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绿地的性质、面积及位置所决定。因此,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模式能够将城市绿地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使城市绿地易于接近和使用,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绿地的需求。 (5)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 城市绿地具有防洪、防震、防火、减轻灾害等功能。但是分散、混乱的城市绿地只能对小范围的地区进行有限的保护,不能形成完整的防灾体系;而合理布局的城市绿地系统则可根据人的实际需要形成快速、方便、安全的逃生通道和避灾场所,形成合理高效的防灾体系,使人们在灾难中的逃离行动有序、快速地进行,避免混乱,更增强了在灾难发生时对人的保护910 综上所述,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绿地指标,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所起到的景观与生态效益有很大的差别。一个城市的绿地是否可形成一个稳固的体系,该体系是否可发挥最大的生态、景观、社会及经济效益等,均与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是否选择一个合适的布局结构密切相关”。城市中分散的绿地不是通过简单的、随心所欲的“见缝插绿”就能发挥最大效能的,而是要通过合理、科学的布局,经历从分散联系一一整合的过程(图1-1) 01,,彼此有机地联系才能达到,故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及核心环节。1.2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成果1.2. 1国外简况:旅诊 沪寸口 .皿垂 盛万 粗热4 图1-1分散到联系、整合Fig. l-1 From disperses to relation and confromity【美埃德藏N培根若,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9世纪下半叶,公园运动(Park Movement)的掀起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但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所形成的一块块孤立脆弱的“沙漠绿洲”。于是在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F. L. Oimsted)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创造性地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Park system)“翡翠项链”,被公认为美国最早规划的真正意义上的绿道(Green way)BGreen Way) IZ-1510“翡翠项链”的成功,对当时城市绿地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时期城市绿地建设开始得到重视,并且由单个的城市公园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城市公园,形成一个公园体系,其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主要为带状、块状布局。 (4)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布局是指对建设等事物的设计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即狭义的系统结构,是城市绿地系统内在结构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是指城市绿地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是系统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运动方式的体现,决定了城市绿地有机体的功能发挥、系统的形态和每块城市绿地的性质与分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和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模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模式即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基本布局模式主要有星座状、块状、环状、放射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等。不同城市可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布局模式组合出新的布局模式,可以称为组合布局模式,如放射环状、星座放射状、点网状、环网状、放射网状、复环状等yob04.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模式的影响因子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观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模式受到基础动力、公共政策、城乡关系、城市内部结构、生态资源利用方式以及生态绿地功能进化这六大因子的影响。4.2.1基础动力 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均推动着城市绿地系统的进化,使得城市绿地从零到有并逐年增多,最终形成一定布局结构模式的城市绿地系统。 (1)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为城市系统引入了强大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特别在城市绿地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时,国家财政投入是推动城市绿地建设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绿化建设增长与城市基本建设财政投资呈正相关性s11(表4-6、图4-3),经济发展为绿地系统进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其进化的根本动力,2003年之后,经济不再是绿化建设发展的唯一动力,城市绿化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绿地的数量、规模逐步地扩大,中国特大城市的绿地从解放前仅有部分上层人士的住宅区有零星分布的私人花园到解放后城市绿地的蓬勃发展,再到现今发展为较成熟的网络式布局的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模式从无序向有序进化。 1898年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念,在他的设想中,城市的外围是步行可以到达的宽阔的农田地和绿化带,而中心是由公共建筑环抱的中央花园,放射状的林间小径把城市和乡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城市与乡村田园相融的健康环境。1924年召开的国际住宅和城市规划协会会议中更是确定了“以绿带环绕已有的建成区”的思想。如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中环绕伦敦形成了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Green Girdle,1955年又将其加宽到6-v 10英里。该时期的城市绿地建设,从局部的城市土地用途调整转向了重塑城市的新阶段,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以环状模式为主。 随着城市化、郊区化的发展,人类开始重新认识、审视每天居于其中的城市,20世纪后期,城市环境学科开始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把人和环境、自然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就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了1 Okm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又进一步调整扩大,并于1971年采用环状、楔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16。这一时期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多样,以环状、带状、楔形以及混合式(环状与楔形相结合)为主。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生态学融入了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1971年澳大利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71年规划,1978年批准实施)依托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以河流、湿地为骨架,形成了楔向网状的布局结构模式。