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doc_第1页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doc_第2页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doc_第3页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doc_第4页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氧气D水2(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3(2分)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4(2分)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有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5(2分)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9B核外电子数为34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6(2分)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原子中的电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的质量ABCD7(2分)现代客机外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锂的说法错误的是()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C锂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是+3价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8(2分)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三种微粒都是原子9(2分)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序号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AABBCCDD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55分)10(3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填序号)ABCD11(3分)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种;(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_12(5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3周期的原子结构简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简图:(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2)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_(写一个);(4)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13(5分)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1)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它的元素名称是_;(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_;(3)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4)图中元素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规律是_(任写一条);(5)根据图示信息确定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_14(4分)(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_(选填“阴”或“阳”)离子(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15(5分)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1)氧和碳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2)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氯化钠由_构成(3)表中4个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4种物质的微粒微观示意图若表示A,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则C和D的化学式分别为_,生成C和D的个数比为_16(9分)下图中的、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示意图D中的x=_(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和_(填序号)(4)A和B两种粒子的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17(5分)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3所示)的回忆按要求回答问题(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最外层上有_个电子(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_性18(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请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_,该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该元素的离子符号:_,属于_离子该元素(化合价为+6价)与8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_,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_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钠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的一个:_19(6分)(1)图4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a、b物质均属于_(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填数字序号)选用表中元素填空:A2B2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是_某耐火材料是由Mg、O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_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58分)20(6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如图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11号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填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2)1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推测该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_,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3)第二周期中金属元素共有_种(填1、2、3、4、5)21(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22(6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1)表中9号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_(填离子符号)(2)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3)F、Cl、S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我能根据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_、_有关23(8分)已知甲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乙元素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写出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及符号:甲_ 乙_丙_;(2)指出甲、丙两种元素间可形成_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为_;(3)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甲_ 乙_丙_24(6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1)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0.1%)(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将一桶水(约20kg)进行消毒至少须加漂白粉_g25(5分)如图为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原子时,X=_;(2)B粒子的符号为_,该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我国很多省市都测出微量放射性元素碘131(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碘元素),图中C为碘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则碘131的一个原子中中子数为_;(4)碘131在衰变过程中,一部分原子核向外放射粒子后变成了氙131(原子序数为54),根据你所学知识思考判断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 A元素种类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26(8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从左到右元素的性质呈现以下特点: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对应的碱碱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对应的酸酸性逐渐增强回答以下问题:11 Na钠12 X_13 Al铝14 Si硅15 P磷16 Y_17 Cl氯推测X是_元素,Y是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序数为11、13的两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用元素符号表示):_原子序数为16号的元素Y对应的酸化学式为H2YO4,其中Y的化合价为_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形成酸的化学式为H3PO4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形成酸的化学式为H2SO4,其中酸性较弱的是(用化学式表示)_铝在实际生活中既能跟酸反应,也能与部分碱反应,如果将铝放入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将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7(6分)附加题:下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原子序数123456789元素符号HHeLiBeBCNOF原子序数101112131415161718元素符号NeNaMgAlSiPSClAr请回答下列问题:(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_(填元素符号)(2)1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_、Be、Mg(填元素符号)(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10时,该粒子为_(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填字母序号)A、NO和O2B、CO和N2C、SO2和CO2D、PO43和SO4228(2分)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29(2分)(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a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则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_(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核带正电b 观察下列甲、乙、丙三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A图甲的反应,微观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及Na+和SO42生成Na2SO4分子的过程;B图乙的反应,微观上是Zn原子和Cu2+离子生成Zn2+离子和Cu原子的过程;C图丙的反应,微观上是H2O分子重新组合成H2分子和O2分子;D上述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30(6分)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不能确定的是_(填字母)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C和D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得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3:7CD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DC物质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3)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如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的分子模型,其说法不正确的是_A图中M的名称为九硼烷 