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合同编号:96-220-01-02-02分子题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渗流分析和防渗结构的研究上游面防渗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999年8月15 审 核:孙君森 校 核:金双全 编 写:林长农 试验人员:林长农 金双全 刘汉庭 史武祥 何祖湘 梁 萍 黄东霞 陈瑞良 刘 蓉 成 方 李双艳 朱育岷科研所编制目 录1 前 言12 试验用材料及基本试验资料23 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33.1 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43.2 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43.3 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室内试验)53.4 变态混凝土性能74 结论与建议14 1 前言设计研究中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规模巨大,电站装机5400MW,最大坝高216.5m,上游迎水面面积7.71万m2,水库库容为272.7亿m3,是一个多年调节水库。由于库大水深,放空机会少,检修条件差,要求防渗结构可靠、耐久、简单、并且对施工进度影响最小。龙滩高RCC重力坝上游面拟采用的防渗结构方案有: 继续改善RCC性能的防渗方案,如对大坝迎水面高程300.00m以下的变态混凝土与二级配RCC作防渗体部分,建议掺BS等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面板与三级配RCC组合防渗方案; 坝前迎水面变态混凝土内配筋作为防渗方案; 钢板护面防渗方案;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防渗方案。龙滩大坝典型剖面及RCC材料分区图分别见图1及图2,RCC性能要求见表1。 图1 龙滩大坝典型剖面图 图2 坝体RCC材料分区图 本试验研究就是考虑上述第一种方案,即在上游面采用1.5m以上厚度的二级配变态混凝土的防渗方案。由于变态混凝土现阶段无国标或行业标准指导试验室试验工作,并且从最近召开的“RCC99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也没有看到系统的试验资料,因此,我们针对变态混凝土做了初步室内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变态混凝土的变态方式、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以及变态混凝土的强度、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绝热温升、抗剪断特性等。现将试验成果整理如下。表1 龙滩碾压混凝土材料分区及其主要性能要求表分区编号RRRR使用部分高程250.00m以下的坝体(下部)高程250.00m至300.00m坝体(中部)高程300.00m以上坝体 (上部)坝体上游面防渗混凝土主要控制因素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低热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低热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低热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抗渗、抗冻VC值(s)57575757建议胶材总量200kg/m3180kg/m3160kg/m3240kg/m3骨料级配三三三二密实度98%98%98%98%容重 (kg/m3)2400240024002400渗透系数 (cm/s)7.81087.81081.01071.8109强度等级C25C20C15C25抗拉强度 (MPa)2.01.81.42.0极限拉伸85106801067510685106抗冻标号D100D100D100D150抗剪断强度f主体1.17层面1.05主体1.07层面0.93主体1.0层面0.90主体1.17层面1.05C (MPa)2.161.702.101.501.970.952.161.702 试验用材料及基本试验资料2.1 原材料水 泥:柳州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田东级粉煤灰骨 料:大法坪灰岩料场人工砂及人工碎石外加剂:ZB-IRCC15、DH9、BS(水剂)2.2 混凝土配合比本试验研究共考虑了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两个品种,由于试验研究的重点不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以,对于变态混凝土用基本配合比资料参考原龙滩工程“八五”攻关成果,由于外加剂品种与过去有所不同,故采用上述各外加剂对配合比进行了调整。基本配合比资料分别见表2.2-1及表2.2-2。表2.2-1 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参考配合比(“八五”攻关成果)序号 W CFSP(%) F CF(%)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 (kg)备 注WCFSG小G中外加剂10.50382014022456730600600木钙0.56, 801 0.084常态混凝土20.41395898100140843528791FDNM500(R) 0.72碾压混凝土表2.2-2 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使用配合比 (本试验研究成果)序号试件编号 W CFSP(%) F CF(%)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 (kg)备 注C+FWCFSG中G小外加剂199020.410382028011522456730600600ZB-1RCC15 1.12DH9 0.028常态混凝土299030.375382028010522456730600600BS 8.4399040.410382028011522456730600600ZB-1RCC15 1.12499050.410382028011522456730600600ZB-1RCC15 1.12DH9 0.011599010.346395824083100140843791528ZB-1RCC15 0.96DH9 0.024碾压混凝土699190.304395824073100140843791528BS 7.23 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变态混凝土目前没有规范可循,因此,本试验研究按以下基本试验原则进行: 变态混凝土是指在已拌制好的碾压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浆等,使其演变成具有一定塌落度的混凝土; 