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 B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D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25程朱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東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符合材料的是()A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B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意趣C服饰风格夸张开放尽显华丽 D青花瓷、珐琅彩呈现争奇斗艳26.明末清初,学者余起霞说:“吾乡习尚日异月新,余幼时见亲朋宴集,所用不过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自后,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簋十景九云锣。其中所陈,穷极水陆。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民间手工业部门生产日益发达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奢侈性消费导致社会走向贫困 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27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派遣4批幼童共120人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从事行业外交(包括海关)海军、船业矿务电报铁路商业医业教育人数321681816754A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B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C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有助于近代化的发展28共进社在1922年成立时主张“提倡文化,改造社会”。1925年提出了“唤醒一般民众使之奋起”“武装民众”“以民众的武力打倒一切统治阶级”的口号。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民众拥护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加深 D知识界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29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提出:除苏联与新民主国家在未正式建交前可做“非正式的外交来往”外,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和不忙于建立外交及经贸关系。这表明当时( )A新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 B以社会制度来决定外交对象C按照平等原则处理对外关系 D外交方针带有明显革命思维30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 )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1从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相继宣告独立。但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的第二天,中国外长才分别致电三国外长,宣布承认三国独立。这表明(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我国政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我国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32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即在公民权的问题上克服了希腊将人划分为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狭隘观念。“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在法律上的体现是( )A制定了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 B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C制定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3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三人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34.1960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1961年、1967年英国又两次申请加入遭拒。直到1973年,英国成为欧共体第7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 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最能表明( )A欧洲一体化不符合民意 B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35美国伊恩布雷默指出,在这个充满不测事件的世界中,由谁来主导就很重要。但是2016年间世界正处在“零国集团”(G-zero)时代:在这个时代,谁也没有能力使棋盘上形成力量平衡的格局。材料旨在强调( )A世界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向纵深发展 C美国已丧失对世界的控制权 D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第卷(综合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材料二 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天主教会对人思想的禁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渴望摆脱蒙昧性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理性的光辉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欧洲的两次思想运动,无论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还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的理性解放。在他们的哲学中,人的问题被一以贯之受到关注。他们站在人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世界,用人的眼光代替神的眼光,逐渐意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人从“敬上帝”的迷梦中觉醒。 摘编自孙兴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并分析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记述出处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三版)上表是中日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记述,据此提取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提取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分析的理由充分,史论结合。)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漕运是通过水路把物资送达京师或其他战略重地的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长安地处关中,粮食不足需要南粮北调,而安史之乱又使得“漕运路绝”。德宗时,刘晏进行漕运改革,把整个水运道划分为南水(长江、运河、淮河)、汴河、黄河、渭水四段,交接处筑仓,并把三门峡一段陆运也改为水运,从而实现南方粮食经达长安的全程水运。为减少装卸过程中损耗,刘晏改以往散装为袋装,即使翻船落水也可打捞,保证物资从扬州安整运抵长安。自秦汉以来,漕工都是无偿服役,刘晏吸取教训,使用国家专卖食盐所得的钱雇佣漕工,使得漕运的劳动力得到保证。经过改革,关中地区粮食得到及时足量供给。 摘编自新唐书刘晏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晏漕运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刘晏漕运改革的意义。(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孤立主义思想自美国建国以来,长期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9世纪末之前是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时期。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减少对外干涉和援助,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他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卷入国际事务以及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国家迅速取得了成功。材料二 20世纪“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开始向奉行国际主义转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至一战前后,一项主张美国放弃孤立主义传统、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也白孤立主义与美国对亚洲的干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之前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美国孤立主义外交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屈原从古代典籍中熟知祖先忠君爱国的感人事迹,在这些爱国精神的浸淫下逐渐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意识。其作品橘颂热情歌颂橘树的品格,实际上是他扎根于故国泥土之中、志向如一、永不变节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这种思想一直贯串了他的一生。屈原的作品也常常对人民的颠沛流离生活的同情,为祖国的命运心碎胆裂,同时也流淌着他同情百姓苦难的眼泪,震响着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强烈呐喊。屈原诗篇中的前王都是统一中国的大一统的政治领袖。当时的政治思想家们都毫无例外地主张中国统一,为了给他们这一政治理想寻找根据,他们找出了各族的共同祖先。屈原作品中所涉及的神话人物为南北初民文化系统中所共存。屈原忠于楚王,明知忠言直谏不会有好处,但他热爱祖国,即便是遭受多少痛苦也要说出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国君的缘故。 摘编自余志慧屈原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屈原爱国思想的体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屈原爱国思想形成原因。(7分)2020届高三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2020-1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ABDCDABCBDD41.(1)特点:注重对治国安邦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实际和实用(或以经世致用为主题)。(6分)成因: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环境的推动。(6分)(2)差异: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以反对封建神学或专制统治为目的,而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多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出发点;近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人的解放,而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缺乏对人身自由与平等的研究。(8分)影响: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欧洲人的思想解放。(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42.示例:不同记述:1937年7月7日,中日发生军事冲突,日方认为是日本军队受到攻击、日本士兵被杀引发了战争,日本是被动应战;中方认为日本故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日本主动发起侵略战争。(4分)原因:国家利益、叙述者的立场、社会环境不同等影响了历史记述。(2分)日本的记述企图掩盖战争的侵略性,日本国内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加之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严重的冲击,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日本加强对外侵略扩张。(2分)中国的记述还原了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国民党围剿红军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日本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2分)综上所述,不同的立场、社会环境、国家利益影响历史叙述,应立足于特定环境客观认识历史。(2分)45(1)背景:长安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旧的漕运制度存在弊端;安史之乱,漕运遭到破坏。(3点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意义:分段运输,有利于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运输效率;改散装为袋装,有利于减少漕运损耗;废除无偿劳役,调动漕工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保证长安及关中地区粮食供给。(3点9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