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音韵第三讲 通论音韵(上)传统语言学称语音为音韵或声韵。音韵是汉语声韵调三要素的总称。研究音韵的学问称为音韵学,音韵学是古代汉语领域里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一些音韵知识,对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和研究水平是很有帮助的。章太炎在国语学草创序中锐:“音以表言,言以达意,捨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音韵知识苛细丰繁,有关著述浩如烟海,这里只讲与阅读古文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汉语的古音系统一、音韵系统的构成人们说话时是按一个个的音节排成序列而进行的。汉语的每个音节又可分解为声和韵两部分,韵包括声调在内。这样,声、韵、调就是汉语语音的三个要素。将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归纳起来,就够成了汉语的音韵系统,所有的汉语音节,都包括在这一系统之内。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称为古音系统。这一系统历时久远,流传广泛,为了便于认识和掌握,学者们又按时间对其进行了分期,一般分为上古音系、中古音系和近古音系。对每一时期的音系又按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分别加以研究和说明。(一)声母系统 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部分称声母,音韵学上称“声”、“纽”、“字母”等。古人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声母进行了分类,这就有了“五音”(喉、牙、舌、齿、唇)、“七音”(五音加上半舌和半齿)、“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诸多的术语。古代没有音标,归纳出声母系统后,就给每个声母用一个同声母的汉字命名,这个汉字就是声母的标目。如说“帮母”或“帮纽”,就是指声母为“b”的字。唐代守温和尚参照梵文字母创制了三十个标目字,宋初的音韵学家又增加了六个,共三十六个,这就是所说的“三十六字母”。因是守温首创,故又称“守温字母”。三十六字母大体代表了中古时期汉语的声母系统,也是称说上古声母和近古声母所用的标目字,只是因时代和地域的音系不同,或各家研究的结论不同而有所增减。所以三十六字母是认识古汉语声母的必备工具。现将其分类和拟音(用国际音标)列表如后(见下页)。(二)韵母系统 汉语音节除声母以外的后一部分称为韵母,或称“韵”。韵母一般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如“黄”(hung), u是韵头,a是韵腹,ng是出尾。并非每个韵母都具有这三部分。或只有韵腹韵尾而无韵头,如“看”(kn),或只有韵头韵腹而无韵尾,如“坐”(zu),或只有韵腹而头尾均无,如“他”(t)。音韵学家按韵母构成的不同情况对其作了不同的分类。按韵头的有无分为开合二呼,无韵头的称开口呼,如“张”(zhng),有韵头的称合口呼,如“庄”(zhung)。这与现代汉语的四呼有所不同。二呼中又分洪细,一般说来,开口洪音相当于现代的开口呼,开口细音相当于现代的齐齿呼,合口洪音相当于现代的合口呼,合口细音相当于现代的撮口呼。三十六字母表发音部 位新 名 发音方法发 音 部位旧名 全清 次清全浊次浊双 唇唇音重唇帮p滂p並b明m唇 齿轻唇非f敷f 奉v微舌尖舌音舌头端t透定d泥n舌面舌上知徹澄娘舌尖前齿 音 齿头精ts心s清ts 从dz邪z舌面正齿照t审穿t床d禅舌根牙 音见k溪k群g疑喉喉音影o舌根晓x匣半元音喻j舌尖半舌音来l舌面半齿音日n按韵母主要元音的开口度分为四等。清江永音韵辨微云:“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现代汉语已没有等的概念了。按韵尾分为三大类:阴声韵,指没有辅音作韵尾的韵,如支、脂、微、萧等;阳声韵,指鼻音作韵尾的韵,如东、江、真、侵等;入声韵,指塞音为韵尾的韵,如锡(-k)、质(-t)、缉(- p)等。不同时代和不同方言的韵母系统也并不完全相同。古人给每个韵以标目,用同韵母的一个汉字作代表,称为“韵目”,如东、江、之、微、萧、锡等,分别代表它们所属的那一类的韵。古代的韵书就是按韵母的不同类别而编成的工具书。现代所见到的最完整和最有影响的韵书就是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是宋陈彭年、丘雍奉旨编订的,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全书分二百零六韵,收二万六千一百九十余字。