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df_第1页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df_第2页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df_第3页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通报2 0 0 5 年第4 4 卷第4 期 耵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何美兰刘晓东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3 1 3 0 0 0 浙江湖州织里中学3 1 3 0 0 0 摘要 T I 图形计算器是一种现代手持技术 它 具有数据处理功能 函数功能 图形功能 简单编程 功能和进行一些数理实验的功能 而且具有很好的 交互性 它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 并进行动态 演示 跟踪轨迹 利用这些功能学生可以充分地参 与探究性活动 主动的建构知识 不仅能增强动手 实验能力 同时还能体会到归纳 猜想等合情推理 重要的数学思想 方法 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 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新的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普遍使用科学 型计算器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 加强数学与信息 技术的整合 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客观条件的限 制 学生每天置身于机房上课显然是不现实的 T I 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使用工具 它具备 符号代数系统 几何操作系统 数据分析系统等 可 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 并进行动态演示 跟踪轨 迹 1 r I 图形计算器是教学 学习和做数学的强有力 的工具 它为数学思想提供可视化的图像 使组织 和分析数据容易实现 它们可以支持学生在数学各 个领域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由于图形计算器的便携 性 灵活性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可能 本文就笔者对 1 r I 图形计算器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谈谈自己 的一些体会 供各位同仁参考 1 运用r 1 1 图形计算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 1利用r 1 1 优化问题情境 利用r 1 1 优化组合 动静结合 能更充分地发挥 各种媒体深刻的表现力和良好的重现力 它所展现 的信息既能看得见 又能自己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 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 有利于启发和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 持 例如教师在讲解利用椭圆的定义作椭圆的图象 时 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自制教具演示 现在可以利 用r 1 1 图形计算器动态演示作图过程 o 掣产 型旦 业 6 与产 o 2T 2 1 一 D 2T 坠守 我们进行分类 向戈轴负向跳r 次 轴方向共 跳s 2 r 次 向Y 轴负向跳i 次 Y 轴方向共跳2 i t 则向 轴负向跳b r i 次 彳轴方向共跳2 6 2 r 一2 i P n s t 一2 r 一2 i 次 r 0 1 2 6 i 0 1 2 b r 得共有方法 c 晓m 碰n 一 s i t 功埘 其中6 旦1 上业 从而我们有 结论3设三维空间内有一个质点从原点0 出 发沿算轴方向或Y 轴方向或孑轴跳动 每次向正方向 或负方向跳1 个单位 经过n 次跳动质点落在点 A s t P 允许重复过此点 处 n s t P n s t P 则 1 n s t P 的奇偶性相同 2 质点不同的运动方法共有 66 7 c r 2 r 晓m c b r i2 m f 种 r 0i 0 其中b 卫 上 万方数据 2 0 0 5 年第4 4 卷第4 期 数学通报4 7 2 3 p 乳跽h 品c 0蠢e 品 p h T H 跏鼠 矿T 一 森 u 1 攀3 8 G 翳 一 F l o F 2 女 I P F l j I P F 2I 2 a a o 一 H i l l N U T 口 R 4 椭圆是动点P 到定点F 1 和定点F 2 的距离之和 为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 程序开始运行后 随着P 点 的移动 JP F lI 与IP F 2I 的长度在随时变化 但是 它们的和是一个不变的数 而且可以随时按 I E N r I E R I 键暂停 再按I E N T E R l 键程序继续运行 这样 一来可以仔细观察图中数值的变化 这时候可以询 问学生那些是变化的 那些设有变化 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程序名称 P R G T l 9 2 P 1 2利用1 f I 突出重点 由于T I 图形计算器可以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 丰富多彩 人机交互 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 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看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 揭示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的本质 从而使教 学的重点更加突出 同时 学生参与教学提供的技 术支持 能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 位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 用 五点法 作出y s i n x 在 0 2 7 r 上的 图象 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利用1 r I 一9 2 绘 图计算器作图功能 可以非常容易演示描点过程和 作图过程 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有利予学生在有限 的时间内快速掌握知识 v s i n x 在全体实数集R 上图象的作图方法是 利用平移图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开始学生很难接 受 可以利用耵一9 2 动画的方法演示平移过程 先 用Y s i n x 在 o 2 丌 上的图象向右平移2 个单位作 出Y s i n x 在 0 4 7 c 上的图象 其它区间的图象可 以用类似的方法作出 最后得出Y s i n x 在全体实 数集R 上的图象 程序名称 P R G S I N l 9 2 P 2 3 4 万方数据 数学通报2 0 0 5 年第4 4 卷第4 期 5 6 利用T I 图形计算器 只须编一个简单的程序就 可以将三角形函数中三角函数图形变换动态地展 现出来 其精彩之处是能够很快实现不同表达方式 之间的转化 这正是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的关于数 形结合的共识 很多过去用传统教法费时费力的问 题 今天普通学生借助图形计算器能够弄明白 而 且兴趣盎然 1 3 利用 1 1 突破难点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 