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寄奴善治老年膝关节痛(骨性关节炎) 方法:刘寄奴50克威灵仙3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鹿角胶30克牛膝30克五加皮20克。 将上药捣碎,装入细纱布口袋里扎紧口,放入大玻璃容器内,倒入5060度优质白酒3000ml,密闭浸泡半个月(夏季为10天),即可饮用,于每日早晚佐餐各一次,每次1525ml。 外用:临睡前将药酒适量,按摩膝关节,至局部发热感为度,每晚一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络通脉,强筋壮骨,利湿消肿止痛。 骨科外用腾药方 骨碎补20克桑寄生30克川椒15克鸡血藤30克独活20克木瓜15克大黄15克红花15克乳香15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牛膝20克没药15克羌活20克大青盐100克白酒100克。 上药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蒸锅里蒸热腾患处,来回倒换八次。 俗语说:一通皮,二通肉,三通血脉,四通筋骨,五六七八,直通病处,所以热敷患处的时间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得到良效。 中医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综合征。该病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长途车司机,症状表现为颈背酸痛,严重者患有头晕头痛,上肢有放射性麻木感。 中医诊断与分型 该病属中医学“痹证”、“痉证”、“瘫证”、“眩晕”等范畴。目前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风寒湿痹阻型:表现为肩颈疼痛初期,局部肌肉拘紧不适,或有上肢窜痛,痛处不固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等。 瘀血阻络型:表现为头颈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昼轻夜重,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涩等。 痰瘀互结型:除上症外,尚有眩晕、胸闷欲吐,心悸,肢体沉重无力,或见舌胖有瘀点,脉弦滑或细滑等。 气血不足型:发病日久,疼痛稍减,或肢体麻木不仁,遇劳则发,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腻、脉沉弱等。 中医治疗 主要以中医内治、手法治疗、针灸治疗、牵引治疗为主。 内治法:按照以上4种分型辩证施治。风寒湿痹阻型,治宜祛风散寒除湿、养血活血,蠲痹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痰瘀互结型,治宜祛瘀化痰、通络止眩,活络效灵丹合苓桂术甘汤或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气血不足型,治宜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肝肾亏损型,治宜补益肝肾、通督培元,佐以和血通络,地黄饮子加减。 手法治疗主要是疏筋活血,理筋整复。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为主。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颈项部操作为主,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配合使用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手法。高龄患者及脊髓型禁用扳旋类手法。 针灸治疗:采用复合针刺疗法。主穴取百会、颈夹脊穴、大椎、肩井、阿是穴,可随症加减,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电针取夹脊穴以疏经止痛;红外照射适用于寒湿痹者;刺络拔罐时,用皮肤针扣刺压痛点和病变部位,出现少量出血点后加拔火罐。 牵引治疗:宜采用坐位,3-5千克,每次15-30,年老体弱及不耐坐 位牵引者可采用卧位牵引。 颈椎微调手法:属于治疗中的难点手法,可分为以下几种:坐位寰枕关节前屈微调法:患者坐于凳上,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站于其背后,两手拇指伸直,余手指则半握成空拳,以两手桡侧缘抵住患者颞骨乳突后缘,虎口托住患者下颌,食中指向后抵住两侧寰椎横突前方,医者两手协调地将患者头颈向上提托片刻,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地前提下,再突然快速前屈患者头颈5-10度,同时拇指向上推冲颞枕骨,食中指向后顶推寰椎横突,即可整复寰枕关节。 仰卧位上颈椎拔伸下侧屈微调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站于其头端,以与患者同侧之拇指顶住患者错位寰椎凸起之横突外侧,手掌则托住患者枕部,以对侧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前臂则置于患者对侧面部和颞部。医者双手协调,先将患者头颈纵向拔伸片刻并慢慢侧屈15度左右,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突然扩大头颈侧屈运动幅度3-5度,同时拇指向内顶推寰椎横突,即可整复。 下颈椎俯卧位下拔伸下按压微调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颈部肌肉放松,头颈转向颈椎棘突偏凸侧,医者站于其患侧,以一侧掌根部抵住患者枕骨外下缘,另一手拇指按压于错位椎骨之对侧横突后结节。医者先以托患者枕部之手将其头颈向头端牵拉片刻,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地前提下,再突然加大枕部推冲力量,同时拇指推冲横突向前外用力,即可整复。 下颈椎俯卧位棘突交错按压微调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颈部肌肉放松,脸部朝下置于治疗床头端的脸洞中或头部伸出头端,以一侧拇指罗纹面抵住患者错位椎骨偏凸之棘突,另一手拇指抵住于错位椎骨下一椎的棘突对侧(或上一椎亦可)。