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董玉辉,夏滨祥 摘要:目的:观察自参芪地黄汤治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疗程为80天左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在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无副作用,安全可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诊断标准和纳入西医诊断标准: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33mol/L。(3)有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纳入标准 ;(1)60例患者均符合文献2诊断标准;(2)均为氮质血症期及尿毒症早期血肌酐(Cr)178707mol/L。排除病例标准;(1)尿毒症终末期不在观察之列(scr707molL);(2)均排除急性肾衰竭的可能。经检查证实由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肾损害等继发性因素所致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二 治疗方法 1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予低盐优质低蛋白(0.6一0.8gd)、低磷、高热量饮食, 纠正各种诱发和加重肾衰竭的因素,如控制感染、心衰,纠正严重的贫血、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合并高血压者予西药降压,合并糖尿病者予降糖治疗,对照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基本方:党参20g、黄芪3060g、生地1015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麦冬15g、五味子15g,大黄6 g,血瘀者加丹参、川芎、益母草;阳虚浮肿者加附子、肉桂、炒牵牛子。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用,20天为1 疗程,观察4 个疗程。三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测定值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四实验结果1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通过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候,如下表,积分量化参照文献3.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总症状积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8.037.811.346.7治疗组17.677.49.535.6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1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血肌酐降低)20%。以上项必备,、具备一项,2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内生肌配清除率增加10%;血肌酐降低10%;治疗前后以血肌酐的对数或倒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其斜率有明显意义者。以上项必备,其他具备1项.3稳定:临床症状有改善,积分减少30%;内生肌醉清除率无降低,或增加10%;血肌醉无增加,或降低10%。以上项必备,、具备一项。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内生肌醉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增加。以上项必备,、具备一项。 两组临床疗效组别例数无效有效稳定显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8520173.3%治疗组3021114393.3%3化验指标两组肾功能变化情况组别尿素氮BUN(mmol/L)血肌酐Scr(mol/L)肌酐清除率Ccr(ml/min)对照组治疗前28.411.3390.5138.517.16.5治疗后20.18.6320.690.521.67.8治疗组治疗前29.310.52380.4141.618.77.4治疗后12.35.7220.4100.828.111.5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情况(g/L)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80.289.1184.2510.24治疗组3078.8610.3092.248.65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4 不良反应观察纳入观察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大便常规检测均无明显异常变化,血钾在正常范围内,治疗组治疗前有说明所用中药治疗安全,无毒副作用存在。六结论 ;通过观察得出,治疗组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后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降低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提高血红蛋白等指标和总有效率。七讨论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学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古今众多医家和我们认为,气阴两虚是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中医病机是气阴两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肾主水,司开阖,为全身气化之根,脾主运化,主升清,降浊之能,气化失调,水运失常常责之脾肾,本病发病病程较长,久病人络,气、血、水互结为瘀。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则进行标本同治,对延缓病情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方参芪地黄汤中,黄芪,人参补气健脾,生地滋肾阴,养肾水,山萸肉养肝阴,丹皮麦冬养阴清热,丹参活血而不留瘀,肉桂温肾阳而补肾气,诸药并用,可滋阴不留邪,降泄不伤正,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以收标本同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5,党参、黄芪、山萸肉、熟地、山药、茯苓均有提高免疫作用6,大黄7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具有止血、活血双重功效,大黄水提取液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含量7。 通过本科观察发现,参芪地黄汤加减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提高血红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延缓透析,无不良反应的一个有效方剂。由于慢性肾衰是一个缓慢进展过程,本研究时间的短暂,只是对慢性肾衰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因此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尚有不足,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参考文献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29一1932 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3573郑晓筱,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l.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2002:164-1654范萍,张保平.587例慢性肾衰患者虚证证候分布规律J.河南中医,2006(26)5:345李丽英,王海燕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