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尤其是她那自成一格的词作,最为后世人所称道,是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婉约派的“一代宗师。她的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语言清新自然、淳朴易懂。李清照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中,个人的心里历程也经历了前后不同的变化,这表现在她的词作中,就是前后期词风的巨大差异。其前期的词风表现为清新明快、活泼婉媚、真挚缠绵的特点;而后期的词风则表现为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特点。一、李清照前期的词创作 1、婚前部分在北宋末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父亲仕途稳步升迁的稳定家庭环境下,她的爽直、自由不羁的个性逐渐被培养起来。相对宽松开明的家庭环境,使她天真少女的身心得到相对自由的发展。率真的心灵较少受到扭曲。明辨这一点,方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他的学术思想、人生态度都深受苏轼的影响。表现在家庭管理与子女教育方面,李格非并不 轻视或束缚女性,任随李清照自由发展身心,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母亲是名门闺秀出身,博雅能文,不仅传授给她渊博的学识,同时也培养出作为一个大词人所必须具备的艺术才能。在父母人格性格的潜移默化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天赋得以充分挖掘。书香门第的耳濡目染和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使得她视野开阔、气质高贵、性格洒脱、性情率真、超越尘俗,也同样铸就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与卓尔不凡的文学修养。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阁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到大自然的环抱之中,因此,她少女时期写出来的词,语言欢乐明快,感情清新自然,具有天真烂漫的率真美。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作者以白描手法引出新意、用淳朴语言度入音律的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自然流畅,笔调极其轻松欢快。用“日暮”、“藕花”、“鸥鹭”等一系列客观事物,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的荷花日暮图。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在这幅画面上渲染上一层迷离灵动的愉悦气氛。把景、物、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唤起读者的美好想象,创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同时,一位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率真洒脱的少女形象也跃然纸上。 除此而外,渴望美满爱情生活是李清照追求人生美好幸福的又一集中反映,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清照的闺中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充满了开心与快乐。这首词的上片描写少女荡秋千尽情嬉戏的场面。自由自在的少女宛如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露浓花瘦”的暮春时节,气候冷暖适宜,着“轻衣”而荡秋千,以致浑身“薄汗”玩得酣畅淋漓。下片写客人来访,少女匆忙躲入闺中这样一个忙乱的小场面。“蹴罢秋千”,稍作休息,却正好碰上了客人来访,为了躲避来客,慌张不知所措到“袜刬金钗溜”。像李清照这样大胆、真率、任性的少女,有如此过度的害羞与紧张,暗示着来客与她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清照毕竟不是一般少女,临进闺房之门的一刹那,她寻找借口“依门回首”,峰回路转,佯装“却把青梅嗅”,暗地里端详来客。“嗅青梅”这一动作描写,把这位天真活泼、爽朗可爱的少女,从急切希望看清来人是谁,到发现令人爱慕的少年郎时那种芳心欲动,心潮难抑的难以言传的内心活动,细致传神地勾画了出来,真是细致入微,做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1。这首词形象抒情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细”,描写细腻传神,特别是心理描写。2、婚后部分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格局中,李清照可谓是幸运至极,她和赵明诚的结合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相对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为李清照个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种良好的氛围环境。李清照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其自主、自强、自信的性格最终走向定型。爱情使得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沓而至,她在诗作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挚缠绵的柔情。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作者以活泼、清新、浅俗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实际上,她并不担心丈夫分心到梅花上,只不过借这样一个题目与丈夫逗趣撒娇。少妇的柔情婉娈在这些夫妻日常生活画面中得到徐徐展示。但是,随着赵明诚的宦海起伏,他们夫妻不得不面对离别之苦。尤其是在结婚十几年之后的一次长时间离别,让李清照受尽了相思之苦。离别就在眼前,而相聚却遥遥无期。离情别思汹涌而来,她被相思愁绪所包围了。李清照许多抒写相思之苦的名作,大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中饱含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夫妻团圆的期盼。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在这萧瑟的秋景中,隐约透露出了作者孤寂愁闷的心情。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又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幸福的期待与自信,对丈夫的深情眷恋,对美满婚姻的回味,让她在期待的失望中又满怀希望。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再也没有办法排解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情“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以消失,它可以从外在形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情不自禁地钻入“心头”。这首词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挚情感,吐露了不忍离别之情以及别后的相思之苦,将一位沉湎于夫妻恩爱中独守空阁倍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作品的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俊爽,明白的叙述中包蕴了无尽的情思。夫妻分离,这给多情的李清照带来了极大的悲愁与苦闷,于是她把这些情感倾诉于笔端,并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悟人生,去抒发内心的情感。因此这一时期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女性的柔情美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除上面提到的一剪梅之外,这时期词中还有许多著名之作。如醉花阴、小重山、凤凰台上忆吹箫等词。在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这段时期是生活在希望与焦灼的等待之苦中的。但是,在这些词中,虽是写生离之愁苦,但悲伤中仍包含着期盼,冷清中也有热烈的渴望。总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前期的词作,因为社会安定,家庭环境宽松,婚姻美满,内容多写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以及闺阁之情,多体现生活的悠闲方面,即使在写他们夫妻之间离别相思的词作中,我们仍能看到希望。因此,这一时期的词风主要表现出来的是清新明快,活泼婉媚,真挚缠绵的特点,而南渡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了清新明快的调子。词人从生离的希望走向了死别的绝望。