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doc_第1页
实验五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doc_第2页
实验五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doc_第3页
实验五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10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正交实验法 (碘量法测定酶活力) 四个班,每班分16组 两个同学一组目的要求:初步掌握正交实验设计法(简称正交法)的使用,运用正交法测定底物浓度、温度和pH这三种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原理: 酶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等都能影响酶的反应速度。这种多因素的实验可通过正交法即用特制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就能通过少量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正交法是一个多、好、快、省的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本实验运用正交法测定酶浓度、温度、PH值这三个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并求得在什么样的底物浓度、温度和pH值时酶的活性最大。酶活力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能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其活力大小以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所分解的过氧化氢量来表示。被分解的过氧化氢量可用碘量法间接测定。当酶促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终止反应,然后以钼酸铵做催化剂,使未被分解的过氧化氢与碘化钾反应放出游离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其反应为:H2O2+2KI+H2SO4I2+K2SO4+2H2O I2+Na2S2O42NaI+Na2S4O6 反应完后,以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的滴定值之差求出被酶分解的过氧化氢量,即可计算出酶的活力。实验器材: 试管 15毫升试管 9*16=144支 吸管1毫升 2*16=32支 吸管5毫升 2*16=32支吸耳球 16个 漏斗 1个 研钵(或者搅碎机) 1个(1台) 恒温水浴锅 3台 铁架台 16个 蝴蝶夹 16个 酸碱两用滴定管 16个 100毫升的三角烧瓶 3*16=48个 烧杯500毫升 18个(装好水放到恒温水浴锅里)实验所需药品:1. 0.01 mol/L 的过氧化氢溶液 每组消耗50毫升,每班需1650=800毫升 1.1毫升过氧化氢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用带盖白色试剂瓶分装10瓶。分装1000毫升即可,其余3000用白色大试剂瓶装好备用)2. 1.8 mol/L 的硫酸溶液 (每组消耗50毫升,每班需1650=800毫升)共配4000毫升 95毫升浓硫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用带塞白色试剂瓶分装10瓶。分装1000毫升即可,其余备用)3. 10%钼酸铵溶液 (每组需30滴,每班需1630=480滴)共配500毫升 20克钼酸铵,少量蒸馏水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200毫升(用带胶头滴管的白色试剂瓶分装10瓶。)4. 0.02 mol/L 硫代硫酸钠溶液 (每组消耗50毫升,每班需1650=800毫升,配置6000毫升) 4.97克硫代硫酸钠溶解于少量蒸馏水,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用带胶头滴管的白色150毫升试剂瓶分装10瓶,分装1000毫升即可,其余备用)5. 1%的淀粉溶液 (每组需50滴,每班共需 1650=800滴,每班需200毫升,实验临用前配置) 2克淀粉,加入50毫升开水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00毫升。(用带胶头滴管的白色试剂瓶分装6瓶) 6. 20%的碘化钾溶液 (每组需12毫升,每班共需1612=192毫升)共配1000毫升 200克碘化钾溶解于少量蒸馏水中,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用棕色容量瓶配,用带塞棕色50毫升试剂瓶分装,分装10瓶)7. 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 A液:0.04 mol/L 巴比妥钠盐 8.25克蒸馏水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 B液:0.2 mol/L 16.5毫升浓盐酸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 pH 5 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用洁净烧杯配制 A液1000毫升 +B液200毫升 (用pH计测,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pH) pH 7 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用洁净烧杯配制 A液1000毫升 +B液178毫升 (用pH计测,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pH)pH 9 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用洁净烧杯配制A液1000毫升 +B液165毫升 (用pH计测,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pH)实验步骤:1. 