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一宋明理学 知识点一程朱理学1 背景 1 道教 佛教等思想的传播 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2 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 创立 北宋五子 1 周敦颐 邵雍 将宇宙的 与人的 融合起来 以寻找统一的本原 2 张载 开创 一派 严格区分了天 道 性 心等概念 3 二程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 天理的核心是 仁 自然结构 精神结构 气学 天理 3 成熟 朱熹理学 2 影响 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理气 格物致知 三纲五常 知识点二王阳明心学1 形成背景 1 明中期后 阶级矛盾尖锐 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 才能挽救统治 2 思想主张 1 主张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2 致良知 去掉私欲 恢复 3 知行合一 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 地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整治人心 良知 4 影响 2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考法1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典例 2017 江苏单科 4 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 朱熹对 克己 作如下解释 克 意为 胜 己 指的是 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孔子提出的 仁 是 克己复礼 而朱熹是从 存天理 灭人欲 的伦理角度阐述 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 d项正确 朱熹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压抑人性 a项和b项错误 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c项错误 答案d 方法突破 明考点孔子和朱熹的思想比较 抓关键孔子的 克己复礼 是克制念头 要自省 朱熹的解释是克制私欲 两者有相通之处 但不完全一致 定方法比较类试题 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 第一步 根据题意 找出 比较点 第二步 找出两者的异同点 第三步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史论链接 宋明理学的特点 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是思辨性 传统儒学经理学家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 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 人性论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 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更多吸收佛 道因素 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 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考法2宋明理学的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 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 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 理学家的思想 因其目的是 卫道 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 他们的思想 将人欲与天理对立 抹杀个人私利观 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 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 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 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 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 现代中国的历程 史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 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 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朱熹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之说 天理是公道与良知 朱熹区分了 欲 和 人欲 欲是正常的 饥而欲食 渴而欲饮 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 人欲 又叫 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当根据 大学 之教 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 他提出了 格物致知 之旨 即要求人要 推究事物的原理 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 另一种声音 对朱熹 存天理 灭人欲 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 史料一中 与物理之理 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 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 将人欲与天理对立 抹杀个人私利观 等信息 体现了史学家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缺陷的论述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 2 史料二介绍了朱熹创立儒学的时代背景 区分了 欲 和 人欲 的不同 从侧面指出了理学的进步之处 具有忧患意识 关注国家政治 崇尚道德 主张力行 具有务实倾向 根据史料一 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 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 1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 2 影响 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 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史论归纳 全面评价宋明理学 1 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 如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以天下为己任等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 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 如长幼有序 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 怜贫恤寡 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 勤俭节约 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 3 三纲五常在理学的推动下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 它压抑 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4 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 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 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知识点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 思想 1 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 2 反对盲从孔子 认为儒家经典不是 万世之至论 3 提出 童心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 写作风格上 主张 真心 反对摹古文风 2 著作 藏书 续藏书 焚书 续焚书 等 3 影响 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人伦物理 知识点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1 黄宗羲 2 著作 3 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君主专制 君臣平等 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 2 顾炎武 2 著作 日知录 等 3 地位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经世致用 众治 天下郡国利病书 3 王夫之 2 地位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循天下之公 物质运动规律 考法1李贽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典例 2016 江苏单科 5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 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 儒帽裹僧头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 他讲学传道 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 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由 怪异服装 收女弟子 可知 李贽的行为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 故c项正确 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 排除 当时妇女的地位并未发生改变 b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排除 答案c 方法突破 明考点李贽的思想主张 抓关键 儒帽裹僧头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 他讲学传道 却收女弟子 说明他的反叛和 离经叛道 思想 定方法评价型选择题 侧重对历史概念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 判断和评价 不着眼于 是什么 而着眼于 为什么 所以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 对同一事件的评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史论链接 李贽的思想主张 1 主张个性解放 思想自由 2 提倡人类平等 3 反对封建礼教 4 反对理学空谈 提倡功利主义 5 至道无为 的政治理想 考法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及评价 典例 2017 宿迁模拟 东方网曾载文评价明清之际一位思想家说 历史证明 维新派的 兴民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无不受到 思想的影响 即使在当代中国 的思想对天下观与法治观 社会公仆观 权力制约观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文中 中的内容应该是 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 解析李贽作为明代的思想异端 主要是否定孔孟学说的权威 故a项错误 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 中涉及了天下观与法治观 社会公仆观 权力制约观等 故b项正确 顾炎武提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故c项错误 王夫之提出 气一元论 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故d项错误 答案b 方法突破 明考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特点 抓关键材料信息 天下观与法治观 