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3.2.2真题预测+新题快递.doc_第1页
中考语文 3.2.2真题预测+新题快递.doc_第2页
中考语文 3.2.2真题预测+新题快递.doc_第3页
中考语文 3.2.2真题预测+新题快递.doc_第4页
中考语文 3.2.2真题预测+新题快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预测新题快递一、(2012仙岩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注】白:告诉。车骑:车骑将军桓冲。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甚以为忿 ( )(2)家人咸以惊骇 ( )(3)云是变怪 ( )(4)果如之 ( )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译文:_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鸣机夜课读记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暇:空闲。痊:病愈。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病愈。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暇更录唐宋人诗 ( )(2)未尝寝 ( ) (3)辄指壁间诗歌 ( )(4)然则何以解忧 (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铨则坐枕侧不去 委而去之b.然则何以解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铨即持书诵于侧 战于长勺d.铨诵声琅琅然 满目萧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译文:_(2)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译文:_4.对待母亲,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联系实际,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答: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唐太宗论弓矢上谓太子少师萧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弓工:造弓的工匠。邪:不正。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朕少好弓矢 ( )(2)皆非良材 (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4)数延见 ( )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乃 令 京 官 五 品 以 上 更 宿 中 书 内 省。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译文:_5.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答: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明成祖问讲官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此系上之人好恶,如明主在上,必君子胜矣。”又问:“明主在上,都不用小人乎?”曰:“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选自余继登典故纪闻)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成祖顾问讲官 ( )(2)君子守道而无欲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译文:_3.为什么“小人易进难退”?(用原文回答)答:_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主张“远小人”,本文却认为小人也可用。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答:_五、(2012江苏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5题。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魏武帝:曹操。 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众寡:人数少。 建:提出。 吴会:吴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亮少有逸群之才 ( )(2)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 )(3)身使孙权 ( )(4)江南悉平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必以分人b.乃建奇策 执策而临之c.江南悉平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d.甚敬重之 怅恨久之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备 得 用 与 武 帝 交 战 大 破 其 军 乘 胜 克 捷。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译文:_(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译文:_5.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答:_六、(2012吉安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选自海峰先生文集)【注】富溢:极富。别馆:即别墅,指住宅以外另建的园林馆舍。工:精巧。勤劳王事:为朝廷效力。临朐:地名。訾:毁谤、非议。欹:斜。有以自得:自己有所领悟。殷:深。朘(jun):剥削。苑囿:园林。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雍 正 之 初 予 始 至 京 师 则 好 游 者 咸 为 予 言 此 地 之 胜。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榜:_ (2)累:_3.用自己的话说说万柳堂昔盛今衰的景色变化。答:_4.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答案解析一、1.答案:(1)很、非常、十分 (2)都 (3)说 (4)果然、果真2.【解析】选b。“之”在例句和b项中都作代词。a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作助词,可译为“的”;d项,作动词,可译为“到,往”。3.答案: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玄开玩笑罢了!4.【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句,围绕“心胸狭窄”“凶残”或“心狠手辣”作答。答案: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是一个凶残的人。附【译文】南郡公桓玄还是小孩时,和堂兄弟们各自养鹅来斗。桓玄因为鹅常常斗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于是就在夜间到鹅栏里,把堂兄弟们的鹅全杀掉了。天亮以后,家人全都被这事吓呆了,说这是妖物作怪,去告诉车骑将军桓冲。桓冲说:“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玄开玩笑罢了!”追问起来,果然如此。二、1.答案:(1)抄写 (2)曾经 (3)就 (4)既然如此,那么2.答案:选b。b项中第一个“以”是“用”的意思;第二个“以”可解释为“因为”。a项中“去”都可解释为“离开”;c项中“于”都是“在”的意思;d项中“然”均可解释为“的样子”。3.答案:(1)母亲就抱着他在屋内来回行走,不曾入睡。