酶液提取:称取新鲜小麦叶片1.25克,剪碎置研钵中,加入约0.5克碳酸钙和10毫升水研磨成匀浆,用漏斗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研钵少量蒸馏水冲洗,洗液也移入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由加班同学在每次课前准备,用带塞白色50毫升试剂瓶分装10瓶,每瓶大约分25毫升。标签名称:酶液)2. 实验设计 本实验取三个因素,酶浓度E、温度、pH值。每个因素选三个水平(水平即允许因素允许变化范围内,要进行试验的“点”,见下表: 表1 正交试验设计表因素水平酶浓度/ Eml温度/pH 1 0.5 375 2 1.5 507 3 2.5 609 按一般方法,如对三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各种搭配都要考虑,共需做33=27 此实验,而用正交表只需做9次试验.选用L9表(L是正交表的代号),L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试验次数)。列号表2 L9表 试验号1(酶浓度/ Eml)2(温度/)3 (pH)11 (0.5)1(37)1(5)21 (0.5)2(50)2(7)31 (0.5)3(60)3(9)42 (1.5)1(37)2(7)52 (1.5)2(50)3(9)62 (1.5)3(60)1(5)73 (2.5)1(37)3(9)83 (2.5)2(50)1(5)93 (2.5)3(60)2(7)L9表有两个特性:(1).每一列中“1”“2”“3”这三个数字都出现三次,即出现次数相同。(2)每两列的横行组成的“数对”共有九个,九种不同的数对(1,1)、(1,2)、(1,3)、(2,1)、(2,2)、(2,3)、(3,1)、(3,2)、(3、3)各出现一次。 在每一列中各个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同;每两列的横行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数对”出现的次数也都相同,这两点就是正交表的特点,它保证了用正交表安排的试验计划的均衡搭配的。因此,分析数据比较方便,结果比较可靠。2. 实验安排将本实验的四个因素依次放在L9的第1、2、3列,再将各列的水平数用该列因素相应水平写出来,就得到下面的实验安排表。试验号正交法测定集中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安排表试剂/ml1472583690.01mol/L H2O2/ml5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mlpH59.5pH78.5pH97.5pH79.5pH98.5pH57.5pH99.5pH58.5pH77.537oC预温5min50oC预温5min60oC预温5min酶液/ml0.51.52.50.51.52.50.51.52.537oC反应10min50oC反应10min60oC反应10min1.8 mol/L 的硫酸/ml5毫升终止反应表中试验号共9个,表示要做9次试验,每次试验的条件如每一纵行所示。如做第一试验时0.01mol/LH2O2 5ml,E是0.5 ml,温度37oC,pH为5,其余类推。另取第10支试管,作非酶对照,即加0.01mol/L H2O2 5ml,缓冲液7.5毫升,1.8 mol/L 的硫酸5 ml,摇匀放置10分钟后加入酶液2.5 ml。各反应管及对照管倒入三角烧瓶,各瓶分别加入20%的碘化钾溶液1 ml和3滴钼酸铵溶液,然后依次用0.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后加入5滴淀粉溶液,再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到终点,记下各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计算酶活力 (1)按国际酶活力单位计算被分解的过氧化氢量(微摩尔)=1/2V(硫代硫酸钠空白滴定值-样品滴定值)(ml)0.02103过氧化氢酶活力(IU)=(被分解的过氧化氢量(微摩尔)50)/(时间样品重量(g))(2) 按习惯酶活力单位计算 被分解的过氧化氢量(mg)= V(硫代硫酸钠空白滴定值-样品滴定值)(ml)0.021/234.02 过氧化氢酶活力(IU)=(被分解的过氧化氢量(mg)50)/(时间样品重量(g))3.实验记录及分析实验做好后,把9个数据填入下表试验结果栏内,按表中数据计算出各因素的一水平试验结果总和、二水平试验结果总和、三水平试验结果总和,再取平均值(各自被3除)。最后计算极差。极差是指这一列中最好和最坏的之差,从极差的大小可以看出哪个因素对酶活力影响最大,哪个最小。找出在何种条件下酶活力最高,最后做一直观分析结论。正交法测定几种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数据记录及分析列号试验号1(酶浓度/ Eml)2(温度/)3 (pH)实验结果过氧化氢酶活力IU11 (0.5)1(37)1(5)21 (0.5)2(50)2(7)31 (0.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