B五硼烷中B、H元素质量比为5:9C六硼烷由6个硼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D硼烷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2分)1(2分)(2014长春)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氧气D水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2(2分)(2014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解答:解:A、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和氨气分别是由水分子、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3(2分)(2014济南)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解答: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热等,正确;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正确;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错误故选D4(2分)(2014大庆)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有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碳原子构成的物质的种类分析;B、根据构成原子的粒子分析;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D、根据氯离子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解: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仅有碳原子构成,故A错误;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电子有的原子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故B错误;C、HCl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Cl的离子结构示意是,故D正确故选D5(2分)(2014滨州)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9B核外电子数为34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为34、中子数为7934=45,核电荷数为34故选:A6(2分)(2014威海)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原子中的电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的质量ABCD解答:解: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其区别是C12的中子数是6,C14的中子数是8,从而使原子的质量出现差别故选D7(2分)(2014重庆)现代客机外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锂的说法错误的是()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C锂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是+3价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锂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3,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故B说法正确;C、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是+1价,故C说法错误;D、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D说法正确8(2分)(2014通辽)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三种微粒都是原子解答:解:A由图示的情况可以看出三者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都有10个电子,故A说法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可知第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应该有8个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第二种微粒属于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8,第三个微粒的原子核外应该有13个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3,故B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们的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故C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及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可知第一个图示为阴离子,第二个图示为原子,第三个图示为阳离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A9(2分)(2014宜宾)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序号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AABBCCDD解答:解:A、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CO2分子很小,所以,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分子之间有间隔,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一部分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故C不符合题意;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析本身没有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55分)10(3分)(2014重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D(填序号)ABCD解答:解:(1)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故答案为:氯化钠;(2)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故答案为:失去;(3)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故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3分)(2014达州)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3种;(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2X+2YZ+2W;(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8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X、Y、W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若较小的黑球是氧原子,就属于氧化物;(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2: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YZ+2W;(3)由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可知,其原子的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2+6=8故答为:(1)3;(2)2X+2YZ+2W;(3)812(5分)(2014郴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3周期的原子结构简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简图:(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电子层数都是2;(2)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逐渐递增(或从1到8逐渐递增);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Cl(写一个);(4)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周期,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b2O解答:解:(1)同一周期的元素其电子层数一定相同,第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都是2层;(2)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同一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的规律(3)氩原子核外有18电子,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离子符号为:Cl(4)根据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铷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周期;铷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化合价为+1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故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b2O;答案:(1)电子层数都是2;(2)逐渐递增(或从1到8逐渐递增);(3)Cl(4)5,Rb2O13(5分)(2014南昌)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1)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它的元素名称是氖;(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5;(3)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Be;(4)图中元素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规律是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任写一条);(5)根据图示信息确定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14解答:解:(1)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氖元素;(2)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2+3=5;(3)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故填:核电荷数依次递增;(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1个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故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故填:14答案:(1)氖;(2)5;(3)核电荷数依次递增;(4)1414(4分)(2013自贡)(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2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0;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选填“阴”或“阳”)离子(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A、C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分析:(1)除汞外,其它金属元素的名称书写上都带有金字旁,;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得到电子(电子带负电)后形成带负电荷的微粒,称为阴离子;(2)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周期,纵行表示族,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位于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同一周期里,越往右原子序数越大解答:解:(1)除汞外,其它金属元素的名称书写上都带有金字旁,在题目中“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中,铁、锌属于金属元素;锌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0;原子得到电子(电子带负电)后形成带负电荷的微粒,称为阴离子;故答案为:2;30;阴(2)A、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周期,Y和Z在同一横行,所以位于同一周期里,且Z在Y的右侧,越往右原子序数越大,故A正确;B、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于X与Y属于不同的元素,所以原子序数不同,故核外电子数也不同,故B错误;C、Y和Z在同一横行,所以位于同一周期,故C正确;故答案为:A、C15(5分)(2013石景山区一模)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1)氧和碳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3)表中4个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4种物质的微粒微观示意图若表示A,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则C和D的化学式分别为SO2和H2O,生成C和D的个数比为1:1解答:解:(1)氧和碳是不同种的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由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水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氯化钠由Na+和Cl 