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每堂课都像看节目.doc_第1页
不能每堂课都像看节目.doc_第2页
不能每堂课都像看节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击教育博客不能每堂课都像看节目吴非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3月03日 07 版)在一些课堂可以看到许多“教”和“学”之外的东西。一节原本普通的课,如果面面俱到,节外生枝,如琢如磨,富丽堂皇,像装修房屋一样精工细作,可能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为什么要把家装修得像宾馆?宾馆豪华,不过是为了提高住宿费;住在“像宾馆一样的”房间,能有“家”的感觉吗?有位经营快捷酒店的商人谈经营宗旨,“卫生达标,该有的要有,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他的话对我很有启发。同理,课堂应当遵循简约的原则,简约并非简单,不是一个低要求,能做到很不容易。学生的基本需求,就是“学习”,课堂弄得花哨,学生注意力游移,甚至可能丧失思考。我有时担忧:教师的课会不会对学生意识产生影响?学生从小学直到高中,大约要上两万节课,如果经常上那种“装修”过的课,都那样“求全”,枝枝蔓蔓,会浪费大量学习时间;更让人担忧的,是教师追求形式,不愿或不想割舍赘余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判断。一节课究竟能承载多少东西?总共只有几十分钟时间,看看相关章节,举一两个例子,讲授一个概念或技巧,启发学生关注一种方法,仅此而已。能做到这些,很不错了。简约的课,会很清晰,没有多余环节,也就未必需要所谓的“一环扣一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可能会比较轻松。我愿意让学生轻松地上课,我愿意课堂上有笑声,我希望他们下课时,不觉得累,我不想让自己的课像警匪片惊悚片悬疑片那样惊心动魄波澜起伏。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会让学生疲倦,花样百出的课堂则让学生无所适从。我观察过一些课,由于开课教师标新立异,精心设计一些环节,甚至模仿流行的电视娱乐节目。那样的表演,一些学生会感到新鲜,自觉“配合”老师演出。但中小学主要学科每学期有100多节课,不能每天让他“看节目”,过多的变化有可能干扰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他需要一些稳定的东西,以观察摸索出基本规律,把握常识和常理。因而我每看到借班表演“新法”的教师,总会想:在日常教学中,他真敢每节课都设计如此之多的环节?学生有很多节课要上,教师千万不能把一节课当作“最后一课”。都德写的最后一课,那个真正上最后一课的韩麦尔先生也没有升国旗唱国歌,也没有设计什么富有意义的活动。教学得法的“简约课堂”,会留给学生比较深的记忆。环节过多或是复杂了,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就有可能忽略课堂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还有,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个“名头”呢?有位小学校长认为自己“首倡”了独一无二的教学法,要求全校以此并命名课堂,这是把学校课程当成了“菜系”。教师的学科不同,任教年段不同,学不来,也未必认同,学校“强行推进”,于是大家只好在教学检查课上增加一两个环节演一下,如果实在没招,就“频频出现关键词”,作为标签,向学生、更是向听课人强调一下学校教学法的“统一特色”。这节课过关了,可学生有七八门课呢,学生在所有的课堂上都听到这个“统一特色”,等于洗脑。当他离开学校时,他对教室的记忆,也许像挂着的成串红辣椒,摆满酸菜坛子的五颜六色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