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与保健ppt课件.ppt_第1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ppt课件.ppt_第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ppt课件.ppt_第3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ppt课件.ppt_第4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章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 2 第一节幼儿常见病与预防 3 一 上呼吸道感染 幼儿最常见的疾病 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鼻咽部炎症 5岁以内幼儿特别容易得此病 四季均可患病 冬春季多见 1 症状 一般来说 年龄稍大的儿童症状较轻 以鼻咽部症状为主 只有流涕 鼻塞 打喷嚏 咳嗽 咽部充血 有压痛等局部症状 幼儿多为重症 除局部症状外 还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如发烧 乏力 烦躁不安 呕吐 腹泻等 严重的还会因高热引起惊厥 4 2 护理 是幼儿卧床休息 多喝水 饮食要营养且易消化 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如果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 需要做如下护理工作 A 监测体温 每2小时给幼儿测试一次体温 当体温为37 5度时为发烧 B 进行物理降温 可以采用冷敷 酒精擦拭或洗温水澡的方式给幼儿退烧 使其体温降下来 C 服用退烧药 当幼儿高烧时 应给其服退烧药 需根据医嘱 5 预防 1 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 给他多喝白开水 2 房间内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适当的温度 湿度 3 饮食要清淡 多吃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4 轻度发热时 可进行物理降温 鼻子不通气时 可用水汽熏蒸 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5 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 最好是 春捂秋冻 6 保证充足的睡眠 可以增强体质 7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远离感冒患者 避免交叉感染 8 在一天之内有规律地洗手 切断感冒的传播途径 6 怎样科学的 春捂 春天要多穿点衣服 秋天不能很快就穿上冬天的衣服 一 春季穿衣要 下厚上薄 人体的心脏在身体的上部 下部相对远离心脏 所以下体的血液循环较上部差 血液循环差产生的热量就少 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 所以 在气温还不稳定的春季 家长们应注意孩子下体的保暖 尤其是腿脚部的 避免着凉 二 要 捂 的时机春季气温多变 有时在一天的时间内气温会相差很多 所以妈妈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冷热就马上增减衣物 把握好 捂 的时机 能让孩子远离感冒 三 适时增减衣物家长要根据天气情况给孩子增减衣物 当一天的昼夜温差大于8摄氏度时 家长就不能一会给孩子加衣服 一会又给孩子脱衣服 这样很容易引起感冒 随着气温慢慢的升高 不能很快的减少孩子的衣服 要等孩子的身体适应了这个气温后再酌量减少衣服 当气温维持在15摄氏度以上时 就不用 春捂 了 四 给孩子减少衣服要看情况春季的气候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 早晨往往感觉很寒冷 穿的很多 但是到了中午气温升高后 就会觉得穿这么多会很热 但是这时家长不能马上就给孩子脱衣服 当孩子出了很多汗后 也不能马上就给孩子脱衣服 要等孩子身上干爽了再脱 或者用毛巾把孩子身上的汗擦一下 平静一会再脱 春季体质差的孩子更加容易感冒 在这个季节家长们多多注意天气的变化 科学的 春捂 不能过分的增减衣服 在孩子需要保暖的部位适量的增加衣物 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茁壮成长 7 二 腹泻 常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 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免疫功能降低 容易发生腹泻 腹泻会严重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 严重者还会导致脱水 危机生命 一 病因1 感染 因吃了被细菌 病毒 霉菌污染的食物 或食具被污染 引起胃肠道感染 夏秋季多见 也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引起 2 饮食不当 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婴儿 喂养过多 过少 不定时喂养 辅食添加过早或过于突然 3 身体受热和受凉 腹部受凉 贪吃冷食冷饮 二 症状1 腹泻症状轻的 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 大便稀糊状或蛋花汤样 体温正常或低热 食欲不好 2 腹泻严重者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 一日泻数十次 大便呈水状 尿量减少或无尿 食欲减退 伴有频繁呕吐 因大量失水 使机体表现为精神萎靡 眼窝凹陷 口唇和皮肤干燥等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8 三 护理和预防1 护理 1 腹部保暖 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2 已有脱水 无论程度轻重 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无脱水 可服 口服补液盐 根据袋上注明的量 倒人适量凉开水 搅匀后即可饮用 3 不要让腹泻的小儿挨饿 根据病前的饮食情况 确定事物的种类和数量 宜软碎烂 少食多餐 2 预防 1 合理喂养婴幼儿 提倡母乳喂养 合理添加辅食 合理断奶 2 腹部保暖 3 注意饮食卫生 4 及时隔离患儿 发现腹泻患儿时 隔离治疗 做好消毒工作 9 三 佝偻病 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 使钙 磷不能沉积在骨骼上 进而影响幼儿骨骼的生长发育 严重者可导致畸形 1 病因 1 紫外线照射不足 经常晒太阳对幼儿骨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2 生长过快 生长过快的小儿 早产儿 多胎儿体内储存钙质不足 应注意补充 3 人工喂养 母乳中钙磷易于吸收 牛奶中钙磷吸收较差 10 2 症状 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为食欲差 