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doc_第1页
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doc_第2页
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doc_第3页
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doc_第4页
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适用于北京版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第一单元 范爱农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积累整合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巡抚(f) 钝滞(zh) 拟稿(n) 拮据(j) B揖让(y) 大圜(yun) 酩酊(mng) 雍容(yng)C疾病(j) 吮吸(shn) 露马脚(lu) 遂心如意(su)D辑录(j) 恪守(k) 干细胞(gn) 数见不鲜(xin)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大抵 诋毁 淡薄 淡泊 愚不可及B 缘故 原故 事故 世故 倔强不屈C 喧闹 寒暄 藐视 渺小 天翻地复D 沉沦 伦理 境况 景况 容光焕发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A也 躬身 体现B更 躬行 发挥C更 躬身 体现D也 躬行 发挥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有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C1977年12月10日,中国积聚了10年之久的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6、填空朝花夕拾为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的结集。我们学过的 、 、 和 等课文均选自这部散文集。二、感受鉴赏1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铭被 Jo Shiki Rin 刺杀,刺客就擒。”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一条来自祖国的爆炸性新闻*热烈关注的情绪溢于言表。 这是文本与旁批,请认真阅读,为旁批在原文中找答案。 说它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原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是: “热烈关注的情绪溢于言表”,原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是: 2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结合文本,说说你对“大家”的理解。 3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是鲁迅先生哀范君三章中的诗句。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四句诗的理解,你认为鲁迅是如何评价法爱农的。4阅读哀范君三章其一,回答问题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注释:白眼:晋书阮籍:“(阮籍)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鸡虫:杜甫缚鸡行:“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鸡虫暗指排挤范爱虫的自由党 主持人何几仲,鸡虫,比喻势利小人。按绍兴方言“鸡虫”与“几仲”谐音。何几仲是辛亥革命后中华自由党绍兴分部骨干分子。这里的“鸡虫”是双关语。(1)“风雨飘摇日”写出了范爱农的怎样的生活背景: (2)“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解释其含义,并用课文内容加以解说。 三、思考领悟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A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这里的“笑”是互相的嘲笑,“东京同乡会”上的争执,没有能使对方成为胜利者而发迹,范爱农依然寒素,而作者“在故乡做教员”。B 作者记叙了在“税关查检”和“车厢让座”时的不满意:“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我那时也很不满,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C “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说明了在作者心中范爱农也是一位英雄,他与四位烈士同享追奠。D “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表达了作者对志士仁人的误解的反思,愧悔深矣。E “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其中“一定”是推测,正是在推测中,折射出一种郑重,表达出对志士仁人的缅怀、崇敬与深深歉仄。2 分条解说“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的原因是什么。 3 根据原文概述作者对“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原因的分析与叙述 4 用一段话概述二人分手后到再见时范爱农的生活境况。 四、应用拓展1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北京一号”小卫星去年10月27日发射升空试运行,今年6月已经正式运行,具有侧摆功能,在轨寿命5年,每季度拍摄一幅分辨率为4米、覆盖六环内地区的遥感地图。本市拥有“北京一号”的完全自主控制权,各个委办局用它掌握全市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北京一号”在试运行期间已为奥运场馆建设、周边道路以及绿化建设的进度控制提供了监测,并为北京水资源调查、北京沙尘发源地变化调查等项目试拍摄了大量遥感图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一号”将直接为奥运会提供服务。最近,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专家聂跃平等人通过对“北京一号”小卫星采集的数据研究发现,其4米分辨率的全色波段能够识别北京怀柔北部黄花城附近的砖长城。“北京一号”小卫星在数据获取、时间重访率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可以为长城普查提供很好的遥感数据。但对于土质长城和保存不是很好的砖长城,其4米全色波段能否识别,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2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墨学沉睡了2000年,这2000年,正好是中国帝王集权专制的2000年。 