广韵是集此前韵书之大成的划时代著作。音韵学以它为中古音韵系统的代表,称为“广韵音系”。广韵不仅是研究中古音韵最可靠的依据,也是研究上古音、近代音的桥梁。汉语不同时期和不同方言的音韵系统,文艺作品的用韵标准,也都把它作为基础。用现代语音学分析,广韵的二百零六韵并不个个都是韵母,有的韵只是韵腹与韵尾相同,韵头不计,如“阳”韵,就包括了开(ang)合(uang)两呼的韵母;“庚”韵,包括了开口呼二、三等字和合口呼二、三等字,相当于现代的开(eng)、齐(ieng)、合(ueng)撮(ng)四个韵母。有的韵就只一个韵母,如“灰”韵只有合口((uai)韵。再加上声调不同,广韵作为不同的韵,如“东”韵,只代表东韵的平声字;如“董”,只代表这一韵的上声字。这样算起来,广韵的韵母实际上比二百零六韵还要多。经专家们考证,约三百个左右。广韵是在隋代陆法言等编的切韵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由于语音的发展,有些韵合并了,有些韵分化了。为了适应诗文的用韵,广韵中标明了“独用”和“同用”,如“东,独用”,说明这一韵独立使用,不与其他韵相押;“支,脂之同用”,说明支韵与脂、之韵已接近或合并,可以互相押韵。 现将广韵韵目列表如下:韵类编号平上去入1东 独用董 独用送 独用屋 独用2冬 钟同用 附肿宋 用同用沃 烛同用3钟肿用烛4江独用讲 独用绛 独用觉 独用5支 脂之同用纸 旨止同用寘 至志通用6脂旨至7之止志8微 独用尾 独用未 独用9鱼 独用语 独用御 独用10虞 模同用麌 姥同用遇 暮同用11模姥暮12齐 独用荠 独用霁 祭同用13祭14泰 独用15佳 皆同用蟹 骇同用卦 怪夬同用16皆骇怪17夬18灰 咍同用贿 海同用队 代同用19咍海代20废 独用21震 稕同用质 术栉同用22谆准稕术23臻 附隐 附焮栉24文 独用吻 独用问 独用物 独用25欣 独用隐 焮迄 独用26元 魂痕同用阮 混很同用愿 恩恨同用月 没同用27魂混慁没28痕很恨 附没29寒 桓同用旱 缓同用翰 换同用曷 末同用30桓缓换末31删 山同用潸 产同用谏 裥同用黠 鎋同用32山产裥鎋33先 仙同用铣 狝同用霰 线同用屑 薛同用34仙狝线薛35萧 宵同用筱 小同用啸 笑同用36宵小笑37肴 独用巧 独用效 独用38豪 独用皓 独用号 独用39歌戈同用哿 果同用箇 过同用40 戈果过41麻 独用马 独用祃 独用42阳 唐同用养 荡同用漾 宕同用药 铎同用43唐荡宕铎44庚 耕清同用梗 耿静同用映 诤劲同用陌 麦昔同用45耕耿诤麦46 清静劲昔47青 独用迥 独用径 独用锡 独用48蒸 登同用拯 等同用证 嶝同用职 德同用49登等嶝德50尤 侯幽同用有 厚黝同用宥 侯幼同用51侯厚侯52幽黝幼53侵 独用寝 独用沁 独用缉 独用54覃 谈同用感 敢同用勘 阚同用合 盍同用55谈敢阚盍56盐 添同用琰 忝同用艳 同用叶 帖同用57添忝帖58咸 衔同用豏 槛同用陷 鉴同用洽 狎同用59衔槛鉴狎60严 凡同用俨 范同用酽 梵同用业 乏同用61凡范梵乏说明:1.本表源于清戴震. 2.僻字注音(用汉语拼音注):寘(zh)、麌(y)、夬(gui)、咍(hi)、轸(zhn)、稕(zhn)、术(zh)、栉(zh)、焮(xn)、迄(q)、慁(hn)、潸(shn)、黠(xi)、裥(jin)、鎋(xi)、铣(xin)、霰(xin)、獮(xin)、篠(xio)、哿(g)、禡(m)、嶝(dng)、黝(yu)、阚(kn)、琰(yn)、忝(tin)、(tin)、豏(xin)、洽(qi)、狎(xi)、酽(yn)、韵中,平声韵、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按理论推测,平上去三类韵的数目应该一致,何以多少不一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有音无字”,自然无法成立韵部;二是虽有字,但太少,于是寄附于相邻的韵部中而不自立韵部,这叫“寄韵”。下面以平声为准比较其他各声韵部增删的情况:上声韵:之所以比平声韵少两部,是因为上声韵中有两处“寄韵”:一是与平声冬韵相配的上声韵只有“湩、”,寄附于“肿”韵;二是与平声臻韵相配的上声韵只有“龀、”二字,寄韵于“隐”韵。所以上声韵只有部。去声韵:有一处“寄韵”,即与臻韵相配的去声韵只有一个字,寄附于“焮”韵。另处“祭、泰、夬、废”四韵是独立的去声韵,没有平上韵相配。所以去声韵共部。入声韵:入声韵本应有35部,与阳声韵相配,但与“痕”部相配套入声字太少,寄附于“没”韵中,因而只有34部了。(三)声调系统声调是指音节高低曲直的变化。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语言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广韵就是按声调的不同而分卷的,其平、上、去、入四声就代表了中古的声调系统。