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吆喝教案 .doc_第1页
18课吆喝教案 .doc_第2页
18课吆喝教案 .doc_第3页
18课吆喝教案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吆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掌握“招徕,囿于,隔阂, 饽饽,秫秸,商贩, 吹嘘,吆喝”等词的音、形、义;运用“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成语。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间风俗,培养学生对口头广告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二教材分析 吆喝一文介绍了老北京城街头商贩的吆喝声,那看似平凡、简单,不为人所关注,甚至厌恶的吆喝声,对作者来说,却大有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之情。文学习本,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感受、热爱“吆喝”这门艺术。三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间风俗,培养学生对口头广告能力。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五教学准备:1布置同学搜集萧乾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关老北京传统民俗的文字资料、图片等。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吆喝声于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今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从作者缓缓的追忆中体味愉悦和怀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0日)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蒙古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26年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2字音字形囿于(yu)饽饽(b)合辙(zh)卤煮(l) 隔阂(h) 商贩(fn)招徕(li) 馄饨(hn tun) 荸荠(b q)秫秸秆(sh jie)3词语解释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买东西、赶牲口、呼唤)。囿于:局限于;拘泥于。招徕:招揽。隔阂: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快感:愉快的感觉。合辙押韵:文中指押韵。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4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1)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哪些内容?(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明确:(1)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2)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从“一日”转到“一年”。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介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三、合作探究(一)内容理解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方法有:A.告诉你制作的全过程。B.简单的制作方法。C.既简洁又生动地形容货物的特点。D.借甲物形容乙物。E.靠戏剧性来吸引人。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例说明。示例:A:“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B:“卤煮喂,炸豆腐哟。”C:“葫芦儿冰塔儿。”D:“萝卜赛过梨。”E:“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二)思想感情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这些吆喝声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三)写法探究1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时是如何做到层次分明、条清缕析的?明确: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过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2作者在写吆喝声时为什么掺杂进一些自己的经历?明确:写吆喝声以自己为鉴赏者说明吆喝在生活中的常见和重要作用,自己内心的感受说明自己对这吆喝声的在意,更能体现作者对吆喝声的回味不尽,显示了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也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有着更浓郁的民风民俗特色。(四)个性表达现在的吆喝声基本都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取代,所以有人说,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吆喝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具体说说你更喜欢吆喝还是广告?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其实,不仅北京有吆喝,我国各地都有,而且由于各地语言、风土人情不同,吆喝也各有不同。现在,这种口头广告正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吆喝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应注意抢救。四、板书设计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吆喝声不绝吆喝声介绍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太(哎)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京味京韵地方文化魅力无穷五、作业设计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暂时zn 魁梧w 锐不可当dngB、惩罚chng教诲hu忍俊不禁jnC、酝酿rng 拮据j 随声附和hD、镂空lu 解剖pu 不省人事x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博学 桥粱 穿戴 抑扬顿挫B、秘诀 惨淡 蜡烛 郑重其事C、恻隐 摇篮 蔓延 不可救要D、隐晦 轻捷 偷懒 轻而义举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万恶不赦(赦免)不屑置辩(认为值得)B、人迹罕至(稀少)好意难却(推辞,拒绝)C、有例可援(支援)狼狈不堪(能忍受)D、不言而喻(明白)不能自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4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5阅读下面的消息,为其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26日电7月24日上午,由内蒙古大学主办,呼和浩特古林人文纪念园有限公司承办,纪念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先生100周年诞辰暨萧乾雕像落成座谈会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座谈会上,内蒙古大学党委的领导宣读了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发来的贺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