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海底奇光.doc_第1页
一五 海底奇光.doc_第2页
一五 海底奇光.doc_第3页
一五 海底奇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五 海底奇光儒勒凡尔纳【课文要点】一、常识简介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年-1905年)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他一生写了八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他小说中所提出的的科学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至今还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力。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数亿读者的喜爱。 海底两万里主要情节: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鹦鹉螺号”。阿龙纳斯及其同伙乘“鹦鹉螺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二、内容梳理1.音形义 清澈:清而透明。光彩夺目: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诱饵: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蝾螈(rng yun):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生活在水中,卵生。赞叹不已:已 止,完。连声赞赏不止。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2.精彩语句根据(1)我错了,我迅速地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这句话前后重复的强调“我错了”;开始觉得“我”错了,然后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证实的确是自己错了。这样的表述体现了“我”被这海底的奇光所震撼到,有一种不敢置信的语气;同时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从而引出下文的海底奇光。(2)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粟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质诱饵,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海底微生物的数量,“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充分表明了海底微生物之多;同时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奇光”的形状与色彩,将海底世界描写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3.文章段落(全文共7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描写“鹦鹉螺号”因故停航、整修。因为“电动仪器停止了运转”,“螺旋桨不在转动”,从而为下文仔细观察和发现海底奇光做铺垫。第二部分(26):“我”和同伴们在“鹦鹉螺号”漂荡中亲眼目睹了海底奇光。第三部分(7):海底奇光的现象留给“我”的疑问和思索。三、写作特色本文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景物描写的生动性。从准确性来说,文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写海底微生物之多;从景物描写的生动性来说,文中的“耀眼”、“光彩夺目”等词语,不仅表现了奇光的颜色和光亮,还与末段中的“眼花缭乱”一词相呼应;又如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而逼真地表现海底奇光奇异的特点,使文章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基础测试】一、分类训练1.填空。本文选自 著名小说家 的 ,与 、 合称为“凡尔纳三部曲”。2.根据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突然,鹦鹉螺号被 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 的海水。(2)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 金属船壳,变得更加 。(3)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 ,我们更加 。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炽( ) 咄( ) (1) 帜( ) (2) 拙( ) 枳( ) 茁( ) 4.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1)悠然自得: (2)眼花缭乱: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曜眼。 ( )( )(2)我发现在这不烫的火光中又美丽又敏婕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 ( )(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一整天,我心中有种种不祥的预感,十分不安。B.我家门前的小池塘一直很清晰。C.爸爸对我在学校的表现赞叹不已。D.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详细地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 二、综合训练 根据要求答题。发生魔术般迷人的力量,在珊瑚的丛枝中间,我又看到一样新奇古怪的珊瑚树,海虱形珊瑚,节肢蝶形珊瑚,又有些团聚成堆的珊瑚,有的是青,有的是红,真的像是铺在石灰地上的海藻,这些珊瑚堆,生物学家经过长久的讨论后,才明确地把它们列入植物中。但根据一位思想家所指出,它们或者就是生命刚从无知觉的沉睡中挣扎起来,又还没有完全脱离矿物的物性。1.用原文描述新奇古怪的珊瑚树是什么样的。 2.仿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训练】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我正观察着这种状况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鱼看起来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阴影。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清澈的海水。我错了,我迅速的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鹦鹉螺号正漂浮在 (ln gung)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 (chun k),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的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 (s l)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 (f ln)的有机质诱饵,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1,根据拼音写汉字。2.上文第二段中有两处使用了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3.海底奇光的“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试分析文中画横线两次强调“我错了”的作用? 4.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画“ ”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海底森林 这森林中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当我们走到树,林中间阔大的拱形枝干之下,我的眼光首先就被林中树枝排列的奇特形状所吸引,感到奇怪的是这种形状,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林中地上并没有生长什么草,小树上丛生的枝权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而且这些水草叉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回复原来的笔直状态。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不久我便看惯了这种古怪的形状,同时也习惯了我们四周的相对的黑暗环境。林中地上随处有尖利的石块,很不容易躲开。海底植物,据我看,在这里是应有尽有了,比产量较少的南北两极地带或热带区域,可能更为丰富。不过,在几分钟内,我不知不觉地把动植物两类混淆起来,把植虫动物当做水产植物,把动物当做植物。本来,谁能不弄错呢?在海底下,动物界和植物界是十分接近的。我注意到,这里植物界的所有产物与土壤只有很肤浅的联系。它们没有根系,只要是固体,不管是沙、贝壳、介壳或卵石,都可以支撑它们。它们不需要它们提供营养,只求有个支撑点。这些植物自生自灭,其生命的源泉就是那支撑和滋养它们的海水。它们大都不长叶子,而是奇形怪状的叶带,色彩也不丰富,只有玫瑰红、胭脂红、青绿、暗绿、浅黄、灰褐等颜色。我在这里看到的不是鹦鹉螺号潜艇上风干的标本,而是犹如开屏争艳的孔雀彩贝、朱红色的瓷贝、伸展着可食用的嫩芽的片形贝、纤细柔软高达15米的巨大海藻、一束束茎长在顶端的海草、以及其他许多无花的深海植物。一位风趣的博物学家曾经说过:“有趣的反常,奇怪的环境,动物在那里开花,而植物则无花可开。”在如同温带树木一样高大的各种乔木植物之间,在它们“潮湿”的阴影底下,长满了鲜花盛开的荆棘丛,一排排植形动物树篱上像花一样盛开着花纹弯曲的斑纹脑珊瑚、触须透明的淡黄石竹珊瑚和草坪般丛生的石花珊瑚,还有像蜂鸟一样成群结队地穿梭于“树枝”之间的蝇鱼也赶来点缀这个梦幻般的仙镜,而颌骨上翘,鳞甲尖利的黄色囊虫鱼、飞鱼、单鳍鱼等则像沙锥一样,围在我们左右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