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叶“保鲜”.doc_第1页
为树叶“保鲜”.doc_第2页
为树叶“保鲜”.doc_第3页
为树叶“保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的遐想秋季的某天,在路上散步,发现有人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树叶拼放在纸上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图形。看着这些漂亮的图形,我突发奇想,如果我们小课题的同学能将这些树叶做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不也是一种创意吗?同时也能装点我们的校园。于是,第二天小课题活动时,我把看到的、想到的跟同学们一说,大家都非常赞同我的想法:一来是树叶画成本低,不需要花很多钱;二来是所需要的树叶随处可见,只要做个有心人都能收集到。并且都表现出很高的兴致。课题内容定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讨论如何做“树叶画”?我和同学们一样,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又进行了商量,最后达成共识,小组所有成员分头查找资料或咨询有关人员。于是接下来的一周,组员们都非常忙碌,有的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有的上网查找资料,还有的咨询美术和自然老师,也有的走访家边邻居询问。我也不甘落后,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一周后,又到小课题活动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把早就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组长徐雅轩第一个发言,说:“我回家翻阅了许多有关植物的书,但涉及到树叶画的内容却很少,我只是知道要想做好树叶画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树叶”。周凡接着说:“我也到图书馆去查了,知道的比组长多一点,就是在收集树叶时,要挑选造型美观,质地优良的可观赏性树叶,如银杏叶、竹叶、枫叶、桃叶等等”话刚结束,那边的张涌昕就赶忙抢着说:“我还查阅到收集的树叶必须完整,不能有残缺”。这边的完佳素站起来说:“我爷爷说收集的树叶必须要会保鲜,否则容易变脆和发霉,而且收集来的树叶要分门别类收藏”。记录员彭延凤说:“美术老师告诉我,树叶收集好以后,要精心构思,根据图中人物、动物以及画面图案,选用不同形状、色彩的树叶、树枝作画”。同学们说完后,我也补充了几点:“要做好树叶画,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我还查到要对收集好的树叶进行脱水、烘干、保色处理,这样才不影响整体画面。还有粘贴画时一定要硬纸做底衬,这样树叶才不容易被毁坏。作品完成后,要用稍重、平整的物品压住,使其慢慢干燥,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叶面卷曲,影响画面。也可以用玻璃镶框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展览” 最后,针对组员们刚才汇报的内容,组长徐雅轩总结出制作树叶画的几个步骤:(一)收集完整、可观赏性的树叶;(二)对收集的树叶进行“保鲜”处理;(三)精心构思好布局(四)精心选择树叶,需要的形状可用剪刀修理(五)动手粘贴树叶画(六)粘贴时要把胶水涂均匀(七)把做好的画起个名字大伙儿看着这份劳动成果,都露出了会心的笑。这笑中包含了多层意思,既有对这几天辛劳的肯定,又有对同伴合作的赞许。 为树叶“保鲜”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红、黄、紫等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的树叶。如何能使这些美丽的树叶不轻易褪色、变脆、或虫蛀呢?接下来就是对树叶进行“保鲜”处理,如何保鲜?同学们又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研究。有的同学建议用水煮,不易褪色;有的说用酒精泡,不易变脆;有的说把树叶阴干后,压在书里就行;还有的说就像家里保鲜蔬菜那样用保鲜膜包起来。这些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见到或听到的,但哪一种方法对树叶最好又最有效呢?同学们都认为自己说的方法最好,就在大家争执不下时,组长请我帮他们作出判断。我没有立即答复他们,而是动员他们自己做实验,找出答案。因为我知道这是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辨别是非的最佳时机,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我又怎能错过?于是同学们开始分组做实验。每两人一小组,第一小组用“水煮”,由徐雅轩和彭延凤负责;第二小组用“酒精泡”,由周凡和魏啸负责;第三小组是“阴干”,由颜贝贝和完佳素负责;第四小组是用“保鲜膜”,由张涌昕和朱迪负责;开始对自己说的方法进行试验,并计划下个活动日每一小组上交实验过程和展示实验成果。而我也悄悄地做着我的实验并记录全部过程,到时给我的组员一个惊喜。两周很快过去,转眼已到验收成果时候。同学们三三俩俩的走进活动室,准备验收自己的实验成果。有第一小组汇报,首先是实验过程:一个大烧杯装满水,放到试验台上,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用镊子夹住树叶放到烧杯里,几分钟后夹出放入书里。然后展示成果:小心翼翼打开书本,只见一片片树叶是那么的枯黄且有霉斑。同学们从而得出结论,第一小组方法行不通。紧接着第二小组汇报,他们的实验过程是:一个小烧杯装满酒精放进装满水的大烧杯里,放到试验台上,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用镊子夹住树叶放到小烧杯里,十分钟后夹出凉干放入书里。成果展示:打开书一看,树叶颜色有点褪色,且发干,但没有霉斑。结论是这种方法无效。轮到第三小组汇报,他们的实验过程是:把树叶整理干净,直接放进书里收藏。成果:颜色没变,但有点发霉。得出结论是可行,但还需完善。第四小组的过程是:保鲜膜把树叶包起来。成果:打开后树叶卷曲,发黏。同学们的结论是这种方法不可取。看着这两周来的结果,同学们显得非常失望,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我展出了我的实验成果:色泽光滑,叶面平整,无斑痕。同学们觉得非常好,连忙追着问是如何处理的,为何没有告诉他们。我严肃的跟同学们说:“实验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锻炼自己,体验乐趣,我没有告诉大家的目的也在此。而我的方法也是我在实验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操作起来也很简单,请彭延凤记录一下先用棉花把树叶擦干净,夹在书中压平,这是把树叶脱水。但是又不能让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