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雁的养殖 大雁属鸟纲,雁形目、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总称,大型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性温驯,易于饲养;采食量小,草食性强,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为25:1,一般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2-3千克。 大雁集肉、蛋、绒、药用于一身,其胸腿部肌肉发达,肉纤维虽比野鸭粗,但肉味鲜美,烹调后味香肉嫩。蛋白质高达2098,脂肪为1062,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笔,羽绒可防寒保暖。目前,大雁养殖刚刚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国一些野味市场都是供不应求,1只青年种雁300400元,雏雁80 120元,养殖大雁前景良好。 1 大雁的生活习性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强,善争斗。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2 繁殖特点 21 产蛋 野生大雁性成熟需要3年,为一雄配一雌的单配偶制,而且终生配对,双亲都参与幼雁的养育。人工饲养时,89个月达到性成熟,公母比例为 1:23。 大雁在春季发情,水中交配。求偶时雄雁在水中围绕雌雁游泳,并上下不断摆头,边伸颈汲水假饮边游向雌雁。待雌雁也做出同样的动作回应,雄雁就转至雌雁后面,雌雁将身躯稍微下沉,雄雁就登至雌雁背上用嘴啄住雌雁颈部羽毛,振动双翅,进行交配。交配后共同戏游于水中或至岸上梳理羽毛。雌雁交配后10天开始产蛋,间隔23天产 1枚蛋。年产蛋量第一年为15枚左右,第二年可达25枚,种雁可利用6年,蛋重每枚150克。 22 孵化 小规模的雁场可以让大雁自行孵化,也可用母鹅代孵。大规模雁场,需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 30天。选择大小适宜、蛋形正常、颜色符合品种要求及表面清洁的新鲜种蛋,用甲醛熏蒸法(每立方米加15克高锰酸钾、30毫升甲醛,室温为24 27)消毒后,放在孵化室(2224)内预热68小时后即可入孵。 入孵前期温度为38.237.8,中期为 37537.3,后期为370375。相对湿度为7580。每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90度,翻蛋时动作应轻、稳、慢,以免引起蛋黄膜血管破裂,尿囊绒毛膜与蛋壳膜分离,引起胚胎死亡。孵化后期每天凉蛋23次,凉蛋温度为 2527,室温过低,会因“闪蛋”而影响发育。孵化过程中需进行2次照蛋,分别在孵化后第8天和第28天,检出无精蛋和中死蛋,二照后将胚蛋移入出雏机。第30天开始出雏,第31天结束。 3 雁舍条件 雁舍要求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可分为育雏舍、育肥舍和种雁舍。育雏舍应保温防潮;育肥舍要设置棚架,旁边设有食槽和饮水器;种雁舍应较大,舍外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运动场周围设高182米的围网。陆地运动场应干爽不积水,铺5厘米厚的砂土,种上树木或作物遮荫;水上运动场的围网直通水底,网孔以大雁头不能钻出为宜。还应有植物丰盛的草地供放牧。 4 雏雁的培育 41 “潮口”与开食 雏雁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或“开水”。当雏雁行走自如并开始啄食垫草时,将001高锰酸钾水溶液倒入平底的水盆中,水温为1825,水深以刚好淹没雏雁爪部(大约12厘米)为宜,让雏雁自行饮水,一般为35分钟,以浸脚不湿毛为度。若因故推迟“潮口”,应在饮水中加08 10的食盐,并控制饮水量,避免雏雁暴饮而引起中毒。 “潮口”后便可开食,开食料可用清洗并经过浸泡的碎米和切碎的菜叶。碎米需浸泡2小时,菜叶要切成细丝状,比例为1:23。开食时间大约为 30分钟,以吃至八成饱为宜。开食后要定时饲喂,少喂勤添。13日龄不要喂高脂肪饲料,410日龄,可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优质鱼粉或脂肪含量低的植物性蛋白饲料。 42 保温防湿 雏雁怕寒,忌潮,应注意保温。17日龄温度为3226,814日龄为2624,1530日龄为2420,冬季或夜晚可提高05 10。垫料定期凉晒或更换。 43 分群防压 雏雁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剔除病、弱雏,防止雁群扎堆压死。15日龄前每群大小为3050只,密度为1520只平方米;15日龄后每群大小为 80100只,密度为810只平方米。 44 放牧与下水 若气温适宜,雏雁4日龄就可放牧,初牧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采取“迟放早收,时间短,路程近”的原则,白天放牧56次,晚上回舍饲喂23次。气温低时可在1015日龄初次放牧。 