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5 01 11 作者简介 梅全喜 1962 男 教授 主任中药师 硕士研究生 导师 从事中药研究开发及药学史研究 文章编号 1009 5276 2005 07 1194 05 试论5肘后备急方6在医药学上的贡献 梅全喜 吴惠妃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广东 广州 528400 摘 要 详细论述了我国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撰5肘后备急方6在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 内科急症 外 科急症 骨科 针灸 推拿 药学 中医美容 食疗及男性学科上的贡献 关键词 葛洪 5肘后备急方6 医药学 贡献 中图分类号 R222116 文献标识码 A 5肘后备急方6 简称5肘后方6 原名5肘后救卒方6 1 为东晋医药 学家葛洪编著 内容系葛氏摘录自 著的5玉函方6中可供急救医疗的单 方 验方及针灸等疗法编成 全书 共八卷 计七十三篇 所列疾病有急 性传染病及内 外 妇 儿 五官等病 症 对于每一病候 略述病源 详列 病状 细论治法 尽管本书卷帙不多 但内容丰富 颇有 科学价值 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医学典籍 也是现 存最早的急症诊治专著 亦被视为岭南医学的第一书 2 1 5肘后备急方6在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的贡献 葛洪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 可以说是我国预防医 学和流行病学的先驱和伟大的实践家 在5肘后方6中他 第一次准确而详细地描述了天花症状 命之曰 天行斑 疮0 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治疗的方药 5肘后方6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疯狗咬人引起的病症 葛洪首先观察到健康狗和疯狗的区别 以提醒人们注意 疯狗 他说 犬寻常忽鼻头燥 眼赤不食 避人藏身 皆 欲发狂0 被此 犬啮者难治0 同时他还明确的提到其潜 伏期问题 就是 七日一发 过三七不发则脱也 要过百 日 乃为大免耳0 书中还记载了用狂犬脑敷贴狂犬咬伤 的创口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 又方 仍杀所咬犬 取脑傅 敷 之 后不复发 方第八十一 0 葛洪用青蒿鲜汁治愈疟疾的经验是很值得称道的 5肘后方 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6中写道 单行方 青蒿一 握 切 以水一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0 就是如此短短的 十几个字 为后世的抗疟疾药物的开发奠定了最可靠的 基石 5肘后方6 记载了用大艹豆 小艹豆 牛奶和松叶等组 成的防治脚气的方剂 现代研究证明这几种食物和植物 所含物质 是可以有效防治脚气病的 B 族维生素缺乏类 疾病 这些正确的记载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 5肘后方6对麻风病症状的描述 也是很具体 说开 始时皮肤的感觉渐渐变得不灵敏 或者皮肤上感到有虫 爬行一样的发痒 或出现赤黑色的皮肤 指出它的后果 是严重的 书中已有对麻风病人隔离的记载 葛洪还记 载了沙虱 羌虫 病一项 描述沙虱的生活形态和该病的 发病地带 临床特征 传染预后 预防都很准确 并着重指 出此病见于岭南 5肘后方 卷七6 羌虫病是到了现代 在十九世纪才由日本学者作了较为科学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5肘后方6中提出的艾消毒法 以艾灸 病人床四角 各一壮 令不相染0以预防 疫病0传染 效果 极佳0 据现代研究表明 3 艾叶燃烧的烟对引起不同 传染性 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 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 作用 故葛洪早在二千年前就用其预防疾病传染是有科 学道理的 今天艾叶烟熏防疫法是广大农村预防传染 病 甚至是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据陕西 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刘华介绍 艾叶烟熏法就是一种防 止非典流行的简便易行的防疫方法 4 2 5肘后备急方6对内科急症发展的贡献 葛洪创立的急症治疗技术的应用 