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特定穴常用穴位 1 一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形态特点 点 指穴位的形态呈点状 如总筋 线 指穴位的形态呈线条状 如三关 面 只穴位的形态为一个部位 如腹二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分布特点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2 小儿推拿中的度量标准同身寸 又称 指寸法 是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忧一定比例 所以用小儿本人的手指来测量取穴 3 头面颈项部穴位 4 攒竹 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50 100次 主治 发热 头痛 感冒 精神萎靡 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 开窍醒脑 镇静安神 常用于外感发热 头痛等症 多与推坎宫 揉太阳等合用 若惊烦不安 燥动不宁 多与清肝经 按揉百会等合用 5 坎宫 眉弓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 50 100次 主治 外感发热 惊风 头痛 目赤痛 临床应用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 醒脑明目 止头痛 常用于外感发热 头痛 多于推攒竹 揉太阳等合用 若用于治疗目赤痛 多与清肝经 掐揉小天心 清河水等合用 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 以增强疗效 6 太阳 位置 眉梢与外眼角中点 向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 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 称推太阳 用中指端揉或运 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向眼方向揉运为补 向耳方向揉运为泻 次数 50 100次 主治 感冒 发热 头痛 目赤痛等 临床应用 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揉运太阳能疏风解表 清热明目 止头痛 7 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 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 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按揉耳后高骨 次数 50 100次 主治 感冒 头痛 惊风 烦操不安 临床应用 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常用于治疗感冒 多与推攒竹 推坎宫 推太阳等合用 亦能安神除烦 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8 囟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上2寸 百会前凹陷中 操作 两手四指扶患儿头部 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交替推之 囟门未合者 仅推至边缘 称推囟门 拇指端轻揉本穴 称揉囟门 次数 50 100次 主治 头痛 惊风 鼻塞 衄血 神昏烦躁等 临床应用 推 揉囟门能镇静安神 通窍 多用于头痛 惊风 鼻塞等症 正常前囟在12至18月之前闭合 故操作时需注意 不可用力按压 9 胸腹部穴位 10 胁肋 位置 从腋下两胁至两髂前上棘 操作 用两手掌从两胁下搓摩至髂前上棘处 称搓摩胁肋 又称按弦走搓摩 次数 50 100次 主治 胸闷 胁痛 痰喘气急 疳积等症 临床应用 搓摩胁肋 能顺气化痰 除胸闷 消积滞 对小儿因食积 痰壅气逆所至的胸闷 腹胀 气喘等有效 11 腹 别名 腹阴阳 位置 腹部 操作 自剑突下到脐 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 称分推腹阴阳 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 称摩腹 次数 腹胀 腹痛 疳积 呕吐 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 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 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 呕吐 腹胀等症 多与推脾经 运内八卦 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12 脐 别名 神阙 位置 肚脐 操作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 称揉脐 用掌摩称摩脐 次数 揉100 300次 摩5分钟 主治 腹胀 腹痛 泻泄 便秘 疳积等 13 丹田 位置 脐下2 5寸 操作 用掌揉或摩 称操丹田或摩丹田 次数 揉100 300次 摩5分钟 主治 腹泻 遗尿 脱肛 尿潴留 临床应用 揉 摩丹田能温肾固本 温补下元 分清别浊 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 寒凝少腹及腹痛 遗尿 脱肛等症 常与补肾经 推三关 揉外劳等合用 用于尿潴留 常与清小肠 推箕门等合用 14 腰背部穴位 15 脊柱 位置 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 用食 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 称推脊 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 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 称为捏三提一法 次数 推100 300次 捏3 5次 主治 发热 惊风 疳积 腹泻等症 临床应用 捏脊能调阴阳 理气血 和脏腑 通经络 培元气 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是小儿保健常用手法之一 临床上多与补脾经 补肾经 推三关 摩腹 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 治疗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 推脊柱能清热 多与清天河水 退六腑 推涌泉等合用 并能疗腰背强痛 角弓反张 下焦阳气虚弱等症 16 七节骨 位置 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 长强穴 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 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推 分别称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泄泻 便秘 脱肛 临床应用 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 多用于虚寒腹泻 久痢等症 临床上常与按揉百会 揉丹田等合用 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遗尿 脱肛等症 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 17 龟尾 位置 在尾椎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 称揉龟尾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泄泻 便秘 脱肛 遗尿 临床应用 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 调理大肠 本穴性平和 能止泻 也能通便 多与揉脐 推七节骨等合用 治疗泄泻 便秘等症 18 上肢部穴位 19 脾经位置 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 称为补脾经 拇指伸直 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脾经 补牌经 清脾经 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 500次 主治 腹泻 便秘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 补牌经能健脾胃 补气血 对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可与揉中脘 指揉脾俞 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可与清天河水 清大肠等穴合用 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 在一般情况下 脾经穴多用补法 仅只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 或清后加补 20 肝经 位置 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食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肝经 旋推为补 称补肝经 清肝经 补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次数 100 500次 主治 烦躁不安 惊风 五心烦热 目赤 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 息风镇惊 解郁除烦 可与清天河水 推涌泉等穴合用 肝经宜清而不宜补 若肝虚应补时 则需补后加清 或以补肾经代之 