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总结-客观题部分.doc_第1页
最后的总结-客观题部分.doc_第2页
最后的总结-客观题部分.doc_第3页
最后的总结-客观题部分.doc_第4页
最后的总结-客观题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总论1. 支付现金股利负债减少2. 收入与利得的关系: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定会影响利润 利得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一定会影响利润(可能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二、 存货1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2. 卖出原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链接: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的转让、出售等同样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3.关于存货跌价准备:(1)库存商品减值,但该声频已有订购合同,且合同价计算的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不计(2) 库存商品在BS表日小幅 跌价,但在未来预计价格回升,不计提。三、固定资产1. 工程盘亏净损失在建工程,转入FA成本2. 计提折旧: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不停止折旧)3. FA日常修理的人工费管理费用4. 煤矿企业用安全生产费构建的设备在完工时全部计提折旧,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四、投资性房地产1. 改扩建将来仍作为投房的,继续确认投房,但不计折旧和摊销2. 自用转为投房的:公允大于账面资本公积;公允小于账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五、长期股权投资1. 投资企业对实质上控制的被投资企业的投资,个别报表用成本法,合并报表用权益法(对)2. 长投的账面价值:同一控制下:被投资企业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非同一控制下:被投资企业公允价值(或者股价)换句话说,同一控制下相关费用进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相关费用进成本。3. 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经营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不能确认一项长期投资。共同控制资产按合同约定的份额确认资产。 六、无形资产1. 土地使用权:(1)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厂房的,相关账面价值不转在建工程,和地上建筑物分别计提折旧、摊销;(2)只有在价款难以区分时,全计入FA成本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3. 使用寿命不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4. 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转销账面价值5. 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费应单独确认无形资产。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 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2. 甲换入机床的入账价值=换出设备的公允800+销项税136-进项税119-受到补价1173.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换出资产的公允-换出资产账面八、资产减值1. 资产减值准则包括:FA、无形、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生物资产;不含:长期股权投资(链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含债券投资)2. 资产减值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FA、无形、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可以转回持有至到期投资3. 预计未来CF不应考虑:(1)与所得税首付有关的;(2)与FA改良有关的;(3)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有关的;(4)筹资活动有关的。应考虑(1)以资产当前状况为基础;(2)对同伙膨胀因素的考虑应与折现率一直;(3)对内部转移价格应予以调整。4.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包括使用中为维护该资产而发生的现金支出。九、金融资产1. 金融资产减值可以转回,但不能通过损益转回的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结合不能转回的FA、无形、商誉、长投来记忆)十、股份支付1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日的公允计量,不确认后续的变动(1)换取职工服务的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立即可行权的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初始确认:以企业所负担的负债的公允计量。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2)等待期内:按所确认的负债金额计入成本或费用(3)可行权日之后: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3. 回购股份用于激励员工借:银行存款(剩余激励对象人数*行权价)资本公积-其他基本公积(累计资本公积) 贷:股本(剩余激励对象人数*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余额)4. 股份支付的内在价值指交易对方有权认购的公允与支付协议价格之差。十一、长期付款及借款费用1. 应付债券账面余额=发行总额-发行费用+冻结资金利息2. 融资租赁入账价值=MIN(公允,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手续费3. 借款费用包括:(1)外币借款汇兑损失(2)借款承诺的手续费(3)债券折价溢价的摊销;不包括:(1)发行债券的折价溢价(2)权益性的融资费用4. 外币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一般价款费用化5. 最低租赁付款额要考虑:(1)每期租金(2)第三方担保余值(3)承租人担保余值不应考虑履约成本(履约成本进当期损益)6.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部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是资本溢价)十二、债务重组1. 债务账面和资产公允差额计当期损益2. 资产公允和资产账面差额计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3. 债务重组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盲点)(1) 将修改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2) 重组债权账面与重组后债权账面之差,计当期损益(3) 债权人已提减值的,先冲减值,剩余计入损益(4) 涉及或有应收的,债权人不能确认(5) 涉及或有应付的,债务人确认预计负债4. 重组计划相关的直接支出确认预计负债,影响利润总额。十三、或有事项1. 不属于或有事项的:抵押借款;待执行合同2. 预计负债期限较长时,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3. 因亏损合同预计产生的损失,应于合同完成时确认。(错,在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确认损失)4. 因或有事项产生的潜在义务不能确认预计负债(对)5. 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收到时,冲减预计负债,直至到0.(错)应单独确认相关资产,不超过预计负债账面金额。十四、收入1. 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预计总收入时,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当期费用(对)2. 合同预计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待合同完工时转回至主成: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3. 分期付款购买FA,要确认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 贷:未实现融资费用4. 企业建造房地产,购买方若能在建造中决定主要结构变化的,按合同确认收入;购买方影响设计能力有限的,按收入准则确认收入。?5. 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1) 有标的:先减值,若亏损超过减值,将超过部分确认预计负债;(2) 无标的: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预计负债。6. 分期收款:借:长期应收款5000 贷:主收4546 未实现融资费用 4547. 建造合同收入范围:合同收入;变更款、索赔款、奖励款(但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确认收入)8. 关于客户奖励积分(1) 应将受到货款在收入和奖励间分配(2) 将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部分确认收入(3) 将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确认递延收益十五、所得税1. 