墨家作为中国最富创造力的古代精华,其复兴与重新受到重视,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封建专制面临解体时,思想上的专制罗网也被撕开一角。墨学的道义,注定其本质精神无法苟合于集权的专制政体。墨学的重兴,也必然要等待君王集权制的崩溃。墨子的学说,在晚清时期重新被重视,这全然不是偶然的巧合。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文两篇(勾践灭吴)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积累整合1、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蓑笠(su) 絺(ch) 商贾(g)B栖息(q) 仇雠(chu) 譬如(p)C哺乳(b) 饩(x) 孺子(r)D爪牙(zho) 疾疹(chn) 去民之所恶()2、下面词语的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A吊有忧,贺有喜吊,慰问B去民之所恶所恶,不喜欢的(事物)C然后卑事夫差卑,谦卑地D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誓,使发誓3、下面句字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吾不欲匹夫之勇也B乃号令于三军曰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C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D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二、感受鉴赏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一)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1、解释下面词语:(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2)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资:(3)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无乃:2、翻译下面句子:(1)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3、结合语境,说明文种在这里用“贾人”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二)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1、解释下面词语:(1)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致:(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蕃: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2)三年释其政3、请概括这一段中勾践为了复仇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用原文加以具体说明三、思考领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1、解释下面词语(1)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请:(2)果行,国人皆劝劝:2、勾践在国之父兄第一次请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答应,而是说“姑无庸战”?3、根据选段内容,试分析勾践战胜吴国的原因四、应用拓展勾践灭吴是春秋末期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迹也激励了无数后人。请你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试写一篇对勾践这一历史人物的评论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文两篇(游侠列传)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积累整合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歆其德(xn) 振人不赡(shn) 食不重味(zhng)B箕踞(j)窘急(jing)睚眦(yz)C肉袒谢罪(dn) 赦免(sh) 盗跖(zh)D逡逡(qn) 延颈(jng) 短小精悍(hn)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伐:夸耀B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用:因为C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俭:俭朴D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多:称赞3、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B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C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乃收而葬之D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4、填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全书共篇,包括、五个部分,被鲁迅先生誉为“,。”二、感受鉴赏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1、翻译下面句子(1)所藏活豪士以百数(2)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2、根据本段内容,试分析朱家“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的原因三、思考领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1、翻译下面句子(1)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2)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3)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2、根据本段内容,概括郭解之所以受人景慕的原因(二)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问题:郭解的门客本来是想相救郭解,结果反而害了郭解的性命,有人认为郭解由此被诛实在是冤枉,有人则认为郭解这是罪有应得,结合整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四、应用拓展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司马迁在这篇传记里记述了侠士这一类阶层,充分地肯定了他们身上“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品质。然而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些游侠不能严守国家法令,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那么你对此持什么意见呢?