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大班)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冰雪融化c光合作用d干冰升华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是混合物c液态空气属于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4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 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样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后,称得样品的质量为5.5g,则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提示:1克以下移动了游码)()a5.5gb5.0gc6.0gd4.5g6生活中所用的碘盐,这里的“碘”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7下列装置中,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是()abcd8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间隔大,原子间隔小9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c缺碘易患坏血病d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10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铁丝b木炭c蜡烛d红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一个氧分子(2)2个氯离子(3)正三价的铝元素(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12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答一条即可)(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13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2)夏天在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14把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这是因为15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据实验的有关现象回答:a为电源的极,(填正或负)d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用来检验c管中气体与d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由实验得出水是由和组成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16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固体只需要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常用的仪器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17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为(1)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填装置序号)(3)若a与d连接,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若a与f连接,则f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 1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9市场上销售的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四、计算题(共6分)20硝酸铵(nh4no3)受撞击后受热后会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可用作炸药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用作化肥试计算:(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2)硝酸铵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计算100克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大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冰雪融化c光合作用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氧和液态氮沸点的不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冰雪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b、取用固体粉末药品要遵循:一横、二放、三慢竖;c、取用液体药品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防止等;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解答】解:a、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a错误;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把试管横放,再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试管,故b操作正确;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药品流出;标签朝向手心,防止药品流出污染标签;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而污染药品,故c操作正确;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故d操作正确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滴管的使用、固体、液体的使用、量筒的使用,都是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同学们一定要掌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是混合物c液态空气属于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空气本来就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b、矿泉水由水和多种矿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正确;c、液态空气是空气的液态形式,它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由水和氢氧化钙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本题,并要结合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对这些关系要灵活运用【解答】解:由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样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后,称得样品的质量为5.5g,则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提示:1克以下移动了游码)()a5.5gb5.0gc6.0gd4.5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时,要把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此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此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由于题目中指出:提示:1克以下移动了游码所以游码质量为0.5g,砝码质量为5g;由于题目中指出: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所以样品的质量为:5g0.5g=4.5g;故答案为:d【点评】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此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6生活中所用的碘盐,这里的“碘”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生活中所用的碘盐,这里的“碘”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下列装置中,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是()abcd【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采用的药品为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因此发生装置可选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根据装置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装置【解答】解:a、此装置适合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即适合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正确;b、此装置适合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即适合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小试管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且可以节约药品,故b正确;c、此装置适合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且可以制取较大量的气体,故c正确;d、此装置不适合用来制取气体,因长颈漏斗下端没伸入液面以下,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不易收集,故d不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中所选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可选取“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型发生装置或“固体需要加热”型发生装置中之一8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间隔大,原子间隔小【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考虑本题【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因为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故a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b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d、分子间间隔与原子间间隔不能比较大小,故d错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相似,但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9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c缺碘易患坏血病d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重大一些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就会患病如: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解答】解:a、缺铁会引起贫血故a正确;b、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故b正确;c、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故c错误;d、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10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铁丝b木炭c蜡烛d红磷【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a错误;b、木炭在密闭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故b错误;c、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故c错误;d、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及知道反应的生成物,根据生成物的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一个氧分子o2(2)2个氯离子2cl(3)正三价的铝元素(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一个氧分子可表示为:o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氯离子可表示为:2cl(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三价的铝元素可表示为: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故答案为:(1)o2;(2)2cl;(3);(4)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答一条即可)(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低碳经济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解:(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上升,所以本题答案为: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光合;(3)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增加煤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故不符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减少石油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所以本题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2)夏天在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回答(2)根据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液态水回答【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人和动物每时每刻都不能停止呼吸,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2)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液态水,夏天在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1)空气中含有氧气;(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中考方向14把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因此当酒精和水混合之后,分子和分子之间会相互渗透,故总体积将会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故答案为:小于,分子间有间隔【点评】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是验证微粒之间存在间隔的经典实验15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据实验的有关现象回答:a为电源的负极,(填正或负)d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c管中气体与d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由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据此结合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示可知,c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多,d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少,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c试管内的气体为氢气,则a为电源的负极,d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由图示可知,cc管中气体与d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则说明了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负;带火星的木条;2:1;氢元素;氧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16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常用的仪器是镊子,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回答【解答】解:为节约药品,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对于块状或密度较大的颗粒一般用镊子取用;吸取或滴加少量的液体药品应使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2ml;盖满试管底部;盖满试管的底部;镊子;胶头滴管【点评】本题很简单,主要考查的是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的取用规则,熟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7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1)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b(填装置序号)(3)若a与d连接,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原因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若a与f连接,则f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设计题【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答此题;(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确定其收集方法;(3)了解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原因,能正确书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用用途分析f实验说明的co2的性质【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答此题仪器为:长颈漏斗;(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确定其收集少量气体的装置为b;(3)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原因是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4)若a与f连接,则f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b;(3)紫色石蕊变红;co2+h2o=h2co3;(4)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收集方法,熟悉掌握常用化学仪器名称,了解实验装置仪器的选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知识巩固能力1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a收集装置是c或d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或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是:c或d,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是:c或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答案为:(1)a,c或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b,c或d,过氧化氢水+氧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9市场上销售的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中医五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化学试题及答案
- 公关咨询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杭州余杭区招聘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职工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广东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等高线测试题及答案
- 导弹飞行试题及答案
- 平面构成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知识培训课件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辅警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区治安巡防队员面试题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