大大地提高了我 国古代的临床治疗效果 这是5肘后方6在急症治疗方面 的成就之一 尽管这些技术还不够完善 甚至有些是原 始的 但是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家的智慧 2 11 人工呼吸法 在 治自缢死 心下尚微温 久犹可治 方0中说 徐徐抱解其绳 不得断之 悬其发 令足去地五 寸许 塞两鼻孔 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 令人嘘之 有顷 其腹中砻砻转 或是通气也 其手捞人 当益坚捉持 更递 嘘之 0这是口对口呼吸抢救法的最早记载 在 救卒自 缢死方0中记载 徐徐抱解 不得截绳 上下安被卧之 一 人以脚踏其两肩 手少挽其发 常弦弦 勿纵之 一人以手 按据胸上数动之 一人摩捋臂胫 屈伸之 若已僵 但渐 渐强屈之 并按其腹 如此一炊顷 气从口出 呼吸眼开 而犹引按莫置0 这是人工呼吸法用于急救的最早记载 2 12 洗胃术 在 治食野葛已死者方0中最先运用了洗 胃术 以物开口 取鸡子三枚 和以灌之 须臾吐野葛 出0 2 13 救溺倒水法 在抢救溺水时 创用了与现在临床所 运用的抢救方法极其相似的倒水法 屈死人两脚着人肩 上 以死人背向生人 背负持走 吐出水 便活 0 2 14 腹穿放水法 若唯腹大 下之不去 使针脐下二 第 23 卷 第 7 期 2 0 0 5 年 7 月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3 No 7 Jul 20 0 5 中 医 药 1194 学 刊 DOI 10 13193 j archtcm 2005 07 36 meiqx 014 寸 入数分 令水出 孔合须腹减乃止0是简单的腹腔穿刺 放腹水法 2 15 导尿术 以竹管注阴 令痛 朔之通0治 小腹满 不得小便0为最早的导尿术 比传统认为孙思邈的葱管导 尿术还早 250 多年 2 16 灌肠术 生土瓜根捣取汁 以少水解之 筒中吹下 部 取通0 类似现在的灌肠术 2 17 治腹水 葛洪认为腹水为病 皆从虚损大病或下痢 后 妇人产后饮水不即消 三焦受病 小便不利 乃相结渐 渐生聚 遂流诸经络故也 0强调治标为先 从5肘后备急 方6计治腹水 18 方 其中 10 首方以利尿消肿为法 葛洪 治腹水之法 非利小便一端 尚有峻下之法以逐水消肿 对于腹水病的治疗 葛洪不但用药考究 而且十分重视病 后的饮食调养 葛氏指出 常食小豆饭 饮小豆汁 鲤 鱼佳也 0此处小豆为赤小豆 葛氏治腹水有三忌 一曰 忌盐 如其在首方后言 勿食盐 0二曰节饮 其在真苏合 香水银血粉方后云 节饮 好自养 0三曰忌酒 如治水蛊 巴豆方后强调 勿饮酒 佳 0 2 18 汞剂治疗蛲虫病 在 治肠痔及下部痒痛方0中 记 载了 胡粉 水银 以枣膏调匀 绵裹 夜卧内谷道中 导之 效 0这里所谓 痔0 不是今之痔疮 而是蛲虫病 2 19 清疮术 煮葛根令浓 以洗疮0以及用盐 酒 柳叶 水洗疮口 是较早的清疮术 2 110 引流术 毒病下部 生疮者 生漆涂之 绵导 之0 煮桃皮 煎如饴 以绵导之0提出了引流术 3 5肘后备急方6对外科急症发展的贡献 葛洪对开放性创伤口的早期处理及止血方法 防止 伤口感染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各种止血法 葛氏治 鼻卒衄方 苦酒渍棉塞鼻孔0 有压迫止血之意 急乱伤 舌下 青脉血出不止 便杀人 方可烧纺车 令铁 以灼此令 焦0 是至今仍为外科止血重要手段的烧灼止血法 狼芽 草茎叶熟捣 敷贴之 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药物止血 对于被虎 熊 马等动物咬伤 踢伤及抓伤者 葛洪很 注意防止感染 他认为这些伤口可因 动物毒气0侵入而 致肿痈化脓 他主张应先进行熏洗创口 提出了先以 烧 青而以熏疮 毒即出0 再 煮葛根令浓以洗疮0或 煮生铁 令有味以洗疮0 5肘后方 卷七6 的方法治疗被熊虎爪牙 所伤后伤口感染 并发骨髓炎 疽疮骨出0者 则先以 盐酒洗0 而后以 黄连牡蛎各二分为末后敷0的方法治 疗 肠吻合术 在 治金创若肠已断者方0中 率先运用了 肠吻合术 以桑皮细缝合 鸡热血涂之 乃令入0 兔唇修复术 在 治唇卒有伤缺破败处者方0中 又创 用了兔唇修复术 刀锋细割 取新獐鹿肉 以坐 刂补之 0 4 5肘后备急方6对骨科发展的贡献 葛洪在骨伤科方面的学术成就和其他领域一样 也 是辉煌的 他提出的诊断 治疗创伤及骨伤疾病的理论 和方法 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骨折小夹板固定法 在抢救 腕折四肢破碎及筋伤蹉 跌方0中 首次创用了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方法 以竹 片裹之 令遍病上 急缚 勿令转动0 关节脱位的整复 葛氏治卒失欠 颌车蹉跌张口不得还方 令人两手牵其 头 暂推之 急出大指0的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术 