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断句 通文意 抓标志 当 断 则 断 1 凉州词 的故事 古时候 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给慈禧的折扇题字 他就写王之涣的 凉州词 可是这位才子一不小心 把第一句的 间 写漏了 慈禧看了大怒 要杀他 他连忙急中生智 说 太后息怒 这是由王之涣的诗填的一首词 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 连声称妙 知道书法家是怎样断句的吗 2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 考纲阐释 文言断句 与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两个考点 实质是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和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以及明析文言语段的 句读 等基础能力的综合考查 文言断句 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 断句能力 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 强调熟读成诵 心口相应 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4 考点透视 高考断句题的选材从多文言文整体阅读文本中选取 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 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考查形式一般为选择题 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 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这种考查方式全国课标卷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都采用了 5 真题回放 2014全国新课标卷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 修撰以下之 休烈恬然自持 殊不介意 B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 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 C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 修撰以下之 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 D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 休烈恬然自持 殊不介意 答案 D 6 2014全国新课标卷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 号 八虎 日导帝 狗马 鹰兔 歌舞 角抵 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 对僚属语及 辄泣下 B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 号 八虎 日导帝 狗马 鹰兔 歌舞 角抵 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对僚属 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 八虎 日导帝狗马 鹰兔 歌舞 角抵 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 对僚属语及 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 八虎 日导帝狗马 鹰兔 歌舞 角抵 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对僚属 语及辄泣下 答案 C 7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 而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 增强语感 提高能力 此外 须掌握一定的断句方法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51 52 53 54 55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 而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 增强语感 提高能力 此外 须掌握一定的断句方法 56 一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1 标名 代 词 定主宾在阅读中 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 如人名 地名 官名 族名 器物名 动物名 植物名 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 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 代词 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 吾 余 表示 我 予 尔 汝 女 公 卿 君 若 表示 你 彼 此 其 之等 57 例1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 节选自 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 诸葛亮之次渭滨 关中震动 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 乃遣辛毗为军司马 参考译文 诸葛亮驻军渭水岸边时 关中地区极为震惊 魏明帝十分惧怕晋宣王出战 于是派辛毗出任军司马 58 例2 P90 核按钮 八 用斜线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限6处 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 选自 檀弓 下 参考答案阳门之介夫死 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 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 阳门之介夫死 而子罕哭之哀 而民说 殆不可伐也 边悟训练 59 2 察对话 看引文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用 曰 云 言 谓 为标志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 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 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来断句 例1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60 例2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参考答案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 与之同命 参考译文 樊哙说 今天的事情怎么样 张良说 非常危急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 他的用意常在沛公身上 樊哙说 这太紧迫了 请让我进去 和他们拼命 61 3 标虚词 定位置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句首发语词 夫 盖 至若 若夫 初 唯 斯 今等 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复句中的关联词 虽 虽然 纵 纵使 向使 假使 苟 故 是故 则 然则 或 况 而况 且 若夫 至于 至若 已而 于是 岂 岂非等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 也 矣 焉 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 与 欤 邪 耶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 乎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62 例1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战国策 齐策四 参考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 曰 臣奉使使威后 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参考译文 齐王派使者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信还未启封 赵威后就问使者说 你们的年景不错吧 百姓们安乐吗 大王身体好吗 使者 听了 不大高兴 说 我奉命到这里来问候太后 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年景和百姓 难道能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63 例2 2013 北京 用斜线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取材于 中论 修本 参考答案 世之治也 行善者获福 为恶者得祸 及其乱也 行善者不获福 为恶者不得祸 变数也 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故循福之所自来 防祸之所由至也 遇不遇非我也 守其所志而已矣 64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联系前后文 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 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 如 故 应在句首 也 应在句末 为恶者 行善者 作为叙述对象应在句子开头 还要利用本语段句式比较整齐的特点 如 行善者获福 为恶者得祸 行善者不获福 为恶者不得祸 循福之所自来 防祸之所由至 等 当然 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 参考译文 社会安定的时候 行善的人获福 为恶的人得祸 等到社会动乱的时候 行善的人不能获福 为恶的人不会得祸 这只是不合常规的现象 聪明的人不因为不合常规的现象怀疑正常的法则 所以遵循致福的道路 防止祸患到来的途径 得福还是不得福 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君子只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就行了 65 4 辨句式 定句读 文言文中固定结构 变式句 判断句 被动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例1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史记 管晏列传 参考答案 晏平仲婴者 莱之夷维人也 晏平仲婴 事齐灵公 庄公 景公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 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 参考译文 晏平仲 名婴 是莱州夷维 今山东高密 人 先后侍奉齐灵公 齐庄公 齐景公 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工作而被齐国国君看重 担任齐国丞相后 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 只吃一份荤菜 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 