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各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五上各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五上各单元知识点.doc_第3页
五上各单元知识点.doc_第4页
五上各单元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上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一、课文要点师恩难忘1、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田老师的教学有方主要表现在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正是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作者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激发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引领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陶校长的演讲1、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古诗两首1、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诗歌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二、写作特点师恩难忘1、事情发展顺序;2、全文先叙事后抒情,事例典型、具体,在叙事中融入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3、篇末点题。陶校长的演讲1、课文结构:“总分总”。古诗两首1、寻隐者不遇:寓问于答,平白如话。2、所见: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三、字词1、易错字:牵、歇脚、拐杖、锻炼、道德、激励、鞭策、振林樾、坚韧不拔、滋润2、易错音:炊(chu)、醒(xng)、教诲(hu)、振(zhn)3、多音字:正 zhng 正月 zhng 正在 扁 pin 一叶扁舟 扁 bin 扁担4、易混淆的字:锻(炼) 精(练) (连)接 简(练) (炼)钢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历)史 日(历) 鼓(励) (厉)害 5、带点字解释:身临其境: 亲(亲身); 临(到)。引人入胜: 胜(胜境,美妙的境地)。十年树木: 树(种植) 百年树人: 树(培养)四、古诗解释、诗意寻隐者不遇1、字义:寻:寻访。隐者:古代隐者山林的人。遇:遇到,碰到。寻隐者不遇: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言:说,告诉。只:仅仅,只是。云深:云雾缭绕的山林深处。不知处:不知所处的位置。2、诗意:在松树下看见隐者的徒弟,问他师父在哪里。他说:“采药去啦。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上,但是深山老林里云雾缭绕,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了。”所见1、 字义:振:震荡,回响。樾:树阴。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意欲:心想。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2、诗意: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牧歌声透过树林,回环呼应。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五、品味语句1、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答:这句话通过写“我”听故事的感受,反映了田老师教学技艺高超,表达了“我”对田老师的喜爱、钦佩之情。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答:这句中将田老师讲的上千个故事比喻成点点春雨,既突出表现了田老师教学技艺高超,又表现了作者在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从内心发出的对老师的喜爱、赞美之情。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答:田老师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正是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了作者对文学的兴趣,引领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真挚的感激之情。4、第8、9自然段:“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教诲之恩、终生难忘”等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六、拓展1、赞美老师的名言、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2、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儿童诗: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4、带“风”字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 第二单元一、课文要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孙友田。2、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只要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绿色的大自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收获许多知识和快乐;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3、题目的含义是:我们要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装满昆虫的衣袋1、本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说明了兴趣是成功的关键,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实现理想,同时也激励我们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法布尔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好奇去抓一只会唱歌的虫子,结果迟回家,引起父母一场虚惊;二、法布尔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利用这个时机在池塘边的草丛里观察、采集了许多昆虫,但父母不理解他。这两件事生动说明了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入迷。3、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它是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精神的见证,法布尔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才成为昆虫学家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所以用它作题目。4、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5、法布尔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著有昆虫记。变色龙1、本文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2、第9自然段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写作顺序是“全身头身躯”;第10-12自然段介绍了变色龙眼睛的特点及捕食迅速、准确;第13-15自然段介绍了变色龙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的特点。3、变色龙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外形奇特。4、 “变色龙”常常用来形容善于伪装自己的人。金蝉脱壳1、本文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2、第3-6自然段描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分为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蝉脱壳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颜色。脱壳的情景可以用这些词语形容:奇特动人、神奇有趣、妙趣横生、不可思议。