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试卷一.doc_第1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一.doc_第2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一.doc_第3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一.doc_第4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2“上守机”是指(守气)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 )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灵枢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痛不必随针)2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吸则内针,吸则转针,候呼引针,呼尽去针)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气实形虚,气盛身寒)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 先阴后阳,先下后上,无上下先后)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大醉,大怒,大劳,大渴,新饱) 三、填空题 1(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 2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3补必用员,员者(行也),刺必(中其荣)。4知为引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5春夏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6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也。7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 ,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8胁痛肋痛针(飞虎)。9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10脾冷胃痛,泻(公孙)而立愈。四、判断及改错题1灸寒热之法,宜先灸(项大椎)。2灵枢-九针十二原“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引下之气变化十分迅速,需细心体会。3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4难经首次提出(“奇经八脉”)名称。5“上守机”是指(守气)。6先寒后热者宜施以阳中隐阴之法。 7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8“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方”与“员”指的(不是)针形。9邪客篇中的“持针之道,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之疫徐是指针刺的(脉行徐疾)。10荥主身热是指(心经荥穴)可治疗热病。五、简答题1何谓“从卫取气”?答:从卫取气是指针刺时先浅刺得气,然后推针深入而补虚。2如何做到“刺荣无伤卫”答:“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即先摄按皮肤,使浅表之气离散而深刺,则不伤浅部之气。3如何“扶营置气”?答:直针刺至深部。再浅出而泻其邪气。六、问答题1.巨刺与缪刺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巨刺与缪刺均为左右交叉刺。 不同点:(1)邪客部位:巨刺是邪客经脉,其特点是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及移易,即左侧邪盛而其病证表现于右,同样右侧亦然:或左病未已而右脉又病,右病未已而左脉又病。而缪刺则为邪客干络,其特点是病邪从左注右,从右注左与邪客于经之左侧邪盛而症显于右不同。(2)针刺部位:巨刺必中其经;缪刺必中其络。 2.关于“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索问与灵枢的论述有何不同?答: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疾内而徐出也。”察问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3.“春夏刺浅”与“春夏各致一阴”是否矛盾,为什么?答:(1)不矛盾。 (2)表面上看,二者似乎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主要是因为二者所指的侧重点不同:春夏刺浅,指人气在浅部,故针刺要浅刺。而“春夏各致一阴”则是从阴阳的相互依存来说明春夏如何刺浅,即针刺时先刺至深部取阴气,然后提针至浅处以养浅表之阳,而不是春夏刺阴后针不上提。 七、论述题根据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合主逆气而泄”及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冬刺合”的论述请说明春夏秋冬主治的病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根据难经这两篇文章所述,春刺井是指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心下满;夏刺荣是指夏天刺心经荥穴治疗身热;长夏刺输是指长夏刺脾经输穴治疗体重节痛;秋刺经是指秋天刺肺经经穴治疗咳喘寒热;冬刺合是指冬天刺肾经合穴治疗逆气而泻。其理论依据主要是难经中五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