66 例2 用斜线 给下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且夫发囷仓而赐贫穷者 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 节选自 韩非子 难二 参考答案是赏无功也 论囹圄而出薄罪者 是不诛过也 夫赏无功 则民偷幸而望于上 不诛过 则民不惩而易为非 参考译文 打开粮仓把粮食送给贫穷的人 这是赏赐没有功劳的人 审理狱中囚犯 释放犯有轻罪的人 这是不惩罚有罪过的人 赏赐没有功劳的人 民众就要怀有苟且和侥幸的心理 把希望寄托在君主的赏赐上 不惩罚有罪过的人 民众就不会警惕自己的行为 容易做犯法的事情 67 5 据修辞 品 整句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 顶真 排比 对偶 对称 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 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 例 1 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 鸿门宴 例 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两个例句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68 例3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晁错 论贵粟疏 参考答案 夫寒之于衣 不待轻暖 饥之于食 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 不顾廉耻 思路点拨 开头的 夫 是发语词 接下来都是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的四字整句 参考译文 人在寒冷的时候 衣服不一定要既轻便又暖和的才穿 人在饥饿的时候 食物不一定要美味才吃 饥寒迫近自身的时候 就顾不上廉耻了 69 6 析 总分 看照应 理清句间关系 有助于为总分关系的语段断句 例1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 季氏 思路点拨 这句话中 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 是总说 继而分述 这就是总分关系 参考答案 孔子曰 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 乐骄乐 乐佚游 乐宴乐 损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 有益的乐趣有三种 有害的乐趣有三种 以礼乐调节自己为乐趣 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趣 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乐趣 这是有益的 喜好骄奢 喜好闲游 喜好大吃大喝 这是有害的 70 例2 P90 核按钮 五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 神 选自 孙子兵法 虚实篇 参考答案夫兵形象水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 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71 参考译文 军队的态势好像流水 水的流动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军队的态势总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进攻其虚懈之处 流水是根据地势而决定流向 军队也是根据敌人而决定取胜的方略 所以军队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 流水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去夺取胜利的人 叫做 神 72 二 力避断句的常见误区 1 不懂词义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 例使尽之 而为之箪食 与肉 置诸囊以与之 左传 错误断句因不明 与 的意义 一个词除有本义之外 还有语法意义 例中的 与肉 的 与 是连词 和 以与之 中的 与 是动词 当 给予 讲 因此 应该这样标点 使尽之 而为之箪食与肉 置诸囊以与之 让他吃完 又给他准备了一箪食物和肉 放在口袋中送给他 73 2 不明语法 1 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 将前一句的宾语或补语误认为后一句的主语 例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日再食 是一个省略句 其主语应该是 余 吾 之类的人称代词 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描述作者求学过程中的艰辛 寓逆旅主人 即 寓 于 逆旅主人 应该这样标点 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馆里 每天只吃两顿饭 没有鲜美可口的食物享用 74 2 给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 割裂介词结构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例古人之观 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是动词 观 的状语 这样断句 语意就被割裂了 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代人观察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会有收获 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物探索 思考得很深刻 75 三 文言断句新解法 文言文断句是高考文言中常考的题型 以前句子多有一些 指路碑 式的标志 比如有一些语末助词 如 也 矣 焉 耳 乎 耶 欤 邪 等词语 还有一些语首助词 像 夫 盖 至若 若夫 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有时根据这些词语就可以点断了 可近年的文言断句题中却有意减少这些明显标记式的词语 没有标志式的词语的句子如何进行点断 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规律可寻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 还是会发现一些规律的 我们可以看2011年广东卷文言断句题 76 罗既官游击 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 为夫妇如初 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 此事不足训 然以视少共艰苦 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 其厚薄之区 殆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 磊磊落落 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大意罗提督在游击做官后 就派人寻访他的妻子 用重金将妻子赎回 还像当初那样做夫妻 报答妻子当年卖身救自己的恩情 这事不值得效法 然而拿这与年轻时共同经历艰苦 富贵后厌恶嫌弃糟糠之妻的人比较 这当中的重情与薄情的差别几乎不能用里来计算 罗提督天生豪杰 光明磊落 怎么能用道学家的法则来衡量呢 77 通过研究答案我们就会发现 文言文中 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 明确了语句的意思 从而正确断句 上面那些画线的词语 就是每句中的谓词 但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句子的谓词还要考虑全面 就是找谓语中心词 还要善于识别兼语句 连动句等特殊谓语句 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了 当然 要想准确地断句 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准确理解句意 我们在此只是提供一个方法技巧而已 78 小结 断句的步骤一 找标志 名 代 词 对话 虚词 语气词 句式 二 看结构 明修辞 品整句 析总分 看照应 三 联语境 联系上下文语境 合乎语法 合乎逻辑 四 用排除 先易后难 选择题学会排除法 代入法 断句是综合能力很强的考点 需要平时多朗读文言文 形成较强的文言语感 做题时要 瞻前顾后 断句时要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 划分成分组合句子时 属上属下要仔细辨别 推敲 还要做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 这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79 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 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 姑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 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 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 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 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 观千剑 断句也要常实践 80 第二课时 文言文断句练习 8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子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 我无愈于人乎 子墨子曰 我将上大行 驾骥与牛 子将谁驱 耕柱子曰 将驱骥也 子墨子曰 何故驱骥也 耕柱子曰 骥足以责 子墨子曰 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8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5 夫杨 横树之即生 倒树之即生 折而树之又生 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 则毋生杨矣 夫以十人之众 树易生之物 而不胜一人者 何也 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8 本文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之 字用得特别多 大多跟上文的动词构成动宾结构 是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 如 抑之 举之 损之 补之 再有 孰能 是以 等固定结构都是句子点断的重要标志 然后根据主谓搭配情况和重要的虚词如 与 者 等 就不难进行正确的断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9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一岁中 登龙门者 不过七十二 初登龙门 即有云雨随之 天火自后烧其尾 乃化为龙矣 9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有 人不得 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 非也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亦非也 9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3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