预收账款:计税基础=账面-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 应付职工薪酬:计税基础=账面-实际支付时可扣的金额=100-100=03. 已确认公变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和计税基础不一样十六、外币折算1. 在BS表日应按当前汇率计算的有:外币债权债务、外币银存,不含以外币购入的FA、无形资产2. 利润表的收入费用,可用即期或近似汇率计算3. 资产负债BS表日汇率;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发生当时的汇率4. 记账本位币需考虑:销售;料工费;融资取得货币;经营收取货币。5. 外币报表折算折算差额在BS表中多有着权益项下单独列示。6. 合并财务报表(盲点)(1) 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在编合并报表时,应将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BS表,而非利润表。(2) 实质上对子公司的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为本位币反应的汇兑差额计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实质上对子公司的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为外币反应的应抵销汇兑差额;7. 企业用外币购买的,在期末按即期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院长面折算的金额之差:(1)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原材料计入资产减值损失(3)银行存款计入财务费用十七、差错更正1. 会计政策变更需披露累计影响数2. 会计估计变更需披露影响数十九、财务报告1. 虽然本期期末无内部应收应付账款,但也有可能存在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抵消的问题。(对)2. 纳入财务报表的范围:(1) 甲持有40%股份,且受托代管乙公司持有30%的B企业;(对)(2) 甲持有40%股份,甲的母公司C持有其11%股份的B企业。(错)3. 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反应(盲点)(1) 少数股东增加在子公司中的权益投资,合并报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 子公司想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时,合并报表中筹资活动收到的现金4. 合并报表调不调期初数的问题(1)增加子公司(不同)资产负债表: 同一:调期初;非同:不调期初,从购买日起利润表、CF表: 同一:从期初至报告期全纳入合并 非同:从购买日报告期(2)处置子公司(相同) 资产负债表: 不调期初 利润表、CF表:从期初至处置日;二十、预算会计1. 会计核算基础的问题2. 有财政直接支付购买材料贷:财政补助收入3. 财政授权支付零余额存款账户4.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非交换交易收入会费收入、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不含销售商品收入5. 事业单位以FA对外投资时:不涉及一般基金账户(1)借:对外投资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借:固定基金(增加) 贷:FA链接1.以材料、无形资产对外投资、购买债券时:一般基金减少,投资基金增加链接2融资租入FA,每年支付租金时、优惠购买时,固定基金减少 借:事业支出 贷:固定基金6. 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请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事业经费,是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对)15取得方式初始计量企业合并方式(对子公司投资)同一控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付出资产账面价值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除对子公司以外的长期股权投资)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取得方式后续计量企业合并方式同一控制成本法核算 非同一控制成本法核算 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1)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成本法核算 (2)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权益法核算 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 ,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即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理由:换出办公楼应交营业税不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应作为换出资产处置损益。更正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 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1.5(31.5-6 0005012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6.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6.5(-120-80+8+300-1.5)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 专利权X设备Y设备Z包装机H资产组账面价值12042060600可收回金额508.15减值损失91.85减值损失分摊比例20%70%10%分摊减值损失1064.309.1983.49分摊后账面价值110355.7050.81516.51尚未分摊的减值损失8.36二次分摊比例87.50%12.50%二次分摊减值损失7.321.04二次分摊后应确认减值损失总额1071.6210.2391.85二次分摊后账面价值110348.3849.77508.15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债券投资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股票投资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2012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2.50-8.38-10.79=13.33(万元),投资收益=40+13.33= 53.33(万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 利息调整 13.33贷:投资收益 53.33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90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该债券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正确做法:甲公司将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债券处置后,剩余的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将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2009年应支付的现金=4010016=64 000(元)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6-4-40)10015=60 000(元)应确认的当期费用=60 000+64 000-72 800=51 200(元)借:管理费用 51 2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1 2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64 000贷:银行存款 64 000(4)2010年应支付的现金=3010018=54 000(元)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6-4-40-30)10020=20 000(元)应确认的当期损益=20 000+54 000-60 000=14 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4 0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4 000贷:银行存款 54 000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编制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时的相关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 41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640贷:库存股 3 760 4 0005047)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 290 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站在出租人角度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5 000 (50 000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313.65 (2 627.32) 贷:股本 2 5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08.20 (2 227.3-410.91)2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2 905.45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应付债务账面价值抵债资产公允价值 