3、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二、写作特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2、拟人手法。装满昆虫的衣袋1、选材典型,详略得当;2、用词准确、生动(第5节)变色龙作者巧妙地通过叙事的形式介绍变色龙的特点,显得生动、有趣。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细致、生动。三、字词1、易错字:云锦、黄昏、观察、判断、凶相毕露、指手画脚、名副其实、枝繁叶茂、协调、搜索、鼓鼓囊囊2、易错音:锦(jn) 苍劲(jng) 鸟栖(q )虫居四、品味语句1、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答:从这句话中的“放进”、“包上”、“装进”这几个词语中,我感受到了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对昆虫的浓厚兴趣。2、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答:“鼓鼓囊囊”说明法布尔抓了许多小甲虫,捡了许多贝壳和石子,体现了他对昆虫的迷恋。3、变色龙第12节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刹那间”我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五、拓展1、学了这一单元课文,可以想到这些名言: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没有动物的地球,是没有生机的“死海”。2、书P42名言。3、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第三单元一、课文要点成语故事1、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2、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3、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推敲1、本课讲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2、人们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3、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些的原因是:一、表明贾岛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读起来响亮些。嫦娥奔月1、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赞扬了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2、乡亲们想念嫦娥是因为她心地善良,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仙药,升天成仙,忍痛离开了后羿,为民造福。伊索寓言1、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奴隶,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在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都选自于伊索寓言集。2、寓意:狐狸和葡萄: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蝉和狐狸: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二、人物形象1、夸大其词、难圆其说的楚国卖矛和盾的人2、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3、画技高超的张僧4、美丽善良的嫦娥5、奸诈贪婪的逢蒙6、为民造福的后羿7、认真严谨、锲而不舍的贾岛三、字词1、易错字:礼貌、宽恕、斟酌、妥帖、莽撞、逢蒙2、写出部首:妥( )貌()酸()贯()矛()粪()戒()丸()盾()企()敲()尚()楚()韵()3、多音字济蒙 奔五、品味语句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答:这句话写出了贾岛已完全沉浸到诗的意境中,简直如痴如醉,表现了他具有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2、书P52第4题3、书P63第3题答:牧童第一次大叫是虚张声势,是为了捉弄村民,以此取乐;第二次大叫是因为狼真的来了,他害怕、紧张、着急而发出的叫声。六、拓展1、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亡羊补牢、坐井观天、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拔苗助长、杞人忧天2、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望梅止渴、纸上谈兵、背水一战、四面楚歌、指鹿为马 3、来自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开天辟地、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火眼金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天衣无缝、鸡犬升天、点石成金4、照样子写词:飘飘悠悠:纷纷扬扬、欢欢喜喜、形形色色、干干净净碧蓝碧蓝:鲜红鲜红、雪白雪白、收拾收拾、商量商量 第四单元一、课文要点在大海中永生1、本文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高尔基和他的儿子1、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和“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2、本文围绕“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3、文中两处“美好的东西”分别指“鲜花”和“美好的事物”。4、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作品有海燕之歌母亲童年在人间。艾滋病小斗士1、本文写的是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告诉我们应该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2、因为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所以称他为“艾滋病小斗士”。二、写作特点在大海中永生1、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2、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由浅入深,寓理于事。艾滋病小斗士:运用倒叙手法。 三、字词1、易错字:海疆、香港、病魔、孕妇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魔()孕()党()疆()3、多音字:咽四、品味语句1、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答:因为人们痛悼伟人,悲伤不已,听到寒风卷着浪花哗哗作响的声音,便感到大海也在哭泣。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抒发了亿万人民为失去伟人而深深悲痛之情。2、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答:“伴”含陪伴的意思,说明鲜花寄托着人们对邓小平这位伟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3、第3节答、作者用排比句,加强语气,升华情感,意在表达:小平同志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光辉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4、第7节答:这一节总结全文,点明课题。“永生”指永远地活着。虽然伟人与世长辞,但人们仍然希望他在大海中永生,鲜明表达了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对伟人的永远怀念之情。5、“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答: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指给予,“拿”指索取,意思是:高尔基希望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6、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答:“竟然”表示小恩科西能活到上学的年龄出人意料,“挺”表现了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意志。