好哭 睡眠不安 多汗 夜惊 由于汗多 头经常在枕头上蹭来蹭去 形成所谓枕秃 后枕部头发脱落呈半环状 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严重者会出现骨骼及肌肉改变 如囟门大 推迟闭合 乒乓球样颅骨软化 颅缝增宽 可出现方颅 肋串珠 鸡胸 脊柱后凸 佝偻病手镯及出牙晚 发育晚 佝偻病的宝宝常伴有贫血 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11 3 预防 1 孕妇应多吃含钙丰富的事物 多晒太阳 2 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为幼儿添加辅食 3 幼儿应该多到户外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随季节进行调整 春夏季可选择早晨或傍晚晒太阳 如果阳光过于灼热 可带幼儿在树荫下晒太阳 秋冬季节 中午前后晒太阳 最好在阳光充足 避风的地方晒 晒太阳时应给幼儿戴帽子 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12 四 缺铁性贫血 1 病因 1 体内储铁不足 胎儿在母体获得铁在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 如果获得铁丰富 则储存的铁可以供其出生后3 4个月造血 储存不足 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早产儿和多胎儿一般储铁量较少 2 饮食缺铁 奶类含铁极少 若幼儿未能及时添加辅食 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较大幼儿偏食 挑食也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3 疾病影响 长期腹泻 肠道内有寄生虫等 13 症状 1 一般表现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 不爱活动 食欲减退 皮肤及黏膜苍白 最为明显的是口唇 口腔黏膜 甲床和手掌 2 造血器官的表现常出现肝 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年龄越小 贫血越严重 病程越久 此症状越明显 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 神经精神变化轻者出现烦躁不安 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理解力降低 反应慢 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 不停的小动作等 4 对代谢的影响出现代谢障碍 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 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 以及影响DNA的合成 食欲不振 体重增长减慢 胃酸分泌减低 小肠黏膜功能紊乱 舌乳头萎缩 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 心脏功能变化血红蛋白降低至70g L以下 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 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 血红蛋白下降至50g L以下 合并呼吸道感染后 可诱发心力衰竭 6 易发生感染 14 预防1 可服用硫酸亚铁 葡萄糖酸亚铁 加服维生素C 可促进铁的吸收 2 患者宜多吃的食物如各种瘦肉 动物肝脏 动物血液 鸡蛋黄等 绿色带叶蔬菜 黄豆及其制品 木耳和蘑菇 芝麻酱等 3 补铁饮食注意服铁勿饮茶 因茶叶中的许多成分能与铁结合 影响药物疗效 铁剂勿饭前服用 这是因为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 饭前服 使人难以耐受 宜饭后服 另外 铁剂勿与牛奶同服 因牛奶中含磷较多 会影响铁的吸收 使疗效降低 4 做好婴儿喂养指导 母乳中铁吸收较好 最好使用母乳喂养 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 采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5 加用强化铁的饮食 足月儿从4 6个月开始 不晚于6个月 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 加强饮食中铁的含量 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 如食用含铁谷类或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 硫酸亚铁滴剂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过1个月 以免发生铁中毒 另外 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 喂不加铁的牛奶不可超过750ml 儿童与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 16mg 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动物饮食 6 做好健康检查工作 定期进行贫血普查 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15 五 龋齿 病因 龋齿即蛀牙 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病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口腔中有细菌存在 会产生酸菌种 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细菌作用发酵产酸 与牙齿接触而致龋齿 一般乳牙出后不久就可患龋齿 6 8岁达高峰 症状 病变的进行一般都很缓慢 先是牙釉质发生龋蚀 牙冠龋坏的部位色泽变成灰黯 牙面上不光滑 易有牙垢堆积 龋齿初期患者不感疼痛 当龋洞发展到牙本质时 遇到冷 热 酸 咸 甜的食物时才发生疼痛 一般是酸痛 如果龋洞较深 与牙髓接近或蛀穿到牙髓 上述性质的刺激可引起难以忍受的酸痛 龋洞内经常有食物嵌入 发出腐败难闻的臭气 随着龋洞不断地扩大 牙冠就会一块块地崩溃 最后只留下残余牙根 16 预防儿童龋齿的日常注意事项1 从小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每次给孩子喂养后 及时用手指牙刷 套在大人手指上 帮助孩子刷牙的牙刷 或纱布将食物残渣清除干净 并按摩牙龈 并注意睡前喂奶不要加糖 只给白水 2 从小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这是预防龋齿的关键 从小养成早中晚刷牙 有效刷牙 饭后漱口的习惯 选用含氟牙膏及儿童牙刷 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家长应该起到榜样作用 要注意言传身教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牙齿健康 