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定县东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平定县东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平定县东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平定县东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平定县东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卷)七年级历史(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答题框内。)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4、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5、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6、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8、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9、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10、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11、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12、2010年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战国时期,泰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13、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韩 赵 楚 魏a b c d14、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5、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16、“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17、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18、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19、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20、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 b c 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1题6分,22题6分,23题6分,共18分)21、请你说出六个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后所接触的历史成语。(6分)22、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6分)2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 ?(6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24题6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24分)2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分析回答:(1)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他们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25、阅读下列两段材料: (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 请回答: (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4分 ) (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2分) (3)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2分)26、材料分析题:(10分)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1分) (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2分)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2分) (4)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分) (5)试比较两位皇帝做法的异同点?(4分)四、探究题:(18分)2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经济篇(1)早在史前社会时期,我国居住在南、北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2分)探究二:文化篇(2)“构成中国的内聚力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什么?(2分)探究三:制度篇西周、秦汉是我国古代文明奠基的重要历史时期,它所创立的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此制度下,诸侯的义务是怎样的?(4分)(4)西周宗法制的基础和核心分别是什么?它产生了哪些历史作用?(4分)(5)秦朝首创的制度有哪些?(4分)探究四:感悟篇(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aaaca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bcbadda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1题6分,22题6分,23题6分,共18分)21、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负荆请罪 退避三舍 破釜沉舟,朝秦暮楚等符合题意六个即可(一个1分,共6分)。22、略(两个1分)23、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每个1分,共4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春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2分)三、材料解析:(本题共2个小题,其中24题6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24分)24、(1)氏族社会时期 半坡聚落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聚落居民,干栏式房屋 (每个1分)(2)意义: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1分)25、(1)第一段资料反映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的状况。第二段资料描述了阶级社会产生后“天下为家”和王位世袭的社会现象。 (2)禅让制 (3)世袭制 26、(1)焚书坑儒;(1分)(2)加强思想统治。(1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1分)(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4)统一言论和思想;(1分)(5)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2分)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同一的形成与巩固。(2分)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