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谢修红.doc_第1页
二泉映月谢修红.doc_第2页
二泉映月谢修红.doc_第3页
二泉映月谢修红.doc_第4页
二泉映月谢修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一:连云港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诚信承诺书 编号:报送单位赣榆黑林小学教学案例类别(学科、学段)小学语文课题(教时)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师姓名谢修红出生年月1983年1 月职称小一作者单位全称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邮编222122联系电话办公电话:86751021手机子信箱Email:1256673185个人诚信承诺1、我郑重承诺:所写教学案例系本人原创,如查出有抄袭、照搬他人的行为,本人愿接受处罚。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同 意( ) 不同意( ) 承诺人签字: 年 月 日单位意见单位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年月日说明:1、申报人必须认真填写此表附在教学案例的首页;2、教学案例类别填写范例:小学语文、中学物理、中学化学、职教专业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等;3、严禁抄袭与仿冒,凡引文要注明出处;4、申报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5日。二泉映月(第二课时)类别:小学语文 编号: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教材简析:本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创作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讨论、想象,在自读自悟中,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补充文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3 通过两次“中秋夜来到二泉的情景”的描写对比,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让学生感受阿炳创作时的心境,以及他苦难的一生,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经过。教学难点:理解乐曲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设计理念:二泉映月,乐美、文美,怎样能使学生感受到如此深邃的意境,感悟到如此丰富的内涵呢?我想,也只有创设一个乐文交融的情境,乐随文起,文伴乐悟,形成“涵咏”场。让学生从乐声中体会文本内涵,感受阿炳诉说的情怀,又从文本品读中更深地玩味乐声,领悟阿炳用乐声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到阿炳的坎坷人生。但是由于学生们还小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对音乐了解的也较少,因此感悟歌曲的内涵比较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曲二泉映月、学生搜集关于阿炳的资料教学过程:1、 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心聆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与课文相契合的一种情境,学生们可以从乐曲中感受到创作者的心境是很悲苦的。以此引导学生走入创作者的内心。】 二、走进二泉,感悟人物内心过渡:那么一生坎坷的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如此美妙的音乐的呢?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4两节,仔细对比这两节所写的内容,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默读后和同组的同学交流。3、全班交流。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交流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1)相同之处有: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这两节描写的都是在某个中秋夜阿炳来到了二泉。)2) 不同之处有:陪伴的人物不同、阿炳的心境不同所以听的声音也不同导语:又是一个中秋夜,双目失明的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又来到了二泉。夜深人静,月光清冷,他静静地聆听着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什么声音呢?显示,齐读: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放飞想象再次播放音乐,请同学们再听一听,联系上下文想象阿炳可能还会听到哪些声音?(补充文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4)指导朗读。 5)总结:一个人在心境不同的时候,去看同一种景物,或者听同一种声音,结果会大不一样。4、教师点拨:在阿炳的一生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师父。1)感悟师父所说的话。2)找出描写师父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重点理解“饱经风霜”一词。【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中,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阿炳经历的坎坷,我通过对比文中两段描写二泉景色的语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去品读,充分理解阿炳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剖析“积淀已久的情怀”。为接下来理解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作好铺垫,从而实现先悟情后入境,水道渠成。】3、 走进音乐,感悟内涵 过渡: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引读)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1、同学们,这流泻出来的乐曲就是二泉映月。通过刚才的聆听,看得出来,同学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能力,而且都是用心去听的。真不错!尽管表达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没关系。我们毕竟不是音乐家,更不是大作家嘛!让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好吗?自己读一读第五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划出琴声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自由朗读,适时的在书上作批注。 3、 交流反馈:(1)显示,齐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开始)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高潮)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结尾)(2)同学们,其实琴声的变化是可以用一条曲线画出来的。来,伸出你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边读边画。 4、同学们,你想过吗?琴声之所以会这样变化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是因为阿炳在演奏的时候,他的情怀始终是在变化着的。)怎样变的?再读课文。 5、点拨:放飞想象第5自然段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补充几句吗?6、写作方法指导:你们看,作者在倾听了这首乐曲之后,抓住琴声的特征展开了来丰富的联想,然后用这样具体生动的文字呈现出来,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7、下面,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走进乐曲,走进阿炳的内心。(1)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此时情感还没有恰当的表达出来。)(2)师配乐范读。(3)分三部分指名读,适时评价点拨,学生点评。A、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了,你和阿炳一样你听懂了他的琴声,你真是他的知音!B、假如一定会更有味道。随机齐读。(4)生合作配乐朗读。还有谁也想来读的?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了。来,女生们读开头部分;男女生们读高潮部分;最后男生读。注意听好音乐,看好老师的指挥。(5)配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设计意图:第三板块的教学既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听曲,后读文,接着画图,再品读感悟。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地体会乐曲旋律变化及乐曲丰富的内涵。多种形式的朗读,对乐曲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点拨学生学习抓住特征展开联想,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4、 拓展延伸1、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2、对某个人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下跪。小泽征尔跪的是什么?他跪的是阿炳的什么精神?(板书:向命运抗争 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3、总结:生命的荣耀不在于命运的悲惨,而在于他能够在悲惨的命运前坚强的站立起来,像阿炳那样不屈不服的向命运抗争,像阿炳一样身处逆境,却对未来充满向往,希望之灯永远不灭。4、你还想到了谁?(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贝多芬等等)5、倡议:当你身处逆境,当你遭遇厄运,当你需要向命运挑战时,你就去想想他们吧,像他们一样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像他们一样永远怀着美好的希望。6、感情升华让我们再次聆听着悲苦又坚强的乐曲吧。【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人物精神的总结、延伸,引导学生内化精神。】 五、布置作业1、欣赏阿炳的其他作品,如:二胡曲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把你的感受写下来。2、春天到了,请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聆听那美妙的声音,并把感受写下来。二泉映月泉声 琴声 心声 与命运抗争 向往美好生活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本课时是这样做的:第一,如何找准切入点,感悟乐曲内涵经过对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和优秀的教学设计的研读,加上几次的磨课,我最终决定采用“先悟情,后入境,再读琴”的教学思路,即先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阿炳经历的坎坷,抓住一个重点句“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又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