(2)你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样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分析蒋士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然后结合自身实际,从“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的角度回答。答案(示例):蒋士铨的孝心令人感动,他启示我们也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回报父母,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现在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附【译文】蒋士铨九岁时,母亲就教他读礼记周易毛诗,他都能背下来;空闲时母亲就抄唐诗宋词,教给蒋士铨,让他用抑扬的声调念诵吟咏。蒋士铨每次生病,母亲就抱着他在屋内来回行走,不曾入睡;不久,蒋士铨的病痊愈了,母亲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教给儿子小声吟咏,让儿子把它当做游戏。母亲生病时,蒋士铨就坐在母亲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蒋士铨,竟无话悲伤起来。蒋士铨也随之哀痛悲伤,舍不得离开,曾经问母亲说:“母亲,您有什么忧虑吗?”母亲说:“是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除您的忧愁呢?”母亲说:“你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样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蒋士铨背书的声音十分响亮,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母亲轻轻一笑说:“病好多了。”从此以后,母亲一生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母亲的病就能痊愈。三、1.答案:(1)喜爱、爱好 (2)全、都 (3)从前 (4)屡次、多次2.【解析】选d。例句和d项的“以”均译为“拿”。“以”在a、b、c三项中依次译为“因为”“来”“认为”。3.答案: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4.答案:木头的中心线不笔直,它的纹理就会全都不正,即使弓再有力,射出的箭也不会直。5.【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来概括。用词要恰当,归纳要全面。答案: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附【译文】皇上对太子少师萧说:“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头的中心线不笔直,它的纹理就会全都不正,即使弓再有力,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想到以前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朕靠着弓箭平定四方统一全国,尚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更何况天下大事了,哪能够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休息,多次召见,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四、1.答案:(1)回头看 (2)道义,真理2.答案:小人如果真有不能放弃的才能,必须经常去警告提醒他,不让他有过错就可以了。3.答案:小人逞才而无耻。4.【解析】此题具有开放性。先要明确表态,回答赞成哪一种观点;然后举事例、讲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要能自圆其说,有说服力。答案(示例):(1)我倾向于“远小人”的观点。小人往往品质低劣,卑鄙无耻,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爱国的诗人屈原都是被小人陷害致死。小人太可怕了,所以要“远小人”。(2)我倾向于“小人也可用”的观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人也是人,只不过他们的缺点更多一些,只要常常警告提醒他们,不让他们有过错,同时发挥他们的长处,小人也是可以为国、为民造福的。附【译文】仁宗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在明成祖旁边侍奉,(一次)明成祖问讲官说:“今天要讲什么文章?”讲官回答说:“讲论语里面的小人和同章。”明成祖问:“为什么君子难以晋级而却容易被罢免,小人则容易晋升难以被罢免呢?”讲官回答说:“(是因为)小人喜欢显示自己的才能又无耻,君子恪守道义又没有什么欲望。”明成祖又问:“为什么小人却往往得势呢?”讲官回答说:“这要看上面的人的好恶,如果执政的是个明君,那么必定是君子胜过小人了。”明成祖又问:“明君都不用小人吗?”讲官回答说:“小人如果真有不能放弃的才能,必须经常去警告提醒他,不让他有过错就可以了。”五、1.答案:(1)年轻时 (2)拜访 (3)出使 (4)平定2.【解析】选c。c项中的“悉”均为“全,都”之意。a项中的“以”依次是“用来”“把”;b项中的“策”依次是“计策”“鞭子”;d项中的“之”依次是“代词,指诸葛亮”“音节助词,不译”。3.答案: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4.答案:(1)益州充实之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2)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5.【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身使孙权,求援吴会”“遣兵三万人以助备”“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用简洁的语言作答。答案: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附【译文】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身长八尺,容貌很伟岸,当时的人都感到很奇异。遇到汉末天下扰乱,跟着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野外耕种,并不求声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知道诸葛亮有不凡的才干,于是前后三次到他的草庐去拜访。诸葛亮深明刘备确实雄姿杰出,因此结交深厚。等到魏武帝移兵南下攻打荆州,刘琮举兵投降,而刘备失去时势,寡不敌众,没有立身之地。诸葛亮当时才二十七岁,就贡献计策,亲自出使到孙权那里,请求吴国助援。孙权素来佩服刘备,又看到诸葛亮儒雅奇伟,非常敬重他,即刻派遣三万大军用来帮助刘备。刘备才能用这支军力跟魏武帝交战,大败曹军,并乘胜追击,把江南一带都平定下来。后来诸葛亮又协助刘备向西又取得益州。益州充实之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六、1.答案: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2.答案:(1)题名 (2)堆积3.【解析】此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及想象描述的能力。要在理解选文第二、三段大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和联想,抓住“树”“池”“飞梁”等景物进行对比性描绘。答案:过去,万柳堂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长满了芦苇,云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如今,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园中所种的柳树,都像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要抓住最后一段中的关键词句“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不外慕乎富贵”“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