构成;(3)由4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四种物质分别是SO2、O2、H2S、H2O,若表示A,则A为H2S,H2S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为氧气,则C和D的化学式分别为SO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是:2H2S+5O22SO2+2H2O,生成C和D的个数比是1:1故答为:(1)质子数;(2)HCl+NaOH=NaCl+H2O,Na+和Cl;(3)SO2和H2O,1:116(9分)(2012赤峰)下图中的、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2)示意图D中的x=8(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和C(填序号)(4)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核外有11个电子,排布规律是2、8、1,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2)由示意图D可知,核内质子数是18,核外电子数也是18,所以,x=8;(3)由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可知,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和C,质子数都是17;(4)由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性质可知,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l22NaCl故答为:(1)11;原子结构示意图见上图,35.5;(2)8;(3)BC;(4)最外层电子数;(5)2Na+Cl22NaCl17(5分)(2010柳州)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3所示)的回忆按要求回答问题(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集气瓶炸裂(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解答:解:(1)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则核电荷数为6;距核最远的电子层为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答案为:6;4(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答案为: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集气瓶炸裂(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氧化18(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请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S,该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离子符号:S2,属于阴离子该元素(化合价为+6价)与8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O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化合物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2)钠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的一个: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的周期数解答:解:(1)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由于最外层有6个电子容易得2个电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硫离子是:S2;带负电荷属于阴离子;写化学式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所以化学式是SO3;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所以该物质即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SO3+2NaOHNa2SO4+H2O;(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所以钠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3)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的周期数,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答案为:(1)S;S2;SO3;化合物;SO3+2NaOHNa2SO4+H2O;(2)A;(3)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的周期数(或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9(6分)(1)图4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a、b物质均属于混合(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它们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数字序号)选用表中元素填空:A2B2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是某耐火材料是由Mg、O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MgO解答:解:(1)由a、b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它们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2)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的电子数,属于阳离子;在中核内的质子数比核外的电子数少一个,属于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由表中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种类可知,能形成A2B2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2由于镁显+2价,氧显2价,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故答为:(1)混合物;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2);H2O2;MgO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58分)20(6分)(2014佛山二模)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如图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11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Ne(填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2)1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推测该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2,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3)第二周期中金属元素共有2种(填1、2、3、4、5)解答:解:(1)11号元素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后,形成的钠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填:金属,Ne;(2)1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在化学反应中能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化合价为2价,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其最高正化合价+6,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故填:16,2,SO3;(3)第二周期中金属元素共有锂、铍两种;答案(1)金属,Ne;(2)16,2,SO3;(3)221(3分)(2012滨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AC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解答:解:(1)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又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故答案为:金属;55;(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说法正确;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D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想等;故B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说法正确;故选AC22(6分)(2012宜昌)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1)表中9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F(填离子符号)(2)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3)F、Cl、S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我能根据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有关解答:解:(1)9号是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为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离子符号为:F,故填:非金属;得到;F;(2)镁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形成+2价的镁元素,由F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形成的化学式为:Mg3N2,故填:Mg3N2;(3)氟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和硫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为7,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与最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有关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23(8分)(2012东阿县二模)已知甲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乙元素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写出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及符号:甲碳;C 乙硫;S丙氧;O;(2)指出甲、丙两种元素间可形成2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为CO、CO2;(3)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甲 乙丙解答:解:(1)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的碳元素,乙元素得两个电子后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氩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那么乙元素原子中有16个电子,乙就是硫元素;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那么丙元素就是氧元素;(2)碳和氧元素之间可形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化合物;(3)根据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碳、硫、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碳原子 ,硫原子 ,氧原子故答案为:(1)碳;C;硫;S;氧;O;(2)2;CO、;CO2(3)、24(6分)(2011滨湖区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1)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71:32(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9.7%(精确到0.1%)(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将一桶水(约20kg)进行消毒至少须加漂白粉100g解答: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