参照原龙滩工程“八五”攻关二级配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配合比C25(90d),改用ZB-1RCC15、DH9、BS(水剂)外加剂进行验证调整试拌工作,使常态混凝土拌和物塌落度达到610cm,碾压混凝土拌和物VC值达到3秒; 变态混凝土变态用胶材量按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的差值控制; 变态混凝土变态用材料分别考虑了水泥浆和高性能掺合料浆两种; 变态混凝土的变态方式分别考虑了机口变态、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三种形式; 变态混凝土的成型工艺主要从不同的变态方式(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和不同的成型振动时间(10秒、30秒、50秒)等方面进行考虑; 常态混凝土试验遵循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 碾压混凝土试验遵循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3.1 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比选试验,是在相对固定变态混凝土的变态用浆量以及水灰比的情况下进行。成果见表3.1-1。表3.1-1 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比选试验成果表序号试件编号变态材料90d抗压强度(MPa)90d劈 拉强 度 (MPa)拉压比(%)成型工艺胶材类型及用量(kg/m3)用浆量(kg/m3)用水量(kg/m3)水胶比19910水泥(浆)40.067.027.00.67542.493.418.03二次装模变态,振动10秒2991137.783.298.70二次装模变态,振动30秒3991237.513.258.66二次装模变态,振动50秒49913高性能掺合料(浆)40.067.027.00.67531.532.999.48二次装模变态,振动10秒5991432.683.239.88二次装模变态,振动30秒试验成果表明,掺水泥浆比掺高性能掺合料浆,对于变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均有所提高,但拉压比值要低些。使用这两种变态材料均可使变态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满足C25要求。由于高性能掺合料掺入不会引起水化热值升高,并且其价格比水泥便宜,故可进一步研究其用作变态混凝土变态材料的可行性。3.2 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的比选试验,是在相对固定变态混凝土变态用材料的情况下,分别考虑机口变态、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三种变态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成果见表3.2-1。试验成果表明,从三种变态方式来看,二次装模变态的方式较好。表3.2-1 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比选试验成果表序号试件编号变态材料90d抗压强度(MPa)90d劈拉强度 (MPa)拉压比(%)成型工艺变态方式水泥用量(kg/m3)用水量(kg/m3)水胶比19910二次装模变态40.027.00.67542.493.418.03振动10秒2991137.783.298.70振动30秒3991237.513.258.66振动50秒49920一次装模变态40.027.00.67536.302.928.04振动10秒5992133.623.098.83振动30秒6992234.343.379.81振动50秒79908机口变态40.032.00.8034.61振动10秒8990929.00.72537.60振动30秒3.3 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室内试验) 变态混凝土的成型工艺选择试验主要从不同的变态方式,即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不同的成型振动时间,即振动10秒、15秒、30秒、50秒;不同的变态用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的。试验还同时考虑了掺不同的外加剂的情况。试验成果见表3.3-1。 初步试验成果表明,由于变态混凝土的变态方式不同,成型振动时间不同,使用的变态材料等不同,都将直接影响变态混凝土的质量。从选择的变态方式来看,成型插捣装模时变态方式以分二层为好,也就是说要控制变态混凝土的变态层厚度,初步试验认为以8cm左右为好,水泥浆易渗入混合,试体均匀性较好。从选择的成型振动时间来看,以成型振动10秒左右为好,即控制在2倍VC值左右。从碾压混凝土使用的两种外加剂配成的变态混凝土来看,在变态用浆量相近的情况下,它们使用效果不同,其中使用BS外加剂的变态混凝土的强度值略高。对使用两种外加剂配成的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变态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变态混凝土的强度值接近常态混凝土而高于碾压混凝土,并且变态混凝土强胶比(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的比值)与常态混凝土相近。表3.3-1 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选择试验成果表序号试件编号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90d抗压强度(MPa)90d劈拉强度(MPa)拉压比(%)强胶比碾压混凝土用外加剂混凝土类型成型方式水泥用量(kg/m3)用水量(kg/m3)水胶比振动时间(秒)19907二次装模变态40.032.00.801036.503.429.370.130二合一变态混凝土2990940.028.50.7131539.583.438.660.1413991040.027.00.6751042.493.418.030.1524991140.027.00.6753037.783.298.700.1355991240.027.00.6755037.513.258.660.1346991840.028.50.7131042.523.538.300.152BS变态混凝土7991940.028.50.7133044.593.397.600.15989906一次装模变态40.025.00.803031.023.2710.540.111二合一变态混凝土9992040.027.00.6751036.302.928.040027.00.6753033.623.098.830.12011992240.027.00.6755034.343.379.810.123129901一次装模成型1034.762.938.430.145二合一碾压混凝土1399023036.983.359.060.132二合一常态混凝土1499191034.430.143BS碾压混凝土1599031044.183.497.900.158BS常态混凝土1699043047.384.299.050.169ZB-1常态混凝土1799051548.363.857.960.173ZB-1常态混凝土备注: 二合一为ZB-1RCC150.4%+DH90.01%; 8#水泥浆不易渗入,故停留30分钟后振动成型; 16和易性不好。