平声因字多而分为二卷,上卷二十八韵,下卷二十九韵,共五十七韵;上声为一卷,五十五韵;去声一卷,六十韵;入声一卷,三十四韵。共五卷,二百零六韵。“四声”是汉语声调的基本类型,古今声调的变化都以此为基准,或合或分,有规律可寻。古人把声调不同而韵母相同的韵,也看作不同的韵。如“东”韵,只代表韵母的平声韵,“董”韵,只代表韵母的上声韵,“送”韵,只代表的去声韵,“屋”韵,只代表韵母为的入声韵。有时为了称说的方便,也“举平以赅上去”,即举出平声而包括上去声在内,入声一般单独称呼,因为它的韵母与平上去三声不仅有发音高低的区别,还有音素的不同。平上去入声是调类,而各调类的调值如何,现代无法得知。唐代和尚处忠在元和韵谱中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这种描述性的文字,并不能给人以科学的认识。四声又可分两类,即平仄,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又可分舒促,平上去为舒,入声为促。这是文学声律上常用的术语。二、音韵发展的分期从古到今,汉语音韵系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新质的逐渐成长和旧质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其过程也是漫长的。音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内部系统的分合、更替及字的归属等方面,并呈现出极为错综复杂的现象。根据发展情况,音韵学家将其分为三大期:(一) 上古音指周秦两汉时期的音,明清人谓之“古音”。这一时期没有直接反映当时音韵系统的“韵书”和“韵图”之类,考定其声韵,最主要的材料就是当时的韵文和古形声字,其他如假借字、经传异文、声训等材料,也可作旁证。了解上古音系,对学习古代汉语帮助甚大,因为,诗经等经传的用韵、通假字、形声字、古今字、同源词、声训等诸多问题,都与上古音有关。由于历史的久远和研究资料的局限,现代学者对上古音系虽有所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如黄侃分声母为十九纽、韵母为二十八部,声调为平入两类;王力分声母为三十二类(或三十三类),韵母为三十部,声调为平入两类,两类中又各分长短。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下面介绍较通行的一种。上古音声母表喉影o牙见k溪k群g疑晓x匣h(喻三)舌舌头端t(知)透t(徹)定d(澄喻四)泥n(娘日)来l舌面照t照三穿t穿三神d床三审审三禅齿正齿庄t照二初t穿二床床二山审二齿头精ts清ts从dz心s邪z唇帮p(非)滂p(敷)並b(奉)明m(微)说明:(一)本表按王力近作同源字论中的上古声纽列出,但删掉其中的“日”、“喻”和“俟”三纽,存三十个声纽。(二)拟音用“国际音标”表示。(三)表中的“()”表示包括,“”表示相当。上古韵母表甲 类-o,-k,-之支e鱼a侯o宵o幽u职k锡ek铎ak屋ok药ok觉uk蒸耕e阳a东o冬u乙 类-i,-t,-n微i脂ei歌ai物t质et月at文n真en元an丙 类-p,-m缉p叶ap侵m谈am说明:(一)本表按王力近作同源字论中的上古韵部列出,但增加了“冬u 部”,将“沃”部的标目改为“药”部,“盍”部的标目改为“叶”部。(二)各类直行表示对转的关系,横行表示旁转的关系。上古音声调表 调 类例 字平 哀 安 巴 斑 杯 蟾 刀 登 地 滇 丰 该 基 天 上黯 盎 把 板 倍 产 岛 等 弟 典 奉 改 济 腆去碍 傲 罢 半 辈 颤 导 邓 第 电 讽 赶 记 瑱 入艾 爱 霸 薄 邶 徹 悼 滴 帝 跌 福 胳 寂 帖 说明:表中例字按唐作藩编的上古音手册所定的声调而排,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字古今所属的调类不同,如中古的许多去声字,在上古属入声。(二)中古音 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的音,明清人谓之“今音”。这一时期的音韵材料较丰富。魏晋以降,韵书蜂出,各依土风,标准不一。隋陆法言“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审定部居,主编了切韵五卷。以后唐韵、广韵都是以其为基础修订而成的。宋初,分析汉字字音结构的一种表格“韵图”也出现了,学者们称之为“等韵”。加上当时的诗文用韵和一些语音的专门论著,这为考求中古音语系统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所以对中古音的看法基本上趋于一致。上面所说三十六字母和广韵的二百零六韵,大体上可以代表中古音的声母系统和韵母系统。音韵学家以它们为基础作了进一步研究,或有所增删。至于声调,广韵已明确分出平上去入四类,无须烦考。