请你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看游侠”为题,也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 一条铁路的完成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积累整合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乱糟糟(zo)高涨(zhng) 咆哮(xio)B攫取(ju)侥幸(jio) 溃乱(ku)C糟粕(p) 癫痫(din) 颤动(chn)D胳膊(g) 纯粹(cu) 喇叭(l)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走廊宽宏教养B野蛮融炉闪烁C狼狈公署戒备D官僚崇敬自告奋勇3、依次填入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组织宣传队的时候,我站过去,我说我愿意宣传。别人都是被的,而我是自告奋勇的(2)那喇叭筒的声音到队尾去了,虽然已经遥远了,但还足够来我的心脏。A选举震动B推举振动C选举振动D推举震动二、感受鉴赏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一)“你不放你的学生出动吗?我们就是钢铁,我们就是熔炉”跟着听到有木棒打在门扇上或是地板上,那乱糟糟的鞋底的响声。这一切好象有一场大事件就等待着发生,于是有一种庄严而宽宏的情绪高涨在我们的血管里。向着喇嘛台,向着火车站。小学校,中学校,大学校,几千人的行列那时我觉得我是在这几千人之中,我觉得我的脚步很有力。凡是我看到的东西,已经都变成了严肃的东西,无论马路上的石子,或是那已经落了叶子的街树。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1、作者此时并不知道他们游行请愿的意义,为什么会觉得脚步很有力,并认为“凡是我看到的东西,已经都变成了严肃的东西”?2、“反正”一词流露出了作者什么心态,请加以分析(二)走向火车站必得经过日本领事馆。我们正向着那座红楼咆哮着的时候,一个穿和服的女人打开走廊的门扇而出现在闪烁的阳光里。于是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叫改为“就打倒你”!她立刻就把身子抽回去了。那座红楼完全停在寂静中,只是楼顶上的太阳旗被风在折合着。走在石头道街又碰到了一个日本女子,她背上背着一个小孩,腰间束了一条小白围裙,围裙上还带着花边,手中提着一棵大白菜。我们又照样做了,不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说“就打倒你!”因为她是走马路的旁边,我们就用手指着她而喊着。另一方面,我们又用自己光荣的情绪去体会她狼狈的样子。1、文中提到的“光荣的情绪”是一种什么情绪,用你的话加以说明。2、这一段中所叙述的事件让人读来不禁好笑,然而却发人深省,请你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段中所叙述的事件的。三、思考领悟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大喇叭筒跑到前面去时,我就闪开了那冒着白色泡沫的阴沟,我知道“冲”的时候就到了。我只感到我的心脏在受着拥挤,好象我的脚跟并没有离开地面而自然它就会移动似的。我的耳边闹着许多种声音,那声音并不大,也不远,也不响亮,可觉得沉重,带来了压力,好象皮球被穿了一个小洞嘶嘶的在透着气似的,我对我自己毫没有把握。“有决心没有?”“有决心!”“怕死不怕死?”“不怕死。”这还没有反复完,我们就退下来了。因为是听到了枪声,起初是一两声,而后是接连着。大队已经完全溃乱下来,只一秒钟,我们旁边那阴沟里,好象猪似的浮游着一些人。女同学被拥挤进去的最多,男同学在往岸上提着她们,被提的她们满身带着泡沫和气味,她们那发疯的样子很可笑,用那挂着白沫和糟粕的戴着手套的手搔着头发,还有的象已经癫痫的人似的,她在人群中不停地跑着:那被她擦过的人们,他们的衣服上就印着各种不同的花印。大队又重新收拾起来,又发着号令,可是枪声又响了,对于枪声,人们象是看到了火花似的那么热烈。至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完成吉敦路”这事情的本身已经被人们忘记了,唯一所要打倒的就是滨江县政府。到后来连县政府也忘记了,只“打倒警察;打倒警察”这一场斗争到后来我觉得比一开头还有趣味。在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我相信我绝对没有见过,但是警察我是见过的,于是我就嚷着:“打倒警察,打倒警察!”我手中的传单,我都顺着风让它们飘走了,只带着一张小白旗和自己的喉咙从那零散下来的人缝中穿过去。学生们的口号,由最初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变成了最后的“打倒警察”,示威似乎变成了一场游戏,让人感到十分无奈;面对警察的镇压,学生们并没有表现出人们预期的英勇无畏,而是很快的溃退了下来;他们的游行请愿也没能阻止日本在东北修建铁路,那么作者为什么写下这篇文章,记述下这段事件呢?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四、应用拓展请以令我难以忘记的一次经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注重对已有经历的重新审视,写出自己的心态和切身感受。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 故乡人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积累整合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河堤(t)湍急(tun)鳜鱼(ju)信笺(qin)B腌制(yn)间或(jin)沉疴(g)一爿(pin)C半晌(xing)淤塞(si)拙于言词(zhu)粗糙(co)D欹侧(q)逞能(chng)烹制(png)炮制(po)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迫不急待砌墙浮雕应付B穿流不息防碍雍肿竹杆C邻次栉比不详之兆抱酬麝香D指手画脚惊涛骇浪俯瞰贤惠3、填入下列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一条大青鱼,_长达七八尺。鱼船的船主都是个小财主,_他们也随船下湖,架船拉网,勇敢麻利处不比雇来的水性极好的伙计差到哪里去。_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A往往因为关于B常常虽然对于C往往虽然关于D常常 因为对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辽阔的草原上,没有别的建筑物,十多座油井架星罗棋布地耸立着。B这种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点表象的工作态度,根本不能解决实质问题。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D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5、文学常识填空故乡人选自_,作者_,江苏高邮人,_代_家、_家、_家。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是_。二、思考领悟(一)阅读下面文句,完成后面练习1她一定觉得:这身湿了水的牛皮罩衣很重,秋天的水已经很凉,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_2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子。