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习目标定位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熟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会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学会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原电池是借助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分析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2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二者直接或间接地连在一起,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且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图示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d。探究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按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的实验现象是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cuso4溶液颜色变浅。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外电路:电子由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锌电极。内电路:锌失电子,阴离子移向负极;铜离子得电子,阳离子移向正极。(3)电极反应负极反应式是zn2e=zn2;正极反应式是cu22e=cu;电池反应式是zncu2=zn2cu。(4)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变化是溶液的温度略有升高,原因是还有cu2直接在锌电极上得电子被还原,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按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cuso4溶液的颜色变浅。(2)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其结果是溶液的温度不升高(或无变化);由此可说明cuso4溶液中的cu2不能移向锌片得电子被还原。(3)离子移动方向硫酸锌溶液中:zn2向盐桥移动;硫酸铜溶液中:cu2向铜极移动;盐桥中:k移向正极区(cuso4溶液),cl移向负极区(znso4溶液)。(4)若取出装置中的盐桥,电流计的指针是否还会发生偏转?为什么?答案不偏转。如果要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则该装置中必须形成闭合回路,若取出盐桥,很显然该装置未构成闭合回路,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3实验结论:与题1中的原电池装置相比较,题2中双液原电池具有的特点是(1)具有盐桥。取下盐桥,无法形成闭合回路,反应不能进行,可控制原电池反应的进行。(2)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cu2无法移向锌片,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归纳总结(1)原电池原理是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还原剂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原电池电极及电极反应特点负极为电子流出极,相对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或某些还原剂,电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电子流入极,相对不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一般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性强的离子被还原或电极上附着物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3)原电池的设计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和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反应,或者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如o2)与负极反应。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活学活用1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正极反应为age=ag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 b c d答案c解析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盐桥构成一个原电池,cu作负极,ag作正极,其电极反应分别为负极:cu2e=cu2,正极:2ag2e=2ag,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因此c正确。2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正极为pt(或c),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负极为cu,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电解质溶液是fecl3溶液。探究点二原电池的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原电池电极(正极、负极)的判断依据有多种。试填写下表:判断依据正极负极电极材料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导体活泼金属电子流向电子流入电子流出电极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电极现象电极增重或产生气体电极减轻2.写出下表中原电池装置的电极反应和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解质溶液(1)铁铜稀硫酸(2)铜银硝酸银(1)正极反应_;负极反应_;总反应方程式_。(2)正极反应_;负极反应_;总反应方程式_。答案(1)2h2e=h2fe2e=fe2feh2so4=feso4h2(2)2ag2e=2agcu2e=cu2cu2agno3=cu(no3)22ag解析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活泼性,(1)中铁作负极,(2)中铜作负极。3有一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的反应方程式为znag2oh2o=2agzn(oh)2。(1)zn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电极反应式是zn2e2oh=zn(oh)2。(2)ag2o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电极反应式是ag2o2eh2o=2ag2oh。归纳总结(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定电极,标得失。按照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电极反应产物,找出得失电子的数量。看环境,配守恒。电极产物在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中,应能稳定存在,如碱性介质中生成的h应让其结合oh生成水。电极反应式要依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加以配平。两式加,验总式。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方程式对照验证。(2)已知总反应式,书写电极反应式分析化合价,确定正极、负极的反应物与产物。在电极反应式的左边写出得失电子数,使得失电子守恒。根据质量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活学活用3如图所示,x为单质硅,y为金属铁,a为naoh溶液,组装成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4e=si4bx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2o4e=4oh2h2c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6oh4e=sio3h2ody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答案c解析先由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正极和负极,再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确定电极反应式。硅、铁、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时,si为负极:si4e6oh=sio3h2o;铁为正极:4h2o4e=4oh2h2;电池反应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1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物质析出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答案b2下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b3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wy bzxywcxyzw dywzx答案a解析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原电池的正极,阳离子或氧气等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x、y相连时,x为负极,则活动性xy;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则活动性zw;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活动性xz;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活动性wy。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zwy。故正确答案为a。4(1)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h2so4中组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al片()_,cu片()_。(2)若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插入浓hno3中能否组成原电池?_(填“能”或“不能”),若能组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al片()_,cu片()_。答案(1)负极2al6e=2al3(或al3e=al3)正极6h6e=3h2(或2h2e=h2)(2)能正极2no4h2e=2no22h2o负极cu2e=cu2解析(1)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h2so4中时,al比cu活泼,al为负极,失电子被氧化为al3,cu为正极,溶液中的h得电子被还原为h2。