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超声诊断讲解PPT专业课件.ppt_第1页
布加综合征超声诊断讲解PPT专业课件.ppt_第2页
布加综合征超声诊断讲解PPT专业课件.ppt_第3页
布加综合征超声诊断讲解PPT专业课件.ppt_第4页
布加综合征超声诊断讲解PPT专业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布 加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2 布 加综合症 Budd Chiarisyndrome BCS 布 加综合症是一种疑难重症 在近十余年来被人们逐渐认识 此病在国内外并不少见 国内以黄河 淮河流域 如河南 山东 江苏和安徽北部以及河北省等地为高发地区 已成为比较常见的疾病 本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从起病至确诊的时间较长 一般为1 7年 尚有长达30年的报道 3 20世纪80年代以前 国内对BCS的认识严重不足 特别是当时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匮乏 难以对BCS作出明确诊断 在过去出版的内 外科教科书中 对BCS的描述甚少 仅仅在门脉高压鉴别诊断的章节中提及 80年代以后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 特别是彩超 CT DSA和MRI等无创性检查在临床的普及和应用 使人们对BCS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BCS病人被发现 但由于病人的经济状况限制和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存在 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BCS患者未能得到及时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4 外科6版第43章门静脉高压附 巴德 吉亚利综合征 巴德 吉亚利综合征也名布加综合征 指的是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以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高压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常见者为肝静脉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隔膜和肝内静脉血栓形成 5 介入治疗技术的日趋普及和疗效不断提高 我国对布 加综合症的整体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尤其在介入治疗的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基本概念 布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CS 是指肝与右心房之间的HV或 和 IVC发生阻塞而引起HV回流受阻 由此产生一系列症候群 注明 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功能性HV流出道阻塞不在本病范畴之内 7 相关解剖 肝内管道系统 两套 1 肝内血管系2 肝内胆管系 8 9 包括门静脉 肝动脉和肝静脉 前两者为入肝血管 进入肝门后与肝管相互伴性形成gisslion系统 肝静脉为出肝血管 行于入肝血管主要分支之间 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25 34 肝动脉 各级分支 小叶间动脉 终末肝微动脉 66 75 门静脉 各级分支 小叶间静脉 终末门微静脉下腔静脉 肝静脉 中间静脉 窦状间隙 肝内血管系 10 根据肝静脉出肝位置分上下两组 上组 较大的三条肝静脉即肝左静脉 内径8mm 肝中静脉 内径10mm 肝右静脉 内径12mm 分别位于三个叶间裂内 肝右静脉变异较多 有时呈分散型 三条肝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有比较固定的方位关系 肝左静脉在下腔静脉的左前方 肝中静脉在右前方 肝右静脉在右侧偏后 三条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称为第二肝门 下组 由数量较多 分支教细小的肝小静脉组成 它们主要引流肝右叶背侧和尾状叶的静脉血 肝小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位置多位于下腔静脉肝段的下部 特称第三肝门 值得注意的是 在分散型肝右静脉的个体肝内 可能出现较粗大的右后肝静脉 内径5 8mm 该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位置较低 主要收集右后叶下段的静脉血 并可以与肝右静脉同时存在 11 以下腔静脉肝段为界 上端为第二肝门 中部为第三肝门 下端为第一肝门 12 下腔静脉 由左 右髂总静脉在腰4 5椎体前方汇合形成 并在椎体前方 腹主动脉的右侧上升 穿膈肌的腔静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在肾水平以上 逐渐伸入肝的后面 直达膈肌的腔静脉裂孔 此段尾下腔静脉肝段 长约7cm 行于腔静脉窝内 与肝实质关系密切 在多数情况下 肝的实质几乎包裹下腔静脉 有时腔静脉窝仅为孔状供下腔静脉经行 下腔静脉穿过膈肌腔静脉裂孔进入胸腔后 随即穿纤维心包 注入右心房的右下部 下腔静脉胸段甚短 下腔静脉属支包括腰静脉 腰升静脉 右精索内 卵巢 静脉 肾静脉 肾上腺静脉 肝静脉 膈下静脉等 下腔静脉 13 病因 BC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 