中古音是沟通上古音和近代音的桥梁,是音韵学学习的重点;但对阅读先秦古籍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此处也就不作详述了。(三)近古音 指元明清时期的音,或称“近代音”。近古音是由中古音发展而来的,其代表音系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中原之音。中原音系与广韵音系相比,起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音韵系统,比广韵音系简单得多。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直接源头。描写近古音系的著作是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原音韵与广韵等中古众多的韵书比较,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改变了传统韵书的体例。广韵以声调为大界限,先按声调分卷,再按韵母排列,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宇不能算同一韵部。如东、董、送、屋,分别为四个韵部。中原音韵以韵母为大界限,同韵母不同声调的字都属一个韵部。这与当时元曲四声通押的用韵方式是相适应的。学者们以中原音韵为主要依据,参考同时代的其他音韵著作和语言材料,考订出了近古的音韵系统。近古音声母表双唇音帮p滂p明m唇齿音非f微v舌尖前音端t精透t清心s泥n来l舌尖后音知t徹t审日舌根音见k溪k晓x疑零声母影o说明:各家所考订的声母系统略有不同,有二十类、二十一类、二十四类和二十五类诸说,此依近人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所订的二十类列出,例字换成相应的三十六字母中的字。韵 部 韵 母东 钟u东iu浓江 阳刚i江u光支 思i(l)脂子齐 微i衣ei劾uei堆鱼 模u苏iu居皆 来ai该iai街uai乖真 文n问in申un温iun云寒 山an干ian艰uan关桓 欢on端先 天in仙iun宣萧 豪u高iu交iu尧歌 戈o何io若uo多家 麻a沙ia雅ua瓜车 遮i野iu血庚 青争i京u轰iu兄尤 侯u头iu竹侵 寻m怎im针监 咸am谈iam岩廉 纤im店说明:各家考订的韵母系统不同,有四十二类、四十六之分,此表按近人邵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所订四十六类列出。近古音声调表声调阴 平 阳 平上 声 去 声入 声例字风 夫 冯 符捧 斧梦 父福 物说明:入声在中原音韵时代是否消失,各家说法不同。从近古音总的系统看,入声已趋于消失。三、音韵演变规律汉语音韵从上古到近代,连绵数千年,发生了不少变化。明代音韵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中,明确提出了语音的时地观点。他说: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的确,用现代音去读诗经,去读唐诗、宋词,许多押韵的地方都不押了,这就是音韵演变所致,现代音不同于古代音了。古今音变的现象错综复杂,繁琐苛细,但有规律可寻。下面讲几条与古书密切相关的规律:(一) 声母方面1,全浊声母清化。在三十六字母中,並、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十母古称为全浊声母,这类声母在近代音系中已消失,只有某些方言还保留着,如吴方言、湘方言等。全浊声母清化的规律是: 古 今狂徒乘船 平 阳平送气 全 全 浊 上 舅弟坐罪清 声 代自聚助 去声不送气 声 母 去 母 独夺族敌入 阳平送气2、全浊声母清化的规律比较复杂。有些变成了同部位的清声母,声调变为阳调;在四声中又分阴阳的方言中,全浊大都变成阳调,有些受韵母的影响变成了不同部位的清声母,有些在发音方法和声调上也改变了。这些将由音韵学专门讲述。 2.唇音分化为轻重两类。上古时只有重唇音帮、滂、并、明,而无轻唇音非、敷、奉、微。到了中古后期,从重层音中分化出了轻唇音。到了近代,唇音又演变成帮(b)、滂(p)、明(m)、非(f)四个声母了。 掌握了这条规律,对于以“非”、“反”、“番”、“甫”、“方”、“复”为声符的字,现代为什么有的读为双唇音,有的读为层齿音,上古“伏羲”或作“庖羲”,“匐匍”或作“蒲伏”,有些方言中至今轻唇音仍读重唇音等现象,就都可以解释了。 3舌头音分化出舌上音。上古时只有舌头音端、透、定、泥而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娘、日;到了中古时,知、彻、澄从端、透、定中独立出来,娘、日从泥母中分出。中古以后,知、彻、澄和娘、日又与其他声母发生了交混变化,成了现代的zh, ch, n,r四母。掌握这一规律,可以解释古今方域中的一些语文现象。