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doc_第1页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doc_第2页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doc_第3页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doc_第4页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家巷小学 ( 数学)学科 ( 一上)年级教案 主备教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010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0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3、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4、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5、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数字0-10,并了解0-10的实际含义。【课题】认识15(1)【课时分配】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2、培养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5各数。使学生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准备】学具盒(备有计数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玩。(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二、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摆一摆,你能根据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2、拨一拨。讲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又添了几个珠子?现在是几个?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问: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3、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试一试。教师边示范学生模仿。4、说一说。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三、巩固新知1、抢答:看图说数。出示图:3根黄瓜,5个西红柿,2段藕,4个萝卜,1棵白菜。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看数涂色3、你们爱吃水果吗?出示1个西瓜,2个菠萝,3个梨,4个草莓,5个香蕉。问:这些水果分别有几个?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数数,写写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15各数,学会了书写15,写数时要注意书写姿势的正确。【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题】认识算盘(珠算)【课时分配】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历史。2.使学生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算盘由框、梁、档、珠组成。3.引导学生体验拨珠的快乐,培养学生对珠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是学生知道算盘由框、梁、档、珠组成。【教学准备】教学大算盘,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人数相等的小算盘,练习纸【教学过程】一、 揭题导入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几只小鸟和几朵蘑菇,你能说一说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下来的?(写一写、扳手指、画一画)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用写一写、扳手指、画一画的方法来计数、数数的。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可以帮助我们数数、计数和计算,想不想认识它?二、 新授师:那我们一起听听这位新朋友的自我介绍吧。多媒体课件演示:课件:小朋友们好!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好朋友,我叫算盘,我最大的本领(特点)是用起来方便、算起来快。不信你试一试。(从中插入一些图片,如:清明上河图各年代的各式算盘,以及算盘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师:小朋友们,这就是算盘爷爷,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课件:欢迎小朋友们来我家!我家的房子是长方形的,中间用长长的条子把房子分成两层,里面用许多柱子撑起来,楼上、楼下住着很多颗珠子。(随着自我叙述,相应部位课件闪烁)课件:小朋友们,我给它们起了好听的名字。四边围墙叫框;中间长长的条子叫梁;里面的许多柱子叫档;楼上住的珠子叫上珠(课件闪烁)。现在请你猜一猜楼下珠子叫什么呢?课件图片:师:小朋友们谁来猜?听一听算盘爷爷说的话。课件:它叫下珠,小朋友们你猜对了吗?(给猜对的小朋友送小礼物)师:小朋友们,算盘爷爷的家真奇妙!让我们跟着算盘爷爷再来认一认它的家。课件:小朋友们跟我一起念一念。算盘四边框、框;中间长条梁、梁;里面柱子档、档;上面珠子是上珠,下面珠子是下珠。小朋友们你可要记住我哦!(教师出示大算盘,小朋友们拿着小算盘边指边念)三、 巩固练习(一) 小朋友们,请你说说我叫什么(1)(2)(3) (二)画一画四、 教学小结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交了一个好朋友,它叫什么?(算盘)让我们一起再认识它的家:算盘四边框、框;中间长条梁、梁;里面柱子档、档;上面珠子是上珠,下面珠子是下珠。【板书设计】【课题】认识1-5(2)(珠算+练习)【课时分配】第(3)课时 课型:练习【课时目标】1.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品,学会用14点数。2.帮助学生学会1、2、3、4的写法,初步掌握这些数的组成。3.掌握14的正确拨珠法,会在算盘上表示14。4.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4的意义及拨珠法【教学准备】大算盘一个、幻灯片小动物捉迷藏,标有1、2、3、4书写笔顺的挂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一)儿歌:坐姿歌教师与学生共同说儿歌坐姿歌。(利用儿歌的形式使孩子掌握正确的坐姿)(二)算盘的结构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昨天到珠心算王国去旅行的情景吗?在那里我们都见到了哪些朋友?(引导学生复习算盘的结构) 二、新课:认识1-4(一)导入(投影:小动物捉迷藏)师:小动物们在草地上捉迷藏,小猪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找到,想请我们去帮帮它。小朋友,你们愿意吗?(二)认识1出示幻灯片,请学生观察有哪些动物,并点数说出各种动物的数量。1.请学生找出数量是1的动物小猫。2.出示数量为l的多个物品,问:这些物品各有多少?