材难点的处理上 有了1 f I 图形计算器 就给我们提 供了一种更为简洁 有效的方法 下面几个实例是 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碰到的几个不太好处理的问 题 但若借助1 f 1 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 1 3 1 简化运算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 但繁杂的运算一直阻碍 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也是使学生对数学敬而 远之的原因之一 r I I 图形计算器强大的数据处理功 能可以把学生从复杂的数学计算中解放出来 避免 做那些烦琐 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 能使学生以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更有价值的观察 探 究 实验 猜想 试证 问题解决等探索活动 这既可 以使得许多在传统条件下令人束手无策的问题的 解决成为可能 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真正的数 学 根据实践 学生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与方程有关 但若遇到复杂的方程时 学生解答方程就显得吃 力 有了n 图形计算器之后 问题就变得很容易了 例1已知复数z 的辐角为6 0 0 且IZ 一1 是IzI 和IZ 一2l 的等比中项 求Iz1 2 0 0 3 全国高考第1 7 题 分析令Z r c o s 6 0 0 s i n 6 0 则lZ 一12 lZz 一2I 1 解方程 1 是学生解决本题的难点 需要灵活 变换 解根式方程 据统计高考得分率很低 利用 一9 2 图形计算器中S o l v e 功能 简单按下几个键 此 处略 可迅速正确帮助学生解决难关 1 3 2 解简单的超越方程 例2目前 市场上某进口轿车的售价约3 6 万 元 此外 一辆轿车一年的养路费 汽油费 年检费 驾驶员工资费等约需6 万元 同时年折旧率约为 1 0 就是说这辆车每年减少它的价值的1 0 大 约使用多少年后 花费在该车上的费用就达售价的 3 6 万元 分析设使用X 年后花费达3 6 万元 则6 x 3 6 0 1 0 1 2 0 1 1 3 6 即 2 0 1 3 x 一1 6 这时 我们可以用 图形计算器的方程求解功 能 输入s o l v e 2 0 1 1 3 X 一1 6 X 再按E n t e r 键 即得 X 5 3 3 3 3 3 6 4 3 不仅如此 我们也可以用 图形计算器作图求 交点的方法求得 设y l 2 0 1 y 2 3 x 一1 6 作 图如下 1 3 3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讨论 例3 讨论函数Y l 0 9 2 3 2 x 一 的单调性 下面让学生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n 一9 2P l u s 图 形计算器 进行探究 按l I 键和l y l 键 分别输入 内层函数y o x 3 2 x Ix 1 a n d x 3 并 用细实线表示 按R 一1 外层函数Y n x l o g ax 嚣 并用虚线表示 按r 6 2 复合函数Y 2 l 0 9 2 3 2 x f 并用粗实线表 示 按R 一4 如图1 所示 按下l I 键和1 w I N D o w I 键 调整窗口 如图2 万方数据 2 0 0 5 年第4 4 卷第4 期数学通报 4 9 所示 辅 r 磷l i l 王a j 山 图1 图2 按下圈键和匡圃键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三 个函数的图像 如图3 所示 图3 结合图像讨论它们的单调性 则一目了然 1 3 4 利用r 1 1 体验数据处理 数学源于现实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是科 学也是技术 2 1 世纪每个公民所需要知道的数学 知识 以数据处理最为重要 人们在工作中 日常生 活中 不断受到数据信息的冲击 广告里的数据频 频出现 大部分涉及数据的应用 由于现实问题往 往涉及复杂的数据 在传统条件下无法直接使用 致使很多 应用问题 中的数据带有强烈的人为痕 迹 甚至因 失真 而出现笑话 现在 借助于T I 等信 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完全可以让学生探索 解决一些E t 常生活和自然科学中的真实问题 使学 生与现实数学亲密接触 消除数学的神秘感 从而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科学观 例4现有某班一份数学考试成绩 下面用T I 图形计算器对这组数据进行直观表示 9 39 65 68 77 98 2 8 89 08 37 85 54 1 8 89 46 17 38 58 8 8 29 57 39 09 07 6 9 26 09 06 4 7 38 6 9 46 79 55 8 1 69 0 9 67 68 88 98 55 8 8 18 7 9 07 76 9 9 5 首先输入数据 4 4 4 5 4 6 4 7 4 8 4 9 然后用数学直方图绘制图表 形象直观 最后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求平均值和方差分析 未完待续 32 o 口 j55 4 4 5 69 0813815583314478 La L a u 广 Z n d X X 广 i e 叉Z 芏5 n n q n 万方数据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何美兰 刘晓东 作者单位 何美兰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313000 刘晓东 浙江湖州织里中学 313000 刊名 数学通报 英文刊名 BULLETIN DES SCIENCES MATHEMATICS 年 卷 期 2005 44 4 被引用次数 4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 10条 本文读者也读过 10条 1 林风 数学教学的好帮手 图形计算器 期刊论文 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2011 3 2 马玉斌 TI图形计算器让数学实验进入课堂教学 期刊论文 数学教育学报2004 13 3 3 朱永厂 新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3 12 4 朱华伟 张景中 论推广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5 44 4 5 姜坤崇 二次曲线定点弦性质的拓广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5 44 4 6 杜彦杰 对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的几点意见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1 1 7 宋寿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数学决策的教学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7 46 8 8 王志进 程关 竞赛不等式的创新证法 向量内积法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5 44 4 9 刘艳云 运用TI图形计算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期刊论文 数学教育学报2004 13 1 10 冯寅 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举例 期刊论文 数学通报2003 1 引证文献 5条 引证文献 5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