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课件 粤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课件 粤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课件 粤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课件 粤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课件 粤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的位置 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科学考察 极地保护在行动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3 站在北极点 周围每个方向都朝 站在南极点 周围每个方向都朝 自西向东 亚洲 南极洲 逆 顺 南 北 温故而知新 北冰洋 1 世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俯视呈时针旋转 从南极仰视呈时针旋转 4 北半球的寒极 指俄罗斯的 世界的寒极 指 奥依米亚康 南极洲 位置 两极地区是指地球的南北两端北极地区 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南极地区 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两极地区 北极地区 一般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 以北冰洋为中心 周围被陆地和岛屿环绕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一 北极地区 1 范围 2 位置 纬度位置 几乎都在北极圈以内 大于66 5 n 完全位于北半球 海陆位置 按顺时针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的洋 也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洋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 多数地区冰雪覆盖 浮冰广布 北极点附近是常年不化的冰盖 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部 3 地貌 读图11 1 课本p97 填空并思考下列问题1 北极地区包括洋 洲 洲和洲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这里分布着世界第一大岛 2 从美国的阿拉斯加乘飞机到芬兰北部 选择怎样的航线路程最短 飞行的方向有哪些变化 北冰 亚 欧 北美 格陵兰岛 活 动 经过北极上空的航线最短 飞行方向 先向北 经北极 后向南 你太棒了 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温暖而短促 气候严寒 干燥 有极昼 极夜和极光现象 北极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 北极冰盖 4 气候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年平均气温 18 c 极端最低温度 66 7 c 北冰洋大部分洋面常年冰冻 不如南极冷 年平均降水量在100 300毫米 比南极地区降水大得多 北极熊跨越浮冰 北冰洋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沿岸地区及岛屿有煤 铁 磷酸岩 泥炭和有色金属 生物资源也相当丰富 有北极熊 海象 海豹 鲸等 5 资源 北极熊也叫白熊 是熊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体长可达2 5米以上 行走时肩高1 6米 体重可达半吨 北极熊气力和耐力非常惊人 奔跑时速高达60公里 但不能持久 它具有粗壮而又灵便的四肢 尤其是它的前掌 力量巨大 一掌可使人致命 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 北极狐 驯鹿等 北极熊素有 冰海霸王 之称 是北冰洋的象征 北极熊 北极狐 独角鲸 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 就是北极有土著居民 人主要的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 以狩猪和捕鱼为生 因纽特人的房屋 雪屋 6 居民 因纽特人与驯鹿 驯鹿 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材料一 2002年9月下旬 我国开通了北京经过直达纽约的航线 这一新航线的开辟使飞行时间由17小时缩短为13小时 此外 两个城市实现直航 既免除了中途停机的诸多不便 也减轻了乘客旅途中的劳累 北极上空 材料二 从16世纪起 欧洲一些国家就梦想着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航道 但因为不具备商业价值而沉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北极 使得北冰洋黄金水道的开通成为可能 据专家预测 打通北极航道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海洋运输格局 海冰加速融化 北极 南极遥远而神秘 长久以来吸引着人们前去探险和科学研究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为科学家进行气象 冰川 海洋 生物等科学研究 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的探险与考察 1831年 英国探险家约翰 罗斯和詹姆斯 罗斯到达北极 1909年 探险家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1957 1958年 环绕北极的国家建有54个科学考察站 北极考察进入正规化 现代化阶段 美国 皮尔里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陆 南极洲 1 范围 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 二 南极地区 一 南极洲概况 南极地区 2 位置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几乎都在南极圈以南 大于66 50s 完全位于南半球 跨360 经度 南极半岛 60 w 与南美洲隔海相望 兼跨东 西半球 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0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c海陆位置 濒临的大洋 以南极半岛为起始点 分别为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临近的大洲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判断三大洋方法 南极半岛尖端对着南美洲 西边太平洋 东边大西洋 顺时针方向 尖端反方向印度洋 判断大洲大洋名称 东 德雷克海峡 从地球位置来看 南极洲是联系南美洲 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空间交通捷径 战略地位重要 辨别和识记南极洲周围三大洲和三大洋的方法 南极大陆的轮廓像个蘑菇 蘑菇头顶着的是印度洋 然后顺时针方向还有太平洋和大西洋 蘑菇根尖指着的是南美洲顺时针方向还有非洲和大洋洲 简记为 蘑菇头 印 太 大 蘑菇根 南 非 大 2 a点位于b点 3 b点位于c点 4 c点位于a点 南极点 正西 正北 南 东 1 南极点是地球最 端 其他地点全在其 南 正北方向 试一试 读图辨方向 a b c d 读右图 回答 1 a b c d为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 2 a b c 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 离北京最近的是 3 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a b 温和多雨温和多雨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 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覆盖 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 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 70米 南极卫星图 3 地形 冰雪高原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 干燥 烈风 在南极活动 一般全身都要包裹起来 