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研究.doc_第1页
外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研究.doc_第2页
外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研究.doc_第3页
外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研究摘要: 目的:分析两种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优劣。 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28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4例,对照组按常规更换PIV,而实验组按需更换PIV。结果:试验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003.30)天,对照组留置时间为(3.581.24)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需更换策略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减轻患者的痛苦的同时又减轻了其经济负担,而且也不会增加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按需更换前言:外周静脉留置针(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PIV)又名套管针、静脉内导管,可较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多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与传统的输液头皮针比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具有较多优点:可较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减轻因反复穿刺而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外套管对血管的损伤小;患者可活动自如;因长时间留置可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便于抢救;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等1。目前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两种更换PIV的策略:一种是定期常规更换,一般是3天或4天更换;另一种是按需更换,即不是定期更换导管,而是对导管置入位点进行监测,当出现拔管指征才予以更换。按需更换策略留置时间差异较大,不少研究报道留置时间可在7天以上,最长时间可达29天。在不增加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前提下,按需更换策略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种更换策略留置时间较长,不仅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的造成的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量,并且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节约了社会的卫生成本。笔者选择2012年1月12月于某院普外科住院患者288例进行PIV更换策略的病例对照研究,现汇报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2年1月12月于某院普外科住院患者288例,其中男158例,女130例,平均年龄(38.85.4)岁,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21d。入选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PIV置入;穿刺前穿刺部位无明显污染;穿刺前患者无菌血症,体温(腋温)10菌落形成单位(CFU)。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指留置PIV的病人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计量资料采用X士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0.05,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