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5.1设计依据5.1.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5.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5.1.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85-2001)5.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5.1.5住宅建筑规范 ( GB50386-200505.1.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版)5.1.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67-97)5.2给水系统本社区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由市政自来水引入两条DN150的给水管在院内连成环状管网,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5.2.1用水量估算详见如下明细表: 1. 住宅 用水量 250 L/人.天 X 4148人=1037m3/天2 商业: 用水量 75m3/天 小计: 1112m3/天 其中绿化及不可预见水量按总水量15% 167 m3/天合计: 1279 m3/天5.2.2室内生活给水系统设置 1.社区一至六层生活用水为低区,由社区市政管道直接供水。2.七层及七层以上生活用水分中.高区,社区设一套变频加压给水设备供社区内各建筑中.高区生活用水,采用减压阀分区,各分区压力小于等于0.35Mpa。5.3消防系统5.3.1室外消火栓设置:社区室外环网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20米。5.3.2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设置本社区设地下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内设消火栓泵、喷淋泵各两台,皆一用一备。消防水池容积396m3。保证消火栓系统二小时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小时用水量。本院区内最高建筑屋顶设置18 m3消防水箱一个。5.3.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置本社区的地下车库和二类建筑的部分房间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54排水系统本社区雨、污水分流设计,室内污废水合流排放,室内污、废水集中排至院内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由社区雨水管道直接接至市政雨水管网。第六章 暖通设计6.1 设计依据:6.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6.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1.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6.1.6.暖通空调动力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6.1.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6.1.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6.1.9甲方设计委托书明确的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设计。6.2 工程概况本社区4栋18层住宅楼,2栋26层住宅楼,2栋28层住宅楼。6.3 设计范围6.3.1防排烟系统设计。6.3.2平时通风系统设计。6.4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6.4.1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自然或机械排烟设施。风机设置部位、风机风量、风口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计。6.4.2主楼地下室为戊类储藏室。戊类储藏室不设置机械排烟,只考虑平时通风,通风量按大于2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地下戊类储藏室的走道采用机械排烟,排烟风机兼做平时排风风机,风机选用变风量防排烟离心风机,补风采用机械补风。排烟风管与平时通风的风管连接处设置电动防烟防火阀,排烟口采用多叶排烟口。平时戊类储藏室通风,风机根据地下室空气质量状况调节风量,多叶排烟口为关闭状态,电动防烟防火阀为开启状态;事故时,风机按最大风量运行,多叶排烟口开启,电动防烟防火阀关闭。送风采用机械送风,送风量不小于排烟(排风)量的50%。地下车库设置机械送(补)风及机械排风(烟)系统,排烟量按不小于6次/小时设计,送(补)风量不小于排风(烟)量的50%。送(补)风及排风(烟)系统采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送风、排风,火灾时高速补风、排烟。6.6.3电梯机房排风量按大于10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通风设备采用换气扇并在电梯机房内预留空调插座。6.6.4商铺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按10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6.5 节能、降噪设计说明6.5.1送、排风机选用低转速低噪声风机。6.5.2平时使用的风机选用变频风机,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调节风机风量。6.5.3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减少风机运行的数量。6.5.4对地下室送、排风机增设风机房,并在机房内墙安装吸声材料。6.5.5在风道上设置消声器或在管井内贴吸声材料,尽量降低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室内外的影响。6.5.6对设置在屋面上的风机,其基础加设橡胶垫减震,吊于楼面下的风机设弹簧减振吊环,以减少对有关建筑物的振动。6.5.7住宅部分一户一表,热量表设在每层公共管井内。6.5.8采用模塑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为绝热层,厚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第七章 电气设计7.1设计依据7.1.1建筑专业提供的总体规划平面图7.1.2国家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7.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7.1.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7.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7.1.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7.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7.