二、李清照后期的词创作随着“靖康之变”后的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和饱尝背井离乡、漂泊动荡的生活之苦后,其词主要抒发伤时感旧、怀古悼亡之感,词风表现出的是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的特点。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往日曾写到的“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那种活泼俏丽,“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如梦令)那种逸兴消失了。有的只是国破家亡,孤身流落他乡的凄楚与忧愁。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写于作者南逃后寓居金华的晚年,其时,作者已年逾五旬。词中所写暮春的景色是非常迷人的:天气转暖,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但由于已是“物是人非”,词人仍然是“愁永昼”,从早到晚精神颓靡,懒得梳头打扮。“事事休”既指丈夫早逝,残生孤寂无比,也指山河破碎,内心无比伤痛,二者糅合在一起,因而“欲语泪先流”。作者曾几度打起精神,像他人一样“也拟泛轻舟”,但终因“载不动”的愁情而打消了这一念头。历来诗家喻愁的种种形式,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也有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这里李清照却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不落俗套,别开生面。船能载重,而说载不动愁,则其愁之多,不言而喻。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也是她后期词中抒发愁情的经典之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形象地描绘出残秋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饱经忧患,家破人亡的之后的悲痛。这里,既有诗人与当时人们所共同感受到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愁,又有个人所具有的晚年丧夫,没有儿女,孤苦寂寞,辛酸艰难的生活体验。全词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形象地再现了词人南渡后孤苦无依,走投无路的处境和百计难解,欲说还休的国难家愁,低沉的调子中微露愤激的情感。这首词的开头连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字,这是作者在声调艺术上的大胆创新,这样的开端,在宋词中是绝无仅有的,博得了人们的称赞。和李清照同时代的罗大经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2周济也认为“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3的确,这七个叠字用的非常好,它不仅使词在声调上抑扬顿挫,和谐悦耳,而且在表达感情上也层层深入,步步加深,细腻地表现了词人的心境。“乍暖还寒”是九十月之交的暮秋时节,此时人们特别容易得病,其实这是词人情绪恶劣的曲折表现。词人不说环境之冷清,心情之凄惨,而将身体不适的一切原因都归之为外界的“乍暖还寒”的气候,词人故意避开现实环境和内心深愁,想借口外界原因而自我安慰。其作用是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哀愁。既然归之外界,词人就用“三杯两盏淡酒”来抵寒,事实上还是在借酒浇愁。恶劣的情绪终究难以回避,所以,词人借“雁过也”,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在这时候,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在周围一片沉寂的冷漠中,大雁蓦然闯入,使人有“空谷足音”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是喜悦,而是“伤心”。因为大雁到了秋天,由北而南,躲避严寒,李清照也是北方人,避乱南下,与大雁似乎是“旧时相识”,于是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把投向秋日长空的目光收回到空寂幽静的院落内,映入眼帘的却是“满地黄花堆积”的凄凉景象。这里满地憔悴,无人赏识的菊花,不也象征着词人晚年孤独无依,寂寞忧愁的处境吗?无论是“旧时相识”的大雁,还是“满地黄花”的新知,引起的都是物是人非的感觉,光景今昔不同的愁苦。“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白天凄苦无聊,夜晚总可以在睡梦中忘却,词人于是盼望着黑夜的到来。但是,愁苦煎熬中的词人,到夜晚真的就能入睡吗?结句是全词各种描写的总结。面对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黄昏细雨,这一连串的光景,以及在这种光景中的万般滋味,就非一个“愁”字所能概括。所以,词人喊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哀鸣,便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的深思。整首词从头到尾全是写景,可是,人们并不认为它是景物词,而认为它是一首极好的抒怀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把感情寓于景物中,达到了古人所要求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4在这些好像纯属写景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词人无限的愁情。整首词通篇突出了一个“愁”字。而这首词中的“愁”已经大不相同于早期作品中的“愁”了。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所道的是“闲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说的是一种对丈夫思念的“离愁”、“相思之愁”。这种愁都只是儿女情长的个人之愁,而且在那种“愁”的心绪中,她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对爱情仍给予了无限的希望。而这首词所笼罩的“愁”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前“愁”的范围,不再只是个人的闲愁离愁,而是把国破家亡的痛苦,颠沛流离的生活苦难,自己对国家时局动荡不安,社会政治风雨飘摇的堪忧都融合、浓缩于这个哀怨缠绵、无穷无尽的“愁”中了。这也正是李清照前后期词情感上的差异。南渡之前,是写生离之愁苦,悲伤中包含着期盼,冷清中又有热烈的渴望。而南渡之后词作表现的则是一种死别之悲苦,是人生了无趣味的生不如死的煎熬,是一种彻底的绝望。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寡居,孤苦无告的命运巨变后,她的心境和词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期间,她的词风表现出的是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特点。总之,特定的社会生活及个性心理历程对李清照的词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词在前后时期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美:由活泼灵动,温馨缠绵到哀怨低沉,苍凉沉郁。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资委2025年省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
-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赴高校现场招聘2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卫星信号抗干扰-洞察及研究
- 企业资金管理与财务审计工具
- 能源数字孪生-洞察及研究
- 区块链技术在航空供应链协同管理中的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河北-河北基础医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山东-山东针灸推拿(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本地化供应链安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政务服务办事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楼顶彩钢瓦雨棚合同范例
- 制衣厂管理规章制度
-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共5册知识点考点提纲汇编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投标书
- 南方全站仪NTS-332R说明书
- 浪潮社会招聘在线测评题
- 电缆价格自动核算表
- 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招聘11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24年全国网络安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数据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