4 气候 冰原气候 全年分为寒 暖两季 4 10月是寒季 11 次年3月是暖季 暖季是进行南极科考的理想季节 这里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30 c左右 有 世界寒极 之称 降水很少 年平均降水量小于60毫米 空气非常干燥 有 白色荒漠 之称 南极风暴非常多 沿海风速最大可达100米 秒 有 风库 之称 酷寒 寒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 1983年7月31日 俄罗斯东方站观测到 89 2 在这样的温度下 钢板都会摔裂 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出后 落到地面就变成冰了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冰雪覆盖 反射强烈 海拔高气温更低 南极大陆是白色的沙漠 年平均降水为30 50毫米 低于撒哈拉沙漠 干燥 白色荒漠 降水少 但蒸发量更少 南极的暴风雪 烈风 风库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 极地东风 冰雪表面摩擦力小 再加上地形的影响形成狂风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风极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 秒 18米 秒 最大风速可达100米 秒 是12级风的3倍 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淡水资源 5 资源 煤 铁等资源丰富 企鹅 磷虾 鲸 海豹等 占全球72 以固体形式存在 煤一般形成与温带且有森林生长的地区 而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原因是什么 原因 南极大陆原来位于温带地区 后来随大陆漂移而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世界最大的煤田 世界级的大铁矿 6 居民 南极大陆气候恶劣 无常住居民 每年的11月 3份 南极洲进入它温暖的季节 这时候 沿海有些地方冰雪消融 岩石露出的地方生长着地衣植被 可见到成群的企鹅聚集在这里觅食 嬉戏 晒阳 南极的主人 企鹅 南极海域的磷虾蕴藏量约为4亿吨 6亿吨 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 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同时 它是南极海域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中心 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 世界最丰富的磷虾资源 生物资源 海豹 蓝鲸是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 也是世界兽类之最 现存量100万头左右 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1895年 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 1904年 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阿根廷奥长达斯站建成 1911年 探险家罗阿德 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的人 1959年 阿根廷 澳大利亚等12国共同签署了 条约 挪威 挪威 南极点 南极 极地地区独特的 为气象 冰川 地质 海洋 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0世纪以来 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进入到阶段 自然探险 科学考察 自然环境 中国的南极考察 长城站1985年建立 中山站1989年建立 泰山站2014年建立 昆仑站2009年建立 长城站 从1985年起 中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和泰山站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15日 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位置 62 13 s 58 58 w 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 中国南极昆仑站 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 中山站以来 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位置 80 25 s77 07 e 中山站 位置 69 22 s76 23 e 泰山站 位置 73 51 s76 58 e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 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 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中国也成为第8个国家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 最值得称道的是 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黄河站 黄河站是我国唯一的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 雪龙 号科学考察船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 该船总长167米 宽22 6米 自重11400吨 总吨位14997吨 满载排水量达21025吨 功率为17920马力 最大航速18节 续航能力达18000海里 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建造完工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燃油泄露 人类对极地动物的过度捕杀 图从1981年到1999年间的南极上空臭氧层变化图谱 一般每年的9 11月 空洞达到最大面积 图中 臭氧密度越高的地方 颜色越红 反之 臭氧密度越低的地方 颜色越蓝 表示厚度变薄或有空洞 目前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怎样产生的 带来什么危害 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排放出大量氯氟烃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导致 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温室效应 导致两极冰川 海冰消融速度加快 不仅使极地生物收到危害 而且使海平面升高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 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 南极条约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 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等 1959年12月1日 澳大利亚 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 南极条约 主要内容 南极仅用于目的 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的自由 促进中的国际合作 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性质的活动 和处理废物 以及冻结对南极的要求 和平 科学考察 科学考察 军事 核爆炸 放射性 领土 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 南极条约 南极地区 南极保护 保护世界最后一块净土 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 1991年10月4日 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又签订了 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 议定书规定 严格禁止侵犯南极 严格控制其他大陆的来访者 严格禁止向南极海域倾倒等 马德里 自然环境 废物 中国也签订了该条约 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南极考察站 200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