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送带冷粘接工艺和方法的改进.doc_第1页
浅谈输送带冷粘接工艺和方法的改进.doc_第2页
浅谈输送带冷粘接工艺和方法的改进.doc_第3页
浅谈输送带冷粘接工艺和方法的改进.doc_第4页
浅谈输送带冷粘接工艺和方法的改进.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师专业论文工种:机修钳工浅谈帆布皮带现场冷粘接工艺姓名:王家辉工作单位:云南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身份证级:技师培训单位:云南工业技师学院日期:2011年7月5日浅谈帆布皮带现场冷粘接工艺作者:王家辉(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时间:2011年7月3日摘要:无论矿山、化工、焦化、物料运输和输送的行业都离不开皮带运输机,都存在输送带粘接问题。焦炉机械连续生产,无条件采用硫化热粘好的环形皮带,只好采用现场冷粘方法,其粘接方法和工艺非常重要,未采用好的工艺和方法,粘接出来的皮带接头使用寿命很短,接头断裂和翅边影响输送机的运行。该工艺克服以往普通皮带粘接不利因素,着重阐述胶料、台阶制作、胶面粘合等关键环节,有效地解决了皮带接头易起皮、易撕裂等问题,提高了皮带粘接质量。关键词:皮带接头、冷粘技术、分层论文主体: 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炼焦车间现有皮带6条,全长1630米,担负3座焦炉生产,年产105万吨焦炭运输、筛分、转运等任务。由于输送量超过生产设计能力,环境较差,潮湿、高温、腐蚀等,经常需要处理皮带接头。经过长期处理皮带接头,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接头冷粘技术工艺。一、影响接头质量的因素皮带接头的质量的好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克服不利因素能有效地提高皮带接头的强度,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1、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大会造成皮带台阶处粘接不实,形成气泡、气膜,皮带容易从接头处断裂脱胶,比较适宜相对湿度为35%45%.2、皮带接头斜面角度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接头的抗剥离和抗屈挠强度,一般选用4560。3、皮带胶同固化剂的配比固化剂的配比直接影响接头固化时间、粘接质量,一般天气较干燥,可适量减少固化剂,气温较低时,可适量加大固化剂。4、杂质如粉尘、水分等杂物的进入使接头出粘接强度变低。二、输送带接头形式输送带的接头形式为斜角、阶梯搭接(上下胶面间必须有帆布才能作为一个台阶使用。输送带接头尺寸输送带规格(mm)接头长度(mm)台阶台阶宽度用胶量1200*6(4.5+1.5)150053004.00kg1000*6(4.5+1.5)120043003.00kg三、粘接技术工艺1、检查粘液质量取适量观察其颜色应为黄色稍微带红、透明发亮,如胶液发白或发暗、过期,说明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2、做台阶根据皮带宽度确定好接头角度、接头长度台阶层、台阶宽度及每个台阶层应留帆布层数,对称剥出接头两胶面上的各个台阶(使用划刀时禁止切断胶面帆布层)。3、打磨用磨光机轻轻打磨各台阶表面胶层,打磨标准为表面无粘胶,帆布均匀起毛。注意:将台阶层过渡处磨出棱角,不可将各内帆布磨通)。4、清洗使用120号容积汽油作为清洗,用钢丝刷清洗一遍,再用染刷仔细清洗粘接面。干净以后再用灰刀刮干清洗油,自然通风。