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九章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九章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九章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九章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九章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九章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一、选择题(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2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2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第1题,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是依据流域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第2题,甲地位于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丙地位于渤海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海洋污染。答案:1.a2.c(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4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解析:第3题,该市2009年的第三产业比重约为50%,大于第二产业,说明目前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各地区产业结构应合理发展,而非均衡发展。第4题,缓解资源、能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实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答案:3.c4.b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成为领导城市,到二战后沦为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据此回答56题。5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平坦,水能丰富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d临近海洋,海运便利6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我国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应从“匹兹堡复兴”中借鉴的经验有()a积极整治环境 b扩大工业规模c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解析:第5题,匹兹堡靠近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五大湖沿岸铁矿石产量大,原料丰富。第6题,再生阶段的匹兹堡主要从环境的整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着手,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答案:5.c6.a二、综合题7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在2010年8月26日迎来了30周岁生日。3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30年后,这里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经济总量占全国第四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2:深圳市行政地图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1)能正确描述深圳30年前区域特征的是()a区域经济受中心城市的带动b区域集聚作用加强,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c区域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开始起步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2)简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3)试分析深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下表为深圳和厦门的经济比较,试用区域发展阶段的知识来解释深圳成为“特区经济领跑者”的原因。宏观经济比较gdp(单位:亿元)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厦门5567601 0301 3881 616深圳1 9082 8614 9276 8018 201解析:第(1)题,30年前,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说明其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第(2)题,注意分析深圳经济特区的区位特点和政策支持。第(3)题,结合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值变化,综合归纳。第(4)题,深圳之所以在经济特区中实现经济的领跑,除与香港邻近的外部优势外,主要是自身经济转型,实现了产业的升级。答案:(1)c(2)地理位置优越,邻近香港,交通便利,最早实行开放,政策优势突出。 (3)第一产业比值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呈波动上升,成为经济的主体。(4)早期受香港的带动作用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圳实现了传统加工业的引退,高科技产业增长迅猛,产业升级占有先机。(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区域图,回答12题。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图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及最适宜发展的工业分别是()a河流化学工业 b交通线建材工业c山脉电子工业 d山脉建材工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县界是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即县界划分主要是依据山脉进行的。该区域有高校园区,技术力量雄厚;此外,有飞机场、高速公路,交通较便捷;又有森林公园,环境较优美;故该区域最适宜发展高科技的电子工业。答案:c2该区域各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d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解析: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技术密集型和服务业大大增加;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加工制造业为主;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有少量工业部门。答案:a(2012南京模拟)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丰富的水源解析:第3题,这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北半球的夏季;其中尼罗河沿岸不受季风的影响;尼罗河沿岸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条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三角洲。第4题,这三个区域的光热条件都能满足棉花的生长,因此这三地的农作物都有棉花;河流开发的核心是综合利用与治理;尼罗河沿岸水资源较为贫乏;尼罗河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并非处于世界前列。答案:3.c4.b(2012大连测试)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该省区可能为()a辽宁 b江苏c台湾 d海南6该省区一些山坡被过度垦殖,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a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b坡地地下水位升高c暴雨时坡面水流速度减缓d冬季河流径流量增大解析:第5题,该省区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且比重逐渐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2000年所占比重很小。由此可以判断该省区为发达地区,选项中台湾最符合条件。第6题,台湾山地多、平原少。过度垦殖将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汛期河流流量增大,暴雨时坡面径流流速加快,枯水期流量减小,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坡地地下水位下降。答案:5.c6.a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类活动也不同。读下图回答78题。7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土壤c水分 d经济发展水平8有关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b河流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解析:本题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7题,b地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由于气候干旱,农业只能在有水源的地方才能发展,属于绿洲农业;绿洲一般分布在山麓的冲积扇或洪积扇上,呈带状或点状。第8题,河流是雅鲁藏布江,由于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该河流最后注入印度洋,是一条外流河;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区。河流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该河下游地区在冬季断流,因此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两条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经济比较落后。答案:7.c8.a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完全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10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早期环境污染不大,但到中期污染加大;早期和中期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但后期主要是该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第10题,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应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产业移出地区不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因为其新兴产业会吸纳就业;产业升级会给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答案:9.a10.b(2012烟台调研)读世界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该国核心经济区()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c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d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12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a德国 b美国c英国 d巴西解析:第11题,图中显示该核心经济区的空间范围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人口迁移状况是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伴随着南部和西部地带的崛起,该核心经济区在该国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第12题,根据该国人口和经济区的扩散方向以及相应时间可知该国为美国。答案:11.d12.b二、综合题(共40分)13结合下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中国羊绒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内蒙古羊绒年产量约占中国总产量的50%。羊绒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多需要使用外国品牌出售,我国企业只能获得较低的经济效益;外国企业则从品牌和营销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1)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说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的条件。(8分)(2)从羊绒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特点,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内蒙古羊绒产业竞争力的措施有哪些?(4分)(3)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请简要分析内蒙古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品牌产业。(6分)解析:第(1)题,可从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及交通、科技、劳动力等人文条件两方面分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第(2)题,提升产业竞争力可从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创建品牌效应等方面入手。第(3)题,可针对内蒙古的草场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及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等优势寻求发展之路。答案:(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土地荒漠化严重;冬季易受低温、冻害、雪灾等影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落后;科技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2)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注重信息收集与交流,建立现代化经营模式;创建品牌效应。(3)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毛纺织工业和乳制品业);利用丰富的金属和能源矿产发展冶金、能源、化工等支柱工业;利用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发展特色旅游。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1:为了搭建荒漠化治理全民参与的平台,动员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荒漠化治理这一公益事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与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联袂打造的公益事业品牌甘青宁运营中心2011年11月11日上午在兰州举行了挂牌仪式。材料2:甘肃省地理简图。材料3:20002010年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化。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19.644.835.62003年18.446.734.92005年15.643.441.02008年14.646.339.12010年14.548.237.3(1)甘肃位于我国_部,西南以_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_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_走向,_河流经本省省会_市。(6分)(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_,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_气候,最南端为_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_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_和_地区。甘肃省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7分)(3)下列关于甘肃这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1分)a区域界限模糊b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c具有明显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和其他省市没有任何联系(4)根据材料3,分析甘肃省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2分)(5)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两项回答)(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第(1)题,比较简单,可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