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王句践①反国,”比较阅读答案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王句践反国,”比较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王句践反国,”比较阅读答案 (河南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8-21 题。(共 10 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反国 ,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 494 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 473 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 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 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 分) 答案: 18.( 1)奋起,指有所作为( 1 分)( 2)经常( 1 分)(共 2 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 1 分,“苦”字解释正确 1 分。共 2 分) 20.( 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 1 分。共 2 分) 21.(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