经过了历 代医家的补充完善 一直应用于临床 葛洪在5肘后方6中曰 又破脑出血不能语言 戴眼 直视 咽中沸声 口急氵 垂出 两手妄举 皆死候 不可疗 若脑出而无诸候者可疗 0他描述的颅骨骨折的死候 与 现代所见的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脑疝形成十分相似 这 些病候 至今也还是危重症 而 脑出而无诸候者可疗0 系指一般颅骨开放性骨折而无上述脑干损伤及颅内出血 等症状 是颅脑损伤的轻症 所以说 可疗0 5肘后方6虽是以论治急症为主 但对一些较常见的 慢性病或多发病也有较精辟的阐述 葛洪对于慢性腰痛 或腰腿痛的病因及其证治就论述得较为透彻 曰 肾气 虚衰 腰脊疼痛 或当风卧湿 为冷所中 不速治 流入腿 膝为偏枯冷痹0 葛洪已明确指出该病乃本虚标实之证 以肾虚在先为本 后为风寒湿邪入侵为标 其证见初起 腰部疼痛 并逐渐向下肢放射 以致下肢发生疼痛麻木 最后发展到肌肉萎缩 行动无力 这些描述即为典型的 现代所称之 腰椎间盘突出症0的证候 这是世界上对腰 突症的最早记载 而且 葛氏所提出的治疗方药 独活 附子 杜仲 茯苓 桂心 牛膝 秦艽 防风 川芎 芍药 细 辛 干地黄等十二味 均是后世治疗慢性腰痛及腰腿痛的 常用药物 也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效方剂千金独活寄 生汤的基本组成 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 他还运用巴 戟 杜仲 牛膝 狗脊 独活 五加皮 山茱萸 桂心 淮山 药 防风 附子及干漆等炼蜜为丸 治疗 肾虚冷腰痛0及 诸腰痛0 而对于急性腰扭伤 葛氏称之为 反腰有血 痛0 他首次采用酒调杜仲外敷 并结合灸法治疗 以上各 条均出自5肘后方 卷五6 这些治疗方药一直为后世所 推崇 笔者曾参考葛洪治患卒腰肋病诸方研制出了葛洪 腰痛宁保健袋用于观察治疗各种腰痛 83 例 总有效率达 96139 其中 对寒 湿和 血瘀 型效 果最 好 有效 率达 100 5 5 5肘后备急方6对针灸疗法发展的贡献 葛洪的针灸学成就 突出的表现在灸法方面 灸治 急症 运用广泛 倡导针灸救治急症 是5肘后方6 在治疗 方面的特色之一 而其中又以灸法尤显突出 5肘后方6 所录针灸医方 109 条 其中有 99 条是灸方 这大大的改 变了当时灸法非常贫乏的状况 5肘后方6主张急症灸 治 有其明确的指导思想 使人用针 自非究习医方 素 识明堂流注者 则身中荣卫尚不知其所在 安能用之以治 之哉0 认为针法不易为常人所掌握 而灸法则操作简便 而安全可靠 其又进一步指出 先辈所用药皆难得 今但 疏良灸之法 用之有效不减于贵药 已死未灸者 犹 可灸0 阐明了灸法在救治急症中的重要意义 5肘后方6所载灸方涉病种十分广泛 包括卒死 尸 厥 卒心腹痛 伤寒 时气 霍乱 中风 发黄 痈疽 疮肿 狂犬咬伤等达 28 种 其中大部分属卒发之急暴病证 施 灸方法 丰富多彩 5肘后方6在施灸方法上 可谓形式多 样 内容丰富 一方面继承了5内经6 5甲乙经6艾炷直接 灸之法 并除一般言明施灸壮数外 对特殊病证尚交待施 第 7 期梅全喜等 试论5肘后备急方6在医药学上的贡献 专 家 论 坛 中 医 药 1195 学 刊 灸顺序 疗程和注意事项 如救卒客忤死灸脐四周须 令 四火俱起0 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 必先从上起0 灸等 尤值一提的是在急症救治中创用了隔物灸 为我国隔物 灸法最早的文献记载 书中隔物灸方共 7 首 隔物灸物包 括盐 蒜 椒 面饼 黄蜡 香豉 雄黄等 对后世隔物灸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 5肘后备急方6对推拿疗法发展的贡献 5肘后方6为指针疗法 捏脊疗法之始 指针疗法是 以指代针进行治疗急病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了掐法 点 法 捣法等 即以指甲掐穴 指端按穴和指端捣击穴位 都 属于指针疗法的范畴 是推拿疗法的一种常用手法 5肘 后方 救卒中恶死方6云 令爪其病人中 取醒0 在救 卒死尸蹶0 卒中五尸0等昏迷不醒的病人时 葛洪都使 用了这种掐人中的方法 有的还配合 爪其心下一寸0 又如治心腹疼痛 5肘后方 治卒心痛方6云 闭气忍之数 十度 并以大手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 05肘后方 治卒腹 痛方6云 令卧高一尺许 柱膝 使腹皮 气入胸 令人抓 脐上三寸便愈0 这些指针疗法 不仅因其有效而沿用至 今 并且对后世的指针疗法的发展 有其重要指导意义 捏脊疗法最早记述于5肘后方 治卒腹痛方6 中 其 云 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 乃止 未愈 更为之0 葛洪发明的这种捏脊疗法 对后世临床治疗小 儿和成人各种杂症以及保健防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 