7、南非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了,一个人究竟爱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答:曼德拉说这句话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五、人物形象1、深爱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2、教子有方的高尔基3、与病魔顽强斗争的恩科西六、拓展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第五单元一、课文要点黄山奇松1、本课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让我们感受到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果树瀑布1、这是一篇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2、所见:形态-宽;所闻:声响-大;所感:舒服、惬意3、分别找出描写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莫高窟1、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二、写作特点黄山奇松1、总分结合,点面结合。2、写实和联想相结合。黄果树瀑布1、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2、运用比喻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莫高窟1、多处采用排比手法。2、点面结合,重点突出。3、全文结构:总分总三、字词1、易错字:誉为、卧倒、缝隙、折为三叠、隔着、沉醉、一尊卧佛、记录、腐败无能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誉()卧()叠()轰()3、多音字佛4、易错音:裹挟()银弦()四、景物特点1、神奇秀美的黄山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2、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3、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五、品味语句1、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造成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答:这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瀑布比作一匹宽幅白练,将那“哗哗”的水声比作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和声音的大。2、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答:这里用“有有有还有”的整齐的排比句式,描写飞天姿态各异,动作有别,却又无不轻盈别致,美得动人,真让人有如身临其境,浮想联翩。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答:这句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迎客松的形象,惟妙惟肖。六、拓展描写瀑布的诗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六单元一、课文要点天火之谜1、课文记叙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用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课文记叙了明末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诺贝尔1、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滴水穿石的启示1、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并借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重点讲述了由这一奇观所得到的启示,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二、写作特点天火之谜1、 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2、 条理清楚,描写细致。3、 采用烘托的手法,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毫不畏惧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是来之不易,也是弥足珍贵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文章多处运用数字表现人物品质。全文共8处运用了数字,用这些具体的数字更清晰地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更突出地表现人物的品质。诺贝尔课文首先概要介绍了诺贝尔的授奖仪式,然后着重叙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最后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与开头呼应。滴水穿石的启示1、作者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有理有据。2、全文层次清楚,前后照应,语言精练。文章先写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并因为引出本文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正面是用中外名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说明他们的成功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从“雨水”不能“穿石”说明目标不专一,不能持之以恒就办不成事。最后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三、字词1、易读错的字:拴()、钥匙()、攥()、械()、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摩()残()暴()劈()匙()颠()毙()3、多音字挣()( ) ( )( )四、语句赏析1、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这时,弗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答:这一段抓住富兰克林的动作“放”“拴”“系”“攥”“喊”等及神态“欣喜若狂”及语言“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表现了富兰克林的严谨认真、不怕危险、大胆探索、勇于实验的精神和实验成功的无比兴奋。2、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紧盯着炸药不放。答:这一段抓住了诺贝尔的神情“双眼紧盯着”“双眼仍然紧盯着”,写出了他做实验时十分专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实验结果,全然不顾自己有无生命危险。表现了为了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3、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答:这一段抓住人物的外貌“一袭破衫”及动作“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终日奔波”表现了谈迁精益求精、意志顽强。五、人物形象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 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谈迁:信念坚定、不屈不挠 李时珍: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爱迪生:孜孜不倦,刻苦钻研 齐白石:持之以恒、勤奋创作六、拓展1、描写意志顽强的名言宝剑风锋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逆境出人才。2、表示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绳锯木断矢志不移日雕月琢有始有终形容意志不坚定的成语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有始无终 朝三暮四虎头蛇尾见异思迁3、诺贝尔奖设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项奖金。曾获得诺贝尔的华裔科学家有杨振宁、李振道等。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七单元一、课文要点林冲棒打洪教头1、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的,记叙了林冲被发配来到柴进庄上,与洪教头相遇并被他所逼,与之比武,几棒战胜洪教头,使洪教头羞愧离庄的故事。少年王冕1、课文选自儒林外史,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能手”,家境也随之好转的故事,赞扬了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德。2、课文具体描写了王冕“弃学”放牛、学画荷花两件事,通过这两件事让我知道了王冕是个勤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