3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小自律性差 有的会不自觉地咬手指 吮唇 舐舌 张口呼吸 偏侧咀嚼等 这些习惯会造成儿童的牙颌畸形 一旦发现 家长应给予及时纠正 4 养成合理的结构 经常吃不同类食物如水果 乳制品 谷物 蔬菜 肉 蛋类等富含维生素 钙 磷 氟的食物 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平衡膳食有助于孩子的牙齿健康 5 窝沟封闭剂防龋 当孩子牙萌出后 牙齿的有些部位存在窝沟裂隙 是容易长虫牙的部位 可找牙医用窝沟封闭剂涂于牙面上保护牙齿 材料固化后可长期保留在窝沟裂隙中 阻挡了细菌的侵蚀 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6 定期拜访牙医 与牙医成为朋友 每半年带孩子去找牙医进行口腔检查 不要等到牙齿痛了才去 如果经常找牙医看看 每次看牙不痛 那么小朋友也不会害怕牙医了 而且对小朋友终身有益 17 护牙原则1 护牙从1岁开始 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 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 2 培养孩子刷牙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 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 就该给他刷牙 甚至在孩子出牙前 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 长牙后 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 每天早晚刷两次 3 避免 奶瓶龋齿 儿科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 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 造成口腔细菌 并产生酸性物质 导致龋齿发生 若不及时治疗 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 奶嘴最好冲洗干净 奶瓶中只倒凉白开 4 喝饮料少用吸管 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 专家表示 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 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 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 5 两岁时应告别奶嘴 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 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 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 乃至影响嘴形 专家建议 孩子2岁时 就该扔掉奶嘴 6 当心不利口腔的药物 很多小儿药物中含有糖分 这些成分粘在牙齿上 也会增加龋齿危险 小儿哮喘和心脏病类药物尤其容易导致龋齿 抗生素及某些哮喘药物会导致酵母过量生长 引起真菌感染 因此服完药要漱口 7 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 很多家长认为 教婴幼儿刷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 且小题大做 但专家认为 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 必须严格要求 马虎不得 18 六 肥胖症 肥胖 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 是体内脂肪 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体重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 而体重与身高有关 所以表达身高和体重的关系常用体重指数即体重 千克 身高 米 根据调查结果 儿童正常体重指数为15 5 21 2 超过标准体重20 30 为轻度肥胖症 超过标准体重30 50 为中度肥胖症 超过标准体重50 为重度肥胖症 19 20 肥胖病因 营养过剩 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 婴儿喂养不当 例如每次婴儿哭闹时 就立即喂奶 时间长了养成习惯 以后每遇挫折 就想找东西吃 易致婴儿肥胖 或太早给婴儿喂高热量的固体食品 使体重增加过快 形成肥胖症 妊娠后期过度营养等 均可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心理因素 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 丧父或者丧母 被虐待 受溺爱等 可诱发胆小 恐惧 孤独 而造成不合群 不活动 或以进食为自娱 导致肥胖症 缺乏运动 儿童肥胖一旦形成 由于行动不便 便不愿意活动以至体重日增 形成恶性循环 某些疾病如瘫痪 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力落后等 导致活动过少 消耗能量减少 发生肥胖症 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双亲胖 子代70 80 出现肥胖 双亲之一肥胖 子代40 50 肥胖 双亲均无肥胖 子代近1 出现肥胖 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中枢调节因素 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解功能 控制体重相对稳定 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去平衡 而致机体摄入过多 超过需求 引起肥胖 21 危害 1 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 压迫胸廓扩张受限 顺应性降低 横膈运动受限 影响肺通气功能 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 易患呼吸道疾病 3 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 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4 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 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4 5 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 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因而易患感染性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