医者两拇指同时推挤棘突向中线方向用力并逐渐加大推挤力量,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相邻两棘突有移动感时,突然加大拇指顶推力量,即可整复错位阶段。 此外,尽量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久坐看电视。 治疗慢性胆囊炎 方药组成:乌梅9克、片姜黄9克、茵陈15克、鸡内金9克、佛手9克、枳实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服用1-2周后,炎症可缓解,症状减轻。此方对肝胆泥沙样结石患者,有满意疗效。 太极阴阳罐可治失眠 通痹药袋外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药袋制备:川芎20克、红花20克、桂枝20克、淫羊藿20克、苍术20克、细辛20克、羌活20克、白芷30克、艾叶20克、花椒2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20克、荆芥20克、防风20克。用适量温水将上药拌潮润加100ml白酒拌匀,分装于两个大小适宜的布袋内备用。 治疗:1、药袋外熥颈部:取一备好的药袋放入锅中蒸热,取出放患者颈肩部外熥,同时将另一药袋放入锅中蒸,如此交替使用,外熥30分钟,每剂使用2次,次日再用同样的方法外熥患处。 2、頜枕牵引:坐位,取颈前屈10-20度,重量5-10公斤,每次20分钟。 以上治疗每天1次,12次为一疗程。 穴位组合治疗颈椎病 陈某,女,38岁,2月24日初诊,主诉头晕7天,素有颈椎病,今洗衣过多,致使旧疾复发,颈部酸胀、僵硬不舒,头晕伴偏头痛,后背怕冷。经服药治疗,头痛及头晕症状缓解,现颈部仍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后背怕冷。予以穴位组合针刺治疗,7次症状悉除。 1、患者取俯伏坐位,穴取天柱(双)、大椎、天髎(双)。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25*40毫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0.50.8寸,施术最大限度牵拉局部筋膜,出现酸、麻、胀感后,留针候气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2、患者取俯伏坐位,暴露治疗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寻颈部压痛点及大杼穴,先用刮痧板刮试,再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隔日一次。 3、针对患者后背怕冷,取身柱穴,隔姜灸,以皮肤红润不起疱为度,每日一次。 中医学关于颈椎病的成因,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中说:“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功能清头散风,通经活络,为治颈项病之要穴。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总领诸阳经,刺之可振奋督脉阳气,缓解痉挛。类经图翼曰:“大椎为骨会,骨病可灸之。”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有舒筋利节作用;针灸甲乙经载:“颈项痛不可俯仰.大杼住之。”大杼位于项部,为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颈椎病患者此处多痛,常用刮痧舒经活络,刺络放血止痛。身柱为督脉穴,灸之可振奋阳气,温通经脉,气足血盈,背寒可愈。诸法合用,效若桴鼓。 推拿旋转复位治疗颈椎病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双手向上置于枕头上,前额部靠在两手背上。术者一手扶住患者头顶部,另一手在颈部作治疗前的检查,由上而下触摸,确定治疗部位后,让患者头部稍作倾斜,使患处完全暴露,而医者医治时也较为顺利地进行。治疗部位一般都以颈项肩背为主,目的是首先放松周围肌肉的紧张状态,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滑利颈椎各关节,使其达到“通则不痛”的原则。然后作颈椎旋转法,以右侧为例:术者一定要让患者患处脸部平放在治疗床上(枕头拿掉),术者左手托于下巴,左前臂置于患者左耳后处,另一手顶住患者左肩部,作颈椎旋转法治疗,同时用力,一气呵成,作用点在患处。 患者取坐位,治疗方法同上,待患者颈项肩背肌肉松弛后,头向前倾约35度姿势,术者用身体紧靠患侧一边(不使其摇动,以免影响手法的实施)。术者左手置于患者左侧头后部位,右手托住下巴,来回晃动,使患者头部得到完全自然放松时,术者双手同时用力作向上前倾颈椎旋转治疗,可闻及颈椎关节的活动响声,即表示手法取得成功。 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法:颈椎牵引,牵引重量为410公斤,每天13次,每次20分钟1个小时,连续牵引714天,10天为一疗程,可做22个疗程。 一般手法:患者在做颈椎牵引后再施行手法治疗,先是以松解放松手法为主。整复手法:对触诊检查发现颈椎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且偏歪一侧软组织有压痛和肌紧张,并出现与病损脊柱相关联的神经、血管支配区的症状,根据脊柱与症状相关联的规律,采用下列整复手法:(1)颈椎侧旋提推法(以颈6棘突偏左为例):患者取低端坐位,颈部稍前屈位,医者立于后,左手拇指触及颈6棘突左侧并固定之,右手扶持下颌部,使头向右旋转45度,此时右手向上轻轻提牵,同时,左手拇指迅速用力向右轻推,常听到“咯”的一声,并感觉指下有轻微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告毕。此法适用于下位颈椎(5、6、7)错位。(2)颈椎旋转复位法(以颈3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取低端坐位,颈部前屈30度,左侧偏30度。医者立其后,左手拇指按于颈3棘突右侧固定之,余四指放于颞部,右手扶持左面部,令患者缓慢向右上旋转,当右手感到有一定阻力时,右手瞬间用力向上提,同时左手拇指迅速将偏歪的棘突推向左侧,常听到“咯”一声,手法告毕。