方法 5肘后备急方6首次介绍了治疗小儿肠扭转的手法 使病人伏卧 一人跨上 两手抄举其腹 令病人自纵重 轻举抄之 令去床三尺许 便放之 如此二七度止0 这种 治疗卒腹痛的方法 与现在治疗小儿肠扭转的颠簸方法 极为相似 这种方法 既丰富了推拿方法 也为临床治疗 小儿肠扭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手法 葛洪在5肘后方6中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 并介 绍了运用推拿手法使其复位的方法 令人两手牵其颐 已 暂推之 急出大指 或咋份也0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颞颌关节脱位整复手法 目前仍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葛洪十分重视膏摩的运用 是第一位系统论述膏摩 使膏摩证 法 方 药齐备的医家 5肘后方 卷八6记载了 葛洪治百病常备的丸 散 膏方和药物 其中药摩共有 8 首 这些药膏方多出自名医之手 这些内容 为后世膏摩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 5肘后备急方6的药学成就 7 11 在药剂学上的成就 5肘后备急方6中所载剂型种 类颇多 据初步统计 除最常用的汤剂外 还有丸剂 膏 剂 酒剂 栓剂 散剂 洗剂 搽剂 含漱剂 滴耳剂 眼膏 剂 灌肠剂 熨剂 薰剂 香囊剂等 10 多种剂型 约 350 个 品种 其中以丸剂 膏剂 散剂等较多采用 5肘后备急方6中赋形剂种类多 所介绍使用的辅料 有蜜 酒 醋 苦酒 药汁 面糊 水 麻油 猪脂 羊脂 鸡 子白或黄 乳汁 胶汁 枣泥 唾液 米泔水等 10 多种 其 中以蜜 醋 酒的使用较多 特别是在制剂工艺上 葛洪 首次采用舌下含剂治疗心脏病 应用温浸法制备药酒以 及采用蒸溜法等制剂工艺在今天来说也不失其先进 性 6 7 12 在方剂学上的成就 所载方剂大都价廉效著 结合 个人经验 治法简便易行 适应范围包括内科急性病症 外伤科 五官科等 甚至还有预防医学 性医学 食疗 美 疗及兽医等 范围非常广泛 全书载有药物附方 1060 首 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方书 7 13 在中药学上的成就 5肘后方6收载药物约 350 种 其中植物药约 230 种 动物药约 70 种 矿物药和其他药 物约 50 种 贵重药极少 多为山野易得之药 在药物的 使用上葛洪有其独到之处 如他在5肘后方6中最早记载 了青蒿抗疟和黄连治疗心脏病 对豆豉的应用也是很有 特色的 全书载有用豆豉的单 复方 40多首 是5肘后方6 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 他创用的葱豉汤至今仍是中医 临床常用方剂 7 8 5肘后备急方6对中医美容发展的贡献 5肘后备急方6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 之多 之 专 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 堪称中医美容第一 书 该书融入了葛洪的美学思想 在 外发病0一卷中 载 有手足皲裂 浸淫疮 湿疹 漆疮 疣目 寻常疣 白癜 风 粉刺 黯 黄褐斑 酒渣鼻 狐臭 目不明 唇疮 口气 臭 齿根动欲脱等损美性病症的治疗方法 尤为引人注 目的是 该书第五十六篇为 治面疱黑发秃身臭方0 实为 美容专篇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美容专篇 篇中集中 了治粉刺 酒渣鼻 黑痣 脱发 体气的方药 如 治年少气 充 面生疱疮方0 去黑痣方0 治面多黯 或似麻卵色者 方0等 在该篇中还刊载了很多美容妆饰方 如 服药取 白方0 令人面无光润 黑及皱 常傅面脂方0 治人面体 黑 肤色粗陋 面血浊皮厚 容状丑恶方0 令人体香方0 染发须白令黑方0等 这些方剂不是着眼于治病 而是 着眼于美化人的容貌 是典型的具保健性质的化妆品 有人 7 统计了5肘后方6中记载的美容方有 66 条 应 用于美容的药物有 95种 认为葛洪对美容的贡献表现在 为后世研究美容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倡导了简便实 用的美容方法 很多方法为后世甚至今天仍然采用 选 用的美容方药科学合理 疗效显著 对现代美容有很多 有益的启示 9 5肘后备急方6对中医食疗的贡献 5肘后方6中收载了大量食疗方 据统计 按食物品种 分为鱼 禽蛋 畜肉与内脏 虫介 豆 菜蔬 果类 乳制品 及粥类等九大类共 65种治病的食疗方 表明葛洪善于运 用各种食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不仅其配方与现代营养 学甚为吻合 如对肿满 水病善用动物蛋白质 鱼类 