但其病变类型和病因有明显的地域区别 西方国家以肝静脉阻塞型多见 大多有明确的基础病因 如口服避孕药 妊娠 血液性疾病等 而在亚洲则以下腔静脉阻塞型多见 发病原因大多不清 从目前研究来看 一般认为与先天性静脉畸形和体内高凝状态有关 14 病因 1 小肝静脉广泛性阻塞2 大肝静脉阻塞 红细胞增多症和骨髓异常增多症 抗磷脂综合症 口服避孕药和妊娠 PNH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外伤 感染等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 血小板活化 15 病因 3 下腔静脉阻塞以肝后段的膜性阻塞 MOVC 多见 早期认为MOVC是下腔静脉的先天发育异常 最近的组织学研究表明 MOVC是一种血栓机化后改变 16 组织病理学 血栓形成及膜的形成肝脏的病理改变 急性者肝充血肿大 表面光滑 呈紫色 肝内静脉淤血 并有小叶中心带状坏死 慢性者中央静脉淤血 出血 扩张 附近肝细胞变性 坏死 时间较长者逐渐出现纤维化 淤血性肝硬化 并可见门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形成 晚期伴食管静脉曲张 脾大 脾功能亢进 尾叶肥大 17 肝脏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导致进行性肝后性门脉高压 进而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大量腹水 恶液质和肾功能衰竭 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足够侧支循环产生 腹水可逐渐消失 18 正常IVC及其属支的声像图表现 二维图像纵切为宽窄不一的管状结构 近右心房处见明显生理性狭窄 内径受呼吸影响 吸气时IVC肝段前后径变窄呈扁平状 呼气时增宽呈椭圆形 内径 近心段20 24mm 中段 肾动脉水平 19 20mm 远心段 髂总静脉汇合水平 17 19mmHV壁回声明显比门静脉壁回声弱 内径4 5 9mm 19 IVC正常频谱 双峰窄带波形峰值速度随呼吸有明显变化 吸气时血流速度加快 呼气时减低 20 正常肝静脉超声表现 CDFI 均匀一致色彩PW 三相波 21 临床表现 此病多见于青壮年 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大多缓慢 偶有急性发病者症状体征与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的部位 程度 数量 时间 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和代偿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22 肝静脉阻塞时 食欲不振 常被误诊为慢性胃炎 恶心 呕吐 常见于有大量腹水的病人 腹水 为漏出液 早期利尿剂有效 病程延长 效果变差 重者腹水量可以多达20000ml以上 从而被称之为顽固性腹水 大量腹水病人多合并胸腔积液存在 与低蛋白有关 肝脏肿大 普遍存在的体征 在对BCS认识不足时 常被称之为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 但肝脏淤血持续存在加重 导致结节性肝硬化时 肝体积缩小 此时提示预后不佳 腹痛 腹胀 肝大 腹水所致 23 肝静脉阻塞时 脾脏肿大 大多为轻中度 中度以上时可出现脾亢 黄疸 为肝细胞性黄疸 提示肝功损害或合并肝炎 多以巩膜黄染为主 较少发生皮肤黄染 消化道出血 肝静脉阻塞导致门脉高压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直接后果 是引起患者高度重视而首次就诊的主诉之一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腹壁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引起 多局限在前腹壁 肝昏迷 病程长 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常为死亡前兆 24 25 下腔静脉阻塞 压力增高 下腔静脉高压 新概念 以双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障碍为特征 双侧对称和同时发生 双下肢水肿 以小腿显著 重者可波及大腿和会阴部 双下肢静脉曲张 26 下腔静脉阻塞 双下肢色素沉着 初期表现为棕褐色斑点状分布 双下肢溃疡 多发生于小腿部 多为慢性 乏力或双下肢无力 腹壁静脉曲张 活动后心悸 气喘 27 28 继发性BCS 由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血管之外的因素 如肿瘤的侵袭或压迫 导致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的阻塞 在临床上出现类似BCS表现者 称之为继发性BCS 29 IVC癌栓 IVC受肝癌或肾癌浸润发生癌栓的机会较多见肾上腺和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导致表现为单个或数个椭圆形低或中强回声区 与静脉壁分界清晰 有时破坏静脉壁而使管壁高回声线中断或模糊不清 癌栓处IVC局限性扩张 部分癌栓内见彩色血流信号 并可引出动脉性频谱 30 IVC癌栓与血栓的鉴别 癌栓则多为HV或RV癌栓延伸或转移而至 同时能够发现HV或RV癌栓及相应的原发恶性病灶 血栓多由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扩展而来IVC癌栓呈椭圆形 边界规则 血栓则呈管状 慢性血栓边界不规则癌栓内可有滋养动脉血流信号 而血栓内无 31 男 66岁 消瘦 睡眠差半年 尿频 大便不规律 紊乱 尿蛋白 超声右肾下极占位7 9 6 8 5 9cm IVC内瘤栓11 2 3 