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对温病舌诊的贡献.doc_第1页
叶天士对温病舌诊的贡献.doc_第2页
叶天士对温病舌诊的贡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天士对温病舌诊的贡献单位:10级本中医三班 名称:王巧 学号:136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中医临床“问、闻、望、切”四诊之一“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由于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了许多脏腑,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而脏腑的病变亦可从舌象的变化里反映出来。舌诊就是观察患者舌象变化来诊断疾病,看舌而知其病变,寻其病因,析其病理,相其病机,随其病缘,然后对证下药,处方治疗。叶天士温热论中的这17 条关于温病舌诊之条文,其舌诊的范围或内容主要为:1 看舌苔察舌质知病邪的深浅以决定治疗的方法温热论第14 条:“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纯绛鲜色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这条文,主要论述了热邪深入营分的舌质和邪虽入营分但兼有卫分,而气分之邪未解,从而呈现卫、营同病和气营同病的舌象及其对症治疗的方法,还阐释了邪热内陷、心包络受病的舌象及其对症治疗的方法和药物。在明辨舌色上,叶天士对“绛舌”的阐述最为具体,在17 条里述说“舌诊”的条文中,就有4 条论及“绛舌”,阐释了“绛舌”的各种舌象、疾病及其治疗方法、所用药物。如叶天士所云:“舌色绛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者,中挟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舌绛欲伸出口,而抵齿难伸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若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动营,凉血清火为要。舌绛而有碎点、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萎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门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2 看舌苔的颜色及有根无根以决定苦泻法的使用舌苔的颜色如何,是临床运用“苦泻法”的重要指征之一。如叶天士温热论第11 条云:“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泻(法) ,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泻法) 。”在这第条里,叶天士列举了4 样舌苔,一是黄浊苔,可用“苦泻法”;二是白苔;三是黄白苔;四是灰白苔。后3 样舌苔,由于因症不一,虽有痞胀的见证,但用药必须审慎,不可投以“苦泻”方法。3 根据舌苔的厚薄润燥采用不同的医治方法叶天士温热论第13 条:“再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这条条文说明,如若舌苔薄黄而润,为热邪虽传里,但津液尚未受伤,医治就应当清热透;如若舌苔薄黄而干燥,则属于热邪不甚,但津液已耗伤,医治应当以甘寒轻剂濡养津液,兼以清热,苦寒之品易化燥伤阴,故不宜用。4 舌呈黑苔有虚实寒热之分当以区别异同治之叶天士温热论第23 条:“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这的条文,论述了微薄黑苔的主病和治疗方法。叶天士温热论第24 条又云:“若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短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若燥而中心厚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之。”温热论第24 条所论述的黑苔,比第23 条所列举的病情更严重,其中阐述了3 种舌苔的具体表现: 舌苔黑而润滑:舌苔虽黑,但润滑不燥,并非热证实证,而是阴寒内盛,真阳衰微所致,治法当温补肾阳。如若舌苔黑润滑而兼舌体短缩,为肾气已竭,病情凶险,预后不良。舌苔黑而干:此为肾阴枯竭于下,而心火亢炽于上的舌象,治疗为清心泻火,滋补肾水。苔黑干燥而中心厚:此为燥屎内结的阳明腑实证,由于燥热内盛且劫烁下焦肾液,治疗以咸寒攻下为急务,即“急下存阴”之意。5 舌诊对温病治疗的预后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叶天士温热论第16 条:“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淤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若紫而干酶者,肾肝色泛也,难治。”温病最易伤阴,由于热邪久羁,深入下焦,劫烁肝肾之真阴,肾色黑,肝色青,青黑相合而见于舌,变为紫酶之色,为肝肾之脏色外露的表现,故预后多不良。叶天士在温热论第26 条上又云:“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舌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腑,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舌质紫绛,舌苔白厚而滑,如积粉状,是秽浊内阻,遏伏热邪于膜原,此种疫邪传变极速,如若治疗不及时,易致病情很快恶化。6 首倡以手扪舌的临床诊断方法。叶天士云:“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叶天士首倡用手扪舌的诊断方法,用于舌质绛、望之舌面干燥,而以手扪舌却有津液,此乃是津液受伤,而湿热之邪未去,将欲酿成痰浊蒙蔽心包。此种象,如若单凭望诊,只知道津液受伤,而不知湿热熏蒸上泛于舌,将欲酿成痰浊蒙蔽心包。通过扪舌就可作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以免痰浊蒙蔽心包而难以救治。7 舌诊必须认真仔细以防止被假象蒙蔽。辨舌苔,察舌质,必须认真仔细,以防止被假象所蒙蔽。比如染舌、搔扌究和外伤等,临床上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