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创作艺术.doc_第1页
DV创作艺术.doc_第2页
DV创作艺术.doc_第3页
DV创作艺术.doc_第4页
DV创作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V创作艺术简介 DV创作艺术 DV Production Art课程简介学分:1 总学时:16 实践学时:4先修课程:无特殊要求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修习类型:选修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内容简介:DV是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的英文缩写,DV机就是数码摄像机。近年来,数码摄像机以其清晰、便携和多层次价格为众多的青年学生所喜爱,特别是用DV机拍摄的素材,可以在电脑上方便的进行后期剪辑和制作,使影像从电影厂和电视台等传统专业体制中释放出来。本课程是面向全院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学科,它着重介绍DV机的使用和操作,通过实际演示和观摩,重点让学生理解影视语言的语法规则,掌握DV影像拍摄和制作知识。通过该课程学习和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视频处理技术、操作技能、艺术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校园DV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融科技、文学、艺术和创新思维于一体,大学生们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眼中的精彩生活,记录同学们成长历程,记录他们认为美的刹那和生命的真实,这不仅反映了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DV这一独特的视角反映社会人文及文化,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本课程主要内容有:DV机的结构、使用和操作,影视语言基础,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技术以及蒙太奇理论等。参 考 书:1.李黄德 梁书斌编著. DV影像创作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ISBN 7-111-19951-02.朱景和著. 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ISBN 7-300-04032-2编 写 人:郭富平(副教授) 审核人:(教授)DV创作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DV Production Art课程编码:T37622003课程类别:校选修课学 时:16学 分:1考核方式:(考查)适用对象:(本、专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院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学科。它着重介绍DV机的使用和操作,通过实际演示和观摩,重点让学生理解影视语言的语法规则,掌握DV影像拍摄和制作知识。通过该课程学习和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视频处理技术、拍摄操作技能和艺术想象力。校园DV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融科技、文学、艺术和创新思维于一体,大学生们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眼中的精彩生活,记录同学们成长历程,记录他们认为美的刹那和生命的真实,这不仅反映了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DV这一独特的视角反映社会人文及文化,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DV机的使用,掌握摄像操作的基本要领,重点理解影视语言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掌握蒙太奇思维方式,基本掌握纪录片创作、摄制的全过程。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DV摄像机结构、操作和使用 (4学时)1结构2操作3使用4实验(二)、影视语言基础 (2学时)1影视语言2影视时空 (1)影视独特的时间结构(2)影视独特的空间结构3电视节目制作(三)、DV摄像造型表现方法 (2学时)1电视景别2摄像角度3纪录片拍摄(四)、运动镜头拍摄 (4学时)1基本类型2运动镜头的应用3DV创作(五)、蒙太奇 (2学时)1叙事蒙太奇2表现蒙太奇3镜头内部蒙太奇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项 学 时 目 数每部分题目学时分配合计讲课 实验 上机 习题 讨论第一部分DV摄像机结构、操作和使用224第二部分影视语言基础22第三部分DV摄像造型表现方法22第四部分运动镜头拍摄224第五部分蒙太奇44合 计122216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点:本课程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对影视语言、影视时空结构、运动镜头等的理解,须建立在演示、操作、示范的基础上,方能够真正理解。实验一、DV机的使用和操作。重点:基本操作要领(稳、准、匀、平)。实验二、电视语言的时空结构。独特的时间结构和独特的空间结构。实验三、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甩、升、降)。要求课堂讲授必须和实际演示将结合,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同时,可以观摩演示操作的视频录像片。六、课程教学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与建议:1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第二章 影视语言基础 思考题:影视屏幕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第三章 DV摄像造型表现方法思考题:摄像构图的法则。第四章、运动镜头拍摄思考题:各类运动镜头的应用。第五章 蒙太奇思考题:分镜头的意义与实践。讨论课:交流DV创作过程与技巧。2本课程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多媒体教室上课,结合光盘、录像资料观摩。3参考教材及图书资料(1)、李黄德 梁书斌编著. DV影像创作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2)、朱景和著. 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大纲制定人:郭富平(副教授) 大纲审定人:大纲批准人: 制定时间:2007年6月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Practices on TV Program Direction and Production)二、 课程编码:1021481006三、 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集技术、艺术、文学于一体,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与时俱进。该课程是为设计与开发视频流媒体学习资源奠定技术基础。它着重介绍电视节目制作技艺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流程、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整体编制过程,提高学生影视作品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视频媒体开发能力。本课程旨在通过人物采访节目的编制和MV模仿秀的创作,使学生系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熟练摄像与后期制作技能。