2cm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布加分型 41 BCS分型 A型 局限性下腔静脉阻塞 B型 下腔静脉长段狭窄或阻塞 C型 肝静脉阻塞随着BCS病例数量的积累和增加 特别是介入治疗已占主导地位 传统的分型已经不能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 新的分型在解剖学 病理学 阻塞的部位 程度与范围 数量 能够被多种影像检查手段共同享用 兼顾习惯性用语 指导介入治疗等基础上 分为3种类型8个亚型 42 下腔静脉阻塞型 下腔静脉膜性阻塞 下腔静脉阶段性阻塞 下腔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 43 肝静脉阻塞型 肝静脉局限性阻塞 肝静脉广泛性阻塞 肝静脉和副肝静脉阻塞 44 混合性阻塞型 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阻塞 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阻塞伴副肝静脉代偿 45 超声检查步骤与方法 超声是诊断BCS的首选和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指导介入治疗及疗效判定和随访 检查步骤 首先观察肝脏和脾脏的大小 回声 包膜 门静脉有无异常 重点扫查肝静脉 下腔静脉 观察其管径大小 管壁回声 有无血管腔的闭塞 狭窄和血栓形成 以及血管交通支的形态 其次观察病变部位多普勒频谱形态 判断血流方向 测定血流速度 最后探测脾静脉 肾静脉 对女性患者还要观察盆腔静脉有无扩张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尾叶 尾叶由于解剖关系 接受较多的门静脉血液供应和具有较多的肝小静脉直接开口于下腔静脉 肝静脉阻塞后 经过尾叶的血流增加 出现尾叶肥大 46 IVC改变 IVC梗阻的超声表现取决于梗阻病因 隔膜 血栓 肿瘤压迫 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隔膜 IVC近右心房处见膜状回声 多数厚1 2mm 常有多发筛孔 有的隔膜可由于回声较低或继发血栓而不易显示 有的隔膜合并纤维化 钙化而为强回声 47 IVC改变 狭窄或闭塞 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狭窄处血流束变细 杂色血流信号 正常的三相波型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的高速湍流频谱狭窄或闭塞的远心端IVC扩张 有的甚至形成IVC瘤 流速减低或出现逆流 频谱形态失常 48 49 50 51 HV回流受阻所形成的侧支循环 HV之间形成交通支往往是血流借HV之间的交通支从回流受阻的HV流向回流不受阻的HV或肝右下静脉 交通支的血流频谱一般为带状阻塞的HV血流通过包膜下静脉与体循环静脉交通 超声能够发现肝周和包膜下静脉扩张 血流流向肝外 52 53 HV回流受阻所形成的侧支循环 第三肝门开放尾状叶内肝小静脉扩张 进而与IVC形成交通支引流入IVC以门静脉分支作为侧支循环 可表现为门静脉血流逆流和脐旁静脉开放等 54 IVC阻塞后形成的侧支循环 IVC回流受阻后 来自下肢和盆腔的血液经深 浅静脉的侧支血管回流右心房彩超能显示的侧支循环有右肾周的侧支血管 汇入锁骨下静脉的侧支血管腹膜后侧支循环则由于受肠道气体干扰较难显示 如脐静脉和半脐静脉的开放 55 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下腔静脉肝段或 和 肝静脉阻塞是最可靠最直接的依据静脉回流阻塞 狭窄或闭塞 远端静脉扩张 侧支循环肝静脉之间交通支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它的出现可以高度提示本病肝静脉扩张 肝淤血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和尾状叶增大等间接征象都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56 诊断布加的金标准 众多影像诊断方法均有重要作用 但是 存在血管交叉重叠 机器条件 检查者经验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产生假阴性 假阳性 血管造影DSA以其直观性成为诊断布加的金标准 digitalsubtractangiography 57 58 59 鉴别诊断 迄今为止 在临床上BCS的首诊误诊率高达80 以上 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此病认识不足 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 对BCS了解甚少 另一原因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均位于腹腔内深部 传统的检查方法 如望 触 叩 听均无法判断静脉有无阻塞 超声科医生要结合临床 重点扫查静脉 60 布加综合征与正常IVC和HV的鉴别 正常IVC近右心房处常有生理性狭窄 但内膜平整 IVC和HV的多普勒频谱形态正常由于扫查切面的关系 可将IVC壁误认为HV的隔膜 或将HV误认为IVC的隔膜 从而造成误诊 但改变扫查部位或扫查方向 则可正确辨认IVC和HV正常人深吸气可导致HV波动性频谱减弱甚至变为门静脉频谱 所以 应在正常呼吸状态下观察HV频谱 尤其在呼气末获得的HV波形较为可靠 61 布加综合征与肝硬化的鉴别 肝炎后肝硬化病人有长期 慢性肝炎病史 体检可见肝掌 蜘蛛痣 肝功检查转氨酶升高 肝炎病毒血清检查阳性 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肝静脉管径正常或细小 BCS肝静脉之间多有交通支形成和增多 特征性间接征象 62 布加与下腔静脉综合征的鉴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