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7.1.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7.1.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7.1.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7.2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7.2.1商住楼的照明、电力、防雷接地、航空障碍灯设计。7.2.2公共设施内的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空调、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航空障碍灯的设计。7.2.3商住楼的电视、电话、门禁对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网络系统。7.3负荷估算:1.住宅1414户的总用电量5678KW.2.商业总用电量661KW.7.4配电系统7.4.1电源由小区箱式变电站引来。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住宅供电采用树干式配电至用户,每一单元设三相五线单元进线,每个单元为一个进户点,供电单元采用220/380V。电源进线配电间设在地下室。7.4.2电表箱设在每层的电气竖井内。每户一表、公灯专设一表。会所根据分割需要单独设电表箱进行计量。地下车库单设配电间。7.5照明设计7.5.1、住宅照明设计,室内部分灯具,插座及电源管线敷设到位,光源由住户自己选择。阳台灯具由设计统一选择为圆球吸顶灯。楼梯间及走廊采用声控灯,地面照度为:40LX。电梯前室采用荧光灯,地面照度为:75LX。7.5.2、公建照明设计.照度标准:商业用房 300LX社区用房 300LX灯具以荧光灯为主.7.5.3、应急照明设计.在高层住宅及公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电梯前室,疏散楼梯间内设火灾疏散指示灯,在配电间,泵房等重要场所设事故照明灯,由双电源自投箱供电,灯具采用内附铬镍电池的应急灯。7.6导线选择与敷设本工程电缆普通负荷采用YJV-1KV型铜芯电力电缆,导线采用BV-750/450型铜芯导线;消防负荷采用ZRYJV-1KV型铜芯电力电缆,导线采用ZRBV-750/450型铜芯导线;穿镀锌钢管或阻燃硬塑料管沿墙和顶板内敷设。成束敷设的线缆均采用阻燃线缆。7.7防雷与接地7.71高层商住楼屋顶设避雷装置,每根地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7.7.2本工程按二级防雷建筑设防措施,低压接地故障保护采用TT系统,本系统采用联合接地形式,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7.8弱电系统7.8.1电话本工程电话通讯采用光缆进线。本工程需设电话总站一个。每个单元设电话分线箱,每层设电话分线盒。会所可根据需要设程控交换机。 住宅电话每户进线2对,对大面积的用户,另外预留12对电话线。7.8.2有线电视为了提高收看电视图像的质量,小区设有公用天线电视系统。与市有线电视网接口,住宅每户设不少于2只电视系统双孔终端盒,会所设置分支分配系统及双孔终端盒。7.8.3门禁对讲系统为确保住户安全,每单元均安装双相呼叫系统及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和物业值班室连通。7.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8.4.1、在地库、高层住宅公共场所设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在小区首层设集中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及显示全部消防设施和报警系统的运行状态。7.8.4.2、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差定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扭、消火栓报警按扭、声光讯响器及控制模块等组成。在车库设感温探头、在其它机电设备及会所、商场办公用房设感烟探头。在商场、会所及地库设广播音响系统。火警时,在消防控制室自动/手动切换为火灾事故广播,指示火灾疏散及灭火工作。设专用消防通信系统,总机设在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空调机房、主要配变电室、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均设火灾专用电话分机。在手动按钮处设对讲电话插口。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向消防公安部门直接报警电话。7.8.4.3、系统功能当火灾发生时,消防中心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接到光电感烟探测器、差定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扭、消火栓报警按扭、及压力开关动作信号,经确认后发出声光报警,同时联动控制器发出相应的灭火指令:消防泵,喷洒泵手动-自动启动灭火.消防水泵、喷淋泵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由消火拴按钮直接控制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手动直接控制。自动喷洒系统的控制及显示: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发出报警信号,当压力开关动作后,直接连锁自动启动喷洒泵,并显示其工作状态;对防烟、排烟设施的控制及显示: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在控制中心能手动直接控制。排烟机自动启动排烟.停相关部位空调通风系统及其它非消防电源.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广播系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将有关防火分区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的扩声机强切至火灾应急广播状态。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和一部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消防电梯迫降至首层待用.普通电梯降至一层停用.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灯自动点燃指示疏散方向.7.8.4.4、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感烟、感温探测器吸顶安装,声光讯响器吸壁安装,底距地2.2米,手动报警按扭吸壁安装,底距地1.5米.消火栓开关安装于消火栓箱内左上角处,控制模块吸壁安装底距地2.2米.灾报警控制器为箱式箱体,挂墙安装在消防中心墙上.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导线采用ZR-RVS-500型1.5mm 导线穿镀锌钢管在地坪内,顶板内和墙体内暗敷设.7.8.4.5、消防电源消防负荷按一级负荷供电,双路供电。如当地市政电网无法保证两路电源,则采用一路市电加柴油发电机方式供电,末端切换。7.8.5安保电梯、轿箱、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处均设置电视摄像系统。