3.4 变态混凝土性能 为了探讨变态混凝土的性能,我们根据前述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成型振动时间、变态用材料等初步试验研究成果,选择了不同的工况进行变态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与相对渗透系数比较试验(14组);变态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2组);变态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1组);变态混凝土抗剪断试验(2组)。由于时间和经费关系,试验组数有限,但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与性能奠定了基础。3.4.1 变态混凝土的耐久性 根据前述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等初步试验研究成果,选择了不同的工况进行变态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与相对渗透系数比较试验。试验成果见表3.4.1-1。表3.4.1-1 变态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成果表序号试件编号抗渗等级(龄期)相对渗透系数(cm/s)容重(kg/m3)混凝土类型备 注19901W20(90d)4.1610102461碾压混凝土掺二合一29902W20(90d)3.9510102272常态混凝土掺二合一39903W20(100d)2.2110102472常态混凝土掺BS49904W20(100d)2.3210102442常态混凝土掺2B1RCC1559905W20(110d)4.1510102472常态混凝土掺2B1CC1569909W20(110d)4.831092461变态混凝土掺二合一79915W20(143d)3.4610102461变态混凝土同9911工况89916W20(143d)4.8410102461变态混凝土同9912工况99917W12(160d)1.351092461变态混凝土同9913工况109918W18(147d)2.091092491变态混凝土掺BS119919W18(147d)2.531092491变态混凝土掺BS129920W12(160d)1.741092461变态混凝土掺二合一139921W12(164d)2461变态混凝土掺二合一149922W12(164d)4.031092461变态混凝土掺二合一试验成果表明,变态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较高,同时相对渗透系数基本上与常态混凝土相近。3.4.2 变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为了了解变态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泊松比等性能参数,选择了9909#、9918#进行对比试验,成果见表3.4.2-1。试验成果表明,由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较高而变形量相对较小,所以导致变态混凝土抗拉弹模较高,拉压弹模比值也高。表3.4.2-1 变态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成果表项 目试件编号试件尺寸99099918抗压弹模(104MPa)3.873.62150300mm3抗拉弹模(104MPa)4.364.62100100515mm3抗拉弹模抗压弹模1.131.28泊松比0.2260.187轴心抗压(MPa)34.0736.70150300mm3轴心抗拉(MPa)3.563.43100100515mm3轴心抗拉轴心抗压(%)10.459.35极限拉伸值(10-6)9480100100515mm3抗压强度(MPa)39.5842.52150150150mm3劈拉强度(MPa)3.433.53150150150mm3劈拉强度抗压强度(%)8.668.30轴心抗压抗压强度(%)86.0886.31外加剂二合一BS3.4.3 变态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选取9909#作代表进行试验。试验初始温度值为20.1, 28d最高温升值达到30.20,温度升高10.10。绝热温升表达式为:T。绝热温升过程曲线见图3.4.31.试验成果表明,变态混凝土在28d时,每千克胶凝材料产生的温度升高值约为0.108,碾压混凝土为0.08(“八五”攻关成果),常态混凝土为0.119(“八五”攻关成果),其介于两者之间。3.4.4 变态混凝土抗剪断变态混凝土抗剪断试验选取9915#(同9911#工况)和9916#(同9912工况)两组,试验成果见表3.4.4-1及图3.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界首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扁鹊考试题及答案
- 考试题及答案数学
- 切线考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解剖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眼科基础知识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高级养老护理员理论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版三方公司环保设备更新借款合同
- 2025独家销售合同:智能家居系统区域独家代理协议
- 中学政治九年级《坚持改革开放》说课课件
- 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
- 《中国民航发展史》课件-第一章 中国民用航空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 2024年(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地球物理勘探合同范本
-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件-机翼结构
- 渠道维护工考试题库考点
- DL-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 游戏传媒策划方案
-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详细超值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