(2)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插入浓hno3中时,由于铝钝化,不能溶解,al为正极,cu为负极,cu失电子被氧化为cu2。基础过关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1关于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后生成h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原电池的知识,由所给图示可知zn为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cu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h2;cu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2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答案d解析由图示电子流向知x为负极,y为正极,则电流方向为y外电路x,故a错;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铁,y为碳棒,b错;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错;若两电极均为金属,活泼金属作负极,故有活动性xy。3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mnpa锌铜稀硫酸溶液b铜锌稀盐酸c银锌硝酸银溶液d锌铁硝酸铁溶液答案c解析本题通过电极变化来确定电极,n棒变细,即n极上发生氧化反应,n棒金属较活泼,排除a、d项,由m棒变粗,可知b项不正确。4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出负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c(ag)c(no)a棒的质量b棒的质量溶液的质量a b c d答案d解析在这个原电池中,负极:fe2e=fe2,正极:age=ag,使b棒增重,溶液中c(no)不变。二、原电池正极、负极的判断5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答案c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向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基本知识,难度不大,但概念容易混淆。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h2so4组成原电池。因活动性ab(碳棒),所以a为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负)极:ane=an(氧化反应)b(正)极:nhne=h2(还原反应)由于正极放电消耗h,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出经电流计g流向b极。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浓hno3,在烧杯中放入用铜线相连的铁、铅两个电极,已知原电池停止工作时,fe、pb都有剩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fe比pb活泼,始终作负极bfe在浓hno3中钝化,始终不会溶解c电池停止工作时,烧杯中生成了fe(no3)3d利用浓hno3作电解质溶液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答案d解析开始时,电解质溶液是浓hno3,fe在浓hno3中钝化,所以开始时pb是负极:pb2e=pb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no3变成稀hno3,fe变为原电池的负极:fe2e=fe2。由于最终fe有剩余,所以不会生成fe(no3)3。根据pb与浓hno3反应:pb4hno3(浓)=pb(no3)22no22h2o;过量的fe与稀hno3发生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可知反应产生了有害气体no2、no,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选d。三、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8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h2o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答案c解析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不能完全依赖金属的活动性,因为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浓硝酸使铁、铝钝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等。9锌铜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b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答案b解析在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材料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因zn失电子生成zn2,为使znso4溶液保持电中性,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10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b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mnod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2e=li2答案b解析由电池反应式o2=o2可知,li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升高(01),mn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降低(43)。li被氧化,在电池中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mno2在正极上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o2e=mno。能力提升11由锌片、铜片和200 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1)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正极反应式是_。(2)电流的方向是_。(3)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1.68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h2so4恰好消耗一半。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_g锌,有_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设溶液体积不变)。答案(1)zn2e=zn22h2e=h2(2)由cu极流向zn极(3)4.8759.0310220.75 moll1解析产生0.075 mol h2,通过0.075 mol20.15 mol电子,消耗0.075 mol zn和0.075 mol h2so4。所以m(zn)0.075 mol65 gmol14.875 gn(e)0.15 mol6.021023 mol19.031022c(h2so4)0.75 moll1。1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2ag(s)cu2(aq)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2)银电极为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答案(1)cuagno3溶液(2)正2ag2e=2ag或(age=ag)cu2e=cu2(3)cu(负)ag(正)解析该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式为2ag(aq)cu(s)=2ag(s)cu2(aq),由此可知x极是铜,作负极,银作正极,y应是agno3溶液。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13已知可逆反应:aso2i2hasoi2h2o。.如下图所示,若向b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若改用向b中滴加40%的naoh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与中偏转方向相反。试回答问题:(1)两次操作中电流计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_。(2)两次操作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_。(3)操作中,c1棒上的反应为_。(4)操作中,c2棒上的反应为_。答案(1)两次操作中均发生原电池反应,所以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2)两次操作中,电极相反,电子流向相反,因而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3)2i2e=i2(4)aso2oh2e=asoh2o解析(1)滴入浓盐酸,溶液中c(h)增大,题给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i失去电子变为i2,c1棒上产生电子,并沿外电路流向c2棒,aso得电子变为aso。(2)滴加40%的naoh(aq),将h中和,溶液中c(h)减小,题给可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电子在c2棒上产生,并沿外电路流向c1棒,i2得电子变为i,aso变为aso。14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cu22ag(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瓶栽速写课件
- 农村合作开发建房协议5篇
- 关于猪场技术托管协议6篇
- 琼剧鉴赏教学课件
- 杆线工程保护方案(3篇)
- 渡槽工程设备安装方案(3篇)
- 平南县东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东华镇科技养殖园项目环评报告
- 农业温室项目2025年智能化温室大棚技术集成研究报告
- 农业温室智能化技术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猫咪饲养员岗前培训课件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 绿化项目养护监理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科普短视频与新闻传播融合模式的研究
- 202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课件-第五章 微机线路保护举例
- (2025)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国PC工业计算机(工控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玉米收获机械技术课件
- (2025)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