雏雁715日龄后,选择清洁的水塘第1次下水,水温为2030,一般在下午34时为宜。放水几分钟后,赶至岸上让其梳理绒毛,毛干后即可赶回育雏室。 5 中雁的饲养管理 1月龄至性成熟的大雁称为中雁或育成雁。此时采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正是骨骼、肌肉、大羽的迅速生长时期。 51 放牧 中雁放牧前应进行断翅,割去一侧掌骨和指骨部分或切断指伸肌和腕桡侧长伸肌,一周后伤口愈合者便可放水放牧。放牧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和谷物饲料,放牧时间选在早晚,中午赶至池旁树荫下休息,每次吃饱后都应放水。放水条件差的,可割草饲喂,另行放水。 52 补料 留作种用的中雁,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增加精料,减少粗料,促使大雁提前达到性成熟。补料以糠麸为主,掺以甘薯、瘪谷和少量花生饼,并加115骨粉,2贝壳粉和0304食盐。 53 育肥 留种剩下的中雁及商品雁统称为育肥仔雁,其消化能力已趋于完善,需经短期育肥达到膘度及最佳体重。采用上棚育肥和圈养育肥均可,主要通过充分饲喂、控制光照、保持环境安静及限制大雁活动等方法,达到快速生长和沉积脂肪的目的。育肥饲料中,玉米70,豆饼15,叶粉10,麦麸45,食盐0305。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密度为35只平方米。放牧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放牧与补料结合育肥。仔雁经过1520天的育肥,体重达到上市标准即可出栏。 6 种雁的饲养管理 61 繁殖准备期 大雁开产前1个月为繁殖准备期,仍以放牧为主,并根据雁的体质、脱换新羽的状况,适时补料,为产蛋做准备。补料以精料为主,大约为55 60。公母分开饲养,公雁每天补3次,母雁每天补2次,接种禽出败菌苗。 62 繁殖期 繁殖期采取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原则,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718,每天喂23次,晚上加喂1次,适当补充矿物质饲料。充分放水,尤其在公雁性欲较强的上午,让种雁尽情在水面上游玩交配。驯化种雁定巢产蛋,每天早晨将未产蛋大雁留在舍内,产蛋后,再进行放水、放牧。 63 停产期 母雁产蛋至7月份后,产蛋减少,羽毛干枯,公雁性欲下降。进入停产期,将精料改为粗料,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可全天放牧,不予补料。但若放牧条件差或连雨天,应适当补饲。冬季,将白菜、玉米秸粉及青草粉等拌入2030的玉米面维持饲养,保持体重不下降即可。严冬季节应喂热食,饮温水,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大雁常见病的防治 大雁抗病能力比较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接触传染源较多,所以容易感染疾病。现主大雁一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出壳后34天及20天左右的雏雁易发病,20日龄以上的较少发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流行。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缩颈、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接着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现象:拉稀、少食或绝食。急性不出现任何症状即死亡。慢性症状后期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黄色而深浊带有气泡或假膜的稀粪。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日龄较大的病雁在病程持续1周后,也可自然康复。 防治措施 采用成年鹅制备的抗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可以预防。若雏雁在35天发病,说明孵化器已被污染,应立即停止孵化并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才能继续孵化。 雁流行性感冒 雁流行性感冒又叫雁渗出性败血病,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可由病原菌污染饲料和饮水而引起,也可经呼吸道感染。主要在春秋两季流行。 临床症状 潜伏期很短,感染后几小时就可出现症状,鼻腔有浆液性鼻涕,呼吸困难,发出鼾声,不时强力摇头。严重时脚麻痹,不能站立,病程24天,死前出现下痢。 防治措施 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口服敌菌灵30毫克/公斤体重,每天2次或用氯霉素,每只雁肌肉注射1215毫克,每天2次。 雁蛋子瘟 雁蛋子瘟是产蛋母雁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发炎而引起。 