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2 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二 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 鸦片战争的背景 b 1 国际背景 19世纪上半期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 国内形势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国力渐衰 内部危机严重 2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b 英法 俄国 一 二 三 辛丑条约 一 二 三 3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c 宁波 领事裁判权 一 二 三 杭州 使馆界 北京到山海关 一 二 三 南京条约 和 马关条约 有关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比较 1 不同之处前者规定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 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 即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这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 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2 原因分析 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 掠夺原料为目的 19世纪末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为目的 这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一 二 三 4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 1 破坏性 无视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 旅顺大屠杀等 掠夺中国财富 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火烧圆明园 洗劫翰林院 破坏中国政治主权 割地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军舰巡查贸易破坏中国领海主权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倾销商品 资本输出如政治贷款 开办银行等 2 建设性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技术 冲击着中国落后的思想和制度 促进中国的近代化 3 结论 中国国门洞开 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勒索赔款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含义 1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 实际上政治 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2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 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3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 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一 二 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 黄海海战 b 1 时间及地位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2 爱国将领 海军提督丁汝昌 定远 舰管带刘步蟾 致远 舰管带 经远 舰管带林永升 靖远 舰管带叶祖珪 其中邓世昌和林永升为国捐躯 3 结果 海战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 中方损失较大 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事后 北洋大臣李鸿章的 策略 使得北洋舰队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邓世昌 避战保船 一 二 三 2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 邱逢甲 一 二 三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1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b 1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 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2 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标志 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一 二 三 2 南京大屠杀 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b 1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 日军占领南京 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中国平民实施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30万人遇害 2 细菌战和毒气战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 公然违反国际公法 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 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一 二 三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1 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过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 号召 以民族革命战争 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 号召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 确定了建立的方针 八一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 二 三 1936年12月12日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 其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 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 宣布抵抗暴力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 意义 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 农 兵 学 商各界各族人民 各民主党派 抗日团体 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西安事变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共合作宣言 一 二 三 4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张自忠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5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c 1 胜利过程 1945年春 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1945年7月 中 美 英三国发表 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 长崎投放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8月 毛泽东发表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中国战场举行反攻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 台湾光复 经过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延安 波茨坦公告 一 二 三 2 伟大意义 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国内意义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意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 二 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