播,地下害虫、线虫、嫁接工具及机具也有一定传播作用。盆上过湿,也易发病。切接伤口大,愈合慢,与国土接触时间长,感染机会也多。防治方法1、认真执行检疫措施,严格淘汰病菌,栽植前用硫酸铜100倍液浸根5分钟,或用链霉素100200ppm浸根2030分钟。2、加强管理,多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注意防涝,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对碱性土壤应施酸性肥料酸化土壤,使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3、注意防寒受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田间作业时要尽量减少伤口,并注意对各种伤口的消毒及保护,减少细菌侵染。4、及早利治病瘤。在病瘤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即行刮除,有利于伤口愈合,如病瘤过大,或密集成片,包转茎部,则较难治愈。刮后伤口用波美5度石流合剂或硫酸铜100倍液,80“402”抗菌剂乳油50倍液,链霉素400Ppm等消毒,外涂波尔多浆保护。5、生物防治。在栽植前用放射土壤杆菌k84菌株的细菌悬浮液(细菌浓度为每毫升10000000个细菌)浸泡根系或插条,可有效地预防根癌病发生。月季缺铁黄叶症碳酸钙或其它碳酸盐含量过多的碱性土壤,铁元素被固定难溶,容易出现缺铁。症状 多从幼枝新叶开始发病,叶脉保持绿色而脉间组织发黄,后期黄叶上呈现明显的绿色网纹。严重者,除主脉近叶柄部绿色外,其余部分褪绿呈黄白色。但此时,同树的老叶仍保持绿色,形成黄绿相映的鲜明对照。月季缺镁症缺镁症状主要发生在老叶上。晚夏和秋季开花后比较常见。症状缺镁症状的初期特征为叶缘两侧的中部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条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大,在中脉两侧连成不规则的黄色带条,最后仅主脉及基部保持三角形的绿色区。严重缺镁时,叶片全部黄褐色,在植株上保留不长的时间后早期大量落叶,形成枯枝。防治方法1、缺镁症状一般发生在酸性土壤,应施钙镁磷肥。2、叶部病症出现出期,可喷05硫酸镁溶液,可以矫正镁缺乏症状。月季缺钾症缺钾症状,是砂质土园地的一种常见现象。此类土或有机质少的土壤,雨水冲然后造成钾素大量流失,或其含量少的土壤因施氨态氮过多而阻止了根系的正常吸收;都会导致钾缺乏症。症状先在老叶叶尖和下部叶绿先开始发黄,随着缺钾的加剧,黄化区域向叶中部发展,严重时直达基部。重病树叶卷缩畸形,新梢抽长弱短,根系生长也差。防治方法1、对轻度缺钾的月季,生长期喷0.5的硫酸钾数次,矫正钾缺乏症。2、表现严重缺钾的植株,冬季或初春每株根施硫酸钾。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分布与为害星天牛又名白星天牛,俗称铁炮虫、倒根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中国辽宁以南、甘肃以东各省(区)都有分布。国外分布在日本、朝鲜、缅甸。为害 多种花木。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为害状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形态特征成虫:漆黑色具光泽,雄虫触角倍长于体,雌虫稍过体长。卵:长圆筒形。长5.6一5.8毫米,宽2.93.1毫米,中部稍弯,乳白色,孵化前暗褐色。幼虫:老龄幼虫体长6067毫米,前胸背板前方两侧各有1黄褐色飞鸟彩斑纹,后半部有一块同色的“凸”形大斑,微隆起。蛹;长2833毫米,乳白色,羽化前黑褐色。生活史及习性星天牛在各地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下基部或主根木质部蛀道内越冬。多数地区在次年4月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56月为活动盛期,至8月下旬、个别地区至9月上、中旬仍有成虫出现。5月至8月上旬产卵,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最盛。产卵25一32粒。低龄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横向蛀食,3龄后蛀入木质部。10月中旬后幼虫越冬。成虫飞出后,白天活动,以上午最为活跃。阴天或气温达33以上时多晒干树冠丛枝内或明暗处、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叶两、叶片及小枝皮层,补充营养后23天文尾,成虫一生进行多次交属和多次产卵。产卵前成虫先用上颚咬1个椭圆形刻槽,然后把产卵管插入渤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产卵,每刻槽产卵1粒,产卵后分泌胶粘物封塞产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日照力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劳务外包人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赛蒙特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湘教版热力环流说课课件
- 普通车床实操任务书
- 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低速载货汽车司机)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供排水调度工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复混肥生产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电镀工实操任务书
- 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酱油酱类制作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家政清洁工劳动合同协议
- 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 党的知识教学课件
- 急诊科护理的人文关怀
- 眼压测量技术操作规范
- 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病区安全管理工作
- 填料塔培训课件
- 厂房屋面光伏加固施工方案
- 《超高强度钢》课件
- 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获奖名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