临床症状 肛门有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白和卵黄小块,26天后,不食不饮,失水,衰弱而死。 防治措施 每只用25毫克喃唑酮混合在饲料中连服34天,或肌肉注射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绦虫病 雁绦虫病的原虫为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或淡水螺。雁若误食了被感染的剑水蚤或淡水螺,绦虫在肠内发育成熟,可严重侵害2周至4月龄的雏雁。多在春末和夏季发病。 临床症状 排出灰白色的稀薄粪便,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食欲减退,到后期完全不吃,生长停顿,消瘦,精神萎靡,不喜动,离群,腿无力,向后面坐倒或突然向一侧跌倒,不能站立,一般发病后15天死亡。 防治措施 避免在死水塘里放养。 经常检查,对感染有绦虫的雁群,应有计划的驱虫,以防止病源传播。 雏雁与成雁应分开饲养、放牧。 治疗 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灭绦灵60毫克/公斤体重,硫双二氯酚200毫克/公斤体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公斤体重,分别用少量面粉加水拌和,然后按计量称取药面,做成丸剂,塞入雁的咽部。或用槟榔煎剂按每公斤体重0.50.75克灌服。 野鸭是各种野生鸭的通称。我国是野鸭最早的驯化地。目前家养野鸭分布范围很广,遍布我国各地。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美国、西德引进了驯化程度高、生产性能好的家养绿头野鸭,进行繁殖、饲养、推广,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其饲养技术已日趋成熟。 野鸭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疾病少、容易饲养的特种水禽。野鸭肉质细嫩、美味可口,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低,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是优质的保健肉食品。发展野鸭生产是一项经济价值高的养殖业。 一、种野鸭的选择与繁殖特点 (一) 种野鸭的选择 选好种野鸭是发展野鸭生产的首要环节。 1、雏鸭的选择 鉴于肉用种禽体重大,生长迅速,6-8周龄雏禽的体重与生长速度有强大的相关。因此,种用雏鸭应在6-8周龄时,选留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身体健康、精神保满的个体;淘汰精神不好,羽毛稀少、体况弱小的雏鸭。 2、育成鸭的选择 选留外貌美观、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健全的育成鸭留种;淘汰发 育不全,瞎眼、跛脚、伤残和消瘦的个体,时间在19-21周龄进行。 3、成年鸭的选择 成年鸭的选择包括种母鸭和种公鸭的选择。 种母鸭的选择种母鸭选择的原则是:头部清秀,颈细长,眼大而明亮,体躯长、宽且深,前胸饱满,两耻骨间距宽、末端柔而薄,高产鸭两耻骨间距常在3个指头以上,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宽阔而腹部容积大;高产鸭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常在4个指头以上,皮肤有弹性,喙、胫、蹼的色泽鲜艳,臀部发达,脚稍高,两脚间距宽,蹼大而厚,羽毛紧密贴身,体型匀称,活泼好动,觅食力强。 种公鸭的选择 种公鸭选择的原则是:头大,颈粗、中等长,喙宽而直,胸部丰满、向前突出,背长而宽,腹深、但不垂地,脚粗稍短,两脚间距宽,体形大;其头部和颈上部的羽毛和镜羽应有鲜明的翠绿色光泽,雄性羽发达,明显向背部弯曲。 (二)种野鸭的繁殖特点 掌握好种野鸭的繁殖特点,是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1、繁殖季节很强 种母鸭产蛋集中在3一6月份。这第一个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要占全年产蛋量的70-80%,这时的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均较高。第二个产蛋高峰在9-11月份。其产蛋量只占全年产蛋量的30%左右。 2、性成熟期 公野鸭约150日龄左右,母野鸭为150-160日龄。母野鸭年产蛋量100-150枚,高者可达200枚以上,蛋壳为青色或白色, 蛋重55-65g。 3、公母鸭配比 公母鸭配种比例一般为1:10,种蛋受精率可达85-90%。 4、野鸭的人工孵化 野鸭在野生状态下,还存有抱性,孵化靠母鸭自孵。而在家养条件下,都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27-28天。其孵化机具和孵化制度等都与家鸭相同。根据其胚胎发育的生理要求,孵化温度略比家鸭低0.5。并要求使用变温孵化,以剌激胚胎发育。