鸭类 等 及大豆类 并必须禁盐 治虚损善用乌雌鸡等 而且配制 方法多种多样 如鸭煮粥 鸭纳药 梨纳胡椒 梨纳黑锡等 10 5肘后备急方6对中医男性学科发展的贡献 本书记载有关男性病证的条文 30 余处 并有专节论 中 医 药 学 刊2005 年第 23卷 中 医 药 1196 学 刊 男性疾病的治疗 葛洪将鹿角屑用酒送服 治男子梦遗 用巴戟天 杜仲 牛膝 狗脊 干姜 附子等温阳药治 阴 痿0 牡蛎壳研末外敷局部治 阴汗0 黄柏浸水外洗治 男 子阴疮损烂0 若 阴囊下湿痒 皮剥0 即绣球风 可用 乌梅或黄柏叶浸渍外洗 以上是5肘后备急方6在医药方面的主要成就 葛洪 埋头实践 不求名利 他的 抱朴0精神 使他在医学科研 探索的道路上 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 收稿日期 2005 01 29 作者简介 严惠芳 1953 女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晋 葛洪 葛洪肘后备急方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2 林万莲 唐丹 浅述广东医学图书馆馆藏岭南医著的概况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5 2 118 3 梅全喜 徐景远 艾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8 封 3 4 专家支招 艾叶烟熏可防治非典 EB OL http www cn 新闻中心 2003 5 5 梅全喜 葛洪腰痛宁保健袋的研制与临床疗效观察 J 中 药材 1998 21 6 318 6 梅全喜 试论5 肘后备急方6 的药剂学成就 J 中成药 1996 18 3 40 7 晋 葛洪原著 梅全喜等编译 抱朴子内篇 肘后备急方今 译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419 424 文章编号 1009 5276 2005 07 1197 02 慢性肾炎肾阴虚证与 IL 6 TNF A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严惠芳1 张卫娜2 孔月晴3 刘 诤4 郭文娟5 11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3 21 大荔县中医医院 陕西 大荔 715100 31 漯河医学专科学校 河南 漯河 462002 41 宝鸡中心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8 51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慢性肾炎肾虚证型的关系 方法 选择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 证和肾阳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 设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白细胞介素 1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A TNF A 的浓度 结果 三组间血清 IL 6 TNF A浓度差异呈现为 肾阴虚组 肾 阳虚组 正常健康组 肾阴虚组与肾阳虚组比较两项指标的改变分别为 P 0105 P 0101 与正常健康组 比较两项指标的改变分别为 P 0101 P 01001 结论 慢性肾炎肾阴虚组与肾阳虚组 正常健康组三组中 血清 IL 6 TNF 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 慢性肾炎 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阴虚 肾阳虚 IL 6 TNF A 中图分类号 R25615 文献标识码 B 肾小球肾炎是肾脏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危害较大的 一种疾病 许多免疫机制参与了肾炎的发病过程 近年 来 细胞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参与了肾炎的发病机 制 其中 TNF A IL 6 作为炎症介质在肾炎的发生发 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另有研究认为阴虚 阳虚证本 质可能是细胞因子 但有关细胞因子与慢性肾炎肾虚证 型的关系研究尚少 课题组收集了 60 例慢性肾炎肾虚 证患者 其中肾阳虚 肾阴虚各占 30 例 检测其血液中 IL 6 TNF A的浓度 探讨慢性肾炎肾阴虚 肾阳虚证 型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1 