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英国议会大厦 英国白金汉宫 议会制内阁制政党制共和制 课程标准 简述英国责任内阁制建立的基本事实 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重点 英国议会制 内阁制 政党制 和法国共和制形成的过程 难点 英国议会制 内阁制的特点 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的形成和完善 一 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 二 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三 政党政治的鼻祖 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二 法兰西的共和政体 本课知识结构 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间接参政议政 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其产生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 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 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 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议会享有立法权 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 其代议机关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 一 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 1 英国议会制的地位 最早 发源地 议会之母 2 建立过程 在反对王权的斗争中 通过议会限制王权 通过内战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使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832年开始的议会改革使议会权力重心由上院向下院转移 选举权的扩大 从财产资格限制 普选 从男子到女子 自安妮女王以来 英王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 14世纪中期议会形成上下两院 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 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 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 又称平民院 3 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限制王权 议会至上 成为虚君 英王地位 见课本 QueenElizabeth 4 意义 封建君主专制 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君权至上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君权受到限制 议会权力至上 5 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区别 君主立宪制与君主制度有何区别 了解 l 性质不同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议制立宪政体 君主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 2 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君主立宪制 对国王而言 现在他失去了原来的至上权威 王权本身要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 他只是 统而不治 的虚位君主 对议会而言 它的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 而且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 议会真正掌握了国家实权 3 目的不同 君主专制使皇权至高无上 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君主立宪制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 使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1 责任内阁制含义 责任内阁制即议会中多数党组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责任内阁制下 国家行政机构的核心是内阁 由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组建 并对议会负责 2 形成 二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7c初 英王在王宫内室召集枢密院部分亲信讨论 决定重大事务 17c后期 有了 内阁 之别称 并逐渐代替枢密院 成为实际最高行政机关 由英王主持 对英王负责 1742年 沃波尔辞职 开创内阁首相失去下院支持时应辞职的先例 1746年 首相佩勒姆开创内个集体辞职的先例 削弱了国王任免大臣及首相的权利 英王任命首相 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提名 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英王批准内阁 政府组成 接受议会监督 4 内阁组成的法定程序 5 内阁特点 1 内阁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组成 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2 内阁对议会负责 不对国王负责3 内阁如果失去了下院的支持 首相必须辞职4 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 6 意义 既完善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主要职权 3方面 首相 议会下院 内阁 政府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对议会负责 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对议会集体负责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监督内阁 从而控制行政 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议会 选民 上院 贵族 形式任命 监督 责负 多数党组织 选举 任命 2003年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你认为 1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 为什么 2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 布莱尔会不会撤兵 为什么 3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 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 集体负责 共同进退 不会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 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知识应用 三政党政治的鼻祖 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1 英国两党的由来 2 形成 保守党 托 自由党 辉 轮流执政 辉格党与托利党 3 演变保守党与工党 20世纪初 现在 19世纪30年代 保守党和自由党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利益的代表 两党开始轮流执政 两党制在英国正式确立 20世纪20年代 自由党分裂 被工党所代替 从那时至今 英国一直是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英国两党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3 两党制形成 辉格党 托利党 保守党 自由党 工党 1 历史悠久 具有连续性2 具有渐进性3 具有创新性4 是一种间接民主5 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的妥协的传统 国王 议会 政党 民众之间有较强的互相包容性 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过激的行为 四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四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 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 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各种政治体制的创新 为欧洲和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3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促使英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4 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 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5 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 英国海外殖民地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 明朝废除丞相 皇帝君临天下 直接处理国家大事 设殿阁大学士辅政 后逐渐演变为内阁 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 内阁的最高长官称 首辅 1721年 罗伯特 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回答 同样是 内阁 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想一想说一说 解析 明朝是封建王朝 其 内阁 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是封建性的 而英国内阁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两者在阶级本质上是不同的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思考 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殿阁大学士 1 法国人民追求共和政体的根源是什么 2 归纳法国共和政体的形成过程 二 法兰西的共和政体 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 政权更迭频繁 政局动荡不安 频繁发生革命 2 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 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根本原因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年9月至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至1814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至1830年 七月王朝 1830年至1848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至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年至1870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至1940年 阅读下列材料 直到1877年 君主派依然不甘心 对共和派进行反扑 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 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 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桨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结果如何 答 材料直接体现了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激烈 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结果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 共和制得以巩固 讨论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 但不能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1215年 英王约翰签署 大宪章 大宪章 第14条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 在所定的日期 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第39条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 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 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 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表明了 法律至上 基本原则 它的意义在于 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 法律高于国王之上 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并且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成立限制王权的新机构 大宪章第14 39条表明了什么样的原则 大宪章的颁发有何意义 大宪章 签署点 大宪章 的部分内容 签署 大宪章 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大宪章 规定 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 包括征税 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同意 课堂设问 你能说一说 大宪章 诞生的意义吗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 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 即 法律高于国王之上 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议会的雏形 约翰王死后 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 大宪章 1264年 孟福尔领导一部分贵族 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 击败了国王 1265年 召集有僧侣 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 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 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议会由国王和贵族院 上院 平民院 下院 组成 至此 英国形成了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 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英国议会发展线索 约翰王签署 大宪章 1215年 宪法雏形 亨利三世撕毁 1261年 孟福尔召开 大会议 1265年 议会雏形 斯图亚特王朝信奉 君权神授 17世纪初 多次解散议会 光荣革命 至1688年 解决了主权之争 威廉接受 权利法案 1689年 框架形成 1832年 1867年 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 问题 19世纪 英国进行了哪几次议会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哪些 有何意义 议会不断改革成为19世纪英国议会制的显著特征 也说明了英国的民主制度是缓慢 渐进地发展起来的 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光荣革命 后 土地贵族长期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工业革命展开后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 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 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但是广大工人 雇农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问题 1867议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1867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但是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 问题 1884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内容有哪些 有何意义 1884年改革的背景 经济繁荣并实现了义务教育 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自由党和保守党为了争取选票 主动进行改革 1884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意义 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 代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