另外,在孵化后期,要增加凉蛋和喷水次数,以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 5、种野鸭的利用年限 种野鸭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种母鸭第二年的产蛋量最高,第一年和第三年的产蛋量次之,但养到第三年以后就不经济了,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下降。 二、野鸭的饲养管理 野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基本上与家鸭相同。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野鸭,应创造与其自然生活条件相似的环境。充足、干净的水、干燥的鸭舍、通透性好的土壤和绿荫作运动场,是野鸭生存和生产的基本要求。但野鸭有几个特殊点,在饲养管理上应加以注意。 1、根据野鸭的生活习性,应在偏僻、安静、防疫条件好的池溏或河道边,搭建半水半旱的圈棚式简易鸭舍。按以上条件建的鸭舍,一定要设有水、陆运动场,比例为1 :1。人工建的水上运动场,水深要求30-40cm,池水要经常更换,保证水质清洁。从陆上运动场进入水上运动场之间应有15度的倾斜度。不论建用什么形式鸭舍,运动场周围和顶部都要加金属或尼龙网罩,防止飞窜。 2、注意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家养野鸭一般分为育雏、生长、种鸭三个阶段,各期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要求,目前尚未有一个完善、通用的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家鸭的饲养标准拟订。野鸭的营养需要: 阶段 粗蛋质(%) 代谢能(兆焦/千克)育雏期 20-22 11.29-11.70生长期 14-16 10.45-11.29种 鸭 16-20 10.45-11.29 3、防止野性暴发,提高仔鸭合格率。根据野鸭在60-70日龄为野性暴发期,而且含脂肪愈高,愈肥大,其暴发野性愈强的生理特点,在这个时间应适当限喂,增加15-20%的粗纤维饲料喂量,可以推迟或减轻美国七彩山鸡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重要鸟类,学名雉鸡,又称野鸡、山鸡、环颈雉,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共有30余个亚种,颈部有白色颈环。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 山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美容价值。 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成段、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皮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一、养殖山鸡效益分析: 养殖山鸡具有投资小、食性杂、适应强、见效快等特点。 投资小:旧房、旧仓库、庭院、果园、坡地等可围圈的地方均可作为养殖山鸡的场地。 食性杂:山鸡吃米糠、麦麸 、各种蔬菜、稻谷、高粱、玉米、蝇蛆等,与家鸡相似。 适应强:山鸡耐高温、抗严寒,从零上35度到零下45度均可正常生长,不择气候、区域和环境。 见效快:一般出壳后鸡苗长到7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100天达到3市斤,需饲料12元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12.5元计算,每只可创毛利20元,种鸡5个多月产蛋,年产蛋可达150只,如果按100只蛋,受精率、浮化率按85,成活率按90计算,可产鸡苗60只。 二、养殖山鸡的市场前景: 由于我国沿海地区、香港、澳门盛行吃山鸡,每年还要大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加之近年来人为大量猎捕,野生山鸡濒临绝迹,从而出现国际、国内市场山鸡货源奇缺、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预测近二、三年内市场无法饱和,就算价格降到8元每市斤,仍有利润可得,前景不可估量。 三、山鸡养殖技术 1、养殖场舍的建造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 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2、雏鸡养殖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 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3、成鸡养殖技术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 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四、山鸡繁育技术 (1)种雉群的建立。