此法适用上中段颈椎,每周23次。 赵氏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法:(1)夹脊电针。取穴:病变椎间盘上、下棘间旁开1.0cm,均取双侧,加患侧环跳及受累神经线路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取4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向脊柱中点呈15度角斜刺,进针视患者体质胖瘦约2.53.5寸即可得气,正常的得气感是患侧下肢如同针刺环跳一样强烈的行针或经络感传现象,其它配穴常规操作,接电针仪,以耐受为度,加光浴。留针30分钟。(2)脏腑点穴。取穴:水分、气海、达脉(脐左下角旁开5分处,为袁氏经验穴)。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者左侧,先做起卧滚法610次以使脊柱前屈,然后医者右手拇指守住患者巨阙穴以防点穴手法过重引起呕吐,左手拇指点按下脘、水分、达脉、气海,手法由轻到重,得气感是指下感觉强烈的腹主动脉跳动,如在点按结束的一瞬间患者感觉患侧下肢有一股暖流通过则效果最佳。(3)髓核挤压术。取穴:病变椎间盘上、下棘上。患者俯卧,在膝、胸前各垫一个枕头以使腹部悬空,医者立于患侧,用双手掌根叠按于患椎棘上,用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手法向下按压34次,如感到掌下有轻微的“咯噔”响声,说明手法挤压复位成功,切忌粗暴用力,以免造成椎体向前滑脱。挤压结束后,辅以手法松解骶棘肌和患侧梨状肌。 针灸牵引治疗颈性视力障碍 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畏光流泪、眼干涩、斜视、复视、眼胀、眼球震颤、视野缩小等。 治疗方法:取穴 :增生处的颈夹脊穴、足三里、阳陵泉、太溪、肝俞、肾俞。手法:夹脊穴用平补平泻,余用补法。得气后在被刺穴位周围垫上0.32.52.5cm生姜片,并在针尾套上2厘米长点燃的艾柱,取针后在针孔上拔火罐10分钟。针完后行颈椎牵引,重量以病人身重的十分之一,每次时间60分钟,日一次。 针刺结合耳压治疗失眠 治疗方法:电针:穴位以神门、三阴交、百会为主穴,心脾两虚加内关,心肾不交加太溪,肝火上扰加太冲,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接电针机,用密波,留针20分钟,日一次。耳压:取神门、肾、肝、脾、胃、心、交感,交替进行,6天为一疗程。 讨论:根据中医辨证,失眠病因有5个方面:1、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2、心肾不交。3、阴虚火旺,肝阳上亢。4、心虚胆怯,心神不宁。5、胃气失和。 点刺拔罐法在皮肤科顽疾中的应用 1、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 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瘀血阻遏经脉所致,故治疗上应以局部针刺放血疏通经络为主,选用在带状疱疹神经痛部位的阿是穴上,进行先点刺出血,再加拔火罐,隔日一次。适当配合内服活血化瘀止痛等中药。 2、慢性荨麻疹: 本病由久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经脉为风邪阻遏所致。治用点刺拔罐大椎、肺俞,隔日一次。并给予发汗解毒、活血利湿之剂内服。 3、皮肤瘙痒症:痒为痛之渐,血虚血瘀,肌失所养,则感瘙痒无度。治用点刺拔罐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则效果明显。在大椎、肺俞、足三里点刺拔罐,皮肤苔藓样变处不能拔罐,可点刺挤血。每周两次。同时给予养血祛风、活血镇静安神中药内服。 经络穴位按摩减肥法 1、揉按法:双手叠起在腹部分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按。 2、左右合推法:用双掌围绕肚脐,按顺时针和逆时针合推。 3、横推法:双掌放在腹部,一只手的掌根和另一只手的五指,分别向腹部另一边用力推,双手轮换进行。 4、三线九点五对应法:一线:双掌按在下腹部,双拇指从关元沿任脉上推至中脘,然后分别横推向两胁,经日月、期门至章门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网联传感器及控制器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深海养殖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
- 2025年电大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外贸相关英语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电表改装真题及答案
- 市政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离婚协议中双方个人隐私保护及信息共享限制样本
- 离婚协议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法律依据范本
-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 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结婚函调报告表(带参考)
-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
-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课件
- 《寻梦环游记(2017)》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
-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课件
- 商会入会申请书
-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与相应措施
-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
-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