社会公仆观 权力制约观等 与黄宗羲思想相符 定方法填充型选择题 命题者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 或以偏概全 或以末代本 因果倒置 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 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 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史论链接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和评价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 反传统 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 万物皆生于两 的观点 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 反封建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的结论 顾炎武提倡 众治 反对 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 提倡 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致力于社会变革 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 提出 工商皆本 的主张 2 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1 进步性 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 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观点 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 局限性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 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随堂 演练预测 考点一宋明理学1 2018 南通 扬州调研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 他于致用之学 以及孔门的经 极意考究 他要把天下的物 格得 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后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该思想家应是 a 董仲舒b 朱熹c 王阳明d 李贽 解析董仲舒宣扬 君权神授 提出了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 与材料中 要把天下的物 格得 表里精粗无不到 不符 故a项错误 材料中 把天下的物 格得 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后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表明主张 格物致知 认识天理 应是程朱理学思想 而朱熹认为 物 指天理 人伦 圣言 世故 格物致知 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二字 与材料相符 故b项正确 王阳明用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来否定 格物致知 说 与材料中 把天下的物 格得 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后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不符 故c项错误 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与材料中 孔门的经 极意考究 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b 2 2017 南京期初摸底 是以 大学 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 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这段话意在强调 a 知行合一b 致良知c 格物致知d 心外无物 解析材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主张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 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 这与用良知指导自己的行动无关 故a项错误 这与恢复自己内心的良知无关 故b项错误 这符合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 故c项正确 心外无物属于陆王心学的主张 故d项错误 答案c 3 2017 扬州中学考前质检 古代某学者说 我今说个 正要人晓得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须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 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 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董仲舒 天人感应b 朱熹 格物致知c 王阳明 知行合一d 顾炎武 经世致用 解析材料中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 反映出该学者先知后行 知行合一的思想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故a项错误 朱熹格物致知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故b项错误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符合题意 故c项正确 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故d项错误 答案c 4 2017 苏州期初调研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 求诸心而得 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非也 求诸心而不得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言论 a 主张格物致知b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 强调 心外无理 d 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解析该则材料 通篇强调的都是一个 心 字 主张 心外无理 很明显是陆王心学的唯心哲学观点 该哲学流派在方法论方面的主张是 致良知 和 发明本心 而 格物致知 则是程朱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故a项错误 陆王心学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 较先前的程朱理学更有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而非禁锢 故b项错误 心外无理 是陆王心学的哲学主张 故c项正确 陆王心学亦是对儒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真正否定儒学正统地位的是直至进入近代社会的新文化运动 故d项错误 答案c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5 2018 如皋调研 传习录 载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 a 反对迷信权威b 反对封建礼教c 抨击君主专制d 提倡经世致用 解析据材料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判断真理的标准是是否合乎本心 与本心不一致 即便是孔子的言论 也不能认同 与本心一致 即便是庸人所说 也不能否定 所以材料中强调的是不能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标准 可以得出这位思想家反对迷信权威 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出现和封建礼教有关的信息 故b项错误 和君主专制有关的信息 材料中也没有出现 故c项错误 和经世致用有关的信息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故d项错误 答案a 6 2018 盐城调研 吴晗 历史的镜子 中提及 他晚年游历北方时 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 就立刻检书查对 力求记载的真实 他这种从实际出发 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 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 不务实际的学风 材料中的 他 a 认为探究 理 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b 主张限制君权 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c 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 富有时代责任感d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解析 他这种从实际出发 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 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 不务实际的学风 指的是经世致用的主张 他是指顾炎武 认为探究 理 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是王阳明的主张 故a项错误 主张限制君权 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是黄宗羲的主张 故b项错误 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 富有时代责任感是顾炎武的主张 故c项正确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王夫之的主张 故d项错误 答案c 7 2018 南通 扬州 泰州三市调研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集中了前人 特别是程颐系统 的儒学研究成果 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他把 大学 中所说的 格物致知 正心诚意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作为理论根据 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他编著 四书集注 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 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他通过编撰 童蒙须知 等启蒙著作 对儿童的衣着 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 比如 穿衣要颈紧 腰紧 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概要 材料二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 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 直到王阳明出现后 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 王阳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 机械专业高考试题及答案
- 济南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化学(含答案)
- 水利机电专业试题及答案
- 历史转专业试题及答案
- 路基前期旳施工方案
-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分析
- 关于学科部期末工作总结
- 桔子酒店电路施工方案
- CJ/T 180-2014建筑用手动燃气阀门
- 国防预算优化路径-洞察阐释
- 2025福建厦门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污水排污协议书
- 中国宠物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饲料采购工作总结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能源管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题(解析版)
- 体育赛事直播技术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