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差额债务重组利得,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差额资产转让损益,记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等科目扣除抵债资产后应收债权账面余额=10 310-800-4 000-1 000(1+17%)-2 000(1+17%)=2 000(万元)剩余债权公允价值=2 00040%2%(1+3%)+2 00040%(1+2%)(1+3%)2=784.69(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4 000固定资产 1 000库存商品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应收账款债务重组 784.69坏账准备 1 14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75.31贷:应收账款 10 310债务重组日或有应付金额=500(1+3%)2=471.3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累计折旧 1 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贷:固定资产 2 000借:应付账款 10 31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0公允价值变动 90投资收益 10无形资产 2 200固定资产清理 1 0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1 800主营业务收入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784.69预计负债 471.30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744.01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2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贷:投资收益 90借:主营业务成本 1 500贷:库存商品 1 500201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财务费用=784.693%+471.303%= 37.68(万元),支付的利息=2 00040%2% =16(万元)。借:财务费用 37.68贷:银行存款 16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7.54(784.693%-16)预计负债 14.14(471.303%)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的投资损失=100+(160-100)58/1220%=21.6(万元)事项(3)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更正分录如下:借:长期应收款 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1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3 000 贷:发出商品 3 000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5 000-1 000)7.93%3/12= 79.3 (万元)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79.3贷:财务费用 79.3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5月15日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1 340(2006.7) 财务费用 60贷:应收账款美元户 1 400(2007.0)计入当期损益的汇兑差额银行存款汇兑损益=(1 000-100-100-60+200+12)6.60-(7 000-690-685-402+1 340+79.2)=-359(万元)应收账款汇兑损益=(300-200+200)6.60-(2 100-1 400+1 320)=-4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汇兑损失=359+40+5+60=464(万元)期末调整 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等以历史成本计量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应先将以外币反映的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本书编制合并报表时针对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编制的。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编制的。一、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 (1)针对长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关键点记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关键点记忆:平行走 【例】208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0 000 000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取得对S公司的控制权(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属于应税合并)。P公司在208年1月1日建立的备查簿(见表l92)中记录了购买日(208年1月1日) 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208年1月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5 000 000元,其中:股本为20 000 000元,资本公积为l5 000 000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甲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l 000 000元。 P公司个别报表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 0000 贷:银行存款3000 0000购买日P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600万元。 说明: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被投资单位需要将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财务报表。 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36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3000 0000=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80%(2880)+120 关键点1:这个是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础。关键点2:差哪补哪儿。借方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登记3600 0000 账面价值是3500 0000; 差100万属于被投资单位个别报表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100 说明:该笔分录也是在合并报表中做,与个别报表没有关系。 (1)被投资单位差公允价值的差额,所以调整; (2)长期股权投资3000 0000=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80%(2880)+120 差的120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商誉。合并抵销分录:(合并日编制的)达到目的:分录编平了。关键点记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关键点1:这个是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础。关键点2:差哪儿补哪儿。P公司和S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分别见表l93和表l94,208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别见表l95、表l96和表197。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P公司和S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均为25%;除S公司可供金融资产存在暂时性差异外,P公司的资产和负债、S公司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均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P公司在编制由P公司和S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以下内部交易或事项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抵销或调整处理。 合并抵销分录:(期末编制的)(教材的分录,考试的分录)6.S公司208年实现净利润l0 000 000元,计提法定盈余公积l 000 000元,分派现金股利6 000 000元,其中:向P公司分派现金股利4 800 000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 200 000元,未分配利润为3 000 000元。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750 000元。208年12月3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9 750 000元,其中股本为20 000 000元,资本公积为15 750 000元,盈余公积为1 000 000元,未分配利润为3 000 000元。