称为滋肾养肝法 21 心经 位置 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食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心经 旋推为补 称补心经 清心经 补心经统称为推心经 次数 100 500次 主治 高热神昏 五心烦热 口舌生疮 小便赤涩 心血不足 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 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 可与清天河水 清小肠等穴合用 本穴宜清不宜补 对心烦不安 睡卧露睛等症 需用补法时 可补后加清 或以补肾经代之 22 肺经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 称补肺经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肺经 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 100 500次 主治 感冒 发热 咳嗽 胸闷 气喘 虚汗 脱肛等 临床应用 补肺经能补益肺气 可与揉肺俞等穴合用 清肺经能宣肺清热 疏风解表 化痰止咳 可与推膻中 揉风门等穴合用 23 肾经 位置 小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 称补肾经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肾经 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次数 100 500次 主治 先天不足 久病体虚 虚喘 肾虚腹泻 遗尿 膀胱蕴热 小便淋沥刺痛等 临床应用 补肾经能补肾益髓 温养下元 可与揉肾俞 揉丹田等穴合用 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可以清小肠代之 24 大肠 位置 食指挠侧缘 自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线 操作 由食指端直推向虎口为补 称补大肠 反之为清 称清大肠 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腹泻 脱肛 便秘 临床应用 补大肠能涩肠固脱 温中止泻 可与揉丹田 揉外劳宫 推三关等穴合用 清大肠能清利肠腑 除湿热 守积滞 可与推六腑 摩腹等穴合用 本穴又称指三关 亦可用于诊断即望指纹 25 小肠 位置 小指尺侧边缘 自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 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小肠 反之为补小肠 清小肠和补小肠统称为推小肠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小便赤涩 尿闭 遗尿等 临床应用 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 可与清天河水穴合用 补小肠可用于遗尿 多尿 与揉丹田 揉肾俞等穴合用 26 四横纹 四缝穴 位置 掌侧食 中 环 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 称推四横纹 用拇指甲分别掐食 中 环 小指近节指间横纹 称掐四横纹 次数 推100 300次 掐5次 主治 腹胀 疳积 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 推四横纹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疳积 可与补脾经 揉中脘等穴合用 掐四横也有同样效果 也可选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四横纹出血 液 效果也很好 27 板门 位置 掌测大鱼际平面 操作 指揉 称揉板门 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 或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 称推板门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食积 腹胀 食欲不振 呕吐 腹泻 暧气等 临床应用 揉板门能健脾和胃 可与补脾经 揉中脘 揉脾俞等穴合用 板门穴推向腕横纹能止泻 腕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28 内八卦 位置 手掌面 以掌心为圆心 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 3处为半径所作圆 操作 用运法 称运内八卦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咳嗽痰喘 胸闷纳呆 腹胀呕吐等 临床应用 运内八卦能宽胸利隔 理气化痰 行滞消食 可与推脾经 推肺经 揉中院 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29 小天心 鱼际交 位置 掌根 大 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中指揉 称揉小天心 用指甲掐 称掐小天心 用中指捣 称捣小天心 次数 揉100 300次 掐 捣5 20次 主治 惊风 抽搐 烦躁不安 夜啼 小便赤涩 目赤痛 疹痘欲出不透 临床应用 揉小天心能清热 利尿 明目 可与清心经 清小肠 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掐 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 可与清肝经 按揉百会 掐人中 掐老龙等穴合用 30 上马 位置 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之间 操作 拇指端揉 称揉上马 拇指甲掐 称掐上马 次数 揉100 500次 掐3 5次 主治 虚热喘咳 小便赤涩淋沥 临床应用 本法为滋阴补肾的要法 可与揉肺俞 补肾经等穴合用 另外对肺部感染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配推小横纹 掌侧 食 中 环 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由拇指侧直推至小指侧 31 三关 位置 前臂挠侧 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挠侧面或食 中指面自腕推向肘 称推三关 或称推上三关 屈患儿拇指 自拇指桡侧推向肘 称大推三关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气血虚弱 病后体弱 阳虚肢冷 腹痛 腹泻 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 寒病证 临床应用 推三关性温热 能益气行血 温阳散寒 发汗解表 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可与补脾经 补肾经 揉丹田 摩腹 捏脊等合用 对感冒风寒 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 可与清肺经 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32 六腑 位置 前臂尺侧 阴池至少海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 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 称推 退 六腑 或退下六腑 次数 100 300次 主治 高热 烦渴 惊风 咽痛 木舌 腮腺炎和大便秘结等 临床应用 退六腑性寒凉 可用于一切实热病证 可与清肺经 清心经 清肝经 推脊等穴合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 可单用 亦可合用 若患儿气虚体弱 畏寒怕冷 可单用推三关 如高热烦渴 可单用退六腑 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 防止大凉大热 伤其正气 如寒热夹杂 以热为主 退则可以退六腑与推三关之比为3 1 若以寒为重 则可以推三关与退六腑之比为3 1 33 清天河水 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之10:“6风险管理过程-6.7记录和报告”专业深度解读和实践应用培训指导材料(2025C1升级版)(可编辑!)
- 民法典解释课件
- 2025年CPA考试会计科目冲刺押题卷含考点预测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冲刺押题专项训练试卷
- 2026届山东枣庄八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 岩土面试题目及答案高中
- 智能穿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一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最新-骨髓炎-课件
- 初中全册英语常用3500词分类大全
- 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第1章课件
- 幕墙预埋件专项施工方案
- 白虎汤分析课件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校徽校标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解读PPT
- (高清正版)JJF(浙)1102-2014生物人工气候箱校准规范
- 完整解读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PPT课件
- 《文殊真实名经》
- 幼儿各年龄段发展评估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