(如湿度较大、天气较冷,可采用热风空气吹干)。5、涂胶将两胶平铺在固定在大于1.5倍皮带宽度的钢板上和木板上,用灰刀均匀刮涂配置好的胶液,通常表面刮涂一次胶液,用手背轻触胶面,感觉不粘时方可进行下次涂胶。涂胶时灰刀应沿一个方向用力缓慢移动,尽量使胶层均匀,避免胶液起球、成块和起泡。刮胶最好在常温下进行,如在湿度较大、气温较低情况下粘接,可用红外线烘烤胶面。烘烤时,灯距胶面不能小于300mm,不可固定于一个地方,用热吹风配合烤灯缓慢移动,使各处受热均匀,加快胶液挥发,但胶面最高温度不能大于60.6、粘合待胶液基本挥发后方可进行粘合。粘合时,将两胶面一次性对齐各个台阶,避免错位或跑偏。采用竹子或PVC管做作隔离层,逐步抽出隔离管,粘合时用木锤和手锤用力从中间向四周推压均匀敲击,充分赶出气泡,确保胶面粘合,保证胶结效果。7、固化皮带粘接好后,需要固化一定时间才能使用。如固化不充分可能引起胶结层脱离或粘接不实,接头处容易掀起或断裂,胶液配以一定量的固化剂可以适当调节其固化时间,满足使用要求。但固化剂用量多少直接影响到接头质量,用量越少,粘接强度越高;用量越高,胶液越脆,粘接越不牢靠。四、粘接时的注意事项1、做接头时,要使胶厚工作面在上、在前,以加强接头的耐磨及抗掀起性能。划台阶时,皮带刀要均实,不可用力过大,避免损伤帆布,降低皮带强度。2、粘接时机以用手背感觉不粘手而又稍感粘性为宜,此时即可粘接。3、撕皮带时,禁止反方向撕,防止皮带层撕破。4、粘接时选择清朗天气、无尘为宜,粘接时胶面不可进入水汽及杂物。5、胶液、固化剂、清洗油为有机溶剂,现场不可产生明火、火星。五、粘接可能出现的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1、“湿天不粘”现象:空气中湿度较大,胶粘剂中的溶剂在挥发过程会从胶层表面带走大量热量,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凝结,形成白雾,白雾形成的水性界面与胶粘剂形成的油性界面不相容,两界面之间形成化学力很小,接头的粘接没有强度。解决办法:采用烘烤,加热除去表面水气。2、“前干后湿”现象:胶层表面已经干燥,但贴合后接头极易剥落,且粘接面的胶层用手触摸还带有粘性,形成“前干后湿”的现象,造成粘接不牢。原因:由于气温过高,胶粘剂中的溶剂挥发较秋冬季快,打磨后皮带刷胶后,一部分胶液要向输带里面渗透,形成像打铆钉一样铆固点,这一部分粘液的溶剂挥发比表面的挥发要慢。气温高、干燥的环境中往往表面干燥透了,而里面溶剂还没有充分挥发,接头贴合后,里面溶剂慢慢挥发,这一过程的时间会润湿粘接层,破坏粘面,影响粘接效果。解决办法:刷第一面胶时,保证足够的晾置时间和烘烤,保证渗透的输送带中胶液溶剂充分挥发,形成稳定的接粘层。3、“干过头”现象:过多的延长了晾置或烘烤时间,使得胶粘剂已经完全固化或已快完全固化。解决办法:可根据现场温度、天气等实际情况,控制适当的时间,胶干燥至不黏手而有粘力感时即可粘合。六、粘接时的影响因素1、胶层厚度影响(1)、胶层太薄造成胶粘面缺胶,产生部分受力,而且渗透到输送带里面,胶液形成不了足够的铆固点,使得固化后的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2)、胶层太厚,胶层固化后形成的粘结层弹力太差,在受力过程中易变形,应力集中到胶层内部,不会平均分散到输送带和胶层的界面上,造成内聚破坏。(3)、胶层厚度一般以全部覆盖粘接面、胶层均匀为宜,保持厚度在0.51mm为宜,胶的使用量为0.81kg/为准。2、锤压影响:粘接贴合后,用锤子对粘接头锤压,首先要对粘接层锤压,以排出粘接层气泡,捶打时要用力从粘接面中间向四周捶打,捶打要均匀,保证粘接面每点受力均匀。七、结束语综上所说,在长时间的输送带粘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比较适用皮带冷粘接工艺和方法的,具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