7.8.6智能化网络 在小区内设智能化网络系统,以满足用户对语音数据图像的需求,智能化网络机房设在物业管理用房内。此外该智能化网络将门禁对讲、火灾自动报警、安保报警等系统集成在一起,便于物业进行管理和远程控制。第八章 燃气设计8.1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他有关资料8.2燃气供应根据燃气公司要求,应在区内设置燃气调节器若干个。由市政中压燃气管道接来,调至低压接至各气点。燃气管道采用直接埋地敷设。基地内燃气管道环网布置。第九章 节能设计9.1建筑专业9.1. 1主体建筑充分注意自然采光与通风,如走道、楼梯的设计均利用自然通风、采光。9.1. 2本工程尽量少使用玻璃幕墙体系外墙,以保证室内良好的热工性能。9.1. 3屋面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上人屋面保温材料建议选用导热系数为0.03W/mk的新型建材,用以满足建筑物各类功能需要。9.2结构专业 建筑材料选用上尽可能采取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省用料,达到节能目的。9.3给排水专业 本工程采用高效低转速、低噪声节能型水泵。利用市政水压供水。9.4空调专业本工程选用VRV空调机组配有电脑控制系统,当空调系统负荷发生变化时,具有能量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子控制器能自动调节能量,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运行目的。9.5电气专业9.5.1采用荧光灯及节能灯为主的电气照明电光源。9.5.2荧光灯采用高功率因数或电子镇流器以减少功率损耗,提高自然功率因数。9.5.3在照明及空调动力母线并联电容器。9.5.4限制机房、生产辅助用房及走廊内单个照明开关控制的灯具数量,避免灯具空开。9.5.5严格禁用国家规定的淘汰机电产品。第十章 消防设计说明 10.1.建筑专业10.1.1工程概述及适用标准:区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为一类居住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其余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10.1.2总体消防设计: 消防车道的布置结合城市道路和区内道路统一考虑,为环状消防车道宽度4米。10.1.3防火分区: 建筑内各部分防火分区按规范要求及平面功能布置合理划分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并不大于规范规定要求。 每个防火分区内设有二个疏散楼梯,各层平面最远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10.1.4. 建筑材料: 管道井每层采用细石砼封堵,凡必须穿孔洞的墙壁、楼梯均用非燃材料封堵,建筑材料按其使用部位的需要,耐火等级按规范采用相应的防火标准材料。管道井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10.1.5. 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由建设单位委托有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和厂商承担,其设计和节点防火要求按规范执行,并应符合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2.给排水10.1室外消火栓设置:社区室外环网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20米。10.2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设置本社区设地下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内设消火栓泵、喷淋泵各两台,皆一用一备。消防水池容积396m3。保证消火栓系统二小时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小时用水量。本院区内最高建筑屋顶设置18 m3消防水箱一个。10.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置本社区的地下车库和二类建筑的部分房间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10.3.暖通专业排风管采用镀锌铁皮(不燃材料)制作,空调凝接水管及制冷剂铜管的外壁采用符合消防要求的保温材料。排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以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均应设置防火阀(常开,着火时或70关)与消防中心连锁,均可手动或自动复位。10.4.电气专业10.4.1消防用电的电压、负荷等级: 本工程用电属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消防报警系统属二级负荷,由市电和油机二路独立电源供电,并在末端配电箱自切。10.4.2应急照明: 配电房、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处设事故照明,照度应能达到正常工作要求。在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设有疏散指示灯(维持时间不小于20分钟)。10.4.3导线: 引至消防泵、应急照明、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器的导线采用阻燃型聚氯乙烯电力电缆。10.4.4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总线制报警设备,区域报警装置设于消防控制室。在大楼各个办公用房及走廊处设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阴建筑安全员考试及答案
- 公司劳务合同.参考
- 成都读书分享活动
- 救护仪器维修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坯布缝接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火工品检测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染烧毛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黄酒酿造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宠物行为与趣味摄影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磁法勘探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急性牙髓炎病例汇报
- 第10课《美丽的颜色》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公安宣传打架课件
- 小米公司绩效管理办法
- (高清版)DB11∕T 2464-2025 应急避难场所运维技术导则
- IEEE 519-2022-IEEE谐波控制标准电力系统(译文)
- 2025年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外科护理试卷
- 两癌信息管理课件
- 消防设施联动测试方案
- 海底捞会员管理制度
- 配料间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