结合文章,分析金大力多少年来到底是什么“样子”_3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_(二)1、在文章第一、二部分,作者隐藏了自己的情感,仿佛是一个远远的观望者,而在第三部分结尾作者终于走出来,说了句“你好,王淡人先生!”,在这句话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情感?_2、汪曾祺曾自称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在他的自报家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请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这篇文章以“故乡人”为题有何深意。_三、应用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所说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阐述,语言通顺,不出现错别字,100字以内。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因为顾虑“龙”注的英译“dragon”在西方可能带来负面效果,呼声最高的龙并未入选,近期“改龙事件”更成为社会热点。国内有人建议要修正“龙”作为中国国家的形象标志,由此引起网上沸沸扬扬的争论。注 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攻击性和霸气的庞然大物。东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形成性练习必修一 第二单元 林冲棒打洪教头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积累整合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乘凉(chng)皓齿(ho)髭须(z)朝靴(xu)B 小觑(q)拽住(zhun)踌躇(zhzh)摇曳生姿(y)C 唏嘘(xx)胸襟(jn)邂逅(gu)倚傍(y)D 小厮(s)胆怯(qi)伎俩(j) 忖量(cnling)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招贤纳士平坦鞠躬沟当B 嫉贤妒能气宇轩昂羞惭绿阴C 错手不及理采尺椟枷锁D 风弛电掣扬眉吐气揣摩锦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他收到朋友的求援信后,心照不宣,立即回了一封非常幽默有趣的信。B 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们的危害却非常严重。C 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D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强沙尘天气屡屡肆虐华北地区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北方地表被整体恶化造成的恶果。B 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C 以5:4力克阿拉维斯队的英超劲旅利物浦队,终于实现了夺取足总杯、联赛杯和联盟杯“三冠王”的胜利。D 中国第一个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受到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共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 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 目前,我正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 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6、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两岸边都是垂杨大树 树阴中一遭粉墙。 四下一周遭一条阔河 出门走了三二里,果然见座大石桥。 过得桥来,一条平坦大路,早望见绿柳阴中显出那座庄院。A B C D 7、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合适的动词是: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_(a哄 b走)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棍棒来,_(a扔 b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_(a拽扎起 b收拾好)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_(a说 b喝)道:“来,来,来!”8、文学常识填空水浒又名_。它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_。除了水浒,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分别是_、_、_,作者分别是_、_、_。二、感受鉴赏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林冲探访柴进,最初未遇,庄客齐道:“你没福;若是大官人在家时,有酒食钱财与你,今早出猎去了。”分析这处情节描写的作用。_2、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笔墨写柴进出场“一簇人马飞奔庄上来,中间捧着一位官人,骑一匹雪白卷毛马。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皂纱转角簇花巾,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环绦,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带一张弓,插一壶箭”这段描写对塑造人物有什么作用?_3、柴进得知带枷之人是林冲后,有一连串动作:“那官人滚鞍下马,飞近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就草地上便拜。林冲连忙答礼。那官人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来。那庄客们看见,大开了庄门,柴进直请到厅前。”分析这些动作描写的作用。_4、第三自然段写洪教头出场,“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这样的描写,对塑造人物有什么作用?_5、在文章第四自然段,面对洪教头的无礼挑衅,林冲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小人却是不敢。”结合上下文,分析林冲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_三、思考领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段,回答下列问题选段一: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意今日却在这里撞见。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