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训练17.doc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训练17.doc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训练17.doc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训练17.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平均增长量b鱼类种群密度平均增长量a鱼类种群密度平均增长量c鱼类种群密度平均增长量d鱼类种群密度2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季节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度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7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数量的两倍8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虚线表示海水中硅酸盐的浓度。图中a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的培养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图中曲线表示针杆藻的生长情况b星杆藻的生长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更高c单独培养针杆藻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大d相同条件下单独培养两种硅藻,星杆藻的k值更小9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10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的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11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二非选择题1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13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loo100300数量(株)1206232166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关系。14下面是有关生态关系的问题。(1)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 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 mg。(2)右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械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 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 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械数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 15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来源,各种生物要_。(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其能量利用效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的特点。(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可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的作用,形成了,被植物利用。(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5)该生态系统把桑基鱼塘与蔗基鱼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原理。练习17生物与环境答案1-5 bdadd 6-11ddadb a12【答案】(1)次生 土壤条件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 13(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2)样方法 柱形图见下图 (3)增长型 (4)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14(1)a d e 能量流动 200 64(2)海星、荔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