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崇拜之文化探究.doc_第1页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doc_第2页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doc_第3页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doc_第4页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崇拜之文化探究摘要:树木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演变,古今的文化差异很明显但无论怎样演变,树崇拜都是来源于原始先民们对世界万物的有灵信仰也是对当时时空的独特感悟,树木象征着原始先民们对生命的永恒和生命的繁衍的渴望与寄托。关键词:树木、崇拜、象征、偶像在人类没有产生的时候,树木就已经矗立了千万年,人类的产生由树上到树下,树木伴随着人类经历了辉煌的文明。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绝非古人所独有。树木以一种自然物受人崇拜,已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积淀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中国的树崇拜却别有特色,在中国传统宗教道教中,这种树崇拜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树崇拜与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树崇拜观。一、树的原始象征(1)代表着天地之间既人与神的沟通纽带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对于世界各地的树崇拜现象在其所作的原始文化中这样记述“在宗教目的方面,神圣的树木和神圣的丛林之间没有实际差别。树木适宜放置给灵物贡献祭品的供台或祭坛。这灵物或许是树木精灵或者是居住在那里并像人类自己的住宅和统治他周围一小块土地的土地神。泰勒认为树木本身象征着神灵又充当人类与某种神灵联系的纽带,通过祭拜树木而获的神灵的赐福。而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道教吸收了树作为天地通道的作用,将它想象成道士成仙的一条通道。“建木”的传说体现了这点淮南子地形篇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山海经对“建木”则有更为详尽的描叙。山海经海内经中记有:“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榍,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爱过,黄帝所为。(2)神木与芸芸众生相关,与人的命运紧密联系。道教认为,在天上的仙境中,处处都有树的存在。云笈七签中说天上的阳明星、阴精星、真人星、玄冥星、丹元星、北极星、天关星、辅星、弼星等众星神周围都是树众环绕。且不同的神周围的神树不同,有玉树、赤树、黑树、三华之树、青华之树等不同的神树。天上如此多的树与世间芸芸众生有着相互的对应关系。“其春生三月命树桑,夏生三月命树枣李,秋生三月命梓梗,冬生三月命槐梧,此俗人所属也。皆有主树之吏,命且欲尽,其树半生;命尽枯落,主吏伐树。其人安从得活,欲长不死,易改心志,传其树近天门,名曰长生。神吏主之,皆洁静光泽,自生天之所,护神尊荣。”这条材料说明,每个人都有代表其本命的树植于天下,由天上的树神看管。当人命将尽时,其树也会枯萎,人死后,树神就会把这株树砍掉。人和树木已经融为一体,树木的枯荣代表着人的生死,为了能生命长久所以人祭拜树木(3)树的四季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尤其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象征着生命永恒。由于树象征着生命,因此有人就居住在树上,希望可获得长寿。云笈七签里记有“南方去中国八万一千里外,名阎浮黎之外,极洞阳之野,国名伊沙鹏之国,一名火庭天竺之国。国外有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已。地方五千里,去四方之岸二十万里,则生天树,长三千丈,大者二千围。甚多灵药,甘液玉英,无所不有。其上有民,人皆寿三百六十岁”。这种居住在树上可获长生的观念在东汉时大为流行,有道之人可久居树上。(4)神树辟邪是人的护身符和神手中的法器道教文化中桃木制成的法器可以驱鬼而在佛教中号称佛母的准提菩萨的“七宝妙树枝”观世音菩萨的“杨柳枝”是佛教中慈悲与法力的象征二、具有象征意义的被广泛崇拜的树木类别(1)常青树崇拜(松树、柏树等)在我国北方的农村中每逢新年都愿意在大门上插上松树枝迎接新春,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院中植松柏寓意吉祥。松柏因其四季常青代表着生命的永恒,原始先民渴望生命的持续所以崇拜常青树,传统思想中松柏又寓意吉祥代表着长盛不衰(2)长寿树种崇拜(梨、椿树等)梨树、椿树等由于生命力强很长寿,所以被人神化,在文学作品中有关于梨树之神的精彩描述三国志魏武本纪注引世语曰:“太祖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祠而树血出。”曹瞒传曰:“王使工苏越徙美梨,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王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曹操伐树能令树出血,这表明树是有生命物体,伐树后不久曹操即亡故,说明树是神灵,不容侵犯。崇拜椿树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除民间风俗外, 历史典籍都有详细记载。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民间称寿诞为“千秋”,说明椿树为长寿的象征。唐朝贞儿诗人牟融也有“堂有桥背雪满头”的诗句, 故后人又把椿木寓意父亲, 称为“椿庭” , 暗指长寿之意。古时画家喜作“五瑞图” , 五瑞指椿树、竹子、直草、芝兰、磐石, 为家庭祥和喜庆的象征。(3)高树巨树崇拜(榕树、杉树等)杉树等由于其生长的极高象征着极强的生命力在彝族的树崇拜中杉树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寓意生命流转不息是典型的生殖崇拜。三、我国树崇拜的民俗活动1、为子女和个体祈福的民俗活动(1)求子活动贵州等地的佗佬群众有小孩“拜树保爷”的风俗, 一些婚后不育的妇女常到古树大木的拜树求子, 并许愿得子后长年祭拜, 香火不绝有子夫妇, 则携带幼子在古树大木前叩拜, 祈求“树保爷”保佑幼子无灾无病, 健康长命。在献祭后, 还要当着古树大木给孩子取名, 如树生、木格生、林生、根生等, 孩子则要称古树大木为“树保爷”、“树保公” (2)赐福活动壮族寄拜寄身树习俗以小孩最笃诚, 若小孩经常生病, 必请巫婆咒树, 并将小孩姓名生辰等写在红纸上, 贴在寄身大树上, 认树木为父母, 以便寄身树为其祛病赐福。(3)驱邪活动西藏路巴族苏龙部落在背小孩外出时, 有在蓑衣上插竹枝, 保护小孩不受鬼邪侵害的习俗, 做法是用一件蓑衣包住小孩, 把小孩背在背上, 然后在蓑衣上插上竹枝, 称竹枝为“达宁 。当地路巴人认为, “达宁”竹枝有火, 害人的恶鬼在火的照耀下看不见小孩因此可确保外出时小孩的安全。“ 达宁”竹枝也就是路巴族小孩的护身符。2、祈求家庭和美和村寨安康的民俗活动云南富民县彝族密县支系每个家庭都栽有一至数棵长青树, 树种多为多衣果树、大黄栗树、青冈栗树、杉罗树、白牛筋树、大青树等, 当地彝民称为“应树”, “应” 即有求必应, 善恶有报之意。若某家族的应树衰老或有病虫害, 必另选新树种, 就象人们不能没有父母一样, 密县彝民认为不能没有“应树”应树已世世代代成为当地彝民各家庭的象征和护身符, 人们也像维护家族的利益那样保护“ 应树” 。严禁砍伐, 严禁攀爬, 并用石头围砌树根, 用篱笆围护树干, 以防止人畜损害。每年择日祭祀“应树”时, 山族长带领向“应树”祷告“树王天子, 我们全族还愿, 领生在前, 加熟在后, 保佑我们全族老小, 一年到头, 无灾无难, 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子孙发达。”四、树崇拜行为的古今差异。古时的拜树和今日的拜树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今天的拜树多为一种精神追求和性情陶冶,而古时拜树多为人们对自然的恐惧和神秘,带有宗教色彩是以树木为护身符的图腾文化印记。今日的拜树行为其宗教色彩越来越淡, 而情感和审美色彩则愈来愈浓。古今崇拜树木都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情感的寄托,古人对命运和前途的茫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