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数量是一的物品都可以用“1”来表示。3.引导学生利用算珠来表示l,并说出一颗下珠就代表1。4.教师讲解、示范拨1:用右手拇指拨1颗下珠靠梁,再用右手食指拨去。接着学生操作,教师指导。(三)认识21.请学生找出数量是2的小动物小狗。2.让学生说出它们藏在哪里?(在此出示数量是2的多组物品,先让学生点数,再告诉学生,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2的含义。最后告诉学生:凡是数量为2的东西都可以用“2”来表示。)3.说出在算盘上怎样表示2。4.教师讲解、示范拨2:用右手拇指拨2颗下珠靠梁,再用右手食指拨去。5.学习2的组成:让学生用两个学具(小棒、三角形或小圆片等)摆一摆,把它们分成两组看怎么分,同桌讨论交流,然后学生说一说,老师记录:2能分成1和1。领学生大声说:2能分成1和1,1和1能组成2。(四)认识31.请学生找出藏在草丛后的小动物小兔。2.请学生点数说出一共有几只小猫。然后出示数量是3的多组实物,学生点数后,教师讲解用“3”表示的方法。3.说出三颗下珠代表3,并在算盘上拨珠表示。4.学生操作,教师指导。5.学习3的组成。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汇报(记录)结果整理归纳读读记记”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掌握3的组成:3能分成1和2。(五)认识41.请学生找出藏在花丛里的小动物小鸡。2.有几只小鸡藏在花丛里?(出示4个的多组实物让学生点数)每一组可以用一个什么数字去表示呢?(学生说一说后强调用4去表示)3.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出来,并说出4颗下珠表示4。4.学生操作,教师指导。5.学习4的组成。方法同“3的组成教学,帮助学生掌握4的组成:4能分成1和3、2和2。三、教学14的写法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些什么呀?(认识了1、2、3、4和在算盘上拨珠表示1、2、3、4)对,说得很好!那你们会写1、2、3、4吗?(可让一两个小朋友写一写,并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为了帮助小朋友记住和学会这些数的写法,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1.出示1、2、3、4的书写笔顺挂图,范读儿歌。1、2、3、4歌1像悟空千钧棒,一竖笔划最简单;2像鸭子水中游,上弯下平也不难;3像耳朵弯又弯,半环下面再半环;4像小旗飘飘扬,一角一竖一起玩。2.讲解1、2、3、4的记忆方法和写法。 四、巩固练习(一)拨一拨师:小动物们玩累了,小猪给它们准备了草莓。它是按照小动物的数量来分的,我们一起看看它分的对不对?1.大象1个草莓,请学生在算盘上拨珠表示出l,再拨去;2.小兔一个草莓,请学生在算盘上拨珠表示出2,再拨去;3.小猫3个草莓,请学生在算盘上拨珠表示出3,再拨去;4.小鸡一个草莓,请学生在算盘上拨珠表示出4,再拨去。(二)连一连教师出示小动物们的“家”。小猫的“家”用算珠表示l,小狗的“家”用算珠表示2.小兔的“家”用算珠表示3,小鸡的“家”用算珠表示4。师: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它们的身上有自己的房门号(数字),我们来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吧。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巩固所学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和它们做朋友。五、完成“想想做做”5-9题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在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也可以根据摆好的卡片进一步讨论:哪个数在哪个数的前面,哪个数在哪个数的后面,哪个数在哪两个数的中间。2、出示花瓶图:在这幅图中,每个花瓶里都缺少几朵花,用水彩笔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让学生各自分一分,再说说分类时的思考过程。4、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选择6个同学照图中的样子站成一队,让每个人分别说说自己的前面和后面各有几个同学。排在第一的同学前面没有人,排在最后的同学后面的没有人。5、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作业设计】【课题】认识几和第几【课时分配】第(4)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区分几和第几。教学难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1、出示排队买票图。2、谈话:(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2)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3)反过来,排在第二的是谁?排在第五的是谁?这里的第二指的是几个人?第五指的是几个人?(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二、进一步感悟新知1、“想想做做”第3题。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1)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1) 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2、“想想做做”第4题。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呀?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3、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多少,“第几”只是其中的一个。三、巩固深化1、摆一摆。教师说摆5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3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同桌互练。2、涂一涂。“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4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同?四、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2、“想想做做”第2题(左边)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3、“想想做做”第5题。讨论: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4、你能用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5.“你知道吗”让学生说说领奖台上共有几只小动物,他们各得了第几名回答后,适当追问判断的理由五、总结评价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题】0的认识【课时分配】第(5)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 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 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0的具体含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0”自我介绍: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1。