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周练试题(无答案)(1).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周练试题(无答案)(1).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周练试题(无答案)(1).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周练试题(无答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周练试题(无答案)成绩 一、基础知识(4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阴晦(hu) 拮据(j) 打盹(dn) 埠(b)头b.祭祀(s) 栈(zn)桥 汲(j)水 粜(tio)米c.嗤(ch)笑 别墅(s) 蹚dng)水 写(xi)意d.寒噤(jng) 牡蛎(l) 腥臊(so) 负荷(h)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蜀岗湿地的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b.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d.扬州市政府为了将“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希望广大市民积极献言献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囊萤映雪者、悬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c.他喜欢收藏各类古董,每当他向别人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d.“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故乡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b.小说骆驼祥子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的人生经历,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之为“诗三百”。诗经按体制上分赋、比、兴三类,运用的表现方法是风、雅、颂。d.叶圣陶写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a b c 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c.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 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c. “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d.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方格内)(8分)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一个(xun) 嚣的时代。可越是这种时代,人们越需要精神的(z)养、心灵的超脱。作为最接近人类灵魂的文学,不该萎(m),而应当执著坚守,茁壮成长,(zhn)放出清新美丽的花朵,陶冶情操,启迪心智。9、默写(每空2分,共20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无可奈何花落去, 。关关雎鸠, 。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 ,百废具兴。二、诗歌赏析(6分)田家 郑獬(xi)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0.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11.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8分)(1)先天下之忧而 (2)长烟一空 (3)尝于邸中为假山 (4)王强使视之 13翻译句子。(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14.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15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4分)香伯 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怡保育才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用电单车载到菜市去卖。他的生意很好,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得清清光光了。一般人想吃香饼,总是顺口说道:“去中央市场找香伯买!”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人,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香伯”。 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香伯,就像是现实生活里的许许多多小人物一般,慢慢地从我生活的画面淡出,淡出了。长大结婚以后,婆家在怡保,自此以后,回返怡保省亲变成了常年事务。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到婆家来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生意真好,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 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大口,那薄若寒蝉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块儿。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记忆,立刻霍地复活了。“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立刻便央她带我去看。 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装订线内严禁写答案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有人见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独终老,劝他寻个伴儿。他倒是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呢,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年幼失学的少年做徒弟,三个人“生死与共”地窝在老屋里做饼。可叹的是,徒弟们学得了三分功夫便以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香饼大王”了,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那些识货的人,不肯随意“屈就”,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然而,许多没有尝过香伯“原装货”的,却傻傻地把“鱼目”当“珍珠”。两个小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发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个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他的神情,是那样地专注,是那样地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夕阳透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