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阅读答案_第1页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阅读答案_第2页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阅读答案_第3页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阅读答案_第4页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阅读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 -阅读答案 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 -阅读答案 2012 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课外古诗词阅读原题及答案 1、 (2012 浙江衢州 )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 分 ) 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2 分 ) 2(2012 浙江丽水 )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 (一 )(4 分 )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 (2 分 )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 ;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19.景中有情。 (2 分 )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18、 (2 分 )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 ;忽有白鸥翩翩 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19、 (2 分 )愉悦、快乐。 (大意写出即可 ) 3、 (2012 浙江嘉兴 ) 三、古诗文阅读 (25 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 15-23 题。 (一)野池 (4 分 ) 唐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2 分 )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 15.满溢 (满 )丰茂 (茂盛、果实丰硕 )(意思符合即可 ) 16.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 向往之情。 (意思符合即可 ) 4、 (2012 山东滨州 ) 三、阅读 (共 37 分 ) (一 )古诗词鉴赏。 (3 分 )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 (1 分 ) 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2 分 ) (一 )3 分 7.湍急评分:共 1 分。意思对即可。 8.“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评分:共 2 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 (2012 浙江台州 ) 三、古诗文阅读 (26 分 ) (一 )秋夜山居 (4 分 )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 分 )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 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分 ) 古诗文阅读 (26 分 ) (一 )(4 分 ) 14.(2 分 )去雁 (仅答“雁”不给分 ) 15.(2 分 )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意对即可 ) 6、 (2012 浙江温州 ) 三、古诗文阅读 (27 分 ) (一 )(4 分 )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 (2 分 )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一 )(4 分 ) 15.(2 分 )明 16.(2 分 )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 (留恋、眷恋 )之情。 7、 (2012 四川成都 ) 一、诗歌鉴赏 (共 4 分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概括作答。 (2 分 ) 答: 2.诗歌第二联原 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2 分 ) 一、 (4 分 ) 1.(2 分 )不畏严寒,傲然独立 (清丽脱俗,素雅高洁 )。 (一点 1 分,共 2 分。语意相近即可 ) 2.(2 分 )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 (1 分 ),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1 分 )。 (语意相近即可 ) 8、 (2012 湖南株洲 ) 三、 (三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诗人 “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1 分 ) 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 分 ) (三 )27.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至少三个, 1 分 )。 28.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 (1 分 ),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1 分 ) 9、 (2012 江西 )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2 分 ) (一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 7 8 题。 (4 分 )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 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7、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政区的一项是 ()(2 分 )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 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二、 (一 )7、 B;8、 D。 10、 (2012 山东济宁无答案 ) 二、古诗文阅读 (共 15 分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 6 9 题。 (一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 6.答案:绘行绘色,诗中有画 (突出色彩的描写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 (3 分 ) (评分:共 3 分 .前一问 2 分,后一问 1 分。意思对即可。 ) 11、 (2012 上海 ) 一 (二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7 8 题 (4 分 )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_(2 分 ) A.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_, _。 (2 分 ) 一、 (二 )7.B(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8.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12、 (2012 江苏南京 ) 二 (一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8-12 题。 (15 分 )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4 分 ) 阙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1 分 )。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 为例分析。 (3 分 ) 8.(4 分 )(1)(1 分 )幽 (2)(3 分 )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 ;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 )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 (优美宜人 )。 13、 (2012 江苏无锡 ) 二、 (二 )(4 分 )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 分 )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