资料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部分外院 2003 年 7 月 2003年 12 月的慢性肾炎住院病例 肾阴 虚证 肾阳虚证各 30 例 年龄 18 65 周岁 男女不限 正常对照组 30 例 来源于门诊体检正常健康者 年龄 18 65周岁 男女不限 1 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92 年5中华内科杂志6编委会肾 病小组组织的专题会议制定的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 与治疗及诊断标准0 1 1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5中医临 床诊疗术语6 国家标准 GB T1675112 1997 肾阳虚证 主症 腰膝软 性欲减退 畏寒肢冷 次症 精神萎靡 夜尿频多 下肢浮肿 动者气促 发槁齿 摇 舌质淡 苔白 脉沉迟 尺无力 具备以上主症 2 项 次症 2 项 即可诊断为肾阳虚证 肾阴虚证 主症 腰膝 软 五心烦热 次症 眩晕耳鸣 或耳聋 口燥咽干 潮 热盗汗 或骨蒸发热 形体消瘦 失眠健忘 齿松发脱 遗 精 早泄 经少 经闭 舌质红 少津 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具备以上主症 2 项 腰膝软必备 次症至少具备 2 项 以上即可确诊 1 14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不全影响观 察结果者 2 有明显兼夹病证或合并病证者 3 妊娠 或哺乳期妇女 4 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5 合并有心 脑 肝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 6 肾阴 虚或肾阳虚不明显者 7 年龄小于 18 岁或大于 65 岁 1 15 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仪器使用上海医用分 析仪器厂生产的 LXJ 型离心机 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日环仪器厂生产的 SN 697 型全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 计数器 试剂盒用北京东雅生物制品公司产品 收集符 合选择标准的病人 选取上午 7 9 时 抽取受试者空腹 第 23 卷 第 7 期 2 0 0 5 年 7 月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3 No 7 Jul 20 0 5 中 医 药 1197 学 刊 静脉血 2h 内分离血清放入 20e 冰箱内保存 1 16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均采用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 先进行方差分析 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组间比 较 组间比较用 t 检验作两两比较 2 结 果 表 1 各组 IL 6B检测结果 nIL 6B ng ml A 慢性肾炎肾阴虚组 3001326 01096 B 慢性肾炎肾阳虚组 30 01273 01141w C 正常健康组 30 01251 01133nm 注 与A 组比较 w P 0105 与 A 组比较 nP 0105 表 2 各组 TNF A检测结果 nTNF A ng ml A 慢性肾炎肾阴虚组 3001938 01282 B 慢性肾炎肾阳虚组 3001751 01368w C 正常健康者组 3001639 01263n m 注 与 A 比较 wP 0101 与 A 比较 nP 0105 从表 1 表 2 可以看出慢性肾炎肾阴虚组血清中 IL 6B TNF A水平均最高 其明显高于慢性肾炎肾阳虚 组 分别为 P 0105 P 0101 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组 分别为 P 0101 P 0105 3 讨 论 辨证论治0是中医的诊疗特色 亦是中医的精髓 但临床过程中由于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 辨证论治0往 往偏于主观和笼统 随着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中医 诊断的客观化和中医疗效的标准化理所当然成了当前中 医药界面临的重要任务 申维玺 2 等研究认为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 