208年12月31日,P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0 000 000元,拥有S公司80%的股份(假定未发生减值)。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可以将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在本例中,P公司在编制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首先根据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20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l92),调整S公司的净利润。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甲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l 000 000元(7 000 000-6 000 000),按年限平均法每年应补计提的折旧额为50 000元(1 000 00020)。假定甲办公楼用于S公司的总部管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作的调整分录如下:为了抵消在合并报表中进行的调整。(这不是抵销分录,是为了抵销而做的处理)借:固定资产 1 000 000贷:资本公积 1 000 000借:管理费用 50 000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 000据此,以S公司208年1月1日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后,重新确定的208年净利润为:10 000 000-(10 000 000-8 000 000)(事项3)-(3 000 000-2 700 000)(事项4)+100 000+(1 300 000-1 200 000)(事项5)-10 000(事项5)-50 000(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的折旧)=10 000 000-2 000 000-300 000+100 000+100 000-10 000-50 000=7 840 000(元) 记忆技巧:这个调整的时候,看抵消分录里面,借方记损益科目的减;贷方记损益的科目加。说明:该等式中没有考虑递延所得税,考试时看题目的要求,题目说考虑就考虑题目说不考虑就不用考虑。 为了抵消在合并报表中进行的调整。(这不是抵销分录,是为了抵销而做的处理)有关调整分录如下:(1)确认P公司在208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7 840 000元中所享有的份额6 272 000元(7 840 00080%)。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6 272 000贷:投资收益S公司 6 272 000(2)确认P公司收到S公司208年分派的现金股利,同时抵销原按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4 800 000元。借:投资收益S公司 4 8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4 800 000 说明:之前成本法下的处理是:借:应收股利 480 贷:投资收益 480 权益法下应当进行的处理是: 借:应收股利 4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80所以调整到一起就是: 借:投资收益S公司 4 8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4 800 000(3)确认P公司在208年S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600 000元(资本公积的增加额750 00080%)。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600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S公司 600 000(1)(3)合并调整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2 072 000贷:投资收益S公司 l 472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S公司 600 000经过上述调整,P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208年12月31日金额为32 072 000元(投资成本30 000 000元+权益法调整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2 072 000元),S公司经调整的208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8 590 000元,具体调整如下:股东权益账面余额39 750 000元-调整前未分配利润3 000 000元+(调整后净利润7 840 000元-分配的现金股利6 000 000元-按调整前计提的盈余公积1 000 000元)+甲办公楼购买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l 000 000元=36 750 000+840 000+1 000 000=38 590 000(元) (不用管他)说明3859 0000怎么算的。S公司股东权益中20%的部分,即7 718 000元(股东权益调整后余额38 590 000元20%)属于少数股东权益,在抵销处理时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处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抵销分录如下:合并抵销分录:(期末编制的)关键点记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关键点记忆:平行走(见下面的图)合并抵销分录:(编制的)达到目的:分录编平了。关键点记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关键点1:这个是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础。关键点2:差哪儿补哪儿。第二十章 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一节 概述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第二节 事业单位特殊业务的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由财政部门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将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下达到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收到的用款额度,可以用于结算和支付。3.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将财政资金直接拨入事业单位的开户银行。(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核算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根据财政资金拨付方式的不同,分别借记“事业支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二、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一)事业收入的核算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二)事业支出的核算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三、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的核算(一)经营收入的核算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二)经营支出的核算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区分经营支出和事业支出,不能将经营支出的项目列为事业支出,也不能将事业支出的项目列为经营支出。四、成本费用的核算五、结余与结余分配的核算(一)事业结余的核算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年度终了,事业结余应当全数转入结余分配。(二)经营结余的核算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三)结余分配。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六、对外投资的核算“对外投资”账户金额一般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金额相等。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在“其他收入”总账科目核算。七、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及修缮的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一、捐赠收入的核算(一)捐赠的概念(二)捐赠收入的分类(三)捐赠承诺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捐赠承诺,不应予以确认,但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四)劳务捐赠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的劳务捐赠,不予确认,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五)捐赠收入的账务处理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核算其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应当设置“捐赠收入”科目;并按照捐赠收入是否存在限制,在“捐赠收入”科目下设置“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分别核算限定性捐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