墨尔本于80年代初全面展开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公园整治工作,其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合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城市中的五条河流为基本骨架【7j,形成楔向放射式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这一时期,城市绿地系统有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布局结构模式也向多元化发展,不再是单一的模式,更多的是二、三种基本布局模式组合而成的混合式布局模式,主要有楔向放射式、楔形环状、楔形网状、依城市地理特点发展式等模式。 总结国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发展,其布局结构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发展趋势(图1-2) too 图I-z国外城市绿地系统发展历程与趋势示意图Fig.l-2 Schematic draw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for oversea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来源: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伤程f7,城市规划,1998.作用机制决定过程机制城市绿地系统突变(进化) 图1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模式图 Fig.3-1 The pattern picture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evlution 来源:根据张浪试论城市绿地系统的进化论j中国园林,2009.绘制3.2其他相关理论3.2. 1绿脉理论 绿脉(Green Way)原指城市以外,连接两个或多个城市的绿色走廊,多数依托河流形成,后指沿着诸如河流、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者是沿着诸如铁路、运河、沟渠或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形开放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查理斯利特尔美国的绿道)22,230 绿脉一词最早出现在1892年的纽约州爱德郎戴克公园的规划中241,正式的提出是在19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12,14,其概念源于19世纪中期被称作为“美国绿脉运动之父”的奥姆斯特德。奥姆斯特德最早、最有特点的绿脉是1880年的波士顿公园系统翡翠项链。该规划用一些连续不断的绿色空间城市道(Park way)将波士顿大众公园、公共花园、Mudd河(流入波士顿港的一条主要河流)、国家植物园和富兰克林公园连接起来,总计长达16km 211。这个时期被认为是绿脉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奥姆斯特德逐渐淡出设计舞台后,他的学生查尔斯埃利奥特(Gharles Eliot )和之后的查尔斯埃利奥特11继承和发展了绿脉的网络化、系统化思想,将“绿脉”概念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并运用到波士顿大都会,最终在20世纪早期形成波士顿大都市的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中将3条主要的河流(包括Charles河)和6个大的城市郊区的开放空间连接到一起,为波士顿地区增加了250平方英里的开放空间12,26,27,这是绿脉发展的第二阶段。 绿脉发展的第三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菲尔路易斯、伊恩麦克哈格和居列斯法布士。路易斯运用他发明的地图技术,识别出威斯康星州220个自然和文化资源,发现90%的资源都集中在河流和排水系统的线形廊道上,并把这类区域命名为“环境走廊”。麦克哈格的规划包括了他在设计结合自然书中提到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绿色空间和绿脉系统。而居列斯法布士是“绿脉超级公路”的开创人和倡导者。他提出的绿脉规划和设计把公园规划扩展到进入开敞空间规划,并通过现存的自然系统主要是河流,把公园和开敞空间连接起来,创建绿色网络26,270 现在,绿脉已经逐渐被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功能、结构以及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的核心,一方面为城市带来新鲜空气、为野生动物提供活动、迁徙的通道;一方面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户外休闲游憩的机会,并利用绿脉划分居住、游憩、商业、交通等各种功能空间28-3za 在绿脉理论的影响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模式开始逐步从最初分散布局的带状、块状模式向着注重联系的廊道式布局模式进化。3.2. 2可持续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自此以后,各国致力于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33。包涵了公平、持续性、和谐、需求、高效率和质量升级等六项基本原则,是人与自然共生思想、人与自然共同创造思想的理论升华340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IED问题。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其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而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330 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堵塞等各种危机,促使国内外学者研究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2年6月,由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 中指出:“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最严峻挑战”。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重要环境,直接影响到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全球性的和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350 城市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领域。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专家从资源环境、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及社会学等五个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了全面的研究36-4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在凸现城市特色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整合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经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在其影响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从块状、带状等联系不密切的布局模式向着网络式、廊道式、环网放射式等模式进化,加强了绿地之间的联系,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3.2.3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笔顺规则课件
- 汉字的演变史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下)5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硬件按需购买模式的市场研究
-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融合探讨
- 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分析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楷书庵
- 汉字书写讲解课件
-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方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塑胶模具类中英文对照专业术语
- 安全- 中国移动认证考试L1题库(附答案)
- 干部民主推荐表(样式)
- 【公开课】社区教案
- 平面磨床操作时注意事项
- GB/T 29651-2013锰矿石和锰精矿全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语文命题评价体系讲座课件
- 高一英语必修一试卷(含答案)(适合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