并 发现 IL 6 TNF 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可以解释阴 虚证的证候和实验室变化 可以随着阴虚证候的变化而 发生相应变化 这些材料表明 IL 6 TNF 等细胞因子可 能是阴虚证的本质 3 6 本实验结果表明 IL 6 TNF A与慢性肾炎肾阴虚证关系密切 与肾阳虚证关系不 明显 TNF 主要由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 肾小球系膜细胞 MC 也能自动分泌 TNF 而 TNF 又可促进 MC 分泌 IL 6 IL 6 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促凝血活 性 增加系膜细胞蛋白激酶的活性 加重肾脏损害 7 TNF 常伴随 IL 6 存在并产生协同作用 增强内皮细 胞 巨噬细胞活性 促进炎症细胞黏附和分解 TNF 并 能通过系膜细胞产生氧基团从而加重肾小球损害 8 诸 多实验证实 IL 6 TNF 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 慢性肾炎各证型组 血清中 IL 6 和 TNF 水平均比正常健康组升高 这恰好印证了细胞因 子 IL 6 TNF 在肾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同 时 肾阴虚组与肾阳虚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这说明慢 性肾炎不同证型之间 也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程度上的 差异 因此 临床对慢性肾炎患者 辨证时可考虑把反映 细胞体液功能紊乱的细胞因子 IL 6 TNF 作为区分不 同证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为该病的证型分类提供量化思 路 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郑法雷 刘玉春 等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 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 J 中华内科杂志 1993 32 2 131 2 申维玺 再论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 J 中医杂志 2002 43 12 888 3 申维玺 孙燕 用分子生物学理论阐释阴虚证的本质 J 医学研究通讯 1998 27 8 1 4 申维玺 孙燕 张叔人 等 白细胞介素 1 等细胞因子与肺 阴虚证本质相关的免疫组化研究 J 中医杂志 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中的沟通技巧
- 低血压护理预案
- 园艺分享养花经验
- 职场沟通技巧培训课程
- 任务三 丰富家园场景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桂科版
- 第3节 自我意识的偏差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心理健康全一册高教版
- Module2 Unit 2 Im a boy.(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生物化学硕士入学考试模拟题
- 企业数据脱敏管理方案解析
- 第三课 小猫报站名-链表的应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大连版2015七年级下册-大连版2015
- 第六章反求工程与创新设计
- 水产微生物学全套教学课件
- 退费授权委托书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教材解读培训PPT
- 2023年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普格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疆五彩湾温泉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超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课件
- 现代温室附属设施课件
- 拉西地平原料制药课程设计说明书
- 基于Java的网上蛋糕预订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小学体育-小学二年级《单双脚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