每一种雉群的建立一般均经2次以上的选择:第1次选择于每年1011月份进行,严格按品种标准、生长发育情况、健康情况选择,组成后备群;第2次选择于次年的12月份进行,选择标准:公雉羽毛丰满鲜艳, 羽束直立,胸宽深,体大,体格粗壮,雄性强;母雉身体端正呈椭圆形,羽毛紧贴,有光泽,尾不着地,腿部及眼睛无缺陷。有条件的可在2月底、3月初进行第3次选择,剔除不符合品种特征或雄性不强、精神状态不好、 母雉至3月初脸不红或尾拖地的个体。至此,经过23 次选择淘汰就可以确定种雉了。 (2)雉鸡的繁育技术 放配月份和利用年限: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公雉9 10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雉稍晚,于1011月龄性成熟。如已经到繁殖季节即可考虑适时放配,我国北方地区一般3月中旬前后,南方地区一般2月初放配。生产场家种雉一般一年一换,但同群种雉第2年死淘率明显低于第1个利用年限。产蛋量受精率变化不大。 雉群大小及公母比例:雉鸡繁殖季节群体不宜过大,一般100150只为一群,而且群与群之间设置遮挡视线的屏障,以免影响交配。在一般营养和管理的水平下,公母比例可确定在1:4,此时受精率可达到85以上,饲料营养及管理水平高,则可适当增加每只公雉的与配母雉数,比例变为1:51:6。 适时放对配种:放配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营养水平等因素,雉群生长发育好可以稍提高,而发育情况差的种雉可推后。也可通过试配方法确定适时放对配种时间,方法是先试放12 只公雉入母雉群,观察母雉是否乐意“领配”。实践证明,放配时间应在母雉的鸣唱、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放配时间。过早放配不仅影响种稚群成活率, 而且还会促使公雉早衰,影响后期种蛋受精率,过晚则会造成种蛋的浪费。 保护“王子雉”与设置屏障:公雉入母雉群中后,经过数日争斗,产生“王子雉”,“王子雉”在母雉群中享有优先交配权。公雉群们序排定后不得随意入新公雉,以维护“王子雉”地位,可减少体力消耗,稳定雉群。但“王子雉”有不让其他公雉交尾的特点,故应在网内或运动场上设置屏障,可按每100平方米放34塑质瓦,或树枝堆,或假山石,以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五、种鸡养殖技术 雉鸡的繁殖有季节性,北方地区每年37月份为繁殖季节,南方地区可能提前11.5个月。一般将成年种雉分成繁殖期和休产期两个阶段,并采取不同的管理。 繁殖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进入繁殖期的雉鸡,要求营养丰富,尤其要求充分供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产蛋开始后,随着产蛋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产蛋高峰期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820,在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同时,还应注意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雉鸡因驯化时间短,野性较强,公母雉都有啄蛋的坏习惯,而母雉又具有产蛋地点不固定的特点,破蛋率较高,因此集蛋要勤,凡破蛋或吃剩的蛋壳应及时清理出圈,防止啄蛋癖蔓延。 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条件,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管理程序。出入雉鸡舍动作要轻,以常检查、修补网室,防止野生动物惊吓、骚扰雉鸡群;夏季炎热天气搭棚或在网室旁种植爬藤类的丝瓜、豆角等植物遮荫,以避免烈日直射,保证种雉正常的性活动及交配次数。 种雉每天产蛋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 约占全天产蛋数的86.7,正常产蛋每个蛋持续时间0.55分钟,初产雉鸡偶发难产现象,饲养人员应注意雉鸡群动态,发现难产应及时助产。方法是:先向泄殖腔中滴入润滑剂、甘油等,然后左手固定蛋的两侧,右手压住腹部向前推,帮把蛋取出,动作要轻,此项工作需两人完成。因初产母雉泄殖腔带血,其他雉见红后会啄肛,因此要随时观察雉群,及时采取措施,往出血处涂紫药水或黑墨汁,或隔离饲养。 当天种蛋应按时全部送交蛋库保存。 六、养殖山鸡的经验与技巧 1、养殖山鸡注意事项 山鸡有较强的野性,比较怕人,在居民点和公路边不适宜选择山鸡项目。 购买种、苗、蛋要注意品质。 注意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5只,同时防止啄癖。 注意控制母鸡的膘情,减少产蛋难产。 注意疫病防治。 2、怎样选择山鸡种蛋 第一,是种蛋的品质要新鲜。一般来说,用于育种的蛋以10天内产收的蛋最好,因为这一时期内产收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孵化出的雏鸡往往也十份健康和强壮,其成活率极高。 第二,是种蛋的形状大小要合适。过大、过小或过圆、过长的蛋,都不适宜于用来孵化育锥。 第三,是种蛋的外表结构要正常。凡是薄壳蛋、厚壳蛋或“沙皮蛋”等外表结构异常的蛋,是不宜用来孵化的。 