四、课程总学时:54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学时;实验: 54 学时五、课程总学分: 1.5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六、适用专业和年级:08教技本七、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编号实验名称时数实验类别实验类型实验要求每组人数实验一102148100601摄像机的操作3专业验证性必修2实验二102148100602镜头拍摄训练3专业验证性必修2实验三102148100603摄像特技训练3专业验证性必修2实验四102148100604电视采访3专业验证性必修4实验五102148100605熟悉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3专业验证性必修1实验六102148100606Premiere软件转场的应用及字幕制作3专业验证性必修1实验七102148100607Premiere软件运动效果的应用3专业验证性必修1实验八102148100608Premiere软件叠加效果的应用(一)3专业验证性必修1实验九102148100609Premiere软件叠加效果的应用(二)3专业验证性必修1实验十102148100610Premiere软件视音频滤镜的应用3专业验证性必修1实验十一102148100611人物采访节目的编制6专业综合性必修4实验十二102148100612配 音3专业验证性必修5实验十三102148100613剧情片的编制8专业综合性必修4实验十四102148100614文艺节目的彩排与录制7专业综合性必修20八、大纲内容:实验一摄像机的操作(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摄像机的结构。2、理解摄像机的工作原理。3、掌握手动白平衡调整和聚焦调整。4、掌握摄像机操作要领。5、掌握摄像机与电视机的线路连接及摄像机的回放操作。实验内容1、调整摄像机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各部件功能。2、手动白平衡调整。3、手动聚焦调整。4、摄像操作要领示范。5、固定镜头拍摄训练(一)。6、回放镜头分析画面。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摄像机2、电视机3、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4、电池5、白纸实验二镜头拍摄训练(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画面构图与布局。2、掌握固定镜头的拍摄。3、掌握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形式镜头的拍摄。4、理解各景别的艺术表现力和各运动镜头的艺术表现力。5、熟练摄像操作要领。实验内容1、固定镜头拍摄训练(二)。2、运动镜头拍摄训练。3、模仿剧情拍摄训练。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摄像机2、电视机3、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4、电池5、三脚架6、白纸实验三摄像特技训练(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摄像操作特技。2、 掌握镜前加工特技。3、 掌握摄像构图。4、 理解各种特技的应用场合及作用。5、 熟练摄像技巧。实验内容自己设计故事情节,巧妙应用以下特技:1、摄像操作特技淡入淡出、虚出虚入、停机再拍、定时拍摄。2、镜前加工特技遮挡拍摄、倒影拍摄、银镜接景、特殊效果镜拍摄。3、数码特技:频闪、拖影、棕褐色、镜像等效果。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摄像机2、电视机3、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4、电池5、三脚架6、白纸、镂空遮挡板、平面方块镜等实验四电视采访(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固定镜头的拍摄。2、理解运动镜头在电视采访中的应用。3、正确使用拍摄角度和景别。4、掌握对采访主题的提炼。5、掌握新闻采访的单机拍摄和室内人物采访的多机拍摄。实验内容1、自选主题,拟订一份人物采访提纲。2、利用单机拍摄的方法来拍摄新闻采访中的人物现场采访。3、利用多机拍摄的方法来拍摄人物采访。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摄像机与电池2、电视机3、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4、采访话筒5、三脚架6、白纸实验五熟悉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非线编系统硬件环境;2、了解premiere软件的工作环境;3、掌握数字视频的采集、导出;4、掌握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内容1、将数码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内容采集到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硬盘上;2、熟悉premiere软件的工作环境;3、对采集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数码摄像机;3、磁带DV;4、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实验六Premiere软件转场的应用及字幕制作(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3D Motion、Dissolve、Iris、Map等10种转场效果的应用;2、掌握运动字幕、路径字幕的制作;3、熟悉字幕属性的设置。实验内容运用10种转场效果、运动字幕和路径字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相册。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3、局域网。实验七Premiere软件运动效果的应用(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运动效果的设置,如运动路径、运动速度等;2、掌握常用运动效果的实现; 3、学会利用运动效果来美化电子相册。实验内容1、运动效果操练(制作绿野跟踪等);2、美化电子相册。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3、局域网。实验八Premiere软件叠加效果的应用(一)(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Alpha、Chroma Key、Blue Screen Key、Color Key、Luma Key 、Track Matte Key、Image Matte Key等叠加效果的应用; 2、学会利用叠加效果来美化电子相册。实验内容1、叠加效果操练(如虚拟演播室的制作等);2、美化电子相册。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3、局域网。实验九Premiere软件叠加效果的应用(二)(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Difference Matte Key、RGB Difference Key、Screen Key、Remove Matte等叠加效果的应用; 2、学会利用叠加效果来美化电子相册。实验内容1、叠加效果操练(如制作会放电影的文字、制作在廊道里飞翔的小鸟等);2、美化电子相册。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3、局域网。实验十Premiere软件视音频滤镜的应用(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关键幀的设置;2、掌握调整、模糊&锐化、通道、扭曲、噪波与噪波颗粒、透视类等特效的应用;3、学会跟字幕制作相结合制作变形字幕、手写文字、立体字幕、滚动字幕、圆周运动字幕等;4、掌握渲染类、风格化、转换类、切换类等特效的应用;5、学会用滤镜来美化电子相册。实验内容1、 滤镜操练(模拟水中倒影效果、放射模糊效果、多面透视效果、放大镜效果、黑白电影效果等)2、 制作变形字幕3、 制作手写文字4、 制作立体字幕5、 制作滚动字幕6、 制作圆周运动字幕7、 美化电子相册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3、局域网。实验十一人物采访节目的编制(6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采访节目的写作;2、掌握多机拍摄方法;3、掌握声画剪辑方法。实验内容将实验十拍摄的采访内容编制成一个完整的人物采访节目,包括片头、片尾、字幕等内容。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非线性编辑系统2、摄像机与电池实验十二配音(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调音台的操作。2、学会用调音台和Cool Edit 软件录制解说词及对声音效果的处理。3、熟悉解说词、音乐、效果声的混合方法。4、掌握现场拾音技巧。实验内容1、 调音台的操作。2、 Cool Edit软件的操作。3、 解说词的录制。4、 音乐与解说词的合成。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调音台2、话筒3、Cool Edit软件4、DVD播放机实验十三剧情片的编制(8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MTV节目分镜头稿本的撰写;2、掌握现场导演技能;3、熟练拍摄技能;4、熟练后期配音技能。实验内容1、撰写MTV节目分镜头稿本;2、现场拍摄;3、后期制作。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摄像机与电池2、三脚架3、调音台4、话筒5、Cool Edit软件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