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用哪个数来表示。指导写0。强调: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2、教学例2及0的写法。指导看例2图。想想:这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师生一起写0,指导学生写0。3、教学例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看看你们的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么排列的?请你从左往右依次读一读。3、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0,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吗?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1) 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2) 小猴看了很谗,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3) 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4) 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数上的桃吗?2、“想想做做”第2题。结合题目让学生说说0所表示的意思。3、“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从05开始数再排。4、“想想做做”第4题。除了尺子上见到0,你还在哪里见到过0?四、全课总结1、“0”问: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吗?2、请小朋友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看到过0。【板书设计】【课题】认识5和0(珠算)【课时分配】第(6)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使学生理解5的意义,建立物、数、珠的对应关系。2.使学生学习和掌握5的拨珠方法,并能在大脑中建立5的珠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5的拨珠方法和在脑中建立珠像。教学难点:上珠和下珠所表示的数值不同。【教学准备】教学用大算盘,5的珠子宝宝,多媒体课件,奖品小红旗,15的珠像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一)拨珠练习(三档练、四档练、全盘练)1.拨入1,再拨人3,拨去4;2.拨入2,再拨入2,拨去4;3.拨入4,拨去2,再拨去2;4.拨人4,拨去3,再拨去l。(二)想珠练习(师读数,学生想珠)分别读2、3、1、4,小朋友想珠,然后对照珠像图。二、新授(一)故事导入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所以珠算王国的国王很高兴,他要邀请小朋友们去他的王宫做客,你们高兴吗?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朋友们来到了王宫,看到珠子宝宝l、2、3、4已经来了,他们在王宫里和珠子宝宝们开心地玩着。“嘭、嘭、嘭”,有人敲门,国王问:“谁呀?”这时,珠子宝宝和小朋友们都来到门口,想看看又有哪位新客人来了。只听外面回答:“是我呀,我也是你的珠子宝宝。,国王听了赶紧打开门,一看是AAA,国王笑了,问:“我的宝宝,你几岁了?,珠子宝宝说:“看看我头上的头发就知道了。”国王和小小朋友们一起数:“哦,我们知道了。你5岁了。”国王继续说:“孩子,你已经5岁了,.你可以做1、2、3、4他们的哥哥了,以后你就住在算盘的二楼,做梁上珠吧。”小朋友们和珠子宝宝一起送珠子哥哥5上二楼。师:二楼的珠子哥哥虽然只有一颗珠子,但他已经5岁了,所以他表示的数量就是5小朋友要记住哦。(二)5的物、数、珠对照教学师:哪位小朋友能说出有关5的物品或实物?(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个篮子有5朵红花,一个班级里5个小朋友,一个停车场有5台汽车,一只大花猫领5只小花猫,一面红旗上有5颗五角星)对于积极发言或表现出色的学生奖励小红旗。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所以凡是表示5的物品,我们都可以用上珠5来表。(三)5的拨珠法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树上飞来5只小鸟,拨入5,右手食指拨上珠靠梁。2.5只小鸟飞走了,拨去5,食指拨上珠离梁。3.随教师一起拨珠练习:游来5条小鱼,拨珠靠梁,加5;5条小鱼游走了,拨珠离梁,减5。(四)5的拨珠练习三档练,四档练,全盘练。(先右手,然后左手,最后双手)三、儿歌巩固师:飞来一只小鸟,用什么表示?(用一颗下珠来表示)飞来两只小鸟,用什么表示(用两颗下珠来表示)师:小朋友们回答得真好!为了帮助小朋友记住一颗下珠表示1,一颗上珠表示5,老师这里编了一首儿歌,请你们记住哦!学算盘,先记珠,梁上梁下分两组。梁下一珠表示1,梁上一珠表示5。小朋友们记住它,打起算盘不糊涂。小朋友站起来边拍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四、想珠、画珠练习1.5的画珠。师示范,学生画,画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并奖励小红旗。2.1、2、3、4、5空拨。3.想1、2、3、4、5的珠像。五、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那么他是谁呀?(5)回家后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并向他们表演一下5的拨珠方法,看哪位小朋友表演得好,并能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和奖励。下次上课的时候向大家汇报,老师同样也要奖励你噢!【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题】认识等于(=)、大于()、小于(和或、”。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问:4和4同样多,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看书。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问:长的是什么样子?怎么写呢?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和、,口头比较两数的大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7、“想想做做”第8题。照样子摆一摆,边摆边完成。启发:从1个正方形到2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 从2个正方形到3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 像这样摆4个正方形还要添几根小棒?8、“想想做做”第9题。指一指多出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然后再填数。四、总结评价在这节课里,小朋友们表现都不错,那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题】认识10(珠算)【课时分配】第(13)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目标】学会10的拨法【教学准备】大算盘【教学过程】一、复习1、 熟悉算盘:算盘的组成,珠姐弟的意义;2、 打算盘的姿势:听口令练习三次;3、 拨19二、学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