第四,是种蛋的蛋的蛋壳表面要清洁和要保证其没有裂纹。蛋壳过脏的蛋或有裂纹的蛋常会受微生物污染而最容易腐坏,从而直接导致孵化失败。 第五,凡是用来育雏的种蛋,都必须要求其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以免出现病症。 3、怎样防治山鸡啄癖 (1)断喙:实际断喙是防止啄蛋及其他啄癖的有效手段。幼雉1520日龄断喙1次,70日龄进行第2次断喙,开产前进行修喙1次。公雉断喙尖。 (2)控制密度:雉鸡饲养密度不超过5只/平方米,每群不超过80只。 (3)沙浴池:种雉网室内铺垫5厘米厚的沙,运动场内设沙浴池。 (4)设产蛋箱:繁殖期设置相应的产蛋箱和遮挡视线的屏障。 (5)戴眼罩:应采用透明的红色眼罩,配以由尼龙或铁丝制成的鼻针,从而将眼罩架于喙上,别针则通过鼻腔以固定眼罩。 (6)勤捡种蛋:每天至少捡蛋两次,产在运动场上的蛋更应及时收取,减少雉鸡对种蛋的接触机会,防止啄蛋癖。 (7)放置假蛋:采用仿生的塑料雉鸡假蛋,放于种雉舍内,在叼啄不破的情况下,会逐渐改变啄癖。 (8)装置鼻环:鼻环装配在雉鸡的上喙上,以鼻环针固定在鼻孔上,但勿钳入组织里。要选择适合于雉鸡年龄的鼻环。一般在4周龄便可配戴, 一直戴到16周龄出售时为止。凡留作种用的,至16周龄时用截断器将鼻环除掉,再装上成年的雉用鼻环。此环不影响采食和饮水等正常活动。 (9)定期驱虫:对于体表与体内的寄生虫应定期用药驱除,以防止啄羽。七、怎样防治山鸡疫病 、在孵化间、育雏间、种鸡场的人中处应设置消毒设备,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消毒。 、对山鸡的易发病鸡新城疫,应特别注意严密防范。于第10日龄用新城疫系苗点眼或滴鼻,1个月龄时用系苗加强免疫,3个月龄时上系苗,种山鸡于产蛋前1个月再注射1次新城疫系苗。 、平常注意疫病的监测,用“百病消”、“恩诺沙星”、“氯霉素粉”、“痢特灵”轮回使用,以预防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或大肠杆菌病。 、平时对网舍用具、设备,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定期消毒。八、山鸡的疾病防治 1、曲霉茵病:山鸡尤其是雏山鸡1-15日龄最易感染、发病率较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一般发病鸡死亡率占10-30%,30-70日龄的鸡也常发病,但死亡较少,成年鸡不易感染,因山鸡在4-7月产蛋育雏,正是夏季梅雨季节,因饲料褥草被曲霉茵污染或因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圈舍潮湿,滋生曲霉茵致病,防治办法:禁喂发霉饲料,禁用发霉褥草,注意通风换气,在夏季连绵阴雨天,最好使用火焰喷消毒。治疗:用制霉茵素或克霉唑100只鸡50万单位,混入饲料连喂5次,也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教学网页课件
- 扶贫业务知识培训会总结
- 2025年白山辅警考试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财务助理招聘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中心敬老院招聘编外聘用人员(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广林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3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泉州银行晋江区域支行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市经开区合同聘用制教师招聘9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云浮市郁南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招聘化工专业背景安全监管人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十大国企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二手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氧气安全培训
-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25年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吉林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预制菜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工程师职称-个人业务自传
- GB/T 3917.3-2025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 典当黄金合同标准文本
- 内镜中心标本遗失警示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