如从“者”、“啇”、“单”、“重“卓”得声的字,今或读舌头音,或读舌上音。古书中“田忌”或作“陈忌”,说文:“冲,读若动。”释名:“冬,终也。”现代方言中,仍有将舌上音读成舌头音的,如读“知”如“底”等。(二)韵母方面 1等呼的简化。中古时期,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二呼四等。“二呼”即开口呼和合口呼“四等”即每呼中按主要元音大小分为一二三四等。到了近代,二呼四等变成了四呼,等的概念被呼取代了。清李光地音韵阐微凡例中说: 依韵辨音各有呼法,旧分为开合二呼,每呼四等。近来审音者于开口呼内又分齐齿呼,于合口呼内又分撮口呼,每呼二等,以别轻重。现代汉语中,只有四呼而无四等了。2.韵尾的简化。古代阳声韵有三个韵尾,即m, n, ,与其相应的入声韵也有三个韵尾,即p, t, k,这些不同的韵尾都各属不同的韵部,不能相互押韵。唐末有个诗人名胡曾,湖南邵阳人,他的妻子可能是四川人。他曾写了一首戏妻族语不正诗,嘲笑妻子语音不正,即m和n, p和k韵尾相混,诗曰: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十”与“石”都是禅母入声字,“十”为缉韵,p韵尾,“石”为昔韵,k韵尾。“真”和“因”是阳声韵,n韵尾,“针”和“阴”也是阳声韵,但为m尾。胡妻把“针”读成“真”,把“阴”读成“因”,可见其方言中m与n韵尾已混合了。但作为民族共同语,入声韵尾的合并和消失,m与n韵尾的合并,都在明清时才完成。我们读诗、词、曲作品,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期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词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其中,全用侵韵字押韵,即收m尾的字,决不与收n尾的字混淆。3.韵母的分化。从古到今,一些韵合并,一些韵又合并,又分化,一些韵分化。分化的有:中古歌韵近代分为o、uo, e三个韵,如李煜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原都用歌部字押韵,现代“和”、“窠”、“何”韵母为e,与“uo”不协韵了。中古麻韵近代分为a, ia, ua, ie, e五个韵,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洋作业人员防鲨防护服采购合同
- 2025年度餐饮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商业活动场地租赁合同四
- 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财务管理-财经类-财经商贸大类
- unit 7 Today is Monday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起)
- 第1课 寻根之旅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艺术·美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
- 幼儿的社会行为与道德发展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类-教育与体育大类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
- 跳动的琴弦(欣赏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 蓄电池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调相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4部分-仪表与控制系统
- 四渡赤水(课件)
- 2024年浙江绍兴杭绍临空示范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作文范文
-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单元过关检测 (前两章)
-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院前急救技能竞赛(驾驶员)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选择题)
- 锁骨骨折的护理查房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单元复习课件
-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